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岩听后,连忙点头:“好的,胡副书记,我一定跟着赵干事好好学。”
胡副书记拍了拍郑岩的肩膀,“好好干,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
随后他又看向赵干事,“赵干事,你经验丰富,到时候多带带郑岩。”
赵干事微笑着回应:“胡副书记放心,我会的。”
第二天,郑岩早早来到集合地点,赵干事已经在那等着了。两人一同前往宣传活动现场。
现场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活动开始后,赵干事带着郑岩熟悉流程,教他如何与群众交流。
郑岩学得很认真,可一开始面对群众时还是有些紧张。
就在这时,一位老大爷走过来询问活动相关政策,郑岩刚要开口,却一时紧张得大脑空白。
赵干事见状,赶紧笑着接过话茬,耐心地给老大爷讲解起来。
讲解完后,赵干事拍了拍郑岩的肩膀,轻声说:“别慌,慢慢就好了。”
郑岩红着脸点了点头。接下来,赵干事又让郑岩在旁边看着他如何与更多群众交流,还不时回头给郑岩讲解要点。渐渐地,郑岩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又有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咨询,赵干事给了郑岩一个鼓励的眼神,示意他试试。
郑岩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开始和年轻妈妈交流。一开始还有些磕绊,但说着说着就顺畅起来。
年轻妈妈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孩子离开了。
赵干事对郑岩竖起了大拇指,“不错,进步很大!”
郑岩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更加投入到宣传活动中去。
上午十点半,赵干事和胡副主任打了声招呼。就来到郑岩身旁。
“郑岩,怎么样?还习惯吗?”
此时的郑岩脸上已经出现了细汗,声音也有点不一样,嘴巴特别干。不过还是点头回道:“还成。和我在厨房做菜,完全不一样。算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吧。”
“还成就行。现在咱们先回去吧。和昨天一样,你做饭,我洗菜。”
赵干事理解的点点头。第一次出任务,大家都一样,多多少少都有点不习惯。
郑岩正有此意,正好回去喝点水,润润嗓子。
郑岩立即点头同意。“好。我也正好回去喝口茶,润润嗓子。”
郑岩骑着自行车,带着赵干事一起回青年团总部。
路上,微风轻拂,郑岩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经过上午所见到的场景,郑岩感觉这个时代的人们,虽然不一定每天都能吃饱,更别说吃好。可对生活,每一个人都充满希望,而且也特别容易满足。
不像前世,虽然不用为填饱肚子发愁。可每天的生活节奏特别快,而且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
回到总部,郑岩迫不及待地倒了一大杯茶,“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喝完茶,他挽起袖子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午饭。赵干事也在一旁熟练地洗着菜。
在厨房忙碌的过程中,赵干事不断给郑岩分享着工作中的趣事和经验。
郑岩听得津津有味,一边炒菜一边应和着。不一会儿,一荤一素就做好了,窝窝头也蒸熟了。
中午十一半开始,在外面出任务的同志们,也陆续回来了。
两人打好饭菜回到办公室。吃着可口的饭菜,赵干事笑着说:“郑岩,你这厨艺真是没得说。”
郑岩谦虚道:“赵干事,您过奖了。我的厨艺也只能算过关而已。”
吃过午饭,两人休息了一会,就和其他同志一起出了总部,继续下午的工作。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郑岩在青年团,每出去参加两天任务,就在总部看书一天。每参加两次任务,赵干事就让郑岩回去休息两天。
出去参加任务,由赵干事带着。在总部时,赵干事也会教导导政治、历史的学习。
两人偶尔也会探讨一下(矛盾论)(实践论)(资本论)这三本书籍。
在青年团,赵干事就像郑岩的老师、指路人一样。
在外面出任务时。赵干事会指导郑岩如何应对群众们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教导郑岩,遇到突发状况时,该如何处理。
在总部。赵干事有时也会请其他学历高的同志,帮郑岩复习语文、数学方面的课程。
1953年4月28日。
在郑岩要回去时,赵干事对郑岩说道:“郑岩,明天后天就在家休息,月底那天可以晚点过来。
下个月一号,是劳动节。咱们总部会有聚餐活动。
由于总部不大,食堂外加两个院子,一次也只能供应一百三十人同时用餐。
而来总部聚餐人员,大概有五百人左右。劳动节那天,得麻烦你来掌勺。”
郑岩震惊的看着赵干事。“五百人?赵干事,您没说错吧?
这五百人,就得五十桌了。一桌准备多少个菜?”
