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唐小娜算自首-《古镇谍影》

  张小曼听他这样问,看他惊诧神情很满足。自豪道: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大学毕业二十岁,为报国,替死难者报仇。”

  “1944年开始,我参加了军统训练班,六个月后就投入杀敌战场。”

  “死在我手中的鬼子、汉奸不计其数。可刚擦干刀口的血,自己人又开始自相残杀。”

  “我开始厌烦、颓废。由原来斗志昂扬的一名战士。”

  “褪变成一个郁郁寡欢的怨妇。开始寻找自己的归宿,可遇上的男人都是鬼。”

  “你刺杀陈署长也是这个原因吗?”肖秉义好奇地问。

  “这还用问吗?甜言蜜语占我身子两年,到头来却骗了我。不杀他,难平我心头之恨。”

  “怎么?你杀他不是执行你组织之命?”

  “不要跟我提那个组织,我是被人追杀烦了。想杀掉这个色鬼,远离尘嚣。”

  “你的组织会放过你吗?”肖秉义不解得问。

  “不放过我,又怎样?大不了一命拼。我到了横南镇,想金盆洗手。”

  “无奈又被组织追杀,我要这样不明不白死了,岂不冤煞人?”

  “看来,你之前不光杀鬼子、汉奸,也杀过地下党吧?”

  “如果姓陈的是地下党,也算吧。可惜,事后了解,他只是一个投机分子。”

  张小曼悲哀的看看肖秉义,哀怨道:

  “你妈初见我时跟我说,她儿子干公安,问我愿不愿意当她儿媳妇。”

  “我听说后暗中观察,这才认出我俩在中学见过面。茶馆再次见面,我没认出你。”

  “当我有意时,你妈却开始疏远我。我旋即明白她忌讳我什么了。悲哀啊!”

  她说罢,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肖秉义错愕那儿,沉默良久,掏出手帕递过去,问:

  “你不叫张小曼,而叫唐小娜,对不对?”

  张小曼点点头,接过手帕。瞟一眼他,擦拭着眼睛说:

  “对,我现在身份就是唐小娜。张小曼教过我外语,是我尊敬的人。”

  “为隐藏身份,我碰巧在中学张校长那儿,得知他是张小曼叔叔。”

  “我终于了解到张小曼一家的情况。便进一步了解张小曼身世。”

  “后来又得悉,张小曼有个姑妈在横南镇办小学。”

  “便盘算杀掉姓陈的,立足横南镇,过正常人生活。”

  “这样吧,我们没必要再绕圈子。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谈我的情况。”

  “也算为我可叹人生画上句号。”她想了想,补充一句:

  “请你不要指望我,提供组织的情况。这是我自首的条件。”

  肖秉义开门看看左右,然后又给她倒上水。

  恭敬地坐下,拿出笔记本。怀着别样的心情,准备听她的故事。

  张小曼摆摆手:

  “你不要记录,就当我俩私下谈心。”

  “这些话,本来幻想跟你处朋友时告诉你。看来不可能了。”

  “但我仍想跟你一吐为快,这是我最后两个心愿之一。”

  她说罢,喝一口水,对他凄惨的咧嘴笑笑。放下茶杯,凝视窗外……

  肖秉义在茶馆听完她叙说。耳旁又响起那段二胡曲。千愁万绪堵心头。

  他跟朱大明单独汇报时,朱大明看材料有两个名字,恼道:

  “你一会儿张小曼,一会儿唐小娜,很容易搞混淆。将材料改一下,统称张小曼。”

  朱大明接过肖秉义修改材料,又要发火。

  肖秉义忙说明,唐小娜算自首,材料是以她口气,第一人称。

  其实,他不愿将和唐小娜的谈话,称之为审讯。人家可是自愿找上门自首的啊!

