第1099章 家人真好,我好感动-《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

  长安府衙。

  大牢。

  高长文双目无神地靠着冰冷的墙壁,仰头看天,嘴里喃喃自语:“我是定国公府的二公子,我爹是户部尚书,我兄长是活阎王……”

  “这圣人之道,坑死人了啊!”

  狱卒刚不耐烦地敲过栏杆,让他消停点。

  突然,牢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还伴随着熟悉的嗓音。

  “人呢?”

  “就在前方,小人这就带路,老国公这边请……”

  “带路!”

  这声音。

  这语气!

  高长文猛地一个激灵,几乎以为自己是饿出了幻觉,他连滚带爬地扑到栏杆前,拼命向外张望。

  只见牢房通道口,狱卒点头哈腰地引着一大群人进来,不是他爹、他祖父、他兄长、他娘亲还有几位嫂嫂又是谁?!

  几乎是瞬间,高长文的眼泪就飙出来了。

  “爹,祖父,兄长,娘,嫂嫂们,你们可算来了,我等得好苦啊!”

  高长文的声音那叫一个凄惨哀怨,简直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你们再不来,我就要饿死、冤死在这暗无天日的大牢里了啊,哇啊啊啊……”

  他扒着栏杆,哭得毫无形象,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几天没打理的头发乱得像鸡窝,上面还挂着几根稻草。

  狱卒见状,赶紧打开牢门。

  李氏第一个跨进去,眼见高长文这般惨状,眼圈一红,刚要落泪,便听高长文一把抱住她的腿,嚎啕道:

  “娘!”

  “儿啊!”

  “您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爹的事,被他发现了?您糊涂啊!”

  李氏的泪水骤然一停。

  李氏:“?”

  那本就不多的母爱,刹那间被收回,化作了一抹恼怒!

  “孽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止是李氏惊呆了,所有人全都惊呆了。

  高长文哭声一窒,抬起头,看着满脸寒霜的李氏,又看了看一旁的高峰道。

  “既不是……那爹为何来了,却朝狱卒说不认识我啊,我苦思冥想了十天十夜!就算爹不懂圣人之道,以为我胡闹,想给我个教训,也不可能十天都不来管我啊,除了这个缘故,还能有什么?”

  众人:“……”

  刷刷刷!

  刹那间。

  一众目光齐聚高峰身上。

  高峰老脸一红,走进牢房,咳嗽两声,压低声音训斥道:“孽畜,男子汉大丈夫,关几天怎么了?为父……为父这是给你长记性!”

  高长文抬起泪眼婆娑的脸,委屈道:“爹,这记性也太长了,我都快忘了肉是啥味了。”

  “闭嘴!”

  高峰眼神飘忽,强行板起脸,继续压低声音,“你懂什么,为父也是不得已!否则岂能整整十日不来捞你?你这次闯的祸不小,连陛下都惊动了!”

  “关你,是陛下的意思,其实我们心里也煎熬,日日想你,但这是圣意!明白吗?”

  “陛下?”

  “嘶!”

  高长文果然被唬住了,吓得倒抽一口凉气,甚至还打了个嗝,哭声瞬间止住,脸都白了。

  他这点破事居然能上达天听?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关你这么久,还不准探视?难不成还能是为父忘记了吗?”

  高峰见唬住了,心里松了口气,面上却更严肃,“回去嘴巴严实点,这事关天家颜面,别再提了,否则还得回来接着蹲,听见没?”

  “听…听见了,爹,你真好,顶着陛下的意思来捞孩儿,我好感动。”

  高长文被圣意和天家颜面砸得晕头转向,哪还敢细想,忙不迭的点头,一脸感动。

  高峰闻听高长文这话,老脸一红,越发尴尬,但好在还能维持。

  高天龙在一旁看得嘴角微抽,终究没拆穿。

  高阳则忍着笑,扭过了头。

  他在心底暗道。

  他这爹,也变坏了啊!

  眼看高长文还要继续抒发感动,高峰赶紧打断:“行了,知错就好。”

  “为父已替你打点妥当,赔了银钱,也道了歉,对方不再追究,家中备了你最爱吃的火锅,快回去,想必你也饿坏了。”

  高峰摸了摸肚子,开口道。

  高长文一听,更是感动得稀里哗啦:“还是家里好……爹,祖父,兄长,你们对我真好,不但一到时间就来接我,还给我准备了爱吃的火锅,我好感动。”

  很快。

  众人离开了长安府衙,朝着定国公府而去。

  定国公府。

  大厅内,铜炉火锅早已重新备好,汤底再次滚沸,菜肴也添了不少。

  高长文沐浴换衣后,坐在桌旁,看着满桌的肉菜和一众亲人,回忆着牢狱里的日子,感动得眼圈又红了。

  “爹,娘,祖父,兄长,嫂嫂们!”

  “古人云,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我没想到,你们竟如此惦记我,还特地备下这接风宴!我……我太感动了!”

  高长文如饿狼似的涮着羊肉,大口吃着,一股莫大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高阳看着他这吃相,忍不住问道:“长文,你是怎么进去的?”

  提到这个,高长文嘴里的肉顿时不香了,他放下手中筷子,一脸委屈的看着高阳。

  “兄长,我都是跟你学的,你可害苦我了!”

  “跟我学?”

  高阳一愣,脸色怪异,“你学了什么?”

  “学知行合一啊!”

  高长文理直气壮地道,“那日听闻兄长顿悟圣人之道,讲求‘心之所往,行之所至’,我心有所感,便也想去实践一番,我走到街上,恰好有一位风韵犹存的小娘子来了,那臀……好生诱人,我便想拍一下,这不就是“知”吗?”

  “遵循内心,上前轻轻一拍,这不就是完美的‘行’吗?这不就是兄长你说的‘知行合一’吗?”

  “谁知……谁知他们都不懂圣人之道,就把我扭送官府了,我跟那帮衙役讲道理,他根本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