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硝烟尚未散尽,禁军统领蒙挚的府邸已被寒霜笼罩。廷杖二十的伤痕在他背上绽开血花,浸透了三层棉布,可他攥着虎头令牌的手,比铁甲还要冰冷。
“大人,谢尚书刚从宫中出来,带着圣旨去了悬镜司。”亲卫跪在雪地中,声音发颤,“夏春、夏冬两位掌镜使已领命,要‘协助’咱们查案。”
蒙挚猛地抬头,窗棂外的天光映在他眼底,淬出厉色。谁都清楚,这哪里是协助,分明是谢雨借陛下的怒火,要将禁军的查案权生生夺走。
与此同时,苏宅的暖阁里,梅常肃正慢条斯理地用银簪挑着茶沫。誉王的脚步声撞碎庭院的寂静,带着风雪闯进来时,他杯中碧螺春的热气刚巧氤氲成雾。
“先生怎还在此品茶?”誉王扯开狐裘,语气焦灼,“蒙大统领遭此横祸,我若不进宫求情,岂非寒了忠臣之心?”
梅常肃将茶盏往案上一搁,清脆的碰撞声让誉王的话音戛然而止。“殿下可知,您这一求,反倒坐实了‘蒙挚是誉王党羽’的传言?”他指尖划过棋盘上的“将”位,那里正压着枚黑子,“谢雨要的就是这个——让陛下疑心您与禁军勾结,再顺理成章接过京畿防务。”
誉王瞳孔骤缩,后颈的冷汗瞬间浸湿了衣领。他想起进宫时与梅常肃擦肩而过的瞬间,对方眼中那抹了然的冷意,此刻才品出深意。
“那……那该如何是好?”
“破局不难。”梅常肃拈起枚白子,重重落在黑子侧方,“谢雨让悬镜司插手,无非是想销毁天泉山庄的痕迹。您此刻该做的,是去大理寺‘无意中’提起——除夕那晚,有人看见卓鼎风的亲信出现在宫墙根下。”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马蹄声。黎舵主掀帘而入,递上张字条:“谢雨府中密信,被咱们的人截了。”
梅常肃展开字条,嘴角勾起冷峭的弧度。上面赫然写着:“速遣卓氏父子离京,三月内勿返。”
“看来,谢雨比咱们想的更急。”他将字条凑到烛火边,看着字迹化为灰烬,“告诉蒙大统领,就说……三十日内,我保他不仅能破案,还能让谢雨把吞下去的权柄,连本带利吐出来。”
暖阁外的风雪更紧了,誉王望着梅常肃从容的侧脸,突然明白——这位看似病弱的谋士,早已在谢雨布下的死局里,为他们凿开了一道生门。而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除夕的宫墙还凝着未化的雪,禁军统领蒙挚的府邸却已弥漫着血腥气。廷杖二十的力道砸在背上,皮肉绽开的声响混着他压抑的闷哼,在空荡的正厅里格外刺耳。亲卫捧着伤药跪伏在地,不敢抬头——谁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惩戒,而是谢雨借梁帝的怒火,向禁军挥出的第一刀。
“谢尚书……真在陛下面前提了要暂代京畿防务?”蒙挚的声音嘶哑,指节因攥紧床沿而泛白。亲卫喉结滚动:“是。还说……还说悬镜司夏春、夏冬二位掌镜使,已领了密旨,要‘督查’此案。”
蒙挚猛地闭眼,心口的寒意比背上的伤更甚。谢雨这步棋,是要借查案之名,彻底架空他这个禁军统领。
苏宅的炭火烧得正旺,梅常肃指尖的白玉棋子在棋盘上悬而未落。誉王带着一身风雪闯进来时,貂裘上的冰碴子落在青砖上,融成一小滩水。“先生!蒙大统领被构陷,我必须进宫为他辩解!”
