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靠在终南山的青石上,指尖捻着片刚落的枯叶。山风卷着松涛掠过耳畔时,他总恍惚能听见古墓里传来的玉磬声——那是后世小龙女练《玉女心经》时,用来调和内息的调子。可眼下触手可及的,只有带着潮气的苔藓和尚未被剑痕割裂的岩壁。
三个月前他从昏迷中醒来,腰间还别着现代的登山扣,手里攥着半块摔碎的手机屏。那会儿他以为自己不过是在秦岭徒步时摔了跤,直到在溪边看见倒影里那身粗布短打,才惊觉穿越这回事,竟真砸到了自己头上。他揣着对《神雕侠侣》的模糊记忆,本想找杨过小龙女蹭个脸熟,没承想在终南山绕了月余,连只雕的影子都没见着,反倒在今日清晨,撞见了那个改变他认知的少女。
“你是谁?为何在此徘徊?”
白衣少女站在丈外的石阶上,腰间悬着柄未出鞘的短剑,裙裾被山风掀起一角,像极了崖边初绽的雪莲。林烨初见时只觉惊艳,待听清那声清冷的问询,脑子里“嗡”的一声——这名字,这眉眼,分明与后世传说中活在古墓残碑上的“林朝英”重合了七分。
“在下林烨,迷路至此。”他强压着心跳,目光扫过少女鬓边别着的玉兰,“姑娘是?”
“林朝英。”少女淡淡颔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此地是我练剑之所,寻常人不会走到这里。”
林烨喉结滚动。林朝英?活生生的林朝英?他猛地想起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山里的猎户说“重阳真人最近总往东边去”,采药的老汉提过“黄药师那小子又在东海折腾”——原来他根本不是穿到神雕时期,而是撞上了东邪西毒、王重阳与林朝英并立的年代!
“我……我想下山。”他定了定神,指着山下云雾,“听说江湖很热闹?”
林朝英抬眼望了望他,忽然轻笑:“你不像会武功的人,下山不怕被欺负?”她的笑像雪融时的第一缕阳光,让林烨看呆了。等回过神来,少女已转身:“正好我也想下山看看,同路吧。”
下山的路走了两天。林烨渐渐发现,这位日后令王重阳甘愿在活死人墓外刻下“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奇女子,此刻还带着未脱的青涩。她会在看见溪边嬉戏的石斑鱼时驻足,会在林烨讲起“千里之外能听见人声”的电话时蹙眉追问,只是练剑时的眼神,已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
“你说的那个‘电话’,真能比得上信鸽?”第三天清晨,林朝英坐在树下擦拭短剑,晨光透过叶隙落在她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
林烨正啃着干粮,闻言含糊道:“比信鸽快多了,还能看见人呢。”
“看见人?”林朝英挑眉,“难道是类似‘千里眼’的功夫?”
“差不多……”林烨正想解释电磁波,忽然听见山道那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少年清亮的嗓音:“前面的朋友等一等!在下王朝阳,敢问去嘉兴怎么走?”
林烨抬头,见个青衫少年正朝这边小跑,腰间挂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脸上沾着点泥灰,眼睛却亮得惊人。待少年跑到近前,目光先落在林朝英身上,愣了愣,随即转向林烨,拱手笑道:“两位看着面生,也是往江湖上去的?”
林朝英还没答话,少年已自顾自地拍了拍林烨的肩膀:“兄台看着面善!我跟你说,我刚从华山下来,听说丐帮最近在嘉兴聚会,要讨论把降龙二十八掌精简成十八掌呢!你说这事奇不奇?二十八掌多气派,为啥要改?”
林烨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打懵了,正想开口,少年又道:“还有那大理段氏,一阳指练到深处能化剑气,这不就是六脉神剑的底子吗?可惜段家后人太保守,愣是不肯承认!”