赵干事笑了笑:“你别担心。咱们青年团聚餐,和酒楼吃饭不一样。酒楼可能需要准备十几个菜。
咱们青年团经费有限,每次聚餐,也就四个菜。而且也不是一桌十个人。以前都是十五、六个人围在一起吃饭的。”
郑岩这才放下心来。如果是以酒楼的标准,来做五百人的聚餐。那郑岩可不敢接下这个。
一个人做五百个人的饭菜,还是以酒楼的标准来。这是任何一个厨师都不敢答应的事。这完全就是想把厨师给累死啊。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五百人吃饭,得坐五十桌,一桌最少十六个菜了。
既然只做四个菜,那就没问题了。不过咱们是不是得找垒两个大锅灶出来?厨房那两个灶,到那天得蒸窝头吧。”
赵干事:“这个你放心,我们之前就干过这事。这两天,我们会垒好灶台,也会去预定好食材的。”
喜欢四合院之胎穿1937
胡副书记拍了拍郑岩的肩膀,“好好干,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
随后他又看向赵干事,“赵干事,你经验丰富,到时候多带带郑岩。”
赵干事微笑着回应:“胡副书记放心,我会的。”
第二天,郑岩早早来到集合地点,赵干事已经在那等着了。两人一同前往宣传活动现场。
现场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活动开始后,赵干事带着郑岩熟悉流程,教他如何与群众交流。
郑岩学得很认真,可一开始面对群众时还是有些紧张。
就在这时,一位老大爷走过来询问活动相关政策,郑岩刚要开口,却一时紧张得大脑空白。
赵干事见状,赶紧笑着接过话茬,耐心地给老大爷讲解起来。
讲解完后,赵干事拍了拍郑岩的肩膀,轻声说:“别慌,慢慢就好了。”
郑岩红着脸点了点头。接下来,赵干事又让郑岩在旁边看着他如何与更多群众交流,还不时回头给郑岩讲解要点。渐渐地,郑岩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又有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咨询,赵干事给了郑岩一个鼓励的眼神,示意他试试。
郑岩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开始和年轻妈妈交流。一开始还有些磕绊,但说着说着就顺畅起来。
年轻妈妈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孩子离开了。
赵干事对郑岩竖起了大拇指,“不错,进步很大!”
郑岩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更加投入到宣传活动中去。
上午十点半,赵干事和胡副主任打了声招呼。就来到郑岩身旁。
“郑岩,怎么样?还习惯吗?”
此时的郑岩脸上已经出现了细汗,声音也有点不一样,嘴巴特别干。不过还是点头回道:“还成。和我在厨房做菜,完全不一样。算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吧。”
“还成就行。现在咱们先回去吧。和昨天一样,你做饭,我洗菜。”
赵干事理解的点点头。第一次出任务,大家都一样,多多少少都有点不习惯。
郑岩正有此意,正好回去喝点水,润润嗓子。
郑岩立即点头同意。“好。我也正好回去喝口茶,润润嗓子。”
郑岩骑着自行车,带着赵干事一起回青年团总部。
路上,微风轻拂,郑岩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经过上午所见到的场景,郑岩感觉这个时代的人们,虽然不一定每天都能吃饱,更别说吃好。可对生活,每一个人都充满希望,而且也特别容易满足。
不像前世,虽然不用为填饱肚子发愁。可每天的生活节奏特别快,而且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
回到总部,郑岩迫不及待地倒了一大杯茶,“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喝完茶,他挽起袖子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午饭。赵干事也在一旁熟练地洗着菜。
在厨房忙碌的过程中,赵干事不断给郑岩分享着工作中的趣事和经验。
郑岩听得津津有味,一边炒菜一边应和着。不一会儿,一荤一素就做好了,窝窝头也蒸熟了。
中午十一半开始,在外面出任务的同志们,也陆续回来了。
两人打好饭菜回到办公室。吃着可口的饭菜,赵干事笑着说:“郑岩,你这厨艺真是没得说。”
郑岩谦虚道:“赵干事,您过奖了。我的厨艺也只能算过关而已。”
吃过午饭,两人休息了一会,就和其他同志一起出了总部,继续下午的工作。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郑岩在青年团,每出去参加两天任务,就在总部看书一天。每参加两次任务,赵干事就让郑岩回去休息两天。
出去参加任务,由赵干事带着。在总部时,赵干事也会教导导政治、历史的学习。
两人偶尔也会探讨一下(矛盾论)(实践论)(资本论)这三本书籍。
在青年团,赵干事就像郑岩的老师、指路人一样。
在外面出任务时。赵干事会指导郑岩如何应对群众们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教导郑岩,遇到突发状况时,该如何处理。
在总部。赵干事有时也会请其他学历高的同志,帮郑岩复习语文、数学方面的课程。
1953年4月28日。
在郑岩要回去时,赵干事对郑岩说道:“郑岩,明天后天就在家休息,月底那天可以晚点过来。
下个月一号,是劳动节。咱们总部会有聚餐活动。
由于总部不大,食堂外加两个院子,一次也只能供应一百三十人同时用餐。
而来总部聚餐人员,大概有五百人左右。劳动节那天,得麻烦你来掌勺。”
郑岩震惊的看着赵干事。“五百人?赵干事,您没说错吧?
这五百人,就得五十桌了。一桌准备多少个菜?”
赵干事笑了笑:“你别担心。咱们青年团聚餐,和酒楼吃饭不一样。酒楼可能需要准备十几个菜。
咱们青年团经费有限,每次聚餐,也就四个菜。而且也不是一桌十个人。以前都是十五、六个人围在一起吃饭的。”
郑岩这才放下心来。如果是以酒楼的标准,来做五百人的聚餐。那郑岩可不敢接下这个。
一个人做五百个人的饭菜,还是以酒楼的标准来。这是任何一个厨师都不敢答应的事。这完全就是想把厨师给累死啊。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五百人吃饭,得坐五十桌,一桌最少十六个菜了。
既然只做四个菜,那就没问题了。不过咱们是不是得找垒两个大锅灶出来?厨房那两个灶,到那天得蒸窝头吧。”
赵干事:“这个你放心,我们之前就干过这事。这两天,我们会垒好灶台,也会去预定好食材的。”
喜欢四合院之胎穿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