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什么都没做,就救了他们-《玩死亡局,我从不出局》

  赵宇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他曾试图公开反对墨留痕的一些“改革”政策。

  但每一次,投票都被轻易否决。

  因为墨留痕总能“恰好”提前动员一部分人,在会议前“走访关心”、发放物资、暗示动向,甚至私下许诺好处。

  所以每一次投票,看起来程序公正,实则早已操控。

  赵宇一度还对规则抱有希望,但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在一个被“信仰”接管的组织里,民主只是另一个壳,另一个幻觉。

  就像贺南的眼睛——那曾经属于个人的光芒,早就被悄无声息地熄灭了,只剩下一个完美配合“圣迹”的回声。

  墨留痕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眼前逐渐成型的白露聚落,神情平静,眼神冷淡。

  人口已过千。

  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在他眼中,这不过是“材料充足”了而已。

  这些人多数是被死亡游戏逼到绝境的普通人,有些甚至连基本的防备意识都没有。若要组建一支能应对副现实混乱势力的军队,他们远远不够格。没有战斗力的信徒,再多也只是耗材。

  他不担心原质碎片的竞争。

  真正让他顾虑的,是——物资。

  “只有残痕,才是最可靠的壁垒。”

  他喃喃自语。

  在副现实生存多年,墨留痕早已摸清:觉醒残痕的核心,不是意志,也不是资质,而是接受真实的自我。

  而最常见、最直接的触发方式——就是生死一线。

  于是,“信仰试炼”被悄然提出。

  在此之前,林素言曾当众反对过。

  她那日罕见地主动站上祭坛,在众目睽睽之下指责墨留痕“篡改信仰本意”,她的声音不高,却冷到仿佛能割裂空气。

  有人当场跪倒,也有人不知所措。

  可第二天开始,圣坛空无一人。

  圣女“进入深度闭关,聆听神意”,近期没有再公开露面。

  第一场“试炼”在白露的一处高楼天台举行。没有鼓舞人心的祷文。只是简简单单地:站上去,跳下来。

  赵宇在台边站了很久。他眼尖地看到楼下根本没有任何缓冲——甚至连一张破床垫都没摆。

  “所以你打算……”赵宇眯起眼,看着那根垂在五楼阳台外的破布,声音有些沙哑。

  “让人跳。”墨留痕淡然,“人类必须面对真实的自我。跳下去的一刻,才是他们最接近‘自我’的时候。”

  “……你是疯了。”

  “赵宇。”墨留痕偏头,语气温柔而清晰,“你写下的白露教义,不是这样说的吗?”

  赵宇一噎。

  他曾写下“信仰为火,驱散黑暗”,也写过“仪式是锚点,指向救赎”。但他没写过从五楼跳下去这种事。

  “那条破布根本不能算保护措施。”他低声说,“这个高度跳下去一旦抓不住会死人的。”

  “当然会。”墨留痕平静地回应,“所以才有意义。”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斟酌措辞,随后露出一种温和的微笑。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现在信徒们愿意跳,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希望。”

  赵宇眉头微动。

  “我们为他们讲明了意义。如果跳下去死了,那是功德圆满,灵魂将脱离副现实,进入‘真正的天堂’。如果跳了下来又活着回来,那便说明他们在这个世界还有未尽的使命——那是圣女对他们的召唤,是命运的肯定。”

  “天堂和使命,赵宇,这就是我给他们的理由。”

  赵宇望着他,喉结微动,说不出话来。

  第一批“志愿者”从信徒中挑选。有人犹豫,也有人一声不吭冲了出去——一个年轻男人冲到边缘,跳下时脸色惨白,张开的手指紧紧攥住那块布,身体在半空中一荡,重重地摔在地上。

  骨折,昏迷,被抬走。

  赵宇脸色铁青,想去制止,却被一个“副指挥”拦下:“负责人,请不要扰乱试炼。”

  他攥紧拳头,却什么都没说。

  第二个女孩跳下去时没有抓住绳子,落地时发出一声闷响,当场昏死过去,肋骨断裂,鲜血从嘴角淌出。

  但她——醒来后,拥有了残痕。

  她能治疗。

  手掌贴上伤口,渗出温热的光,断骨缓慢愈合,疼痛迅速缓解。那一刻,围观人群爆发出一阵压抑的呐喊,仿佛见证奇迹。

  “圣女唤醒了她内心的力量。”

  墨留痕走近她,替她擦去血迹,“你是神选之人。”

  夜晚,主堂内聚集了几百名信徒。烛光摇曳,墙壁上挂着林素言佩戴面具的圣像,身后绘着巨大羽翼。墨留痕站在讲台前,神情庄重。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回音中层层叠叠,落入每一个人耳中。