梅常肃将棋子落在“象”位,恰好堵住黑子的去路。“殿下进了宫,打算对陛下说什么?说您相信蒙挚清白?还是说谢雨心术不正?”他抬眼,目光锐利如刀,“陛下本就忌惮藩王与禁军结交,您这一辩,反倒坐实了谢雨想泼的脏水。”
誉王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半步。他想起方才在宫门口,谢雨那看似温和的笑意,此刻想来,竟藏着吃人的心。“那……那难道眼睁睁看着谢雨夺权?”
“自然不。”梅常肃从袖中抽出张纸条,上面是黎舵主刚送来的密报,“谢雨昨夜密会了天泉山庄的卓鼎风,而卓家的马夫,今晨买了三张去南方的船票。”
暮色四合时,大理寺突然传出消息——有摊贩供称,除夕那晚见卓鼎风的长子卓青遥,曾在宫墙西北角徘徊。消息像长了翅膀,眨眼间飞遍京城。
谢雨在府中听闻此事,猛地将茶盏掼在地上。“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干净!”他对着心腹怒吼,“去,让卓家立刻动身,今夜就离京!”
心腹领命刚要走,却被闯进来的夏冬拦住。“谢尚书急着让卓家走,是怕他们留在京城,说出除夕那晚的‘趣事’?”悬镜司掌镜使的刀鞘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陛下刚下旨,让天泉山庄所有人等,暂时不得离京。”
谢雨脸色煞白,指尖冰凉——他没想到,梅常肃竟能绕开悬镜司,把火引到卓家身上。
三日后,蒙挚拖着伤体上殿,呈上一份卷宗。里面是卓鼎风与谢雨的密信往来,字迹虽经伪装,却被梅常肃请来的笔迹高手识破。更致命的是,天泉山庄的账房供出,除夕前一日,谢府曾送去一批淬了剧毒的短箭。
梁帝震怒,当庭斥责谢雨“构陷忠良,意图揽权”,虽未立刻罢黜其官职,却收回了京畿防务的调派权,仍交予蒙挚掌管。
散朝后,蒙挚在宫门外遇见梅常肃。谋士披着素色斗篷,咳嗽声里带着笑意:“蒙大统领,三十日之期未到,案已破。”
蒙挚拱手,目光复杂:“先生这步棋,险却准。”梅常肃望着远处谢雨灰败的背影,轻声道:“对付豺狼,就得比它更懂猎物的弱点。”
寒风卷起地上的残雪,远处的宫墙在暮色中沉默矗立。这一局,谢雨输了先手,但梅常肃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蒙挚的血滴在青石板上,尚未凝结便被匆匆赶来的禁军踩碎。谢雨站在廊下,玄色官袍被风雪吹得猎猎作响,看着蒙挚被抬回内室的狼狈身影,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
“大人,悬镜司的人已在宫门外候着了。”心腹低声禀报,递上一封密函,“卓鼎风说,他儿子卓青遥昨夜回宫时,被大理寺的人盘查过。”
谢雨拆函的手猛地一顿,烛火在他眼中投下阴翳。“大理寺?”他冷笑一声,将密函揉成纸团,“梅常肃倒是比狐狸还精。”话音刚落,院外突然传来喧哗——夏冬带着悬镜司的人,竟直闯谢府。
“谢尚书,”掌镜使的长刀“噌”地出鞘,刀光映着她冰冷的眼,“卓鼎风在天牢里招了,除夕那晚的暗杀,是你亲手递的密令。”
谢雨心头剧震,却强作镇定:“夏掌镜使说笑了,卓鼎风构陷朝廷命官,你也信?”
