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阎埠贵把这些年给贾家的捐款算了一下,光是从58年到郑文山穿越前,两年多的时间,给贾家捐款的次数高达20次,总计983块5毛7分。
再加上此前捐的那些,一共有1107块3毛2分。
这样郑文山就疑惑了,光是老贾的抚恤金就有500块,加上这些捐款,共1600多块。
可他当时从贾家“拿”钱的时候,用意念挖地5米扫描,也只找到了那1200多块。
剩下的钱呢?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想想,并不重要。
院里人听完阎埠贵报的数字,一个个不由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么多?!”
“我家居然捐了快二十块!都够我家吃一个多月了啊!”
“贾家可真能吸血的!”
……
在这些捐款里,捐得最多的要数易中海、刘海中、傻柱、许大茂、阎埠贵五家。
光是易中海家就捐了280块,傻柱比他捐的稍微少些,但也有250块钱,刘海中捐了近200块,许大茂150块,阎埠贵82块。
剩下的十多家人一共捐了一百四十多块钱,平均到每家差不多十块钱左右。
十块钱说起来不多,但现在只要能要回来,就等于是凭白多了十块钱的收入,大家自然都很期待。
而在这些数额里,郑家属于是垫底的人家,一共捐了4块9毛8分,比他家捐得还少的就只有两家,那两家是真的穷。
当时郑父的收入也就比刘海中稍微低些,也难怪他工伤去世后,郑家会受到易中海的特别针对。
秦淮茹听着这惊人的总数字,脸色白得吓人。
她一直知道大家捐了不少,也知道每次的数额,但从未仔细计算过!
“秦淮茹,说吧,你准备怎么还?别再说什么等有钱了,我们大伙可不吃你这套!”
郑文山不想继续跟秦淮茹浪费时间,听她那套有钱就还的理论。
“我……我……”
郑文山直接打断她的支吾:“行了,别我我我我了,你无非又想说你没有收入,那我问你,贾东旭的工位你和贾张氏谁去顶岗?”
这个问题瞬间将秦淮茹此前的说辞推翻。
这次不需要郑文山说什么,众人已经纷纷开始讨伐,毕竟钱就在眼前。
尤其是李春花和杨瑞华两人,表现的特别积极。
毕竟他们可是捐款的大头。
郑文山懒得听他们那些无意义的争吵,抬手压住他们的声音。
“大家别吵了,解决问题最重要,听听秦淮茹怎么说。”
“我……我婆婆她……”秦淮茹眼神闪烁,下意识地想抬出贾张氏当挡箭牌。
“哦?看来是你婆婆要去顶岗了?”郑文山故作恍然,声音提高,“那也行!那我现在就喊贾张氏出来问问!”
“不!不是!”秦淮茹慌了,“我婆婆年纪大了,眼睛又不好,厂里的活她干不了……”
“那意思就是你去顶岗?”郑文山步步紧逼。
“我……我可以去……”秦淮茹哽咽着,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
这下是真的没了不还钱的理由了。
先不说她要嫁给傻柱。
贾张氏扫厕所每月挣的钱她自己吃不完,而她只要一去顶岗,就能成为城市户口,再也不需要吃高价粮。
另外家里还少了两个能吃的,以后每月工资根本就花不完。
即使是一个月少还一些,早早晚晚都能还完。
她在心疼着自己赚的钱要打水漂。
但她哪知道郑文山在想什么。
要是让她这样还,还不得还到逑年马月才能还完。
让她分期还从来都不是郑文山的目的。
“好!大家可都听见了!秦淮茹明明知道自己要去顶岗,刚才还口口声声说没有经济来源,我看她就是根本不想还钱。”郑文山道。
“好个秦淮茹!装得可怜兮兮,心里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还钱!必须还钱!”
“不还钱就把你送去法办了!”
李春花和杨瑞华冲在最前面,几乎是指着秦淮茹的鼻子骂。
唾沫星子几乎要将秦淮茹淹没。
“我不是…我没有不想还…”
傻柱像是一条受伤的小狗般呜咽:“你们这群畜牲,非要逼死秦姐吗?我傻柱捐的那些钱不要了,就没见过你们这么不要脸的,捐出去的钱还往回要!”
傻柱本是替秦淮茹打抱不平和表忠心,但他哪知道秦淮茹把他的钱看成自己的,自始至终也没想过要还他的那部分。
而其他人则对傻柱的话不屑一顾,只要每天给钱,你天天骂我一次都行!
