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福兮祸所伏-《古镇谍影》

  肖有财与杨玲的心情正好相反。生了儿子,这对几代独根独苗的肖家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他曾听街上相士说过,男欢女爱时,清浊非常重要。

  得之清气,还是浊气。决定儿女聪明,还是愚蠢。

  想二人及时顺应天象,夜宿野外。一片诚心敬天敬地,肯定得紫金山之灵气,天之清气。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儿子笃定不是凡人了。

  他兴奋无比,一个不凡的生命降临肖家了。

  嘿嘿!哈哈哈!他见人便是笑脸,笑声经常响彻宁静的夜空。

  他感觉人生的春天到了,儿子满月那天,轰轰烈烈办酒席。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肖有财志得意满,酒喝多了,乐极生悲。

  同僚跟他打探莫昆署长爱好,他为显示跟署长关系不一般,拿署长隐私开涮。

  同班同学,加同僚耿敬祖,将他酒席中透露的信息,密报署长。

  莫昆署长听说俊才探长桌上胡头大话,骂了一句,并没动怒。

  耿敬祖见他没动静,又添一把火,烧到他老婆那儿。

  耿敬祖知道,这把阴火非常厉害。莫署长这一下,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了。

  署长日子不好过,肖探长八成也干不成了。

  他躲暗中观察动静,整装待发。

  莫昆岳父参加过同盟会,跟政府高官有来往。莫昆干署长,也得益于这层关系。

  丈夫竟敢在外有女人,这还得了?老婆蹦了起来,妒火“轰”一下熊熊燃烧。

  要跟署长打离婚,还要他署长当不成。家里闹得一地鸡毛。

  莫昆恼怒,让肖探长证明没有这回事,纯属酒桌上胡说八道。

  肖有财这才明白酒后闯了祸,得罪了他不愿得罪的上司,这还得了?

  颤颤巍巍跟署长去见母老虎,承认自己酒后胡言乱语,其实没有这回事。

  母老虎遂将妒火泼向肖探长,逼丈夫开除搬弄是非的小探长,以儆效尤。

  莫昆舍不得开除俊才,但动怒是必须的。集合全体警察,宣布处罚决定。

  肖有财探长,酒桌上搬弄是非,诬陷上司。理当……除名。

  肖有财非常沮丧,去办公室收拾私人物品。又被耿敬祖喊去见署长。

  莫昆当着耿敬祖面,拍完桌子,又踢板凳。

  拿起茶杯,要砸死不成器的东西。

  可惜,砸偏了。

  茶杯砸在跟肖有财站一起的耿敬祖头上。

  耿敬祖顿时血流满面,仰面倒下。

  莫昆阴着脸瞪他一会,让门岗送他去医务室包扎。然后斜一眼不成气的东西:

  “兄弟啊,你先去老家警所,保住身份再说吧。这是介绍信。”

  杨玲听说后,自然要数落一番:

  “喝点猫尿,人中不对鼻梁了。是不是看人家有情人,眼馋了……?”

  肖有财无地自容,悔恨交加。又抽一个嘴巴,呆坐了半天。

  以他的秉性,若没成家,若不是为钟爱无比的事业,早就辞职了。

  他实在舍不得热气腾腾的事业。想起莫昆叮嘱,准备回老家。

  事已至此,赶紧保住警察身份。只要不离开破案岗位,干啥都行。谁叫你酒后胡说八道呢?

  虽没有衣锦还乡,穿一身警服,乡人也会另眼看待。

  肖有财去报到,方知原所长刚调走。

  无奈之中,只好将信拆封,亮给大家看。

  大家一看,哪是介绍信啊?这是新所长任命书:

  肖有财探长任横南镇警所所长。

  警所人员都知道,他是署长的人。终究还将龙归大海。都争着巴结。

  有人暗中告诉他小道消息,问他是否知道倒霉原因?”

