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科学院宿舍区见闻(上)-《重生港岛缔造东方硅谷》

  “在莫城货运南站的集装箱堆场里,已经装满了四个标准集装箱。”卡件见李世铭似乎很高兴,认真的回答道。

  李世铭暗自咋舌,这数量确实惊人。

  他很想现在就去看看四个标箱的纸质图纸堆在一起,是个多么壮观的景象。

  不管质量如何,从数量上看,卡佳单靠一己之力,确实挺不容易的。

  李世铭看向卡佳的眼神,多了一丝温柔,他柔声问道:“花了很多钱吗?”

  卡佳立刻摇了摇头道:“钱花得不算多,这种东西在黑市上其实不太受欢迎。

  因为实在难以分辨其价值。在黑市上也不好交易。

  实话实说,我收回来的这些,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废纸。

  最开始价格比较高,一沓图纸可以换一袋25KG的面粉。

  后面来换的人多了,价值就下去了。

  一沓图纸只能换两个面包。

  再后面来用图纸换东西的就少了。

  所以我一年半的时间就收了这么多。”

  李世铭闻言皱眉,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熊国再怎么拉胯,基本的保密制度还是有的。

  潦倒到要用图纸来换物资的,一般是科研机构的初级科研人员、档案管理员之类的人。

  这些人能接触到一些级别高的图纸,但带出来肯定有困难。

  所以说卡佳收到的这些图纸,有小部分可能有价值,大部分应该是滥竽充数。

  这女人给自己整了四个集装箱图纸大盲盒。

  不管价值如何,有这份心,也算难能可贵。

  李世铭朝卡佳微微一笑道:“你的礼物不错,我很喜欢!”

  这确实已经是卡佳的能力极限,不管盲盒最后能开出来什么,这份心意李世铭要收下。

  李世铭这话一出,卡佳心里悬着的大石头才落地。

  脸上又哭又笑的。

  李世铭又给她递了张纸巾,安抚了几句。

  然后让她收拾一下妆容,再去把东官仔三人叫进来。

  李世铭又坐回大班椅上,面无表情。

  三人进来,没再敢大大咧咧的坐在沙发上,而是恭恭敬敬地站在大班台前面,耷拉着脑袋。

  李世铭抬眼看了看三人,心里有点无奈。

  “过去的事,我不跟你们计较。

  现在,我亲自过来办,再不上心,你们自己知道后果!”

  李世铭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连忙点头如捣蒜。

  李世铭不爱说教,但显然靠着三个人自己很难悟出些什么。

  “给吉米打电话,让他好好教教你们,一个一个的不开窍!”李世铭点了他们一句,把教育他们的任务丢给吉米。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完全没理解李世铭的意思。

  李世铭心里叹气,这三人,只能为将,不能为帅。

  冲锋陷阵用着还行,但要镇守一方,差得还有点远。

  人才啊,什么时候都缺。

  看着三人这副蠢样,李世铭扶额道:“还站在这干什么?去打电话啊!今天别来烦我!看着你们头疼!”

  三人顿时做鸟兽散。

  卡佳走到李世铭身后,轻轻地给他捏起肩膀。

  连续赶了两天路,李世铭确实挺累,没过多久,竟然就这么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世铭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身上盖着一张毯子,大班椅也被调成后仰的模式。

  李世铭没出声,微微抬头,卡佳正在对面,拉了一条凳子坐在桌边看文件。

  她看得很认真,一丝不苟,颇有一种商业精英女强人的风范。

  李世铭坐起身,发出一点响动。

  卡佳立刻抬起头,给了李世铭一个温柔的笑容,立刻起身快步从大班台对面绕过来。

  “不好意思,占着你办公的地方,怎么不叫醒我?”李世铭将毛毯递给卡佳问道。

  “我不碍事的,看你睡着,不忍心吵醒你!”卡佳接过毛毯笑着说道。

  “几点了?”

  "下午五点半,你睡了两个小时!”卡佳看了看腕表回答道。

  “哦,有点晚了,本来今天还想和基里尔将军见个面。”

  “不算晚,我现在给父亲打电话,应该还来得及。在他的别墅见面可以吗?”卡佳说着准备拿桌上的电话。

  李世铭摇了摇头道:“算了,明天再约吧!我得理一理思路再跟他谈,现在过去只能被他灌酒。”

  卡佳放下电话,微微点头。

  “熊国科学院的宿舍区离这边远不远?我想过去在那附近转一转。”李世铭问道。

  卡佳皱着眉,好像在脑中搜索熊国科学院宿舍区的位置。

  过了一会,卡佳说道:“那个区比较复杂,磕格博的人比较多,大批人马过去不太方便。

  我们开普通的国产去,少带一点人,应该没问题。”

  李世铭点头道:“好,那就叫上德仔带几个人,我去看看!”

  很快,卡佳就做好安排。

  李世铭下楼上了一台熊国国产的军用吉普,前后三台车向位于莫城北郊的科学院宿舍区驶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约莫半个小时,一行人到了目的地。

  车子进入科学院宿舍区后,开始缓慢行驶。

  李世铭没有选择下车,就在车里听卡佳给他介绍。

  熊国科学院眼下在熊国比较尴尬。

  鹰国人的星球大战计划,把整个熊国给忽悠瘸了。

  一边是国力衰退,科研资金缩水。

  另一边又要上马一些不切实际的项目,跟鹰国人死磕。

  熊国科研人员的待遇出现了两极分化。

  受重视的项目的参与人员,依旧享受着极高的待遇,有别墅有专车,有专门的食物供给。

  不受重视的项目和学科科研人员,不仅研究经费短缺,甚至连基本生活也难以保障。

  科学院宿舍区,分为四个区域。

  一个全是独栋或者联排别墅,一个全是较为新式的公寓楼。

  另外两个,就是那种在熊国国内也比较常见的“筒子楼”,条件比较差。

  车子停在路边,现在的时间正好是下班时间。

  李世铭看到了一副奇特的景象。

  左边较为高级的两个区域,进出的人员要么坐专用班车,要么开车小汽车。

  右边比较简陋的区域,进出的人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在步行。

  很显然,这是不同学科,不同项目,不同职级的科研人员的区别待遇。

  更另李世铭惊奇地还在后面。

  右边筒子楼里,有不少人,换掉上班地衣服,摇身一变。

  有的扛着大包小包放在自行车上,驮着东西就又出门了。

  有的换上了出租车司机的制服,跟前来交班的出租车司机换班。

  换完班的出租车司机,居然也走进了筒子楼。

  卡佳一名熟悉这片情况的下属坐在副驾驶解释道:“这些人下班以后要去兼职,有的去黑市倒卖一些物资去摆地摊,有的兼职当出租车司机,还有兼职其他工作的。”

  李世铭心中不禁升起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帝国末路的景象,在熊国四处上演,而且愈演愈烈。

  李世铭这一辈地科研人员,生在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

  科研资金充足,个人所受的待遇也相当高。

  他最佩服的,是在国家困难时期,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科研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先辈。

  李世铭对熊国无感,但眼下的见闻,李世铭难免对这些熊国同行心生同情。

  这些原本应该在实验室里一门心思做研究的人,却在生活的重压下,为口奔驰。

  李世铭突然不想再在这个地方待了,他吩咐司机开车离开。

  喜欢重生港岛缔造东方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