  “我们所处的,是圣女以慈悲留存的世界,是副现实。”

  “有些人,死后便彻底离开了。他们不再归来,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功德圆满。”

  “他们被圣女引导,去了真正的归宿,那是我们终极的家园,一个不需要再受苦的地方。”

  “所以,不要畏惧从高处坠落——那是信仰的跳跃,是一次献身,也是一种选择。”

  “而那些跌落后归来的人,是圣女怜悯他们,知道他们还有使命尚未完成。”

  “他们被带回来,是为了继续传播希望,继续作为‘见证者’,活在我们中间。”

  “死是通往真理的通道,生则是继续传道的使命。”

  很多人听完都红了眼眶。

  有些人觉得这是救赎——“原来我还能有用。”

  有些人觉得这是超脱——“终于不用再忍受这个扭曲的世界了。”

  更多的人,选择相信——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解释“归来”的方式。

  每次在跳跃的前一天,信徒会被集中在主堂接受“净化”。有一套特定话术流程,像安抚、像诱导,也像某种分离式催眠:

  “闭上眼,回忆你来副现实前的最后一刻。”

  “你觉得你应得什么?一个新的开始,还是彻底的终结?”

  “不要把这当成死,而是作为‘跃入圣光’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回不来了,恭喜你,抵达了圣女真正为你准备的归处。”

  “如果你回来了,不要悲伤,圣女选择了你,这是一份托付。”

  他们称这种制度为“恩赐分流”。

  赵宇第一次看到这个术语时,整个人都震住了。他原以为这不过是一次血腥的心理控制,却没想到墨留痕将其命名得如此温和、甚至温情。

  他甚至看到墙上张贴的“流程示意图”,标注清晰,像医院里用于安抚病患的心理图板:

  恩赐之跃——三种可能的归宿:

  1. 永恒回归(已脱离副现实,抵达圣所)

  2. 任务续存(由圣女召回,继续传道)

  3. 分层沉睡(尚未觉醒者,等待唤醒)

  “无论你落向何方,圣女都与你同在。”

  有人甚至开始“申请”参加下一次跳跃。

  夜色下,赵宇悄然离开了人群,穿过主区向北走去。

  自信仰试炼启动以来,有一群人始终没有被再次提及——那些从高台跳下却没死的人。

  他们没有成为觉醒者。

  也没有再出现过。

  他们都集中在那个仓库,地板潮湿,几乎无照明,也无人照看。没有治疗、没有食物补充、甚至连床铺都没有。

  他穿过走廊尽头的锈铁门。一打开门,一股潮湿、带着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他看见十几个人静静地坐在房间角落,有的直挺挺坐着,有的跪着,有的躺在角落,像是一具具失灵的人偶。

  他们的眼睛没有焦点,嘴里却不断呢喃——

  “圣女说我会回来……”

  “第二次,就会觉醒了……”

  “我听见水滴落地的声音了,你听见了吗?”

  “我……是不是不够虔诚?”

  赵宇看见一个青年,双手抓破了自己的脸,像是要把什么剥下来似的。他的指甲已经嵌入肉里,血糊了整张脸,嘴里仍反复念着:“剥掉副现实……”

  另一个人则拿指甲在墙上刻画水滴的轮廓,脸上带着孩子般的敬畏。

  还有个人头部撞裂,神志混乱,却仍嘴里念着:

  “圣女在考验我……。”

  更可怕的是,他们大多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们甚至虔诚地认为:

  “我失败了,不是因为神弃我,而是我不够虔诚。”

  赵宇愣在原地,脚步几乎迈不出去。

  他认出了其中几张面孔——他们都曾是他组织集体学习过教义的人。

  现在,他们用他教的话,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自我安慰。

  他像是看到了自己亲手造出的灵魂牢笼。

  几天后,那些人开始被悄然“清理”。

  没有仪式。也没有惊动其他信徒。后来赵宇得到消息:

  “他们不必再受苦。圣女已赐予他们解脱。”

  教团统一的说法是:“未觉醒者将进入分层沉睡,等待再度回归白露。”

  大多数人欣然接受了这种说法。

  他们甚至感激。

  “我们已经得到了最好的安排。”

  “痛苦是不虔诚的报应。”

  而那天夜里,赵宇发现——有三个“清理名单”上的人逃跑了。

  他们在封锁区被抓住。

  第二日,他们的名字从所有登记册上被删除,就连仓库里的其他人都改口说:“他们是堕落者,背叛了白露。”

