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全运会,IOC权力移交-《重来一次,觉醒短跑圣体》

  世锦赛结束后第二天,中国代表团乘机载誉而归。

  体育总局牵头为代表团在首都机场举行了接机会。

  虽然金牌数不如前一届,但这次李枫在一届世锦赛上摘得三金,这是一大亮点!

  这在中国参加世锦赛的历史上,也绝对是是历史性的一步。

  回到京城没几天。

  枫之队的成员们又散了。

  他们都将代表各自的省队参加一周后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

  全运会对全国的省市体育局来说。

  是真正的头等大事。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世锦赛更为重要。

  因为各地方政府将全运会成绩好坏视为考核各省市体育局的标准。

  单就这一点,就永远无法忽视。

  打个方面,刘祥。

  他在世锦赛前就想直接退役的,因为他的恢复情况很差。

  但魔都体育局一直拖着不让他退,希望他能再试一试。

  如果能恢复些许状态,那参加完全运会再退不迟。

  再举个栗子。

  这次莫斯科世锦赛中国军团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手都是年轻运动员。

  有小部分正当壮年的运动员并没有出战,甚至上届得了金牌的一位,直接放弃了卫冕。

  虽然嘴上说着是为了培养后进。

  但其根本原因是一些省队是选全运而放掉了世锦赛。

  田管中心对此也没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因为你现在不给足人家面子,保障人家的全运利益。

  谁敢保证3年后2016年里约奥运会别人不扯你后腿?

  在这方面,光唱国家利益,为国争光是不灵光的。

  还要懂些人情世故!

  因为运动员,总是退役的。

  说白了,只要全运会成绩作为考核各省市体育局的标准,那中国体育就永远存在这种纠结时刻。

  十多天后的8月31日晚16点,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疗宁沈洋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李枫出席了开幕式。

  不是运动员阵列,而是位居领导行列。

  因为李枫不只是国家队运动员,还有一个身份是国际田联名誉副主席。

  这次全运会,李枫是真不想参加,一上以大欺小。

  二是他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但面对市里,省里的暗示,他最终还是抵抗不了,参加了。

  主要平时关系也不错,很难拒绝。

  而且,不只是自己这边的相关领导希望他参加,田管中心、体育总局,甚至组委会都希望他能参与其中。

  主要是李枫名气太大了。

  他只要参加,那门票妥妥的脱销。

  要是不参加,那就是一大损失。

  在这种“压力”下。

  李枫再次延续了上届全运会的壮举,为川蜀队豪取4金。

  国内热火朝天,国际上同样热闹。

  当然不是因为全运会,而是因为几天后,也就是9月10日。

  国际奥委会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

  这次全会的举行有三项议程,都非常重要。

  其中包括在伊斯坦布尔、东京和马德里之间投票决定2020年奥运会举办地,在摔跤、棒垒球和壁球中决定一个2020年奥运会临时项目,此外还将从六名候选人中选举新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

  2001年接任主席职位的雅克-罗格将结束自己12年任期,这在体育界是个大新闻。

  因为国际奥委会(IOC)主席,一向被看做世界体育界中,权力最大的职位。

  这次参与竞选的一共有六位竞选者。

  分别是德国的巴赫、新加坡的黄思绵、波多黎各的卡里翁、中华台北的吴经国、乌克兰的布勃卡、瑞士的奥斯瓦尔德。

  在奥林匹克竞选主席的历史上,这是人数最多的一次。

  竞争之激烈同样前所未有。

  因为现在时代变了,竞选是真有了打仗的气息,六位竞选者不再受财务预算的限制。

  他们频繁出没于各种国际会议之中,为自己拉票。

  从目前各方的舆论来看,现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巴赫当选呼声最高。

  另一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黄思绵和掌握国际奥委会财权的卡里翁被视为有力的竞争者,其余三人则希望较小。

  因为在很早之前,关于罗格继承者的人选就已经有过议论。

  其中德国的巴赫就是下任主席的最大热门人选。

  就主席最好是奥运选手出身这一准则而已,今年59岁的巴赫曾是一名击剑运动员,获得过1976年奥运会冠军。

  论资历和能力,巴赫自1991年进入国际奥委会,5年后成为国际奥委会执委,长期主管项目委员会、司法委员会等重要部门,并且负责奥运会欧洲地区电视版权销售。

  而且巴赫人脉广博,据说此次巴赫的竞选得到科威特亲王艾哈迈德的全力支持。

  艾哈迈德不仅是国际奥委会委员,还是亚奥理事会主席、国家及地区奥委会协会主席,在国际体坛颇有影响力,说话很有分量。

  而新加坡的黄思绵的优势在于管理能力突出,并且具有新加坡议会议员、驻匈牙利大使的从政经历以及京城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的经历。

  同时他还运作了新加坡于2010年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年奥运会,这都是他的加分项。

  和其他竞选人不同,卡里翁既非运动员出身,也无运动项目的管理经验。

  但其长处是与钱打交道。

  这位波多黎各银行家在1990年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比巴赫更有资历。

  2002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财务委员会主席。

  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最大贡献就是大大充实了国际奥委会的“家底”。

  过去10年间,国际奥委会的储备资金从1亿美元增至5亿多美元。

  六位竞选者中,若是论名气!

  49岁的撑竿跳传奇谢尔盖-布勃卡无疑是六人中的“No.1”

  1988年汉城奥运会金牌得主,世界田径锦标赛6连冠,职业生涯35次打破男子撑杆跳世界纪录,1994年跳出的6.14米保持至今,是撑杆跳项目上最传奇的运动员。

  如今还是乌克兰奥委会主席。

  但布勃卡此次竞选被媒体解读为志不在此,他虽然符合主席最好是奥运选手出身这一公开准则,同时符合主席最好是欧洲人的桌面下共识。

  但他不过是2008年才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资历尚浅。

  据媒体分析,此次竞选是佯攻国际奥委会主席大位。

  实际上志在国际田联主席一职。

  因为两年后的2015年京城田径世锦赛,将是国际田联权力交接之时。

  吴经国作为首个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唯一的中国人,最大优势在于他自1988年起一直任国际奥委会委员,是六个候选人中资历最老的。

  赛艇运动员出身的奥斯瓦尔德也是资深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不仅担任过雅典、伦敦两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还曾任夏季奥运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协会主席。

  不过他与吴经国同岁,都是66岁,对于国际奥委会主席这个需要具有充沛精力的岗位来说,年纪偏大了。

  毕竟,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长达八年。(若连任,可再干四年。)

  这六个人,李枫都见过不止一次。

  在莫斯科的时候,他们都频繁出现在赛场,很明显是多露面,拉拉票。

  李枫并没有加入其中一人的竞选阵营。

  因为他目前还是运动员,没有投票权,也不打算参与这件事。

  只是李枫对于雅克-罗格的卸任,多少有些小伤感。

  从04年颁奖时第一次见面到现在,两人之间相处的很不错。

  每一次罗格来华时,都会专门拜访李枫,足见两人关系很不错。

  罗格也在一些方面为他提供过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