人群后方,没了一条胳膊的阎埠贵站在那里,脸上浮现出笑意。
对他而言,今天发生的事情,简直是一场出乎意料的惊喜。
82块钱,他阎埠贵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真的自掏腰包,捐出这么一大笔钱给贾家?
实际上,这所有的钱都是易中海给他让他捐的。
不仅如此,每次易中海给他五块钱让他捐,他最后只捐出去两块三块,剩下的都落自己腰包里了。
事后易中海还不能说什么,要是闹开了让大家知道其中的猫腻,那他易中海以后还怎么组织大家给贾家捐款?
更妙的是,到了下一次募捐,易中海还不得不继续找他合作。
而且还还不能不给或者少给,当时有一次,易中海只给他三块钱,指望他能像此前一样捐三块。
结果阎埠贵捐款时就只捐一块,直接影响的是后续大家捐款的金额。
易中海不给他,他直接以家里人口多为由不捐了。
若是作为管事大爷的人都不捐,那这捐款大会还怎么进行。
虽然说捐款的大头只有这么几个人,但如果不搞捐款,那就只能是他自己一人去补贴贾家。
所以,这个闷亏易中海最后只能自己认,不然他就会亏得更多。
而现在,那些曾经易中海借他手捐出去的钱,又要重新回到他手里,他怎么可能不高兴。
现在看来,这些年给贾家捐款,最终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他阎家。
里外里赚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块钱。
想到这里,阎埠贵仅剩的挂在脖子上的手都激动得有些发抖:
“淮茹啊!不是三大爷说你,大家邻居这么多年,以前以为你家真的穷,大伙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钱捐给你家!现在才知道是被骗了……”
“大家看看我,为了帮衬邻里,落得这般下场,现在想想,真是不值啊!”
这时候阎埠贵还不忘给他自己找面子,明明是想害郑文山而落得下场,偏偏说成帮衬邻里。
“淮茹,这钱,于情于理,你都该还。大家的日子都不宽裕,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三大爷说得对!不还钱就把她送进派出所,让她吃枪子,反正贾东旭一个人在下边也寂寞,刚好让她下去伺候她男人和公公,说不定还能遇到棒梗呢!”
阎埠贵把这些年给贾家的捐款算了一下,光是从58年到郑文山穿越前,两年多的时间,给贾家捐款的次数高达20次,总计983块5毛7分。
再加上此前捐的那些,一共有1107块3毛2分。
这样郑文山就疑惑了,光是老贾的抚恤金就有500块,加上这些捐款,共1600多块。
可他当时从贾家“拿”钱的时候,用意念挖地5米扫描,也只找到了那1200多块。
剩下的钱呢?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想想,并不重要。
院里人听完阎埠贵报的数字,一个个不由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么多?!”
“我家居然捐了快二十块!都够我家吃一个多月了啊!”
“贾家可真能吸血的!”
……
在这些捐款里,捐得最多的要数易中海、刘海中、傻柱、许大茂、阎埠贵五家。
光是易中海家就捐了280块,傻柱比他捐的稍微少些,但也有250块钱,刘海中捐了近200块,许大茂150块,阎埠贵82块。
剩下的十多家人一共捐了一百四十多块钱,平均到每家差不多十块钱左右。
十块钱说起来不多,但现在只要能要回来,就等于是凭白多了十块钱的收入,大家自然都很期待。
而在这些数额里,郑家属于是垫底的人家,一共捐了4块9毛8分,比他家捐得还少的就只有两家,那两家是真的穷。
当时郑父的收入也就比刘海中稍微低些,也难怪他工伤去世后,郑家会受到易中海的特别针对。
秦淮茹听着这惊人的总数字,脸色白得吓人。
她一直知道大家捐了不少,也知道每次的数额,但从未仔细计算过!
“秦淮茹,说吧,你准备怎么还?别再说什么等有钱了,我们大伙可不吃你这套!”
郑文山不想继续跟秦淮茹浪费时间,听她那套有钱就还的理论。
“我……我……”
郑文山直接打断她的支吾:“行了,别我我我我了,你无非又想说你没有收入,那我问你,贾东旭的工位你和贾张氏谁去顶岗?”