  赵宇站在窗前,望着那个方向,胸口像堵了什么。

  第二次信仰试炼很快到了,一个中年人跳完后醒来,手中结出米粒大小的“晶团”,往地上一洒,化成了白米数十粒。

  真正的大米,香味扑鼻。

  成功觉醒的那几个“残痕者”,都被集中在主楼高层,听命于墨留痕。

  由于能变米的残痕存在,于是“恩惠日”诞生了。

  于是每次恩惠日,厨房利用不同容器,会炖上四百五十升粥,配上咸菜。全白露的人排队领取。

  这天不吃老鼠,是一种赐予。

  有哭的,有跪的,有念祷词感恩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层呢?高层喝的是肉汤。

  真正的炖肉、杂粮饼、调味剂做出的饭。

  林素言每次看到这些饭菜都会皱眉,但她从不吭声,只是把自己的那一份让给跟随她的老弱妇孺。

  那位能变米的中年人曾低声问墨留痕:“其实我能变熟肉、饼干、面包,为什么……”

  墨留痕打断他:“变粥。”

  “……可是我们明明能提供更好的条件。”

  墨留痕冷冷地说,“信仰是需要限量的。”

  当第一批‘残痕觉醒者’享受特供待遇,与此同时,更多信徒却相继死去,赵宇第一次真切地后悔——自己当初写下的那份教义雏形。

  他不甘心被架空,为巩固地位,想给众人希望以证明自己。本欲救人,却反被利用,成为洗脑工具。

  而此时的墨留痕,却已不再满足于利用高楼进行“信仰试炼”。

  “还是不够。”他在夜里低语,“失败率太高,觉醒的不够多……他们,离‘死’还不够近。”

  于是他开始寻找另一种方式——更纯粹、更彻底。

  他站在地图前,指向一处禁地般的标记:“这里。”

  那是崖。白露西侧,一处天然的断层,落差七十米,底部岩石锐利无比。

  “神域断崖。”

  他轻声道出这个名字,嘴角露出微笑。

  “让他们直接跳。”

  崖底风声猎猎,如鬼啸回响。赵宇站在崖顶,遥望着下方密布的乱石与尖岩,内心如被绞动般难受。

  他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却从未想过,有一天,这地方会被当成“试炼圣地”。

  而现在,他看着墨留痕站在边缘,神情冷静得近乎神圣,就像是审判之神。

  他终于开口,声音透着久违的愤怒与颤抖:“所以你就不打算收手了?”

  “人是群居动物。”墨留痕语气轻缓,“没有压迫,他们是不会进化的。跳楼抓布太温和了,下一轮……跳崖。”

  他指了指白露据点后山的断崖,那是天然的高地,悬崖下是石林。

  “你疯了。”

  “那就让信徒证明我疯没疯。”

  赵宇沉默了一秒,“你会杀掉更多人。”

  “我从没杀过人。”墨留痕平静地说,“我只是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就在“神域断崖”试炼第一批结束后的深夜,一位残痕者悄悄走进主厅,将一份新统计图表递到墨留痕手中。

  那是副现实神启之地现阶段“人口曲线”的总览报告。

  墨留痕扫了一眼,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图表上清楚标注着几个关键变化——

  林素言刚戴上面具时,白露据点的信徒数量仍维持在一百人左右,多为逃离死亡游戏后聚集于此的幸存者;

  但此后,人数开始飞速增长,三百、六百、破千;

  尤其在“信仰跳跃”改为“神域断崖试炼”后,残痕觉醒的成功率竟比原本高出近三倍。

  信徒疯传“越接近死亡,越靠近神”的布道内容,一批又一批的信徒前仆后继。

  最令人震惊的,副现实的人数暴增,仅西南谷口一区,人口便突破了一万。

  这是前所未有的规模,也是白露自创立以来最大的资源。

  墨留痕收起图表,没有多言。他转身走向主厅正前方的讲坛,在圣坛石板上缓缓刻下了一段新的布道词:

  “她不是神明,她是不动的光。”

  “她不救我们,却是我们唯一被救的可能。”

  “她不发声,因为她本就不是为我们说话。”

  “她是门,我们只需等待她开启。”

  第二日清晨,这段话被制成布条,挂在大厅正上方,取代了原本关于“生存共助”的老标语。

  中午,又有一个“归来者”出现。

  众人跪拜时,墨留痕轻声在林素言耳边说:

  “你看,你不用做任何事,就能救他们。”

  林素言微微一颤,却什么都没说。

  她戴着面具,望向下方那群跪地的信徒,仿佛看到了一个日渐膨胀的巨兽——

  它吞噬着人心,裹挟着她,正在越长越大。

  但她依旧什么也没说。

  只是低头,把手放在胸前。

  残痕依旧沉睡,却隐隐躁动。

  白露,依旧在扩张。

  喜欢玩死亡局,我从不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