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嫉妒的人-《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

  姜海棠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拉着陆良辰的手说:“良辰,我们应该把精品绣品推向更高端的市场!说不定,今年的广交会就可以将这些东西带过去。”

  陆良辰看着姜海棠激动的模样,宠溺地笑着说道:“海棠,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胎,别太劳神了,这些事交给我就行了。”

  “你哪儿有时间啊,还是安排其他人干。”姜海棠怎么可能不知道陆良辰有多忙。

  “厂办有个干事,我安排她来对接这件事。”陆良辰想了一下,答应了。

  刺绣这事儿,还是安排个女同志来做比较好。

  姜海棠不理会陆良辰,转向蔡婶子,“婶子,您知道咱们大队还有谁的手艺能和您差不多吗?”

  蔡婶子想了想:“有几个不错,赵大明媳妇手艺不错,还有王五家、李寡妇的手艺也很好,还有几个做活儿精细,手艺都不比我差。”

  姜海棠越听越兴奋:“太好了!这就让人联系一下,回头把这个事情弄起来,就是时间有点紧张,广交会可快到了。”

  陆良辰无奈地摇头,拉住姜海棠说:“你呀,就是闲不住。这事儿你想操心也行,不过你得答应我,不能太劳累。”

  这次的消息,是大柱带回清水沟的,大柱关于农具那些想法很好,打算去村子里捣鼓一下,趁着休息回清水沟了。

  消息传回清水沟,引起了不小轰动。

  “啥?让咱们绣图?这会不会被人说成搞资本主义?”赵三媳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些年,可是不敢干这个,偶尔衣服上有破洞,也尽量简单的补,都不敢绣花。

  王五家的倒是很镇定:“纺织厂那边都说能行,肯定是有依据的,咱们有啥可怕的?”

  李寡妇怯生生地问:“那……那要是绣不好,会不会给国家丢脸啊?”

  众人因为李寡妇这话,瞬间又担心起来,绣花给外国人卖,万一没绣好,咋办?

  赵志坚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锻炼,倒是比以前的时候更加有担当了,直接开口:“这是政治任务!不仅关系到咱们大队的荣誉,更关系到国家的形象!谁要是绣不好,以后就别想再接任何绣活!”

  妇女们既兴奋又紧张,她们翻出压箱底的丝线,找出最细的绣花针,日夜赶工。

  蔡婶子也没闲着,她绣了一幅《松鹤延年》,松树苍劲,仙鹤灵动,寓意吉祥长寿。

  一个月后,十几件绣品送到了纺织厂。

  姜海棠和厂里的干事沈玉良一起仔细查看,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针法精湛,意境深远。

  最令人惊叹的是李寡妇绣的万里长城,不得不说,李寡妇可真是个神人,虽然她从未见过真正的长城,却凭着想象和听说,绣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

  “太美了!”姜海棠赞叹道,“我觉得这些作品一起带到广交会上去,肯定有市场。”

  在两个人共同商量下,这些绣品被再次加工成为各种精品小摆件,这都是姜海棠在后世见过的那些摆件演化出来的。

  只有大幅作品因为不知道潜在客户的需求,最终决定保持原样。睁着有人看上,按照对方的要求加工。

  这些绣品跟着纺织厂的人一起去参加广交会,很快传来消息,有外国人看上了这些绣品,还订了货。

  小号的摆件,对方定了三百件,中号的绣图定了一百件,就是大型的绣品也定了三十幅。

  对于整个广交会而言,这不算很多,但架不住绣品价格高啊。

  一副中型的绣品,在广交会上的成交价要一百五十块钱,就是小号的,一个也要八十块,抛开成本,赚头可不小。

  消息传回清水沟,整个大队沸腾了!

  赵志坚激动地敲钟集合:“社员同志们!咱们清水沟的绣品要出国了!这是主席领导下的新华国给咱们的机会!咱们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妇女们欢呼雀跃,那些被选中的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王五家的站出来说:“大队长,我建议成立一个绣品小组,专门负责这一次的外贸订单。”

  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大家伙儿的赞成。

  尤其是赵志坚,本来就激动得不行,觉得这些活牵扯到国家的面子,还想着怎么解决呢。

  “这些活要求高,得静下心来慢慢绣,不能像绣商标那样赶工。而且,参加绣品小组的妇女们,以后就不用上工的,做农活手容易粗糙刮坏绣品。”赵志坚提出了建议。

  他是大队长,他提出的建议,又是合理的,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很快就定了下来。

  事情定下来之后,就是定人。

  绣品小组很快成立,共有八位手艺最精湛的妇女加入。

  这是好事,但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人不高兴。

  不高兴的人是因为自己家里竟然都没有能够参与进来。

  她们心里不乐意,就找上了赵志坚。

  赵志坚作为大队长虽然有点面软,可能当大队长的人,狡猾是够的。

  他当然知道,这家人为什么没有入选,还不是因为早些时候对海棠不好?

