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太子参 温补良方救稚童-《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大华国朱雀街的晨雾还未散尽,济世医馆的庭院里已摆开了新的架势。洛风一身素色长衫,手中捧着几株带土的草本植物,叶片上还沾着晶莹的露水。秦慕伊端着刚烘干的药材,站在药摊旁细细分拣,十八岁的洛羽背着半篓新鲜草药从后门进来,鼻尖萦绕着清苦的药香,脚步不由加快了几分。

  “今日讲讲这太子参,”洛风将植株摆在青石桌上,指尖轻拂过嫩绿的叶片,“你们仔细看,这可不是寻常参类。太子参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高不过十五到二十厘米,全株光滑无毛。根茎细长,呈匍匐状,节上生有须根,顶端常膨大成纺锤形的块根,这便是我们入药的部分。”他拨开根部的泥土,露出数枚黄白色的块根,“你们瞧,这些块根呈长纺锤形或长条形,稍弯曲,长三到十厘米,直径零点五到二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

  秦慕伊拿起一片叶子补充道:“茎直立,单生或数条丛生,下部略带紫色,近方形,上部圆柱形。叶对生,下部的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三到六厘米,宽一到一点五厘米,顶端钝圆,基部渐狭成柄;上部的叶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长二到四厘米,宽零点八到一点二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无柄,边缘全缘,两面均无毛,叶脉在背面稍隆起。”她轻轻摘下一片叶子,“你们看这叶片质地,薄而柔韧,掐断叶柄会渗出少量白色汁液,这是石竹科植物的典型特征。”

  洛羽蹲下身观察植株基部:“爹,这太子参的花和果实是什么样的?我今早去后山采药,见到类似的植物却没开花。”

  “问得好,”洛风赞许地颔首,“太子参花期在四到五月,花有两种类型。普通花顶生或腋生,花梗长一到二厘米;萼片五枚,披针形,长约五毫米,宽约一毫米,顶端渐尖,边缘膜质;花瓣五枚,白色,倒卵形,长约七毫米,宽约三毫米,顶端钝圆,基部渐狭;雄蕊十枚,短于花瓣,花药紫色;子房卵形,花柱三枚,线形。还有一种闭锁花,着生于茎下部叶腋,小而无花瓣,自行闭花授粉。”他用树枝在地上画出花形,“结果期在五到六月,蒴果近球形,直径约三毫米,成熟时顶端三瓣裂。种子细小,扁圆形,褐色,有光泽。”

  伙计阿福挠着后脑勺问道:“师父,这太子参与人参、党参看着差别挺大,功效也不同吧?我听说人参大补元气,太子参是不是也一样烈性?”

  秦慕伊从药柜里取出三种参类药材对比:“差别大着呢。人参性温,味甘、微苦,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力道峻猛;党参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药性平和;而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能益气生津、补脾润肺,力道更柔和,尤其适合老人、孩童和体虚者。你们看这断面,太子参断面角质样,气微,味微甘;人参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气香,味微苦、甘;党参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气微香,味甘。”

  洛风拿起一片太子参饮片,声音沉稳有力:“接下来讲讲它的化学成分和药用机理。太子参的主要成分包括:

  - 皂苷类:含太子参皂苷A、B、C等多种皂苷,这类成分能增强免疫力,调节体内代谢,起到益气补虚的作用。

  - 多糖类:太子参多糖含量丰富,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功能,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

  - 氨基酸类:含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能补充人体营养,改善体质虚弱状态。

  - 黄酮类:含槲皮素、山奈酚等黄酮苷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 微量元素:富含铁、锌、锰、硒等矿物质,铁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贫血;锌元素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 甾醇类:如β-谷甾醇等,具有调节血脂、增强免疫的生物活性。

  这些成分协同作用,使太子参既能补气又能生津,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尤其适合气阴两虚之证。”

  洛羽在一旁奋笔疾书,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爹,您之前说太子参能治小儿虚汗,是不是因为多糖和皂苷能调节汗腺功能?”