“信不信,看这个便知。”夏冬掷出一卷账册,正是天泉山庄与谢府的交易记录,每笔银钱往来的日期,都与京中几次“意外”重合。更致命的是最后一页——卓鼎风画押的供词,旁边还粘着半枚谢府特制的玉牌。
这玉牌,是谢雨给卓鼎风的信物,此刻却成了催命符。
谢雨猛地看向账册边角,那里有个极淡的墨点——是梅常肃惯用的徽墨!他终于明白,从蒙挚被廷杖开始,自己就掉进了对方织好的网:让大理寺盘查卓青遥,是逼卓鼎风慌乱;让夏冬拿到“证据”,是借悬镜司的刀斩自己的羽翼。
“梅常肃!”谢雨嘶吼出声,声音在空荡的庭院里回荡,带着不甘与怨毒。
而此刻的苏宅,梅常肃正将另一枚玉牌放在火盆边。玉质遇热,竟浮现出几行小字——是谢雨与废太子勾结的密语。黎舵主推门而入:“先生,卓鼎风已按计划‘招供’,谢雨被夏冬锁拿了。”
梅常肃望着跳动的火光,轻轻咳嗽几声:“告诉蒙大统领,把这枚玉牌呈给陛下。”他指尖划过冰冷的棋盘,“谢雨以为他在布局,却不知自己,从来都是棋盘上最没用的那颗棋子。”
风雪拍打着窗棂,像无数只手在叩门。这场以除夕暗杀为引的角力,终于在刀光剑影中撕开最烈的口子,而藏在更深处的阴谋,正随着谢雨的倒台,一点点露出獠牙。
苏宅的青石板被雪水浸得冰凉,梅常肃立在廊下,看着黎舵主消失在夜色里。他指尖捏着枚棋子,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那不是温润的玉,而是烧红的烙铁。“去,让天机堂把天泉山庄近十年的高手名册,连夜送过来。”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还有,十三先生那边,让他盯紧京里所有的江湖门派,尤其是和卓鼎风有往来的。”
夜幕如墨,蒙挚的府邸灯火稀疏,只有书房还亮着微光。梅常肃带着飞流悄然而至,寒风掀起他的衣袍,露出里面单薄的内衬。蒙挚背对着门,听见动静猛地转身,看到梅常肃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浓浓的忧虑。“先生,您怎么来了?”
“来看一位可能要‘请辞’的大统领。”梅常肃走进书房,目光扫过蒙挚背上尚未愈合的伤口,眉头微蹙,“陛下给的三十日期限,你不必真的破案。”他走到蒙挚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一个月后,你就向陛下请辞,免得被卷入党争的漩涡。”
蒙挚一愣,随即明白了梅常肃的意思,他苦笑一声:“先生,我蒙挚自问对大梁忠心耿耿,为何要如此?”
“正因你忠心,才不能让陛下疑心你与誉王或太子有染。”梅常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此案主谋是谢雨,可我们现在没有证据。你只需安心养伤,剩下的,交给我。”
蒙挚看着梅常肃清瘦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梅常肃是为了他好,可看着对方如此殚精竭虑,他又怎能安心?“先生,您也要保重身体。”
梅常肃笑了笑,没说话,只是从袖中拿出一封密信,递给飞流,“飞鸽传书给蔺晨,让他四月十二日前,务必赶到京城。”
飞流接过密信,像只灵活的鸟儿,瞬间消失在窗外。
书房里只剩下梅常肃和蒙挚,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梅常肃看着蒙挚,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坚定,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他知道,这场棋局凶险万分,他需要蔺晨的帮助,更需要蒙挚的信任。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簌簌地落在梅常肃的发间,仿佛要将他的身影也融入这无边的寒夜里。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对蒙挚道:“大统领,好好养伤,等我消息。”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给蒙挚一个单薄却又无比坚毅的背影。蒙挚望着他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回神,他知道,梅常肃这一去,又将是一场不眠不休的苦战。而他,只能在这里,等待着,祈祷着,希望那位搅动风云的谋士,能平安归来。
年初一的雪落得急促,萧景睿披着斗篷从宁国侯府出来,恰好撞见卓鼎风的马车碾过积雪,车帘缝隙里,他瞥见卓鼎风面色凝重,与平日的沉稳截然不同。待他向未婚妻谢绮提及此事,谢绮却一脸茫然:“我爹说除夕夜一直在府中,怎会外出?”
这句话像根细针,刺破了萧景睿心中的平静。他望着谢府方向,雪光映得他眼底满是困惑——卓鼎风为何要撒谎?