  但话可不能这么说,赵志坚很快就找了理由,将她们这些人做的绣品进行一顿批评。

  总之就是一句话,他们绣出来的东西,他们自己看着好,可是外国人看不上。

  这些话,当然是胡诌的,外国人能不能看得上,赵志坚肯定不知道,但是,这些人,得罪了海棠,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一点悔改的表现,他可不能让这些人舞到海棠跟前给海棠添堵。

  这些人送走了,很快,就有其他大队的人来打听消息了,赵志坚开始的时候,还能坚定拒绝,可是到了后来,公社都出面了,赵志坚就扛不住压力了。

  可这是姜海棠给他们大队谋的福利,赵志坚并不打算让出来。

  最后,只能找上姜海棠问法子。

  此时,姜海棠正在和蔡婶子闲聊。

  蔡婶子正在绣花,感慨说道:“海棠,你说我们绣的东西真的能给国家换外汇了?”

  虽然事情过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蔡婶子还是觉得不太相信。

  姜海棠笑着点头:“是啊婶子,农村人咋了?农村人也是可以为国家贡献力量的。”

  姜海棠不能说,这只是开头,等再过上一两年,改革开放了,到时候,会有更多的机遇,而清水沟,只是走在了前列而已。

  赵志坚打算找姜海棠,因为秋收的关系,还没有腾出手来,风波悄然而至。

  这日,硌委会突然来到了清水沟,说接到举报,清水沟大队搞资本主义经营,要立即停止所有绣品生产。

  赵志坚正在田里干活,忽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一瞬间发懵。

  但现在的赵志坚,也算见过世面的人,并没有慌乱,而是安排会计王亮想办法给纺织厂那边传消息求助,而他自己则是去见硌委会的人。

  县革委会来人的态度十分强硬,带队的是生产办公室的副主任刘长河。

  他板着脸,将一纸通知拍在桌上:“赵志坚同志,我们接到群众举报,经过调查,清水沟大队的行为已经严重偏离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立即停止一切绣品生产,接受审查!”

  据理力争:“我们是集体副业,符合政策!而且我们的绣品是为国家赚外汇,是爱国行为!”

  赵志坚对此肯定是不承认的,这要是承认了,不要说赵志坚本人,就是整个清水沟大队都要因此承受结果。

  刘长河态度强硬:“什么爱国行为?就是变相的资本主义!农村不搞农业生产,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王五家的和其他绣娘们躲在门外,听得心惊胆战。

  李寡妇吓得直哆嗦:“这可咋办啊?会不会把我们抓起来?”

  “怕什么!我们又没做亏心事!”王五家的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手心也在冒汗。

  “咋就会被人给盯上啊?”李寡妇说道:“这是谁坏了良心的,怎么就能举报咱们?”

  王五家的想了一下,忽然了悟了什么。

  “我去找赵老祖和王老祖,什么人举报的,还不是明明白白?”

  大队里的搅屎棍子就那几个人呗,这事儿,只怕是想让清水沟大队倒霉,让大家伙儿一起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

  大柱正好从机械厂回来探亲,本来正在家里捣鼓农具呢,听到这个消息,也急匆匆地赶回来。

  “领导,这事儿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们清水沟的绣品确实是为国家创汇的,广交会上都签了订单的。”

  刘长河瞥了他一眼,十分不屑地说:“你是什么人?这里轮得到你说话?”

  “我是金城机械厂的工人赵大柱。”大柱不卑不亢地说,“我可以作证,清水沟的绣品确实出口到国外了。”

  “工人同志,你不要被蒙蔽了。”刘长河语气稍缓,但依然强硬,“农村就该以粮为纲,搞这些歪门邪道就是不对!”

  金城机械厂,那可是省里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厂子效益好的不得了,而且,这两年,更是开挂一样,每年广交会都能拿下大量的订单,在省里受重视的不得了。

  这也就算了,偏偏机械厂的厂长是有名的护短,要是得罪了机械厂的工人,说不定要吃亏。

  但既然来了,也不能就这么回去,还是要想法子弄点儿动静出来才行,要不,以后哪里还有威信?

  场面一时僵持不下。

  赵志坚灵机一动:“刘主任,您大老远来也辛苦了,要不先到大队部歇歇脚,喝口水?我让人准备些便饭……”

  “少来这一套!”刘长河义正词严,“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吃饭的!立即停止生产,把所有绣品都封存起来!”

  气氛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赵志坚咬咬牙,硬气说道:“刘主任,封存绣品也没什么,停止生产也没什么,可违约了,要给外国人赔钱,这事儿怎么算?”

  “就你们这小打小闹的,能值什么钱?别想着用大帽子扣我,我可不是被吓唬长大的。”

  喜欢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