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电子表厂,最多也就能算个小作坊。”
“不过,你说的这事儿,还真能考虑考虑。”
王东升今天上午听阿千说可以给他们提供配件的时候,就想过开电子表厂的事情。
这玩意儿,在他们保州也没有那么大的限制,挂靠一个厂,或者集体企业申请就可以做。
不像电视机,国家要等到八七年以后,才会逐步开放。
如果电子表厂能行,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弄收音机厂的事情。
一步一步来,以后还可以做VCD,慢慢到电视和手机。
当然,具体能不能行,还要等他回到保州市,问问郑永红,保州市现在的政策。
“弄吧,升哥,我相信你肯定可以。”
“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好了,你弄电子表厂,给我个副厂长当当。”
花花原本只是开玩笑,现在见王东升真要弄,他还真有些想法。
“你不是准备弄服装吗?”
“咋又想着跟我干?”
王东升笑着问道。
“弄喇叭裤,只是为了能赚点钱,谁还能一直倒腾这玩意。”
“我今天已经打听了,最低十二块钱进货,拉到保州,起码能卖二十块钱。”
“一件货就能赚八块,弄二三百件货回去,就能赚两三千。”
“到时候,一人分你们一些。”
花花大气的说道。
“分就不用了,你这进货价,肯定还能往下谈。”
“拿出去卖二十块钱也太便宜了,最起码也得卖三十以上,咱们保州现在卖喇叭裤的还不多,应该没有多少人跟你抢生意。”
“我借你一千块钱,你多弄点货回去。”
王东升今天已经把所有事情都搞定了,他跟大祥弄三万块钱,基本上够把货拿回去。
现在主要是配件和组装电子表的工具需要掏一大笔钱。
收音机,电视机,第一次可以先少拿一些货。
等卖出去,再陆陆续续的从这边拿货就行。
“行,我给你算股。”
“你们还有人要入股吗?一千不嫌多,一百不嫌少。”
花花又看向其他人。
“我有一百块钱,花花哥要不要?”
李宏伟看了看舅舅,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要,一百块钱还能多进十件货,回去看看能卖多少钱,咱们平分。”
花花是来者不拒。
“我这有二百。”
陈建设见舅舅没有阻止,跟着说道。
大祥几个兄弟,也有些蠢蠢欲动。
“你们想赚点钱,就给花花,肯定不会亏。”
大祥见自己带来的兄弟,也有想法,笑着说道。
其他人见大祥愿意让他们参与,顿时,你一百,我二百的拿了出来。
他们这次出来,身上或多或少都带了一些钱。
现在的人,都奉行着穷家富路的思想,出门在外,多多少少都会带一些钱。
王东升见大家伙把钱给了花花,也没有多说什么。
接下来两天,他就带着大祥,大左在各处来回跑,了解电子表组装,及各种配件的进货渠道,收音机厂,录音机厂的情况。
同时,找维修的师傅,让大祥的兄弟,去学习电子表,收音机,电视机,录音机这些电器的维修。
在这期间,王东升看出陈建设对维修电器感兴趣,就让他跟着去阿千找的电子表组装作坊干了两天。
离开羊城的前一天,郑永红这边帮他们汇过来的钱,终于到账。
王东升转手就把这些钱给分配出去。
从阿千这边拿了五千套配件,加上十套组装工具,总共是一万四千八百块钱。
上次给了一千的定金,这次又给了一万三千八。
然后,又拿了二百台收音机,花了六千六。
其中五千是交给收音机厂,一千六给了销售科的魏明华。
拿到钱的时候,魏明华手都有些发抖。
他还是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
说什么也要请王东升他们吃饭。
以后还要继续合作,王东升和大祥他们自然不好拒绝。
中午吃完饭,下午他们又马不停蹄的去了乐声电视机厂,订了三十台电视。
不是他们不想订更多,是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钱。
订了货,他们还要安排人把货送回去。
路费需要提前给人家一部分。
运输的事情,来之前他们已经联系好了人,是郑永红给介绍的熟人,经常来这边拉货,对路线非常熟悉。
正常情况,不遇到特殊天气,最快五天就能从这边拉到保州。
要是遇到天气不好,或者车出现问题,就得八九天。
为了保险起见,大祥还专门安排了人跟着。
王东升大舅哥,本来也想跟着,被王东升拦了下来。
跟着拉货,还是有一定风险。
真要出了事情,他可不好跟老丈人一家交代。
花钱就能办的事情,他宁愿多花一些钱,也不想让自己的亲人朋友去冒险。
安排好一切,九月三十号,下午,他们坐上了回保州的火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次,同样是卧铺,这是来之前就已经买好的车票。
回去的速度,要比来的时候快一些,只需要三十来个小时。
上了火车,把所有东西,全部放好,大祥又拿出酒和花生,一边聊天,一边喝了起来。
“升哥,回去后,真准备弄电子表厂吗?”
这两天王东升所做的事情,明显就是在为开电子表厂做准备,大祥也有这样的想法。
自从得知电子表组装如此简单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这两天看了看其他小作坊的情况,以现在掌握的资源,应该是能做起来。”
“但是,还要看看咱们保州市这边的具体政策。”
“要是政策允许,那咱们就还是以集体企业的形式,开一个电子表厂。”
“政策不允许,暂时就只能先弄小作坊。”
王东升这两天把情况都摸得差不多了,也找到了几个能提供配件的二道贩子,以及生产配件的国营厂。
即便阿千这边以后无法给他们提供配件,也不至于断货。
“升哥,我们能一起干吗?”