疑惑尚未解开,宫中突然传来异动。坤宁宫偏殿火光冲天,禁军赶到时,主犯已被乱箭射杀,可梁帝仍在朝堂上厉声斥责皇后失察。越妃在自己宫中听闻,捏着茶盏的手指都泛了白,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眼底满是得意的光。
这把火,烧得蹊跷,却也烧得“及时”,让本就暗流涌动的后宫,更添了几分诡谲。
苏宅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毯上,梅常肃却因连日操劳,伏在案几上浅眠。宫羽提着食盒悄悄进门,看见他疲惫的睡颜,刚要放下食盒的手顿住了。她望着他清瘦的侧脸,眼底掠过一丝心疼与挣扎,最终还是轻轻放下食盒,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裙裾扫过门槛时,带起几不可闻的叹息。
她不知道,自己转身的瞬间,梅常肃的睫毛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未几,萧景睿与言豫津的笑声打破了苏宅的宁静。言豫津大大咧咧地晃着折扇:“梅兄,元宵节妙音坊新排了《霓裳羽衣曲》,去不去听个新鲜?”
梅常肃坐直身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自然要去。”他一边与二人谈笑,一边看似无意地问道:“对了,景睿,你生辰是四月十二吧?到时卓先生一家,怕是要离京了?”
萧景睿不假思索点头:“是啊,我爹说……”话到嘴边又顿住,他想起年初一的疑点,看向梅常肃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
梅常肃端起茶杯,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深意。窗外的雪还在下,可苏宅内的这场闲谈,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看不见的地方,漾开了足以颠覆棋局的涟漪。卓家的去留,萧景睿的疑虑,宫羽的悄然探访,还有那把烧在坤宁宫的火……所有线索,都在朝着某个既定的方向,缓缓聚拢。
年初一的雪粒子砸在萧景睿斗篷上,簌簌作响。他刚拐过街角,就见卓鼎风的马车疯了似的碾过积雪,车轴都快迸出火星子!车帘掀开的刹那,卓鼎风那双眼,竟比雪还冷。可等萧景睿转头问谢绮时,谢绮却惊得茶杯都摔了:“我爹说他除夕夜一步没出府!”
宫里的火光冲天时,越妃正对着铜镜描眉。铜镜里,她嘴角的笑比胭脂还艳——坤宁宫偏殿烧得噼啪作响,主犯被禁军射成了筛子,可梁帝那通骂皇后的怒吼,隔着几重宫墙都听得见。越妃摸了摸鬓边的金步摇,心里跟揣了蜜似的:“这把火,烧得好啊……”
苏宅书房静得能听见雪落。宫羽提着参汤推门,看见梅常肃伏在案上,侧脸被阳光镀得像瓷器。她刚想把汤碗放下,却见他睫毛颤了颤,竟似要醒转!宫羽心脏狂跳,慌得连食盒都没拿稳,扭头就跑,裙角扫过屏风,带起一阵细不可闻的呜咽。
而此时,萧景睿和言豫津闯了进来。言豫津把折扇拍得“啪啪”响:“梅兄!元宵妙音坊新曲子,听不听?”梅常肃坐直身子,指尖摩挲着茶盏,忽然轻笑:“景睿生辰是四月十二吧?卓先生一家,怕是要趁那时离京?”
萧景睿猛地瞪大眼睛——年初一的疑影、卓鼎风的谎言、还有梅常肃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像三道惊雷,在他脑子里“咔嚓”炸开!
年初一的雪片刚粘在萧景睿睫毛上,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飞。卓鼎风的马车像头失控的野兽,碾过结冰的石板路,车帘被风扯开的瞬间,萧景睿看清了——卓鼎风袖口沾着暗红,正慌慌张张往袖中塞着什么!
“卓伯父昨夜不是在府中守岁吗?”他追上谢绮时,对方正把碎瓷片扫进簸箕,“我爹说……说他压根没出过门。”谢绮的声音突然发飘,像被风吹得站不稳。
萧景睿后背一凉。马车辙印还没被雪盖住,卓鼎风撒谎的尾音还悬在空气里,两厢碰撞的脆响,像冰棱砸在心头。
坤宁宫的火光蹿上夜空时,越妃正慢条斯理地剥着蜜橘。橘瓣的甜香里,混着远处传来的救火声,她忽然笑出声——主犯被禁军射杀的消息刚到,梁帝斥责皇后的怒喝就穿透了宫墙。
“娘娘,”侍女压低声音,“那火……真能让皇后失势?”
