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父亲问,李修愣了一愣,随即笑开来:“爹,我送给喜宝妹妹了,以后喜宝就是我的妹妹了。”
李实甫许久没见儿子笑得这么高兴了,想着儿子高兴就好。他也笑着点点头:“既是你妹妹,那爹也给喜宝准备一份见面礼。”
李修更开心了,欣喜地道:“爹,喜宝跟府里那些妹妹不一样,你一定会喜欢她的。”
李实甫没多说,只微笑着点点头,府里的那些子侄他是知道的,都是大蚂蟥生的一群小蚂蟥罢了,只是修儿很是在意这块玉佩。
上次被李氏拿去送给了他堂哥,是李实甫亲自去夺回来的,能拿来送人说明喜宝在李修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那块玉佩是他搜集到的最好的羊脂和田玉料子,请京城大师傅雕了整整两个月才完成的。他倒不是在意钱,只是算命的说李修命格极贵,得找东西压一压,不然总是会倒霉的。儿子就这么随便把玉给送了出去,他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东西再给他了,只能托人再去找块好料子。
他沉思一会,解下随身的青种玉佩,给李修系上:“你先戴着爹的这块,等空了,爹再去给你打一块。”
李修点头称是。
李实甫现在还没想好自己要不要跟儿子说和离之事,映着屋里的烛火,他恍然发现修儿即将要长成一位翩翩公子了。明明前几年,还是个走路都走不利索的娃娃,现在马上就要成为一个男人了,他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动。
这让李实甫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他温和的看着李修道:“修儿,你长大了,爹有些事情也不想瞒着你。”
李修内心警惕,这些天跟着祖父看些奇奇怪怪的话本子让他的想象力十分的丰沛,一瞬间竟是觉得父亲要跟他说在外面给他生了个弟弟。
他忍不住在心里笑起来,连自己都觉得荒谬,李修摇摇头把脑袋里好笑的想法给甩了出去,表面正色道:“爹,您说便是。”
李实甫的声音更温和了,他盯着李修的脸色,压着嗓子低语,仿佛大声一点李修就会碎掉似的:“我跟你娘......终究是不和。”
“爹,你是说你要跟娘......”李修没有说完,但李实甫已经点了头。
李修在一瞬间的疼痛后,心中尽是释然。
这么多年了,爹娘只要见面就总是无休止的争吵,他爹为了不让他听见,特地把他支开才跟他娘理论,但每每吵完架,爹脸上总是抑制不住的疲惫。
大伯家二伯家也会有龃龉,但是哪有他们家这样不体面?他知道是他娘不对,曾经他渴望得到李氏的关注,但是不管是他怎样做,母亲的目光都不会为他停留半分,哪怕他努力得到先生的称赞也好,还是日常把东西让给堂兄妹也好,母亲总是不满意的,嫌他做的不够好,嫌爹给的不够多,但是现在他已经放下了,应该往前看了。
李修看着父亲的眼睛道:“爹,儿子明白了,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您无须担心。”他们一直勉强维持的家,终究是要破碎的,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解脱。李修又安慰了父亲一会。
李实甫桌面下的手颤抖着,无言,李伯一时也没有说话,他们都没有想到李修竟然成长的如此之快,可以云淡风轻的反过来安慰他们。修儿这得是受了多少委屈才成了现在这副体贴的样子。
等三人各回各屋后,李家有三个房间的灯一直亮到深夜才熄。
李实甫站在李修的门前,背对屋门,仰望着无边无际的黑暗,点缀其中的繁星点点璀璨,静静地镶嵌在夜幕之上。他想,他也可以全然放下了,镜花水月不过是一场梦,现实是鞋里粗粝的沙子,硌人的小石子,表面看似无恙但是内里全然已是鲜血淋漓。
李实甫的心随着这宁静的夜空渐渐平静下来,他转身轻轻推门,年久失修的门发出了一声小小的“吱呀”,李实甫没有停留,蹑手蹑脚的进了儿子的房间,看到李修已经熟睡,李实甫叹了口气,轻轻地为儿子掖好被角,然后再次蹑手蹑脚的走出了屋子,
李修在他关门的那一刻,在黑暗中睁开了眼,一行眼泪从眼角滑落。
月亮已经完全升起,一轮微弱的银辉在天边若隐若现,夜色中的村庄静谧而祥和,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吠声和远处的虫鸣。
李实甫呵了一口气,从马厩里面牵出黑色骏马,牵着马出了家门,村子里只留下一串清脆的马蹄声。
—————————————————手动分割线———————————————,
很快就到了陶家大小姐大婚的日子。
孟氏在凌晨的时候就带好家伙什,带着家里的劳动力来到陶府,这时候村里的人正睡得香,但是陶家已是灯火通明。
院子里有很多人,进进出出的忙着搬桌椅,挂红绸,挂红灯笼,贴喜字,个儿个儿忙得团团转,一个中年管事像个陀螺似的转了这边转那边,不停地指挥着,院子里沸反盈天,孟氏来的时候都不知道应该先做什么了。
孟氏不管外头的人怎么想,她把铲子挥出残影,锅跟铲子直冒火星子。她一人管着三口锅,其他人都在打下手。
孟氏有条不紊的做着菜,直到一阵炮竹声响起,前院里顿时热闹起来。随着人群的声音往后移,孟氏掐着时间,等人群声回来,双手拍了两下,赵二郎立马打开门,朝外面比了个手势,意思是上菜了。
府里的小厮丫鬟立马鱼贯而入,端着一盘盘的菜精准的放在每一桌上,不会洒漏更不会上错。
院子里的人群又回来了,看到桌子上一样接一样的摆满了菜肴,肚子又是一阵雷鸣,大人忍住没有动筷子。
只有小孩此起彼伏的哭闹,香,太香了,香的小孩的眼泪流的跟口水一样多。
没看到还好,现在看到了但是吃不着,这谁能忍住?