他语速快得像连珠炮,林烨插不上嘴,只好转头看林朝英。却见她原本平静的眼底泛起涟漪,握着剑柄的手指微微收紧——显然,这少年口中的武学秘辛,正戳中她的兴趣。
“王兄对各家武功倒是了解。”林朝英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探究。
王朝阳眼睛更亮了,立刻转向她:“林姑娘也懂武功?那正好!我跟你说,我前阵子在西域见过白驼山的人练蛤蟆功,看着丑陋,实则刚猛无比,发力时能把石头震裂!不过比起桃花岛的落英神剑掌,还是差了点灵气——听说黄药师那家伙自创的掌法,出掌时能引得花瓣随掌势飞舞,啧啧,那才叫功夫!”
林烨在一旁听着,心里直叹奇妙。带林朝英下山第一天就遇上这么个活宝,还专挑她感兴趣的武功说,这缘分未免太巧。他注意到林朝英的指尖在剑柄上轻轻点着,那是她思考时的习惯——显然,这话痨少年的话,她听进去了。
“降龙二十八掌为何要改?”林朝英忽然问。
“听说啊……”王朝阳压低声音,凑近了些,“是因为现任帮主觉得掌法虽全,却有几招太过繁复,实战时反而累赘。可我觉得吧,删了就不完整了!你想,‘亢龙有悔’之后接‘飞龙在天’,再跟‘见龙在田’,多有气势?”
林烨忍不住笑:“王兄这是去过丐帮?”
“那倒没有。”王朝阳挠挠头,“我是在洛阳听个老乞丐说的。他还说,当年创这掌法的那位前辈,能一掌把黄河里的船打沉呢!”他说着,还比划了个挥掌的动作,虽然姿势笨拙,眼神却满是向往。
林朝英站起身,短剑归鞘:“我们也去嘉兴。”
王朝阳顿时喜上眉梢:“那太好了!正好同行!林兄,我跟你说,我还研究过弹指神通……”
接下来的路,彻底成了王朝阳的“武学讲堂”。他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从江南的八卦掌讲到漠北的快刀,从少林七十二绝技的渊源聊到武当九阳功的传闻,林烨插不上话,只能充当听众,偶尔看一眼林朝英。
他发现林朝英虽话少,却听得极认真。每当王朝阳提到某种掌法的破绽,她会下意识地调整站姿;说到剑法的变招,她会捻起路边的树枝比划。有一次王朝阳聊到“九阴真经”的传闻,说“据说练了能天下无敌”,林朝英忽然问:“若为了无敌而失了本心,这武功练来何用?”
王朝阳愣了愣,随即大笑:“林姑娘说得是!我就是觉得好奇罢了!武功再高,不如活得痛快!”他拍着胸脯,阳光洒在他脸上,坦荡得像山间的溪流。
林烨看着并肩而行的两人,忽然觉得这画面有些刺眼。一个清冷如月华,一个炽烈似骄阳,偏偏在论起武功时,眼里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他想起后世传说里林朝英与王重阳的纠葛,又看了看眼前的王朝阳——这少年虽与王重阳毫无相似,却偏偏能轻易拨动林朝英的心弦,这难道就是命运的变数?
“林兄,你说我说得对不对?”王朝阳忽然转头问他,“那蛤蟆功虽猛,却有个罩门在腋下,要是被人点中,立马就废了!”