  “正是,”洛风点头道,“太子参的多糖成分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皂苷类成分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黄酮类物质能改善微循环,三者共同作用,既能补气固表,又能生津止渴,对于虚汗、盗汗效果显着。但要注意,太子参虽平和,却也不可滥用,外感初起、湿热内盛者需慎用,以免闭门留寇。”

  话音刚落,医馆外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一辆马车急停在门口,车帘被猛地掀开,一个穿着锦缎衣裳的妇人抱着个孩童跌跌撞撞冲进来,身后跟着焦急的管家和仆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洛神医!洛神医救命啊!”妇人扑倒在洛风面前,怀中的孩童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呼吸微弱,脖颈后满是冷汗浸透的湿痕。

  洛风连忙接过孩童放在诊床上,指尖搭上腕脉,眉头瞬间紧锁:“脉象细弱无力,舌红少津,苔薄白,肌肤干燥,手足心热,这是典型的气阴两虚之证!”他掀开孩童的衣襟,只见孩子胸口和后背布满了细密的汗渍,轻轻一碰便瑟缩着咳嗽起来,声音细弱如蚊蚋。

  “神医救救我的孩子!”妇人泣不成声,“小女瑶瑶已经病了半个月,起初只是咳嗽盗汗,后来越来越重,饭吃不下,水喝不进,整夜整夜出汗,太医院的太医开了多少方子都没用,说是体虚难补,再这样下去……”

  洛风仔细检查孩童的眼睑,只见结膜苍白,又翻看指甲盖:“孩子是不是还伴有心悸、烦躁、便干?”

  管家连忙点头:“是啊是啊!小郡主夜里总说心口慌,翻来覆去睡不着,大便干得像羊屎蛋,每次排便都疼得哭!”

  秦慕伊端来温水给孩童擦拭额头,轻声道:“这是长期热病耗伤气阴,导致脾肺气虚、津液不足。小儿脏腑娇嫩,不耐攻伐,若用峻补之药反而会加重虚火,必须用甘平温润的太子参来益气生津。”

  洛风当机立断,对洛羽道:“取太子参15克,生黄芪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白术8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白扁豆10克,山药12克,莲子8克,鸡内金6克,生地黄8克。”他一边报药名一边解释,“此方以太子参为君药,其皂苷和多糖能益气补虚、增强免疫;辅以黄芪补气升阳,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这三味便是改良的生脉饮底子,专治气阴两虚。再加白术、茯苓、白扁豆、山药健脾益气,使脾胃生化有源;莲子养心安神,缓解心悸烦躁;鸡内金健脾开胃,促进消化;生地黄滋阴润燥,改善便干;甘草调和诸药。”

  洛羽迅速抓药,指尖在药柜抽屉间灵活穿梭,秦慕伊早已备好药秤,两人配合默契,转眼便将药材配齐。洛风看着药方对妇人说:“太子参的多糖成分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补充营养,改善贫血;黄酮类物质能调节汗腺分泌,止住盗汗。这方子看似平和,实则层层递进,先补肺气以固表止汗,再健脾胃以资化源,后滋肾阴以清虚热,三管齐下才能见效。”

  “可太医院也用过参类啊,”管家疑惑道,“之前用了人参炖鸡汤,孩子喝了反而流鼻血,夜里更烦躁了。”

  秦慕伊笑着摇头:“人参性温力猛,孩子本就阴虚有热,用之如同火上浇油;太子参性平偏凉,补而不燥,其皂苷含量虽不及人参,但多糖和氨基酸更丰富,适合小儿娇嫩之体。这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浇水,猛灌洪水只会冲垮田埂,细雨滋润才能渗透滋养。”她将药材倒入砂锅,“这药需用文火慢煎,加三颗红枣、一片生姜做药引,煎取药液150毫升,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后给孩子喂些米汤养胃。”

  半个时辰后,药液煎好,呈浅褐色,散发着淡淡的甘香。妇人小心翼翼地用小勺给瑶瑶喂药,出乎意料的是,往日喂药如同打仗的孩童,这次竟乖乖咽了下去,小眉头都没皱一下。

  一个时辰后,奇迹悄然发生。瑶瑶原本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胸口的汗渍不再增加,脸色泛起一丝红晕。又过了两个时辰,仆妇惊喜地来报,小郡主竟主动要水喝,还吃了半小碗小米粥,虽然依旧虚弱,却已能睁着眼睛看人了。