家长们连哄带骗,可算是让孩子们都停止了哭闹笑了起来:“一会给你吃大鸡腿。”
但是一只鸡只有两条腿,一桌可不止两个小孩,家长们都在紧张的盘算着,怎么用最体面的方式获得一个鸡腿,毕竟地主老爷家的婚宴,他们也不能抢,陶老爷的面子肯定是要给的。
陶老爷前来满面喜气的发话,结尾一句:“大家吃好喝好。”让前院所有人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吃饭了。
孟氏上菜的时机掐的刚刚好,等陶老爷讲完话,一桌子菜都还冒着热气。
一时之间,竟没有人说话,偌大的院子里只留下碗筷碰撞的声音。
谁没吃过几次席面?
只是这次的席面的味道也实在是太好了一些:酸菜鱼片脆嫩鲜香,滋味十足,酱香鱼头则软糯粘牙,让人恨不得把骨头都给咽下去。
更别说咸甜软糯,一抿就化的红烧肉,还有外表酥脆,内里软香甘甜,颇受小孩喜爱的拔丝地瓜了。
等众人吃了个半饱,才想起来推杯换盏,喝酒聊天。
喜欢农家喜宝
李实甫许久没见儿子笑得这么高兴了,想着儿子高兴就好。他也笑着点点头:“既是你妹妹,那爹也给喜宝准备一份见面礼。”
李修更开心了,欣喜地道:“爹,喜宝跟府里那些妹妹不一样,你一定会喜欢她的。”
李实甫没多说,只微笑着点点头,府里的那些子侄他是知道的,都是大蚂蟥生的一群小蚂蟥罢了,只是修儿很是在意这块玉佩。
上次被李氏拿去送给了他堂哥,是李实甫亲自去夺回来的,能拿来送人说明喜宝在李修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那块玉佩是他搜集到的最好的羊脂和田玉料子,请京城大师傅雕了整整两个月才完成的。他倒不是在意钱,只是算命的说李修命格极贵,得找东西压一压,不然总是会倒霉的。儿子就这么随便把玉给送了出去,他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东西再给他了,只能托人再去找块好料子。
他沉思一会,解下随身的青种玉佩,给李修系上:“你先戴着爹的这块,等空了,爹再去给你打一块。”
李修点头称是。
李实甫现在还没想好自己要不要跟儿子说和离之事,映着屋里的烛火,他恍然发现修儿即将要长成一位翩翩公子了。明明前几年,还是个走路都走不利索的娃娃,现在马上就要成为一个男人了,他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动。
这让李实甫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他温和的看着李修道:“修儿,你长大了,爹有些事情也不想瞒着你。”
李修内心警惕,这些天跟着祖父看些奇奇怪怪的话本子让他的想象力十分的丰沛,一瞬间竟是觉得父亲要跟他说在外面给他生了个弟弟。
他忍不住在心里笑起来,连自己都觉得荒谬,李修摇摇头把脑袋里好笑的想法给甩了出去,表面正色道:“爹,您说便是。”
李实甫的声音更温和了,他盯着李修的脸色,压着嗓子低语,仿佛大声一点李修就会碎掉似的:“我跟你娘......终究是不和。”
“爹,你是说你要跟娘......”李修没有说完,但李实甫已经点了头。
李修在一瞬间的疼痛后,心中尽是释然。
这么多年了,爹娘只要见面就总是无休止的争吵,他爹为了不让他听见,特地把他支开才跟他娘理论,但每每吵完架,爹脸上总是抑制不住的疲惫。
大伯家二伯家也会有龃龉,但是哪有他们家这样不体面?他知道是他娘不对,曾经他渴望得到李氏的关注,但是不管是他怎样做,母亲的目光都不会为他停留半分,哪怕他努力得到先生的称赞也好,还是日常把东西让给堂兄妹也好,母亲总是不满意的,嫌他做的不够好,嫌爹给的不够多,但是现在他已经放下了,应该往前看了。