林烨回神,敷衍道:“听起来……挺有道理。”他心里却在想,难怪金庸没写过王朝阳这号人物,这么个话痨,怕是早被仇家烦死了。
傍晚在山脚的客栈歇脚,林烨正擦着脸,王朝阳又凑了过来,神秘兮兮地掏出本泛黄的小册子:“林兄,你看我从华山老道那讨来的《紫霞功》残篇,虽不完整,却能看出内息运行的路子……”
林烨正想摆手,却见林朝英端着茶杯从外间进来,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册子,脚步顿了顿。
“这残篇有误。”她放下茶杯,声音清冷,“第三页说‘气沉丹田后逆行三寸’,实则应顺行至膻中,否则极易走火入魔。”
王朝阳愣住,翻到第三页看了半晌,猛地拍大腿:“对啊!我就觉得不对劲,原来是这里错了!林姑娘厉害啊!”他看向林朝英的眼神,多了几分敬佩。
林烨坐在一旁,忽然觉得有些好笑。他这个来自后世的“先知”,在真正的武学天才面前,竟像个局外人。而王朝阳这看似咋咋呼呼的话痨,偏偏有双能看穿武学本质的眼睛。
夜深时,林烨躺在硬板床上,听着隔壁王朝阳还在跟店家打听嘉兴的事,忍不住叹气。他原以为穿越过来,凭着对剧情的了解能混得风生水起,没承想先遇上了年少的林朝英,又撞上这么个变数般的王朝阳。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床沿。林烨忽然想起林朝英白天练剑的样子,剑光在暮色里划出清冷的弧,像极了她此刻未被江湖尘埃沾染的眼神。而王朝阳的声音还在断断续续传来,说着明天要去尝尝嘉兴的粽子。
“或许这样也不错。”林烨喃喃自语。没有杨过小龙女,没有襄阳战火,只有初入江湖的林朝英,和一个话痨的王朝阳。他不知道这三人同行的路能走多远,也不知道王朝阳会不会在未来的江湖里留下名字,但此刻听着隔壁少年的絮叨,想着明日晨光里林朝英可能露出的浅笑,忽然觉得,这未知的江湖,似乎也没那么可怕。
天快亮时,林烨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他披衣出门,见院中石台上,林朝英正对着月光练剑,而王朝阳蹲在不远处的石阶上,手里拿着根树枝,跟着剑势比划,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招‘灵蛇出洞’,剑尖该再刁一点……”
林朝英的剑尖顿了顿,随即手腕一转,剑光陡然变得刁钻,竟真有几分蛇的灵动。她收剑看向王朝阳,眼里带着一丝笑意:“王兄倒是个好点子。”
王朝阳嘿嘿一笑:“还是林姑娘剑法学得快!”
林烨站在廊下,看着月光下的两人,忽然觉得,或许他来到这个时代,不是为了改变什么,只是为了见证这段尚未被传说尘封的时光——见证林朝英如何从青涩少女成长为一代奇人,见证王朝阳这颗江湖里的小石子,如何在她的生命里,激起意想不到的涟漪。
天亮后,三人继续赶路。王朝阳依然在滔滔不绝,从嘉兴的武林聚会说到洞庭湖的水匪,林朝英偶尔搭话,林烨则在一旁听着,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才能蹭上桃花岛的船,亲眼见见年轻时的黄药师。
路还很长,江湖正远,但晨光落在三人身上,竟生出几分同行的暖意。林烨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三个月前他从昏迷中醒来,腰间还别着现代的登山扣,手里攥着半块摔碎的手机屏。那会儿他以为自己不过是在秦岭徒步时摔了跤,直到在溪边看见倒影里那身粗布短打,才惊觉穿越这回事,竟真砸到了自己头上。他揣着对《神雕侠侣》的模糊记忆,本想找杨过小龙女蹭个脸熟,没承想在终南山绕了月余,连只雕的影子都没见着,反倒在今日清晨,撞见了那个改变他认知的少女。
“你是谁?为何在此徘徊?”
白衣少女站在丈外的石阶上,腰间悬着柄未出鞘的短剑,裙裾被山风掀起一角,像极了崖边初绽的雪莲。林烨初见时只觉惊艳,待听清那声清冷的问询,脑子里“嗡”的一声——这名字,这眉眼,分明与后世传说中活在古墓残碑上的“林朝英”重合了七分。
“在下林烨,迷路至此。”他强压着心跳,目光扫过少女鬓边别着的玉兰,“姑娘是?”
“林朝英。”少女淡淡颔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此地是我练剑之所,寻常人不会走到这里。”
林烨喉结滚动。林朝英?活生生的林朝英?他猛地想起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山里的猎户说“重阳真人最近总往东边去”,采药的老汉提过“黄药师那小子又在东海折腾”——原来他根本不是穿到神雕时期,而是撞上了东邪西毒、王重阳与林朝英并立的年代!
“我……我想下山。”他定了定神,指着山下云雾,“听说江湖很热闹?”