  朱大明让他关上门,泡杯茶,坐下看材料。

  ……

  唐小娜自叙材料主要内容:

  我出生在上海富人区,至今没有见过生父。

  八岁时见过一次他和我母亲跳舞的照片。

  因他不愿跟母亲照相,母亲总想他不在身边时,有照片寄托情思。

  舞厅一个叫曹茵的姐妹,看出她心思。趁二人跳舞,偷拍一张照片。

  可惜母亲担心我会独自去找父亲,忍痛烧了照片。

  父亲面相,在我印象中已模糊。亦或根本没有印象。

  十五岁那年,我让母亲描述父亲相貌,母亲说我上额头像他。

  我是跟着母亲和继父长大的。听母亲说,她原来是上海大世界着名歌星。

  一次偶遇生父,鬼打昏了头,不管不顾跟了他。

  母亲不想提我生父,我每提一次,她就发一次火。最后我不敢提了。

  懂事后才知道,我生父在母亲怀我四个月时,毫无征兆,一去不回。

  母亲直到生下我,还抱着我找遍了上海每一个角落,都不见人影。

  问了他几个朋友,都对他信息讳莫如深。

  母亲也荒唐,连他老家在哪儿都不知道。只听人说,他家在南京。

  母亲赶到南京,找遍全城。报了父亲名字,都说没听说过有这个人。

  我两岁时,母亲绝望之下,又与我继父重归于好。

  继父家开工厂,很富裕。我母亲嫁他时,带我住进了富人区。

  我们原来住在靠教堂很近,生父买的小二楼。

  继父对我母女还好,就是酒后常打我母亲,每一次都打的鼻青脸肿。

  我七八岁时,他打我母亲。我趁他没注意,打了他一棍子,让他住院一个月。

  母亲责怪我不该打他。我说他要再欺负您,我们就走。

  母亲流着泪告诉我,女人就是这个命,又能走到哪儿去呢?

  不能怪你继父。我跟他原本准备拜堂了。却鬼使神差,被你生父勾了魂。

  要不是你继父接受我娘儿俩,你妈现在还得卖唱啊。

  你继父心里也苦,我这一辈子对不住他呀。

  孩子啊,听妈一句,去医院道个歉。

  他还准备让你进最好的学校念书呢。人要懂得报恩啊!

  我跟随母亲去医院跟他道了歉,他也没多计较。但彼此间已有隔阂。

  他出院后继续打我母亲,可以说,我是在继父打骂母亲过程中成长的。

  我有多幸福,母亲就有多痛苦。我忍无可忍,上初中跟家里断绝了往来。

  我要独立生活,离开魔窟似的家庭。

  白天上学,晚上去茶馆打杂,后来去歌厅挣钱糊口。

  母亲知道后苦苦哀求,让我无论如何不要走这条路,不然她忍辱负重就不值了。

  我看母亲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心中无比痛楚,恨只恨自己是个女孩。

  为了保护母亲,我偷偷去学武功。几年下来,一两个男人已近不了身。

  临近大学毕业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走上了这条路。

  那年我二十岁,在歌厅认识一个英俊小伙子。他称家在苏州,来上海做生意。

  随后我俩坠入爱河。有一天在歌厅,我俩聊得正欢,几个人上前要抓他。

  被他打伤了几个,拽着我跑了。我当时没多想,感觉很兴奋,特刺激。

  后来问男友,为何有人抓他?男友这才告诉我真实情况。

  说他是重庆的人,来上海打鬼子。我听了很激动,带他去了我家。

  住到第三天,母亲战战兢兢,让我快带男友逃命。

  说继父打从日本人占领上海,已经暗中当了汉奸。

  他发现小伙子是日本人通缉犯,告了密。日本人已在路上。

  我俩跳窗,正遇日本人赶到。

  男友中枪,临死前遗言。如果我想替他报仇,去找某某公司某老板。

  老板不阴不阳接待了我,问了我一些情况。写了封信,让我去郊区一所学校找某某某。

  事后才知道,我去的是重庆特工秘密培训学校。

  因我有基本功,半年后被派到市区接受某某领导。

  我第一个杀得人,是我继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