李修看着父亲的眼睛道:“爹,儿子明白了,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您无须担心。”他们一直勉强维持的家,终究是要破碎的,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解脱。李修又安慰了父亲一会。
李实甫桌面下的手颤抖着,无言,李伯一时也没有说话,他们都没有想到李修竟然成长的如此之快,可以云淡风轻的反过来安慰他们。修儿这得是受了多少委屈才成了现在这副体贴的样子。
等三人各回各屋后,李家有三个房间的灯一直亮到深夜才熄。
李实甫站在李修的门前,背对屋门,仰望着无边无际的黑暗,点缀其中的繁星点点璀璨,静静地镶嵌在夜幕之上。他想,他也可以全然放下了,镜花水月不过是一场梦,现实是鞋里粗粝的沙子,硌人的小石子,表面看似无恙但是内里全然已是鲜血淋漓。
李实甫的心随着这宁静的夜空渐渐平静下来,他转身轻轻推门,年久失修的门发出了一声小小的“吱呀”,李实甫没有停留,蹑手蹑脚的进了儿子的房间,看到李修已经熟睡,李实甫叹了口气,轻轻地为儿子掖好被角,然后再次蹑手蹑脚的走出了屋子,
李修在他关门的那一刻,在黑暗中睁开了眼,一行眼泪从眼角滑落。
月亮已经完全升起,一轮微弱的银辉在天边若隐若现,夜色中的村庄静谧而祥和,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吠声和远处的虫鸣。
李实甫呵了一口气,从马厩里面牵出黑色骏马,牵着马出了家门,村子里只留下一串清脆的马蹄声。
—————————————————手动分割线———————————————,
很快就到了陶家大小姐大婚的日子。
孟氏在凌晨的时候就带好家伙什,带着家里的劳动力来到陶府,这时候村里的人正睡得香,但是陶家已是灯火通明。
院子里有很多人,进进出出的忙着搬桌椅,挂红绸,挂红灯笼,贴喜字,个儿个儿忙得团团转,一个中年管事像个陀螺似的转了这边转那边,不停地指挥着,院子里沸反盈天,孟氏来的时候都不知道应该先做什么了。
孟氏不管外头的人怎么想,她把铲子挥出残影,锅跟铲子直冒火星子。她一人管着三口锅,其他人都在打下手。
孟氏有条不紊的做着菜,直到一阵炮竹声响起,前院里顿时热闹起来。随着人群的声音往后移,孟氏掐着时间,等人群声回来,双手拍了两下,赵二郎立马打开门,朝外面比了个手势,意思是上菜了。
府里的小厮丫鬟立马鱼贯而入,端着一盘盘的菜精准的放在每一桌上,不会洒漏更不会上错。
院子里的人群又回来了,看到桌子上一样接一样的摆满了菜肴,肚子又是一阵雷鸣,大人忍住没有动筷子。
只有小孩此起彼伏的哭闹,香,太香了,香的小孩的眼泪流的跟口水一样多。
没看到还好,现在看到了但是吃不着,这谁能忍住?
家长们连哄带骗,可算是让孩子们都停止了哭闹笑了起来:“一会给你吃大鸡腿。”
但是一只鸡只有两条腿,一桌可不止两个小孩,家长们都在紧张的盘算着,怎么用最体面的方式获得一个鸡腿,毕竟地主老爷家的婚宴,他们也不能抢,陶老爷的面子肯定是要给的。
陶老爷前来满面喜气的发话,结尾一句:“大家吃好喝好。”让前院所有人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吃饭了。
孟氏上菜的时机掐的刚刚好,等陶老爷讲完话,一桌子菜都还冒着热气。
一时之间,竟没有人说话,偌大的院子里只留下碗筷碰撞的声音。
谁没吃过几次席面?
只是这次的席面的味道也实在是太好了一些:酸菜鱼片脆嫩鲜香,滋味十足,酱香鱼头则软糯粘牙,让人恨不得把骨头都给咽下去。
更别说咸甜软糯,一抿就化的红烧肉,还有外表酥脆,内里软香甘甜,颇受小孩喜爱的拔丝地瓜了。
等众人吃了个半饱,才想起来推杯换盏,喝酒聊天。
喜欢农家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