越妃将橘核吐进银碟,叮当脆响里藏着狠劲:“烧不掉她的凤位,总能烧断陛下对她最后一点情分。”窗外的火光映在她瞳孔里,像两簇跳动的鬼火。
苏宅的炭火烧得温吞,梅常肃指尖的茶沫凝在碗边,像层薄冰。宫羽踮脚进门时,冰“咔嚓”裂了——她看见梅常肃伏案的肩膀微颤,像是惊醒的前兆,转身就跑,裙裾勾住屏风的声响,轻得像声叹息。
“梅兄!发什么呆?”言豫津的折扇拍在案上,震得茶碗轻晃。萧景睿跟着笑,眼底却还凝着雪巷的疑云。
梅常肃抬眼,笑意漫过眼底:“景睿生辰那日,卓家是不是要走?”
话音落地的瞬间,萧景睿脸上的笑僵住了。年初一的马车、谢绮的慌乱、梅常肃这句漫不经心的话,突然在他心里拧成了绳,勒得发紧。
雪还在下,可这夜的节奏,已被无形的手攥住,忽快忽慢间,正把所有人往更深的漩涡里拖。
年初一的雪粒子打在萧景睿脸上生疼,他却顾不上冷——卓鼎风的马车疯了似的从眼前窜过,车帘掀起的刹那,他瞅见卓鼎风正往怀里塞个带血的布包!等他火急火燎找谢绮对质,谢绮却攥着帕子直哆嗦:“我爹说……他除夕夜一步没离开过府!”
谎言被当场撞破的脆响,像冰棱砸在萧景睿心口,也砸得读者瞬间精神一振。
坤宁宫火光冲天时,越妃正对着铜镜描眉。铜镜里,她嘴角的笑比胭脂还艳——主犯被禁军射成筛子的消息刚到,梁帝斥责皇后的怒吼就穿透了宫墙。越妃摸着鬓边金步摇,心里美得冒泡:“烧不掉她的凤位,烧断陛下对她的情分也好!”
苏宅书房暖烘烘的,梅常肃正伏在案上假寐。宫羽提着参汤刚进门,见他要醒,慌得连食盒都没拿稳就跑,裙角扫过屏风的轻响,像根羽毛搔在读者心尖。
没等这股痒意散去,言豫津和萧景睿就闯了进来。言豫津拍着折扇邀梅常肃听曲,梅长苏却突然开口:“景睿,你生辰那天,卓家是不是要离京?”
萧景睿脸上的笑瞬间僵住——年初一的疑影、谢绮的慌乱、梅常肃这精准的一问,像三道惊雷,在他和读者脑子里同时炸开,只觉梅常肃这智计,绝了!
宫羽慌乱离去的脚步声刚消失在巷口,梅常肃便缓缓抬眼。案几上那碗参汤还冒着热气,汤面浮着的枸杞,正随着他轻叩桌面的节奏微微晃动——那频率,与他方才假寐时听见的、宫羽袖中密信摩擦的声响,分毫不差。
萧景睿的话音还悬在暖阁里:“卓伯父说要带谢绮去南方采买新瓷土……”梅常肃漫不经心地拨弄着茶盏,目光却落在窗外那棵梅树上。枝桠间积着的雪突然簌簌落下,露出个不起眼的鸟窝——窝里没有雏鸟,只有片染着墨痕的碎纸,边角印着半个火焰纹章,与坤宁宫火场残留的布屑上的印记,如出一辙。
言豫津正笑谈着元宵的花灯,没留意梅常肃指尖骤然收紧的力道。那枚被他捏在掌心的棋子,悄然嵌进肉里,渗出的血珠滴在棋盘上,晕开一小团暗红,恰好盖住了“帅”位旁的一道浅痕——那是昨夜蔺晨飞鸽传书里,用密语标注的“四月十二,火起之地”。
“大人,谢尚书刚从宫中出来,带着圣旨去了悬镜司。”亲卫跪在雪地中,声音发颤,“夏春、夏冬两位掌镜使已领命,要‘协助’咱们查案。”
蒙挚猛地抬头,窗棂外的天光映在他眼底,淬出厉色。谁都清楚,这哪里是协助,分明是谢雨借陛下的怒火,要将禁军的查案权生生夺走。
与此同时,苏宅的暖阁里,梅常肃正慢条斯理地用银簪挑着茶沫。誉王的脚步声撞碎庭院的寂静,带着风雪闯进来时,他杯中碧螺春的热气刚巧氤氲成雾。
“先生怎还在此品茶?”誉王扯开狐裘,语气焦灼,“蒙大统领遭此横祸,我若不进宫求情,岂非寒了忠臣之心?”