林朝英抬眼望了望他,忽然轻笑:“你不像会武功的人,下山不怕被欺负?”她的笑像雪融时的第一缕阳光,让林烨看呆了。等回过神来,少女已转身:“正好我也想下山看看,同路吧。”
下山的路走了两天。林烨渐渐发现,这位日后令王重阳甘愿在活死人墓外刻下“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奇女子,此刻还带着未脱的青涩。她会在看见溪边嬉戏的石斑鱼时驻足,会在林烨讲起“千里之外能听见人声”的电话时蹙眉追问,只是练剑时的眼神,已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
“你说的那个‘电话’,真能比得上信鸽?”第三天清晨,林朝英坐在树下擦拭短剑,晨光透过叶隙落在她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
林烨正啃着干粮,闻言含糊道:“比信鸽快多了,还能看见人呢。”
“看见人?”林朝英挑眉,“难道是类似‘千里眼’的功夫?”
“差不多……”林烨正想解释电磁波,忽然听见山道那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少年清亮的嗓音:“前面的朋友等一等!在下王朝阳,敢问去嘉兴怎么走?”
林烨抬头,见个青衫少年正朝这边小跑,腰间挂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脸上沾着点泥灰,眼睛却亮得惊人。待少年跑到近前,目光先落在林朝英身上,愣了愣,随即转向林烨,拱手笑道:“两位看着面生,也是往江湖上去的?”
林朝英还没答话,少年已自顾自地拍了拍林烨的肩膀:“兄台看着面善!我跟你说,我刚从华山下来,听说丐帮最近在嘉兴聚会,要讨论把降龙二十八掌精简成十八掌呢!你说这事奇不奇?二十八掌多气派,为啥要改?”
林烨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打懵了,正想开口,少年又道:“还有那大理段氏,一阳指练到深处能化剑气,这不就是六脉神剑的底子吗?可惜段家后人太保守,愣是不肯承认!”
他语速快得像连珠炮,林烨插不上嘴,只好转头看林朝英。却见她原本平静的眼底泛起涟漪,握着剑柄的手指微微收紧——显然,这少年口中的武学秘辛,正戳中她的兴趣。
“王兄对各家武功倒是了解。”林朝英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探究。
王朝阳眼睛更亮了,立刻转向她:“林姑娘也懂武功?那正好!我跟你说,我前阵子在西域见过白驼山的人练蛤蟆功,看着丑陋,实则刚猛无比,发力时能把石头震裂!不过比起桃花岛的落英神剑掌,还是差了点灵气——听说黄药师那家伙自创的掌法,出掌时能引得花瓣随掌势飞舞,啧啧,那才叫功夫!”
林烨在一旁听着,心里直叹奇妙。带林朝英下山第一天就遇上这么个活宝,还专挑她感兴趣的武功说,这缘分未免太巧。他注意到林朝英的指尖在剑柄上轻轻点着,那是她思考时的习惯——显然,这话痨少年的话,她听进去了。
“降龙二十八掌为何要改?”林朝英忽然问。
“听说啊……”王朝阳压低声音,凑近了些,“是因为现任帮主觉得掌法虽全,却有几招太过繁复,实战时反而累赘。可我觉得吧,删了就不完整了!你想,‘亢龙有悔’之后接‘飞龙在天’,再跟‘见龙在田’,多有气势?”
林烨忍不住笑:“王兄这是去过丐帮?”
“那倒没有。”王朝阳挠挠头,“我是在洛阳听个老乞丐说的。他还说,当年创这掌法的那位前辈,能一掌把黄河里的船打沉呢!”他说着,还比划了个挥掌的动作,虽然姿势笨拙,眼神却满是向往。
林朝英站起身,短剑归鞘:“我们也去嘉兴。”
王朝阳顿时喜上眉梢:“那太好了!正好同行!林兄,我跟你说,我还研究过弹指神通……”
接下来的路,彻底成了王朝阳的“武学讲堂”。他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从江南的八卦掌讲到漠北的快刀,从少林七十二绝技的渊源聊到武当九阳功的传闻,林烨插不上话,只能充当听众,偶尔看一眼林朝英。
他发现林朝英虽话少,却听得极认真。每当王朝阳提到某种掌法的破绽,她会下意识地调整站姿;说到剑法的变招,她会捻起路边的树枝比划。有一次王朝阳聊到“九阴真经”的传闻,说“据说练了能天下无敌”,林朝英忽然问:“若为了无敌而失了本心,这武功练来何用?”