  洛风诊脉后颔首道:“脉象较前有力,气阴渐复,但仍需巩固。”随即写下第二剂方子,“太子参减至12克,去生地黄,加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继续健脾益气。明日再来复诊,我会根据情况调整药方。”他特意嘱咐,“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多吃山药粥、莲子羹之类的温补食物,夜里注意不要盖太厚的被子,保持室内通风。”

  妇人捧着药方泣不成声,管家连忙奉上重金,洛风却只取了寻常诊金:“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本是分内之事。若真心感谢,不如多救济巷陌间的穷苦孩童,他们更需要药材滋补。”

  妇人连连应诺,抱着渐渐安睡的瑶瑶乘车离去。伙计们围上来啧啧称奇,阿福挠着头皮道:“师父,这太子参也太神了!之前小郡主用了那么多贵重药材都没用,您这方子一剂就见效!”

  洛风擦拭着手上的药渍,声音温和却有力:“不是太子参神,是对症用药的功劳。瑶瑶这病是热病后期气阴两伤,属虚证而非实证。小儿为‘纯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若用温燥补品只会耗伤阴液,加重虚火。太子参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甘平’二字,其含有的太子参皂苷能益气而不助火,多糖能滋阴而不恋邪,氨基酸能补充营养而不碍消化,正好契合小儿体质特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慕伊取出炮制好的太子参饮片:“而且太子参的炮制也有讲究,我们常用的是生太子参,若用于脾虚腹泻,可炒用增强健脾之力;若用于阴虚口干,可蜜炙增强润肺之功。刚才给瑶瑶用的生太子参,就是取其益气生津之力最强,待病情好转后,还可将太子参研成细末,加入粥中服用,既方便又能持续滋补。”

  洛羽在笔记上详细记录着,忽然抬头问道:“爹,太子参除了治小儿虚汗,还能用于哪些病症?它的化学成分还有其他妙用吗?”

  “问得好,”洛风赞许道,“太子参的应用很广。比如治成人气虚乏力、食欲不振,可配党参、白术;治肺虚燥咳,可配沙参、玉竹;治心悸失眠,可配酸枣仁、远志。现代还发现,太子参的多糖成分能降血糖、调节血脂,皂苷类有抗疲劳、抗氧化的作用,对于体质虚弱、慢性疲劳综合征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但要记住,药材再好也要辨证使用,就像这太子参,虽平和却也不是万能的,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症灵活搭配。”

  夕阳斜照进医馆,将药柜上的太子参饮片染成暖金色。洛风看着儿子认真记录的侧脸,又望向妻子温婉的笑容,对伙计们道:“今日这个案例,你们要好好记取。学医不仅要识药的形,更要知药的性,明药的理。太子参虽不如人参名贵,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奇效,这便是‘药无贵贱,对症则良’的道理。”

  阿福捧着刚抄好的笔记,满脸敬佩:“师父放心,我这就把太子参的特征、成分和今天的案例背熟,以后遇到气阴两虚的病人,就知道该怎么用太子参了。”

  秦慕伊将晾干的太子参收进药罐,轻声道:“太子参的用法还有很多,比如治小儿疳积,可配鸡内金、山楂;治产后体虚,可配当归、枸杞;治久咳不愈,可配川贝、百合。但无论哪种用法,都要遵循‘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根据具体症状调整配伍和用量。”

  洛羽合上笔记,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爹,娘,我今天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太子参是‘孩儿参’,它的温和之力最适合滋养孩童的正气。以后我一定要把每种药材的特性都吃透,像你们一样用良方救治病人。”

  洛风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望向窗外渐浓的暮色:“学医之路漫漫,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就像这太子参,生于山野却能滋养元气,看似平凡却蕴含生机,医者亦当如此,心怀仁术,润物无声。”

  医馆的灯笼次第亮起,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朱雀街的晚风带着药香掠过窗棂,仿佛在诉说着中医药的古老智慧。洛风一家与伙计们关于太子参的讨论还在继续,那些关于植株特征、化学成分和配伍玄机的话语,随着药香融入夜色,成为济世医馆又一段温暖的行医传奇。而那株摆在桌上的太子参植株,叶片上的露水早已蒸发,却在众人心中种下了对中医药更深的敬畏与热爱。

  喜欢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