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李代桃僵-《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曹子建望着已经在院中候命的众人,开口道:“你们去将前院耳房里那几个柴火炉,还有锅碗瓢盆啥的,统统搬到院子里来。”

  “咱们生火做饭。”

  众人听到要吃饭了,顿时一个个都无比积极。

  “曹先生,您不是说,让弟兄们干活吗?怎么还生起火做起饭来了?”戴师爷疑惑道。

  “不先填饱肚子,等下哪有力气干活?”曹子建笑道:“好了,先不跟你说了,我去后院找找我昨天采购的那些物资被土匪藏在哪个房间里了。”

  说完,曹子建便是朝着后院的一间耳房走去。

  通过心如明镜,曹子建已经知道,这耳房内并没有堆什么东西。

  而众人因为没有他的命令,这一宿都没有对整个魏府进行搜查。

  将耳房的门给推开之后,曹子建步入其中,而后将门一关,心念一动,从储物戒指内取出各种粮食。

  顷刻间,原本还空荡荡的耳房就被食物给堆满了。

  做完这一切后,曹子建一手拎着两袋大米,一手拎着食材,重新回到了前院。

  看到这些食物,众人一个个都是口水生津。

  毕竟像曹子建拿出来的细白米?,还有那半头猪,是他们过年都不见得能吃上的美味。

  曹子建将食材放下,让众人自由发挥。

  约莫一个小时后,曹子建在中堂里就闻到了各种菜香夹杂着米香。

  “曹先生,都烧好了,可以出来吃饭了。”戴师爷走了进来,朝着曹子建招呼了一声。

  等到大家伙吃饱喝足之后,东方也是泛起一抹鱼肚白。

  朝阳洒在院中众人一脸满足的脸庞上。

  “都吃饱了嘛?”曹子建站在中堂门口,朝着众人问道。

  “饱了。”众人齐刷刷的应道。

  “吃饱了,那就开始正式干活了。”曹子建开口道:“顺同,你带领二十名弟兄,去到了定远县挨家挨户,告诉他们,来魏这边集合,就说魏府有个重要消息要通知乡亲们。”

  为了让大家都闻讯而来,曹子建还整了个到场之人皆可获得一碗粥,但是得自带碗。

  为了能让众人节约一些体力,曹子建提出,门口那些马匹他们都可以随便骑。

  只是,最后的最后,曹子建发现,大家伙都没有骑马出行,而是选择了步行。

  看着这一幕的曹子建,有些不理解道:“咦,他们怎么都不骑马?这定远县说大不大,但是光走路,绕一圈也得半个多时辰了。”

  “曹先生,这马匹那可是有钱人才能接触到的出行工具。”戴师爷出声解释道:“而咱们的人,先前不是渔民就是贫苦百姓,这些马,别说养了,有些见都没见过,更别谈会骑了。”

  “呃....”听着戴师爷的话,曹子建有些哑然。

  这倒是被他给忽略了。

  这会的马匹跟平民基本绝缘。

  至于土匪为什么会,因为他们要靠马儿进行烧杀劫掠,属于是当土匪的必备技能,不会也得学。

  “新海,你领着剩下的人,去后院左耳房搬些米出来,熬粥。”曹子建继续吩咐道。

  “是,曹先生。”

  “至于戴师爷,跟我来中堂,我将等下你要做的事跟你交代一下。”

  ..........

  早上7点30分。

  魏府前院六口熬粥的大锅正冒着腾腾热气。

  而曹子建则是在中堂将自己等会召集定远县乡亲们过来的意图说给了戴师爷听。

  听完之后,戴师爷沉声道:“曹先生,您这番解释,定远县的乡亲们恐怕不会信吧?”

  “这会他们信不信,其实不重要。”曹子建开口道:“我只是让他们心里有这个大概的认知就行了。”

  “因为之后,只要能够带动整个定远县的发展,让他们都尝到甜头,他们对于你是不是真的县长并不会关心。”

  “曹先生,我怕辜负你的信任,最后无法将定远县发展成您想象中的样子。”戴师爷苦声道。

  “这都还没开始尝试呢?就说丧气话?”曹子建笑着鼓励道:“给自己一点信心。”

  “好了,将我刚刚跟你说过的那些话,你自己在好好用语言组织一下,等会可是要对着过来的定远县那些乡亲们说的,可不能出现卡壳,忘词。”

  “嗯。”戴师爷点了点头。

  好半晌后。

  戴师爷想到了什么,看向曹子建,一脸正色道:“曹先生,您能收我为徒吗?”

  “收徒?”这话把曹子建整得一愣,摇头道:“戴师爷,我除了对古玩懂点,可没有什么能够教你的。”

  “曹先生,您过谦了。”戴师爷连道:“您那一手相面识人,乃我生平仅见。”

  “你想跟我学习相面术?”曹子建讶然道。

  “是的,曹先生。”戴师爷应道。

  两天前,戴师爷对于这相面术是完全没兴趣的,甚至还觉得这是先辈留下来的糟粕,认为通过一个人的面相就判断这个人的善与恶实在是无稽之谈。

  但是经过曹子建昨天展现出来的相面识人,让他大受震撼。

  现在的他,对于这门‘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也想跟曹子建一样,学会相面术,这样,自己就能通过面相来判断一个人的善与恶了。