大祥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开厂的话,肯定是要一起干,还要带上郑永红,冯卫东。”
“具体怎么分配,等回去之后,再商量。”
食品厂顺利运行,让王东升清楚的知道,这个年代开厂,有背景和没有背景的差距。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
“不过,你说的这事儿,还真能考虑考虑。”
王东升今天上午听阿千说可以给他们提供配件的时候,就想过开电子表厂的事情。
这玩意儿,在他们保州也没有那么大的限制,挂靠一个厂,或者集体企业申请就可以做。
不像电视机,国家要等到八七年以后,才会逐步开放。
如果电子表厂能行,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弄收音机厂的事情。
一步一步来,以后还可以做VCD,慢慢到电视和手机。
当然,具体能不能行,还要等他回到保州市,问问郑永红,保州市现在的政策。
“弄吧,升哥,我相信你肯定可以。”
“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好了,你弄电子表厂,给我个副厂长当当。”
花花原本只是开玩笑,现在见王东升真要弄,他还真有些想法。
“你不是准备弄服装吗?”
“咋又想着跟我干?”
王东升笑着问道。
“弄喇叭裤,只是为了能赚点钱,谁还能一直倒腾这玩意。”
“我今天已经打听了,最低十二块钱进货,拉到保州,起码能卖二十块钱。”
“一件货就能赚八块,弄二三百件货回去,就能赚两三千。”
“到时候,一人分你们一些。”
花花大气的说道。
“分就不用了,你这进货价,肯定还能往下谈。”
“拿出去卖二十块钱也太便宜了,最起码也得卖三十以上,咱们保州现在卖喇叭裤的还不多,应该没有多少人跟你抢生意。”
“我借你一千块钱,你多弄点货回去。”
王东升今天已经把所有事情都搞定了,他跟大祥弄三万块钱,基本上够把货拿回去。
现在主要是配件和组装电子表的工具需要掏一大笔钱。
收音机,电视机,第一次可以先少拿一些货。
等卖出去,再陆陆续续的从这边拿货就行。
“行,我给你算股。”
“你们还有人要入股吗?一千不嫌多,一百不嫌少。”
花花又看向其他人。
“我有一百块钱,花花哥要不要?”
李宏伟看了看舅舅,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要,一百块钱还能多进十件货,回去看看能卖多少钱,咱们平分。”
花花是来者不拒。
“我这有二百。”
陈建设见舅舅没有阻止,跟着说道。
大祥几个兄弟,也有些蠢蠢欲动。
“你们想赚点钱,就给花花,肯定不会亏。”
大祥见自己带来的兄弟,也有想法,笑着说道。
其他人见大祥愿意让他们参与,顿时,你一百,我二百的拿了出来。
他们这次出来,身上或多或少都带了一些钱。
现在的人,都奉行着穷家富路的思想,出门在外,多多少少都会带一些钱。
王东升见大家伙把钱给了花花,也没有多说什么。
接下来两天,他就带着大祥,大左在各处来回跑,了解电子表组装,及各种配件的进货渠道,收音机厂,录音机厂的情况。
同时,找维修的师傅,让大祥的兄弟,去学习电子表,收音机,电视机,录音机这些电器的维修。
在这期间,王东升看出陈建设对维修电器感兴趣,就让他跟着去阿千找的电子表组装作坊干了两天。
离开羊城的前一天,郑永红这边帮他们汇过来的钱,终于到账。
王东升转手就把这些钱给分配出去。
从阿千这边拿了五千套配件,加上十套组装工具,总共是一万四千八百块钱。
上次给了一千的定金,这次又给了一万三千八。
然后,又拿了二百台收音机,花了六千六。
其中五千是交给收音机厂,一千六给了销售科的魏明华。
拿到钱的时候,魏明华手都有些发抖。
他还是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
说什么也要请王东升他们吃饭。
以后还要继续合作,王东升和大祥他们自然不好拒绝。
中午吃完饭,下午他们又马不停蹄的去了乐声电视机厂,订了三十台电视。
不是他们不想订更多,是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钱。
订了货,他们还要安排人把货送回去。
路费需要提前给人家一部分。
运输的事情,来之前他们已经联系好了人,是郑永红给介绍的熟人,经常来这边拉货,对路线非常熟悉。
正常情况,不遇到特殊天气,最快五天就能从这边拉到保州。
要是遇到天气不好,或者车出现问题,就得八九天。
为了保险起见,大祥还专门安排了人跟着。
王东升大舅哥,本来也想跟着,被王东升拦了下来。
跟着拉货,还是有一定风险。
真要出了事情,他可不好跟老丈人一家交代。
花钱就能办的事情,他宁愿多花一些钱,也不想让自己的亲人朋友去冒险。
安排好一切,九月三十号,下午,他们坐上了回保州的火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次,同样是卧铺,这是来之前就已经买好的车票。
回去的速度,要比来的时候快一些,只需要三十来个小时。
上了火车,把所有东西,全部放好,大祥又拿出酒和花生,一边聊天,一边喝了起来。
“升哥,回去后,真准备弄电子表厂吗?”
这两天王东升所做的事情,明显就是在为开电子表厂做准备,大祥也有这样的想法。
自从得知电子表组装如此简单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这两天看了看其他小作坊的情况,以现在掌握的资源,应该是能做起来。”
“但是,还要看看咱们保州市这边的具体政策。”
“要是政策允许,那咱们就还是以集体企业的形式,开一个电子表厂。”
“政策不允许,暂时就只能先弄小作坊。”
王东升这两天把情况都摸得差不多了,也找到了几个能提供配件的二道贩子,以及生产配件的国营厂。
即便阿千这边以后无法给他们提供配件,也不至于断货。
“升哥,我们能一起干吗?”
大祥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开厂的话,肯定是要一起干,还要带上郑永红,冯卫东。”
“具体怎么分配,等回去之后,再商量。”
食品厂顺利运行,让王东升清楚的知道,这个年代开厂,有背景和没有背景的差距。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