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新目标-《幸好遇见神》

  萧西风有两个同父异母弟弟,17岁的萧承雨,15岁的萧在义。

  萧承雨要准备结婚了。所以萧家面临分家问题。

  按这时代的规矩,萧西风早该单独立户了。

  因为对农户来说,可领户田。对官府来说,要收户税。

  只是他在军中,后来皇家改姓,官府似乎没那么严格,就没去办理。

  现在二弟要结婚,不分家不行了。

  于是萧西风单独立了户,领了户田。

  户田包括耕田(桑田)和宅田。距离老爹家不远。

  萧西风花了几个金币,建了一座三进院子。

  他并不是大娘所生,亲妈是二姨娘。

  这时候,亲妈(二姨娘)就和他们一家三口住一起。

  又请了两个长工,买了几个丫鬟。

  这年头,江南倒还太平。北方却是战祸连连。卖儿鬻女的人家多的是。

  花了几个月,新房子建好后,四个老拍档经常在萧西风家聚餐。

  这天,里正顾大叔带着三个骑马的人来到萧西风新家,说是有武康县来人找他。

  一个中年人,两个跟班。

  萧西风听到“武康”二字,心里动了一下。

  因为在军中时,经常与他们钱塘老乡战阵配合的,就是裴珠泫四人的武康老乡战阵。

  武康县,正是沈田子将军老家。

  他先对顾大叔致谢。顾大叔笑着走了。

  随即,萧西风与中年人互相见礼,通报姓名。

  中年人姓杨,自称是武康沈府管家。

  果然是沈将军老家来人。

  萧西风认识的沈将军兄弟二人都已去世,他说是按沈林子大人生前嘱咐来找萧西风的。

  萧西风吩咐下人带着两位随从去奉茶、歇息。牵马去喝水、喂料。

  自己领着这位杨前辈到客室。

  丫鬟奉上茶走后,客室只剩二人。

  杨管家从怀里摸出一个丝袋,对萧西风道:“萧西风兄弟,沈四爷生前嘱托在下,务必将这件东西亲手交给你。你现在不必打开。待在下走后你慢慢察看、琢磨。四爷说,这是天师道教主信物。请萧兄弟一定保密。否则给外人知道,传到朝廷,麻烦不小。”

  萧西风想了想,点头接过丝袋。

  他对沈家兄弟是信得过的。所以不担心被他们陷害。

  杨管家接着简单介绍了一下沈林子大人生前情况。

  他表示,沈四爷非常看重你萧兄弟。只不过四爷是从刘家三公子府出来的,而萧西风又拒绝了刘二公子,所以才不便与萧西风联络。怕引起主公误会。

  萧西风对这些事也基本能大概理解。

  心里则想:要是当时遇到的是沈四爷,他开口招揽,还真不好意思拒绝。

  因为人家当初救过自己。

  孙郎中救过自己,沈林子大人救过自己。虽然从没机会提起,但这两人在萧西风心里的份量,是很重的。

  二人聊天功夫,饭菜酒水准备好了。

  萧西风陪着杨管家吃了顿便饭。

  两个跟班另外自有安排。

  随后,杨管家带着两位随从告辞走了。

  萧西风也不犹豫,立即打开丝袋,见到了沈林子大人的那块玉佩。

  他从胸口掏出自己的那块,仔细对比、观察两块玉佩,发现它们唯一区别是一个头朝左,一个朝右。

  他解开自己那块的丝绳,把两块玉佩背对背一合。

  竟然严丝无缝。

  鸽子立即有了立体感,顿时栩栩如生。

  杨管家说,沈林子大人交代过,它是五斗米教教主信物。

  孙郎中就是前教主之子,他的玉佩极有可能真是教主信物。

  他留下的羊皮画卷里,特意在道观边画了两只鸽子,一定有些含义。

  萧西风接着考虑的是:沈林子大人也有一块玉佩,且不去管他是从哪里得到的。

  问题是:沈林子大人为何将它郑重其事地派管家送来给自己?

  他一定是知道自己也有一块!

  ——萧西风斩钉截铁地判断道。

  知道自己这块玉佩的,有老爹、几个老乡、黄怀薪几人…

  没错了!应该是黄怀薪等人察觉玉佩不寻常,告诉了沈田子将军;沈将军知道弟弟有一块相似的玉佩,于是告诉沈林子大人。

  沈林子大人知道这是五斗米教主信物,这才临终前嘱托管家交给自己。

  也许,他把自己当成五斗米教传人了。

  这样就说得通了!

  萧西风姑且按这个逻辑理清了思路。

  其实理不理清根本不重要了。

  对五斗米教,自己所知甚少。

  而这貌似教主信物的玉鸽在自己手上。

  根据孙郎中的图画,它与妫庄旁的道观间,应该有些玄机。

  那就去天目山妫庄一带走一趟,暗自查探查探。

  做出了决定,萧西风就吩咐媳妇在家准备美酒佳肴,自己去喊几个老乡老兄。打算吃喝耍玩之余,顺便说说自己的计划。

  在军队时,自己是老大。但回家有回家的规矩,他们都比自己年纪大,那就得客客气气。

  虽然,他们在心里依旧百分百认这个老弟做老大。

  四人见到萧西风来请,都二话不说丢下手头活计,跟着他走。

  媳妇阿青指挥丫鬟们已做好了准备,猪肉、羊肉、野味都有。

  五个兄弟熟门熟路,猜拳喝酒、闹了起来。

  时机差不多了,萧西风告诉几位,自己打算到天目山里面走走,问他们愿不愿意一起去?

  几人回家时间不短了,家中的农桑活,主要是雇请人干。大伙都盼着萧西风早拿方案,带着大伙干大事呢!哪有不愿意的道理?

  见个个跃跃欲试,萧西风便说回去准备准备,后天出发。

  天目山是吴地西部几座山系的统称。

  钱塘县就在天目山区的东边。

  萧西风要去的地方,是天目山的北部,太湖以南。其实就是沈家兄弟祖籍吴兴郡一带。后世称湖州。

  原来的东吴五斗米教总部,传说就在那里。

  孙恩起义被镇压后,卢循继位。他率全教南下占领广州。后来也被剿灭。

  东吴地区再没有五斗米教徒传教了。

  有许多原来的教徒,为了躲避朝廷追杀,也隐瞒过往开始了新生活。

  萧西风对四人说,有点线索去找找,看能否找到宝贝。

  但绝不能乱说。

  四人经历了两年军旅生涯,素质今非昔比。这种保密要求,完全领会。

  要求的地方,直线距离并不远,但都是山地,没有官道。

  五人以山地行军标准带了装备,准备了弓箭、捕兽夹等工具,假装是外出狩猎样子,骑马出发。

  这个年代,狩猎是十分凶险的事,官府并不禁止。只不过要缴税,比例是收获的1/4。由猎户自觉向乡、县一级衙门缴纳。其实管理也不严。

  五人目标:天目山,妫庄,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