梅常肃将茶盏往案上一搁,清脆的碰撞声让誉王的话音戛然而止。“殿下可知,您这一求,反倒坐实了‘蒙挚是誉王党羽’的传言?”他指尖划过棋盘上的“将”位,那里正压着枚黑子,“谢雨要的就是这个——让陛下疑心您与禁军勾结,再顺理成章接过京畿防务。”
誉王瞳孔骤缩,后颈的冷汗瞬间浸湿了衣领。他想起进宫时与梅常肃擦肩而过的瞬间,对方眼中那抹了然的冷意,此刻才品出深意。
“那……那该如何是好?”
“破局不难。”梅常肃拈起枚白子,重重落在黑子侧方,“谢雨让悬镜司插手,无非是想销毁天泉山庄的痕迹。您此刻该做的,是去大理寺‘无意中’提起——除夕那晚,有人看见卓鼎风的亲信出现在宫墙根下。”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马蹄声。黎舵主掀帘而入,递上张字条:“谢雨府中密信,被咱们的人截了。”
梅常肃展开字条,嘴角勾起冷峭的弧度。上面赫然写着:“速遣卓氏父子离京,三月内勿返。”
“看来,谢雨比咱们想的更急。”他将字条凑到烛火边,看着字迹化为灰烬,“告诉蒙大统领,就说……三十日内,我保他不仅能破案,还能让谢雨把吞下去的权柄,连本带利吐出来。”
暖阁外的风雪更紧了,誉王望着梅常肃从容的侧脸,突然明白——这位看似病弱的谋士,早已在谢雨布下的死局里,为他们凿开了一道生门。而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除夕的宫墙还凝着未化的雪,禁军统领蒙挚的府邸却已弥漫着血腥气。廷杖二十的力道砸在背上,皮肉绽开的声响混着他压抑的闷哼,在空荡的正厅里格外刺耳。亲卫捧着伤药跪伏在地,不敢抬头——谁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惩戒,而是谢雨借梁帝的怒火,向禁军挥出的第一刀。
“谢尚书……真在陛下面前提了要暂代京畿防务?”蒙挚的声音嘶哑,指节因攥紧床沿而泛白。亲卫喉结滚动:“是。还说……还说悬镜司夏春、夏冬二位掌镜使,已领了密旨,要‘督查’此案。”
蒙挚猛地闭眼,心口的寒意比背上的伤更甚。谢雨这步棋,是要借查案之名,彻底架空他这个禁军统领。
苏宅的炭火烧得正旺,梅常肃指尖的白玉棋子在棋盘上悬而未落。誉王带着一身风雪闯进来时,貂裘上的冰碴子落在青砖上,融成一小滩水。“先生!蒙大统领被构陷,我必须进宫为他辩解!”
梅常肃将棋子落在“象”位,恰好堵住黑子的去路。“殿下进了宫,打算对陛下说什么?说您相信蒙挚清白?还是说谢雨心术不正?”他抬眼,目光锐利如刀,“陛下本就忌惮藩王与禁军结交,您这一辩,反倒坐实了谢雨想泼的脏水。”
誉王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半步。他想起方才在宫门口,谢雨那看似温和的笑意,此刻想来,竟藏着吃人的心。“那……那难道眼睁睁看着谢雨夺权?”