  肖有财还没来得及考虑,自然是摇头。

  一警友暗示他,身边有人暗中告密。查一下酒桌上几个人,心中便有数。

  肖有财办了好几桌,一时想不起来是谁捣鬼。

  回家冷静一想,立刻知道是同学耿敬祖。这家伙上学期间,就暗中较劲。

  可是,知道了又怎么样?事情已发生,无法挽回了。

  再说,已经离他八丈远,算了。

  他同时明白了,耿敬祖被茶杯砸的头破血流,肯定是署长有意警告他。

  突如其来的变故,耽搁了他给儿子取名。这下有大把的时间,为儿子取名了。

  他认为,给儿子取名非常重要。

  名字要提醒儿子,上天赋予的大任。还要包含祖宗对子孙的期望,促其扬名立万,振兴肖家门庭。

  还有……自身壮志未酬,还应包含他老子的遗憾和希望。

  埋头翻了几天书,每次翻书,都要洗手。

  烧香磕头,拜祖宗,敬苍天。

  他从孟老先生文章中受到启发,给儿子取了一个不俗的名字。

  杨玲不同意,什么?斯人?你儿子叫“笑死人”?亏你想得出,想让你儿子成笑料吧?

  肖有财解释,不是“笑死人”,是肖斯人。“天降大任于斯人……”之斯人。老孟说的。

  杨玲嗔怒,管他哪个说的?三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人家听了就是“笑死人”,谁能分的清?不行!

  杨玲为肖家接了香火,家庭地位直线上升,一锤定音。

  肖有财没法子,只好继续翻书。他能翻的书,都是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仁爱、忠诚、正义。

  尤其是孔老先生提倡,每个人都应秉持正义之心,行事公正,正直无私。通过努力追求正义和真理,以此来达到内心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这很对他的胃口。肖家祖祖辈辈,一贯主张做人做事凭良心。

  这不是对孔孟之道最好的注释吗?既然不能叫斯人?那就叫秉义吧。

  他吸取之前教训,先跟杨玲铺垫一番,最后拿出答案:

  儿子姓肖,名秉义。寓意儿子秉持正义,干大事。

  还记得咱俩在紫金山小亭中的感悟吗?

  那么大的风雨,那么响的炸雷,完全是为儿子开道送行啊!

  杨玲师范虽未拿到毕业证,文字功底也不差。歪着头,逐字分析。

  名秉义?秉持正义?孔夫子好像也是这意思。

  嗯,那就卖老孔一个面子吧。

  肖有财面上遂了她心愿,心里却认定儿子就是斯人。

  他必须先下手为强,常瞒着杨玲,私下做小动作。

  儿子学前,只要杨玲不在家,他便偷偷对儿子进行理想启蒙。

  他问儿子:“你是谁?”

  儿子答:“你儿子。你是我爸。”

  他皱眉:“错!再想想。”

  儿子疑惑的翻着一对小灯笼眼,问:“我不是你儿子?”

  他灯笼眼大的怕人:“我问你是谁,再想想。”

  儿子想了一会,拍着小手笑道:“嘿嘿,我妈的儿子。”

  他非常生气:“我没让你回答是谁的儿子,我问你是谁?”

  儿子仿佛醒悟了,小胸一挺:“我是肖秉义。”

  他恼的闭上眼:“错,我没问你叫什么,而是问,你是谁?”

  儿子翻着小灯笼眼,认为这次答案十拿九稳:“我是男人。”

  他眼神逼视儿子,直到小灯笼眼胆怯的低下头,才说。

  “废话,哪个不晓得你是男人?我问你是谁?”

  他看儿子时而昂头翻白眼,时而低头无语,灵机一动。

  “秉义,你跟爸学,爸说什么,你就说什么。昂。”

  小灯笼点点头:“秉义,你跟爸学,爸说什么,你就说什么。昂。”

  他皱起眉,甩甩头:“秉义,这一句不要学,爸下面的话才学。”

  小灯笼眼又点点头:“秉义,这一句不要学,爸下面的话才学。”

  他逼视小灯笼眼一会,明白自己说啥,儿子就会说啥。

  冷笑一声:“我是斯人。”

  小灯笼眼摇头,声音格外响亮:“我是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