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练习灵式-《被恶魔养大的孩子竟一身正气》

  试炼场。

  姜淤泥盘膝而坐,双目轻阖,缓缓调整着自己体内的气息。

  同时,脑海里回忆着关于灵式「光铸圣壁」的具体运用细节。

  昨晚购买了两部灵式后,他便已然知道在使用该灵式时,体内的神力应该如何去运转了——

  使用该神式时,体内神力的运行节奏呈“聚—压—冲—凝”四步递进,如同呼吸般张弛有度。

  聚集时需柔和如揽月,压缩时需坚韧如束丝,冲击时需迅猛如破竹,凝固时需沉稳如磐石。

  而神力运行方式说明上提示,初期练习时可能会常因某一步节奏失衡导致灵式释放失败。

  或聚而不凝,光壁刚成型便化作光雨消散。

  或压之过甚,神力在经脉中滞涩结块,引发短暂的行动僵硬。

  唯有让自身意念与神力完全同步,如同用意志“编织”光线,才能使圣壁坚如壁垒。

  随后。

  姜淤泥也是按照购买该神式后,贡献商店给出的方法练习起来。

  他先是沉息凝神,将散落在四肢百骸的光属性能量锚定至丹田。

  此时神力如细碎星芒,在经脉中微微震颤,以意念为引,像收拢飘散的萤火般将其聚集成束。

  这一步最忌急躁,若发力过猛将导致能量溃散,轻则光壁稀薄易破,重则反噬经脉,留下灼热刺痛感。

  这是灵式说明上的说法。

  可姜淤泥却极其顺利,完全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待神力在他的丹田中凝聚成一团暖金色光团后,姜淤泥便引导其沿着经脉上行。

  神力团自丹田出发,经膻中穴分作两股支流,沿双臂内侧经脉向掌心涌去。

  且在过程中不断地压缩能量密度,让原本流动如液态的神力逐渐变得粘稠如熔金。

  这一步像是在用意念“锻造”光流,让每一寸推进都伴随着经脉被暖意充盈的涨感。

  若控制力不足,能量会从毛孔溢散成细碎光屑,削弱最终强度。

  可姜淤泥却完美地把握住了能量光团,让其逐渐凝实,并缓缓向双臂上移。

  他不禁好奇,为什么灵式说明上要让练习者这般小心翼翼。

  他觉得这个灵式大抵是光属性尊者创造的。

  但这位尊者在引神者阶段中可能不是完美级,也许是高级光属性引神者。

  因此他不太清楚完美级光属性引神者对自身神力的掌控程度是什么情况。

  所以他就按高级光属性引神者对体内神力的掌控程度来进行估计。

  而当两股神力在姜淤泥双掌交汇的瞬间,他骤然提升自身精神集中度。

  接着以掌为“模”,在身前划定菱形范围。

  此时。

  他的丹田内猛地释放出一股核心神力,如光柱般冲破双臂经脉,与双掌的支流融合。

  然后在体外炸开成一片光雾——这是最关键的“铸壁”环节。

  姜淤泥控制着自己的意念将光雾瞬间压制成固态,让神力分子间的斥力转化为凝聚力。

  最后驱动能量在壁面刻下符文纹路。

  一面光属性壁垒赫然出现在姜淤泥身前3尺处。

  只见那面菱形壁垒悬浮在半空,通体由纯粹的光属性神力凝聚而成,没有丝毫杂质。

  表层流淌着柔和却不容错辨的金色光晕,像是将正午的阳光揉碎了锁在里面。

  其中每一寸菱面都泛着莹润的光泽,连边角都因为神力的充盈而显得格外地饱满。

  它也并非是死寂的静态。

  光晕流转之间,能隐约看到无数细微的光粒子在壁垒内部轻盈跃动,如同被驯化的星火。

  既保持着活跃的生机,又严守着壁垒的形态。

  姜淤泥默默地感受着身前这面光盾。

  与纯粹由神力凝聚而成的光盾相比,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由灵式战技形成的光盾确实不太一样。

  存在其独特之处。

  两种凝聚光盾方式的核心区别在于神力的“有序性”和“联动性”,具体可从几方面去区分。

  其一是体内神力的运行逻辑不同。

  单纯依靠体内神力去凝聚,更像是一种简单的“直接抽调”。

  即将体内神力简单直接地引出体外,依靠浓度去堆砌形成壁垒。

  神力在护罩内呈无序流动状态,如同杂乱堆叠的光粒,彼此间缺乏关联。

  可按灵式战技凝聚而成光盾是“系统调度”。

  神力需要先在体内按特定轨迹循环,通过经脉的引导形成有规律的“光脉”。

  相当于给神力提前“编好程序”,再向外释放时,神力会按照体内预设的结构凝聚,壁垒的纹路就是这种有序性的体现。

  其二是防御效果的本质差异。

  倘若单纯依靠体内神力去凝聚,光盾的防御能力依赖于“量”。

  换言之,光盾强度全看能量浓度,遇到冲击力只能硬抗。

  一旦超过光盾承载上限就会分崩离析,且对不同属性攻击缺乏针对性。

  例如面对黑暗属性的神力时,也许也只能被动消耗。

  而按灵式战技凝聚光盾,其防御能力依赖“序”。

  神力在体内按照特定轨迹循环让神力形成了“传导网络”,能将冲击力通过纹路分散卸力,类似于物理结构的受力设计。

  同时,神力之间形成关联,会让整个光盾浑然一体,而不是单纯地由无数光属性神力排列在一起。

  其三是神力的稳定性与消耗。

  单纯依靠体内神力去凝聚的话,光盾的稳定性较差,神力容易因外部冲击出现局部溃散。

  并且对自身神力的消耗相对较大,为维持光盾持续存在,就需要持续补充能量,如同往漏水的桶里加水。

  而按灵式战技凝聚而成的光盾,其稳定性较高,光盾的防御能力较强。

  这也意味着会对体内神力的消耗减少,光盾能更持久地维持形态,

  并且神力循环形成的“闭环”可部分回收溃散的神力,消耗相对可控,更适合长期防御。

  而该防御灵式不仅与正常的神力凝聚之间存在差别。

  与他昨日施展的防御灵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