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娘家人的身份-《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错不了!这是昭华公主赵云澜自小带在身边的玉佩!

  赵承渊小时候调皮,曾经在宫里扯下过赵云澜的玉佩把玩。

  惹哭了赵云澜,被先皇知道了,联合父王狠狠收拾了他一顿。

  所以他对这玉佩无比熟悉。

  先皇最是宠爱这个闺女。

  五公主赵云澜是当今皇帝赵承岳一母同胞的妹妹,在大乾公主之中,地位是独一份的。

  不过据说不久之后会跟吐蕃赞普和亲。

  大乾皇室适龄公主只有赵云澜一个,皇帝赵承岳也是苦恼了很久,最后才狠下心来答应了赤勒德赞的提亲。

  大乾北方有突厥虎视眈眈,很需要西南方向的稳定。

  “你怎么会跟昭华认识的?”赵承渊实在是好奇。

  苏沐风在一旁幽幽道:“我妹妹在大同村当女先生教女娃娃们读书认字。”

  苏汐月本来是要来参加揽月阁的开业活动的,被苏沐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劝了回去。

  虽然顾洲远说揽月阁是什么休闲会所,但苏沐风还是感觉这地方就是个另类风格的青楼。

  赵承渊奇怪道:“啊?然后呢?”

  他明明问的是赵云澜有什么会跟顾洲远搅和到一起去,苏沐风提他妹妹做什么?

  苏沐风:“赵小姐也是大同村的女先生。”

  见赵承渊还是一脸懵逼,苏沐风不由扶额,继续道:“大同村就是顾兄所在的村子。”

  赵承渊这才回过味儿来,他恍然大悟道:“哦~我知道了,虽然我搞不懂昭华跟苏汐月为何甘心在一个小村子里当什么先生,但是,我挺佩服你的!”

  他说着,对着顾洲远竖了竖大拇指。

  这次换顾洲远懵逼了。

  赵承渊知道这玉佩对赵云澜有多重要,这姓顾的能得到赵云澜赠玉佩,显然两人关系匪浅。

  能融化这京城有名的冰山公主,抛开这小子有点不上路子不谈,他确实由衷地佩服眼前这小子。

  不过想到马上昭华就要嫁到吐蕃去了,赵承渊看向顾洲远的目光中,又带上些戏谑跟同情。

  顾洲远被他复杂的目光给盯毛了,忍不住蹙眉问道:“你有什么话直说,总盯着我干什么?!”

  赵承渊竟竟忽略了顾洲远语气中的不敬,嘿嘿笑道:“你既然收了她的玉佩,怎么还跟这些青楼的女人混在一起?”

  他在揽月阁待了有一会儿了,也听人说了,这揽月阁里好多女子都是迎春楼里的粉头。

  顾洲远脸一沉:“这些姑娘不是青楼里的女人,而是我揽月阁的员工。”

  “随你怎么说了!”赵承渊手里的扇子扇得更起劲了。

  “林井然这家伙虽然不堪,但是他有一句话说的没错。”

  “就是你所谓的休闲会所,唱的曲儿上不得台面,也就是说,这揽月阁只是表面光鲜,其实跟青楼没什么区别!”

  他见顾洲远脸上笑容收敛,便合起扇子道:“你也别急着辩驳,我今日便要替昭华来试一试你,看你值不值得她赠你美玉!”

  他现在无比放松,自己是以娘家人的身份问话,这小子难道还敢呲毛?

  顾洲远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疑惑看向苏沐风,指着自己的头低声问道:“这家伙这里是不是不太好?”

  赵承渊心里想什么苏沐风大概有点数,他深吸一口气,无奈点点头:“或许是吧。”

  有些话他实在没办法点明。

  赵云澜对顾洲远的情意并没有挑明。

  顾洲远好似对这玉佩的珍贵程度不甚了解,也不知他对赵云澜是个什么态度。

  总之,他还是不要掺和为好,免得弄出什么误会,以后赵云澜保不齐要找他拼命。

  跟脑子不好的残障人士也不好太较真,顾洲远呵呵笑了两声问道:“不知依小王爷所言,什么样的曲子才算上得台面?”

  赵承岳一指在人群里坐立难安的黄秀才,“他不是说了吗,用经典词牌填词,填好词,才是上得台面。”

  黄秀才对着顾洲远强扯出一抹笑容。

  他真的后悔了。

  自己也是装逼成性了,干嘛今日要在爵爷的地盘要出这个风头?

  现在连小王爷帝师公主都牵扯进来了。

  正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这些大佬随便动动手指头,自己就要小命不保了!

  “什么样的词才算得好词?”顾洲远认真问道。

  赵承渊见顾洲远“虚心请教”,心中很是得意。

  这小子终于是在自己面前低头了。

  他唰地一声打合上折扇,指向身后的一人:“你来告诉咱们顾爵爷,何为好词?又该用何词牌,方显雅正?”

  那中年人被点名,连忙上前一步道:“回小王爷,好词……需得含蓄蕴藉,引经据典,言有尽而意无穷。”

  “至于词牌,倒是没什么讲究,现如今的常用词牌都是格调高古,随便是《蝶恋花》或是《雨霖铃》,亦或者其他,都是大雅!”

  “那就选《雨霖铃》吧!”赵承渊随意道。

  他看向顾洲远,带着一丝挑衅:“《雨霖铃》这词牌,你可敢填?也让我开开眼,看看你所谓‘休闲会所’的底蕴,是否真如这艘船一般华丽?”

  “要不这样吧……”他故意拉长了语调,折扇在掌心轻轻敲打:“我让我的人给你打个样,作上一首《雨霖铃》,让你知晓什么叫做高雅的词!”

  他说完,对着那中年人一使眼色。

  那中年文士捋了捋胡须,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其实这些常用词牌,像他这般年纪的读书人平日里都是研究过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得意之作积攒下来。

  中年文士得了赵承渊的暗示,故作姿态地闭目沉吟片刻,随即捋着胡须,踱了两步,脸上露出几分自得之色。

  便开始大声吟诵起来:

  “《雨霖铃·秋日客中》

  西风萧瑟,正梧桐落,倦客愁积。

  长亭古道衰草,斜阳外、暮云凝碧。

  浊酒一杯难咽,况孤馆岑寂。

  念故园、千里烟波,雁字南飞杳无迹。

  多情总被功名役,更那堪、冷雨敲窗急!

  今宵醉眼何处?荒村店、野磷明灭。

  料得明朝,应是霜天晓角凄切。

  便纵有、万种闲愁,付与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