  “这.....”曹子建面露难色道:“我教不了你。”

  要知道,自己这相面术跟鉴赏古玩可不一样。

  对古玩的鉴赏,是曹子建打小就开始接触的,又经过各种系统性的学习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才有了现在的眼力。

  而相面术,他没学过,靠的是系统的奖励的‘十观相法’才一下子掌握的。

  完全不懂得怎么教人。

  戴师爷闻言,还以为曹子建是因为这门学问有着特定师承的缘故才不能教的,这就没有继续勉强。

  看着戴师爷一脸落寞的神色,曹子建出声解释道:“戴师爷,并不是我要藏着掖着,而是这相面术,我实在不知道从何教起,我怕误人子弟。”

  “曹先生,那您能跟我讲讲这相面术吗?”戴师爷开口道。

  曹子建想着,陈顺同他们还没回来,这会闲着也是闲着,也就没有吝啬,点头道: “在咱们华国,最早有关于相面学的文字记载,可见于《左传》,其上明确记载了周代史官史叔服为公孙敖二子相面的事例。”

  “当时对方是通过观察形体与气质推断其命运,长子“谷”被断为共富贵者,次子“难”为尽孝送终者。”

  “那会,大家对于相面,大多处于经验的累积,比如看到手长脚长者就认为其擅劳力,女性手指纤细者,则非务农出身,这些经验性关联在后来逐渐成为一个体系。”

  “直到汉代,随着专门相术着作王充的《论衡·骨相篇》出现,才算真正完成了相面从经验到理论的跃升。”

  “而对于相面学真正的巅峰期是唐宋时期。”

  “唐代甚至催生出了职业相士群体,相术成为了当时人才选拔的辅助手段。”

  “而到了宋代,《麻衣神相》提出‘五官十二宫’理论后,也彻底标志着面相学进入成熟阶段。”

  戴师爷听的无比认真。

  “当然,倘若你真的想学习这相面术,第一步,就是先从基础理论入手,比如先了解十二宫的具体位置。”曹子建继续道。

  “因为这是相面学的核心。”

  “至于那些鼻梁挺直者多具领导力,眼睛明亮者通常机智这些,你就需要结合实践和经验来积累。”

  “这点,你可以先从身边人的面部特征和实际行为进行匹配,总结经验。”

  “总之,这面相学是门大学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回头,我将我自己对于相面的一些心得手写出来,你到时候就先按照书上的理论先做个了解吧。”

  这话,让戴师爷双眸大亮,激动的连说了三声‘好’。

  “记住,这相面识人,一定要通过整体面相才能确定那人的为人,不能因为单一的一个特征,就觉得那人是善是恶。”曹子建叮嘱道。

  “明白,曹先生。”戴师爷答道。

  ? 就在两人聊天的功夫,有几名出去传达通知的人已经回来了。

  曹子建见状,这就示意戴师爷去魏府门口等着。

  不多时,魏府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曹子建发现,全部都是生面孔。

  显然,昨天那些来参加婚宴的人因为土匪一事,这会都不敢来魏府了。

  除了是生面孔以外,大多数人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

  不用问曹子建也清楚,这些人都是听到这里可以领粥,所以才过来的。

  “诸位,粥还在熬,大概还需要一炷香的功夫,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会吧。”戴师爷出声道:“等下后来的人,你们帮我也传达一下。”

  众人闻言,这就开始席地而坐,等待了起来。

  一炷香的功夫很快过去,聚集在魏府门口大概已经有两百多号人了。

  这两百多号人都很安静,并没有出现拥挤的画面。

  这得益于门口站着的陈顺同等人。

  因为在他们的手里都拿着一把驳壳枪作为威慑。

  “差不多了。”曹子建朝着戴师爷开口道。

  戴师爷闻言,这就朝着众人朗声道:“各位乡亲,在领粥前,我先宣布一个消息。”

  说着,戴师爷看向了黄新海。

  黄新海顿时会意,这就将那些的土匪的尸体给一一抬了出来。

  围观的众人都是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怎么回事。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尸体,都是土匪。”戴师爷说着,指着离他不远处的魏城丰尸体,继续道:“包括这位,他压根就不是魏城丰,而是土匪假冒的。”

  “而我,才是魏城丰,定远县真正的县知事。”

  “之所以晚到任,就是因为我来上任的路上遭到了这群土匪的劫持,使得委任状和官印都被他们给抢走了,要不是当时我诈死,定远县还不知道要被他们嚯嚯成什么样。”

  “昨夜,我靠着浙省督军派来的人马,成功剿灭了这群土匪。”

  “以后,将由我全权负责定远县的发展。”

  “我来了,以后的定远县就太平了。”

  “我来了,青天就有了。”

  随着戴师爷的这一番慷慨陈词,曹子建发现,围观的众人脸上都没有流露出任何惊讶的表情。

  好似这定远县的县长谁来当他们一点也不关心。

  事实也真是如此。

  他们更关心的还是,这个新上任的县长别剥削的太厉害就行了。

  至于不剥削的县长?他们还从来没有遇到过。

  “好了,我话说完,大家现在排好队,老弱优先,进来领粥,管饱!!!!”

  这句话,比戴师爷刚刚的慷慨陈词有效多了,一个个都是欢呼雀跃着排好队。

  而曹子建,则是来到边上,翻身上马,朝着宋恒的成衣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