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自家菜地-《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

  “我看是你想吃油炸知了猴还差不多。”

  “想一出是一出。”

  “你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还去市里,去了市里,你分得清东南西北吗。”

  王父没好气的数落起来。

  “王保国,怎么哪都有你,升子要拿去卖钱,这是好事,怎么就不能试试了。”

  “升子,你要拿去市里卖,就去你三姐家借自行车。”

  “油炸太浪费了,我先给你干炒出来,真要能卖出去,再说。”

  儿子上进,王母还是很高兴的。

  至于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赚到钱,都是次要的。

  只要不让家里赔钱就行。

  “娘,你要不少炸点,把水桶里的用油炸出来,水缸里的用来干炒。”

  王东升心情大好,连忙顺杆爬。

  反正在家里,只要他老娘答应了,老爹的反对意见基本不作数。

  “这得浪费不少油呢。”

  “这要卖不出去,下个月咱家都得吃水煮菜。”

  王母看了看水桶里面的知了猴,开始碎碎念。

  “娘,炸知了猴用不了多少油,炸完知了猴,剩下的油不是还能继续用来炒菜。”

  “等这些知了猴卖了钱,我再从市里买一些油回来。”

  “咱们家最近沾的油猩太少,你看我都快瘦得皮包骨头了,你大孙子、大孙女也都比同龄人瘦小……”

  王东升走到老娘身边,给她捏起了肩膀,讨好的说道。

  “行行行,给你炸。”

  “卖不出去,就留着自己吃,炸好了放到猪油罐里,倒能放一段时间。”

  王母仔细看了看儿子,发现他最近确实瘦了不少,顿时心软答应下来。

  “娘,现在不着急弄,我下午三四点再出去卖。”

  “下午两三点再炸,刚炸出来得更香。”王东升嘱咐道。

  “这就不说他败家了。”

  “二十多岁的人了,还整天无所事事,都是被你们惯的,我看你能惯到什么时候。”

  “等我干不动了,看他怎么办。”

  王父嘟囔了几句,对着王东升喊:“升子,拿筐,跟我去地里摘菜,等卖了菜再回来吃饭。”

  在这个家里,儿媳妇他这个做公公的没法说,媳妇只有说他的份,孙子、孙女有小,剩下的只能骂骂儿子了。

  “你自己没长手,还是没长腿?”

  “东西就在你手边,非得指挥别人,显着你了。”

  王父懒得听自家媳妇的碎碎念,推着板车,就往外走。

  王东升连忙拿着筐,紧紧跟了上去。

  “一点都不让人省心。”

  出了家门,走在路上,王父立即开启念经模式。

  一路走,一路说,听得王东升心烦意乱。

  可又不敢跟老爹顶嘴,只能自我催眠,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他心中其实很明白,是怪他自己不争气,老爹这是恨铁不成钢。

  老娘和媳妇虽然嘴上不说,实际上,心里对他这种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很是无奈。

  只是因为老娘生了七个女儿,才有了他这个儿子,从小宝贝的不行,各种惯着。

  媳妇不说,是因为王东升即便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可对她没得说,嘴好使,能哄她高兴。

  比很多动不动脾气上来,就发疯打媳妇的男的不知道强多少。

  再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生活基本都在同一水平线,不像后来几十年。

  “保国,这是带升子去地里啊!”

  “嗯,是啊。”

  路上碰到村里人,大家都会打个招呼,聊上两句。

  看到王东升跟在后面,全都会问一句,听到王东升要去地里干活,纷纷称赞他懂事了,能干活了。

  只是这话,听在王东升的耳朵里,怎么听怎么别扭。

  明明嘴上都是称赞,听着却像是嘲讽。

  王父没听出什么别的意思,倒是十分高兴。

  他们家的地,距离村子不近,从村子里出来,又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

  不算上辈子的话,这还是王东升自从分地之后,第一次来自家地里。

  上次收麦子、种玉米他都没来。

  还是他媳妇带着孩子,过来帮忙的。

  “爹,这些菜都是咱们家的?”

  王东升指着前面一块菜地,有些不确定的问。

  上辈子,十几年后重新分过一次地,因为村里人口变动,地也稍稍有一些变动,过了这么长时间,他哪里还记得清这个时候哪块是自家的地。

  “你做梦呢,就这一块菜地是咱们的。”

  “你去摘西红柿,我去摘黄瓜,茄子和豆角。”

  “熟透的,裂口的,个头小的单独挑出来,不然供销社要压价。”

  王父无奈,分地都好几个月了,这混小子竟然连自家地有多少都不清楚,多少让他有些心塞。

  对于他们这些农民来说,地可是命根子。

  分完地,同村的、外村的为了一点点地都能打死打活。

  “嘿嘿……”

  “我这不是没来过吗,下次就知道了。”

  王东升尴尬一笑,转移了话题:“咱们这西红柿,拉到供销社,他们多少钱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七分钱一斤。”

  “个头大有点冒红的,还有快要成熟的青果,都要摘下来。”

  “供销社主要就收这种,熟透的,开裂的,只会搭着收一点。”

  王东升啥活没干过,冷不丁过来一次,王父怕他不知道摘什么样,又嘱咐了一遍。

  “这么便宜?”

  “集上,不是卖一毛多吗?”

  王东升虽然没卖过菜,但去过镇上的集市,大致知道各种蔬菜的价格。

  “集又不是天天有。”

  “再说,去集上卖,还要村里开证明,去了还得交摊位费。”

  “全都等着去集上卖,这些西红柿早烂地里了。”

  王父说着,走到黄瓜地,开始摘黄瓜。

  “没有集,可以去县城和市里卖啊。”

  “价格更高。”

  王东升不确定,他们能不能在市里卖菜,毕竟这些菜都是计划经济内的东西,需要统销统售。

  今天正好要去市里卖知了猴,顺道可以问问。

  能在市里卖菜的话,就拉去市里卖,肯定比卖给供销社赚得多。

  走进西红柿地,王东升找到一个熟透的西红柿,摘下来,随便在身上蹭了蹭,一口咬下去。

  清晨,天气凉爽。

  西红柿吃在嘴里,满嘴流汁,酸酸甜甜,清清凉凉,皮薄,肉厚,比后世的西红柿,不知道好吃多少倍。

  “还是这个时候的西红柿好吃,有西红柿味。”

  王东升三下五除二,把一个西红柿塞到嘴里,开始干活。

  他家种的西红柿大概有半亩,产量远不如后世。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