王朝阳愣了愣,随即大笑:“林姑娘说得是!我就是觉得好奇罢了!武功再高,不如活得痛快!”他拍着胸脯,阳光洒在他脸上,坦荡得像山间的溪流。
林烨看着并肩而行的两人,忽然觉得这画面有些刺眼。一个清冷如月华,一个炽烈似骄阳,偏偏在论起武功时,眼里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他想起后世传说里林朝英与王重阳的纠葛,又看了看眼前的王朝阳——这少年虽与王重阳毫无相似,却偏偏能轻易拨动林朝英的心弦,这难道就是命运的变数?
“林兄,你说我说得对不对?”王朝阳忽然转头问他,“那蛤蟆功虽猛,却有个罩门在腋下,要是被人点中,立马就废了!”
林烨回神,敷衍道:“听起来……挺有道理。”他心里却在想,难怪金庸没写过王朝阳这号人物,这么个话痨,怕是早被仇家烦死了。
傍晚在山脚的客栈歇脚,林烨正擦着脸,王朝阳又凑了过来,神秘兮兮地掏出本泛黄的小册子:“林兄,你看我从华山老道那讨来的《紫霞功》残篇,虽不完整,却能看出内息运行的路子……”
林烨正想摆手,却见林朝英端着茶杯从外间进来,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册子,脚步顿了顿。
“这残篇有误。”她放下茶杯,声音清冷,“第三页说‘气沉丹田后逆行三寸’,实则应顺行至膻中,否则极易走火入魔。”
王朝阳愣住,翻到第三页看了半晌,猛地拍大腿:“对啊!我就觉得不对劲,原来是这里错了!林姑娘厉害啊!”他看向林朝英的眼神,多了几分敬佩。
林烨坐在一旁,忽然觉得有些好笑。他这个来自后世的“先知”,在真正的武学天才面前,竟像个局外人。而王朝阳这看似咋咋呼呼的话痨,偏偏有双能看穿武学本质的眼睛。
夜深时,林烨躺在硬板床上,听着隔壁王朝阳还在跟店家打听嘉兴的事,忍不住叹气。他原以为穿越过来,凭着对剧情的了解能混得风生水起,没承想先遇上了年少的林朝英,又撞上这么个变数般的王朝阳。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床沿。林烨忽然想起林朝英白天练剑的样子,剑光在暮色里划出清冷的弧,像极了她此刻未被江湖尘埃沾染的眼神。而王朝阳的声音还在断断续续传来,说着明天要去尝尝嘉兴的粽子。
“或许这样也不错。”林烨喃喃自语。没有杨过小龙女,没有襄阳战火,只有初入江湖的林朝英,和一个话痨的王朝阳。他不知道这三人同行的路能走多远,也不知道王朝阳会不会在未来的江湖里留下名字,但此刻听着隔壁少年的絮叨,想着明日晨光里林朝英可能露出的浅笑,忽然觉得,这未知的江湖,似乎也没那么可怕。
天快亮时,林烨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他披衣出门,见院中石台上,林朝英正对着月光练剑,而王朝阳蹲在不远处的石阶上,手里拿着根树枝,跟着剑势比划,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招‘灵蛇出洞’,剑尖该再刁一点……”
林朝英的剑尖顿了顿,随即手腕一转,剑光陡然变得刁钻,竟真有几分蛇的灵动。她收剑看向王朝阳,眼里带着一丝笑意:“王兄倒是个好点子。”
王朝阳嘿嘿一笑:“还是林姑娘剑法学得快!”
林烨站在廊下,看着月光下的两人,忽然觉得,或许他来到这个时代,不是为了改变什么,只是为了见证这段尚未被传说尘封的时光——见证林朝英如何从青涩少女成长为一代奇人,见证王朝阳这颗江湖里的小石子,如何在她的生命里,激起意想不到的涟漪。
天亮后,三人继续赶路。王朝阳依然在滔滔不绝,从嘉兴的武林聚会说到洞庭湖的水匪,林朝英偶尔搭话,林烨则在一旁听着,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才能蹭上桃花岛的船,亲眼见见年轻时的黄药师。
路还很长,江湖正远,但晨光落在三人身上,竟生出几分同行的暖意。林烨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