“自然不。”梅常肃从袖中抽出张纸条,上面是黎舵主刚送来的密报,“谢雨昨夜密会了天泉山庄的卓鼎风,而卓家的马夫,今晨买了三张去南方的船票。”
暮色四合时,大理寺突然传出消息——有摊贩供称,除夕那晚见卓鼎风的长子卓青遥,曾在宫墙西北角徘徊。消息像长了翅膀,眨眼间飞遍京城。
谢雨在府中听闻此事,猛地将茶盏掼在地上。“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干净!”他对着心腹怒吼,“去,让卓家立刻动身,今夜就离京!”
心腹领命刚要走,却被闯进来的夏冬拦住。“谢尚书急着让卓家走,是怕他们留在京城,说出除夕那晚的‘趣事’?”悬镜司掌镜使的刀鞘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陛下刚下旨,让天泉山庄所有人等,暂时不得离京。”
谢雨脸色煞白,指尖冰凉——他没想到,梅常肃竟能绕开悬镜司,把火引到卓家身上。
三日后,蒙挚拖着伤体上殿,呈上一份卷宗。里面是卓鼎风与谢雨的密信往来,字迹虽经伪装,却被梅常肃请来的笔迹高手识破。更致命的是,天泉山庄的账房供出,除夕前一日,谢府曾送去一批淬了剧毒的短箭。
梁帝震怒,当庭斥责谢雨“构陷忠良,意图揽权”,虽未立刻罢黜其官职,却收回了京畿防务的调派权,仍交予蒙挚掌管。
散朝后,蒙挚在宫门外遇见梅常肃。谋士披着素色斗篷,咳嗽声里带着笑意:“蒙大统领,三十日之期未到,案已破。”
蒙挚拱手,目光复杂:“先生这步棋,险却准。”梅常肃望着远处谢雨灰败的背影,轻声道:“对付豺狼,就得比它更懂猎物的弱点。”
寒风卷起地上的残雪,远处的宫墙在暮色中沉默矗立。这一局,谢雨输了先手,但梅常肃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蒙挚的血滴在青石板上,尚未凝结便被匆匆赶来的禁军踩碎。谢雨站在廊下,玄色官袍被风雪吹得猎猎作响,看着蒙挚被抬回内室的狼狈身影,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
“大人,悬镜司的人已在宫门外候着了。”心腹低声禀报,递上一封密函,“卓鼎风说,他儿子卓青遥昨夜回宫时,被大理寺的人盘查过。”
谢雨拆函的手猛地一顿,烛火在他眼中投下阴翳。“大理寺?”他冷笑一声,将密函揉成纸团,“梅常肃倒是比狐狸还精。”话音刚落,院外突然传来喧哗——夏冬带着悬镜司的人,竟直闯谢府。
“谢尚书,”掌镜使的长刀“噌”地出鞘,刀光映着她冰冷的眼,“卓鼎风在天牢里招了,除夕那晚的暗杀,是你亲手递的密令。”
谢雨心头剧震,却强作镇定:“夏掌镜使说笑了,卓鼎风构陷朝廷命官,你也信?”