这个问题瞬间将秦淮茹此前的说辞推翻。
这次不需要郑文山说什么,众人已经纷纷开始讨伐,毕竟钱就在眼前。
尤其是李春花和杨瑞华两人,表现的特别积极。
毕竟他们可是捐款的大头。
郑文山懒得听他们那些无意义的争吵,抬手压住他们的声音。
“大家别吵了,解决问题最重要,听听秦淮茹怎么说。”
“我……我婆婆她……”秦淮茹眼神闪烁,下意识地想抬出贾张氏当挡箭牌。
“哦?看来是你婆婆要去顶岗了?”郑文山故作恍然,声音提高,“那也行!那我现在就喊贾张氏出来问问!”
“不!不是!”秦淮茹慌了,“我婆婆年纪大了,眼睛又不好,厂里的活她干不了……”
“那意思就是你去顶岗?”郑文山步步紧逼。
“我……我可以去……”秦淮茹哽咽着,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
这下是真的没了不还钱的理由了。
先不说她要嫁给傻柱。
贾张氏扫厕所每月挣的钱她自己吃不完,而她只要一去顶岗,就能成为城市户口,再也不需要吃高价粮。
另外家里还少了两个能吃的,以后每月工资根本就花不完。
即使是一个月少还一些,早早晚晚都能还完。
她在心疼着自己赚的钱要打水漂。
但她哪知道郑文山在想什么。
要是让她这样还,还不得还到逑年马月才能还完。
让她分期还从来都不是郑文山的目的。
“好!大家可都听见了!秦淮茹明明知道自己要去顶岗,刚才还口口声声说没有经济来源,我看她就是根本不想还钱。”郑文山道。
“好个秦淮茹!装得可怜兮兮,心里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还钱!必须还钱!”
“不还钱就把你送去法办了!”
李春花和杨瑞华冲在最前面,几乎是指着秦淮茹的鼻子骂。
唾沫星子几乎要将秦淮茹淹没。
“我不是…我没有不想还…”
傻柱像是一条受伤的小狗般呜咽:“你们这群畜牲,非要逼死秦姐吗?我傻柱捐的那些钱不要了,就没见过你们这么不要脸的,捐出去的钱还往回要!”
傻柱本是替秦淮茹打抱不平和表忠心,但他哪知道秦淮茹把他的钱看成自己的,自始至终也没想过要还他的那部分。
而其他人则对傻柱的话不屑一顾,只要每天给钱,你天天骂我一次都行!
人群后方,没了一条胳膊的阎埠贵站在那里,脸上浮现出笑意。
对他而言,今天发生的事情,简直是一场出乎意料的惊喜。
82块钱,他阎埠贵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真的自掏腰包,捐出这么一大笔钱给贾家?
实际上,这所有的钱都是易中海给他让他捐的。
不仅如此,每次易中海给他五块钱让他捐,他最后只捐出去两块三块,剩下的都落自己腰包里了。
事后易中海还不能说什么,要是闹开了让大家知道其中的猫腻,那他易中海以后还怎么组织大家给贾家捐款?
更妙的是,到了下一次募捐,易中海还不得不继续找他合作。
而且还还不能不给或者少给,当时有一次,易中海只给他三块钱,指望他能像此前一样捐三块。
结果阎埠贵捐款时就只捐一块,直接影响的是后续大家捐款的金额。
易中海不给他,他直接以家里人口多为由不捐了。
若是作为管事大爷的人都不捐,那这捐款大会还怎么进行。
虽然说捐款的大头只有这么几个人,但如果不搞捐款,那就只能是他自己一人去补贴贾家。
所以,这个闷亏易中海最后只能自己认,不然他就会亏得更多。
而现在,那些曾经易中海借他手捐出去的钱,又要重新回到他手里,他怎么可能不高兴。
现在看来,这些年给贾家捐款,最终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他阎家。
里外里赚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块钱。
想到这里,阎埠贵仅剩的挂在脖子上的手都激动得有些发抖:
“淮茹啊!不是三大爷说你,大家邻居这么多年,以前以为你家真的穷,大伙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钱捐给你家!现在才知道是被骗了……”
“大家看看我,为了帮衬邻里,落得这般下场,现在想想,真是不值啊!”
这时候阎埠贵还不忘给他自己找面子,明明是想害郑文山而落得下场,偏偏说成帮衬邻里。
“淮茹,这钱,于情于理,你都该还。大家的日子都不宽裕,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三大爷说得对!不还钱就把她送进派出所,让她吃枪子,反正贾东旭一个人在下边也寂寞,刚好让她下去伺候她男人和公公,说不定还能遇到棒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