“信不信,看这个便知。”夏冬掷出一卷账册,正是天泉山庄与谢府的交易记录,每笔银钱往来的日期,都与京中几次“意外”重合。更致命的是最后一页——卓鼎风画押的供词,旁边还粘着半枚谢府特制的玉牌。
这玉牌,是谢雨给卓鼎风的信物,此刻却成了催命符。
谢雨猛地看向账册边角,那里有个极淡的墨点——是梅常肃惯用的徽墨!他终于明白,从蒙挚被廷杖开始,自己就掉进了对方织好的网:让大理寺盘查卓青遥,是逼卓鼎风慌乱;让夏冬拿到“证据”,是借悬镜司的刀斩自己的羽翼。
“梅常肃!”谢雨嘶吼出声,声音在空荡的庭院里回荡,带着不甘与怨毒。
而此刻的苏宅,梅常肃正将另一枚玉牌放在火盆边。玉质遇热,竟浮现出几行小字——是谢雨与废太子勾结的密语。黎舵主推门而入:“先生,卓鼎风已按计划‘招供’,谢雨被夏冬锁拿了。”
梅常肃望着跳动的火光,轻轻咳嗽几声:“告诉蒙大统领,把这枚玉牌呈给陛下。”他指尖划过冰冷的棋盘,“谢雨以为他在布局,却不知自己,从来都是棋盘上最没用的那颗棋子。”
风雪拍打着窗棂,像无数只手在叩门。这场以除夕暗杀为引的角力,终于在刀光剑影中撕开最烈的口子,而藏在更深处的阴谋,正随着谢雨的倒台,一点点露出獠牙。
苏宅的青石板被雪水浸得冰凉,梅常肃立在廊下,看着黎舵主消失在夜色里。他指尖捏着枚棋子,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那不是温润的玉,而是烧红的烙铁。“去,让天机堂把天泉山庄近十年的高手名册,连夜送过来。”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还有,十三先生那边,让他盯紧京里所有的江湖门派,尤其是和卓鼎风有往来的。”
夜幕如墨,蒙挚的府邸灯火稀疏,只有书房还亮着微光。梅常肃带着飞流悄然而至,寒风掀起他的衣袍,露出里面单薄的内衬。蒙挚背对着门,听见动静猛地转身,看到梅常肃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浓浓的忧虑。“先生,您怎么来了?”
“来看一位可能要‘请辞’的大统领。”梅常肃走进书房,目光扫过蒙挚背上尚未愈合的伤口,眉头微蹙,“陛下给的三十日期限,你不必真的破案。”他走到蒙挚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一个月后,你就向陛下请辞,免得被卷入党争的漩涡。”
蒙挚一愣,随即明白了梅常肃的意思,他苦笑一声:“先生,我蒙挚自问对大梁忠心耿耿,为何要如此?”
“正因你忠心,才不能让陛下疑心你与誉王或太子有染。”梅常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此案主谋是谢雨,可我们现在没有证据。你只需安心养伤,剩下的,交给我。”
蒙挚看着梅常肃清瘦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梅常肃是为了他好,可看着对方如此殚精竭虑,他又怎能安心?“先生,您也要保重身体。”
梅常肃笑了笑,没说话,只是从袖中拿出一封密信,递给飞流,“飞鸽传书给蔺晨,让他四月十二日前,务必赶到京城。”
飞流接过密信,像只灵活的鸟儿,瞬间消失在窗外。
书房里只剩下梅常肃和蒙挚,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梅常肃看着蒙挚,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坚定,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他知道,这场棋局凶险万分,他需要蔺晨的帮助,更需要蒙挚的信任。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簌簌地落在梅常肃的发间,仿佛要将他的身影也融入这无边的寒夜里。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对蒙挚道:“大统领,好好养伤,等我消息。”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给蒙挚一个单薄却又无比坚毅的背影。蒙挚望着他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回神,他知道,梅常肃这一去,又将是一场不眠不休的苦战。而他,只能在这里,等待着,祈祷着,希望那位搅动风云的谋士,能平安归来。
年初一的雪落得急促,萧景睿披着斗篷从宁国侯府出来,恰好撞见卓鼎风的马车碾过积雪,车帘缝隙里,他瞥见卓鼎风面色凝重,与平日的沉稳截然不同。待他向未婚妻谢绮提及此事,谢绮却一脸茫然:“我爹说除夕夜一直在府中,怎会外出?”
这句话像根细针,刺破了萧景睿心中的平静。他望着谢府方向,雪光映得他眼底满是困惑——卓鼎风为何要撒谎?
疑惑尚未解开,宫中突然传来异动。坤宁宫偏殿火光冲天,禁军赶到时,主犯已被乱箭射杀,可梁帝仍在朝堂上厉声斥责皇后失察。越妃在自己宫中听闻,捏着茶盏的手指都泛了白,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眼底满是得意的光。
这把火,烧得蹊跷,却也烧得“及时”,让本就暗流涌动的后宫,更添了几分诡谲。
苏宅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毯上,梅常肃却因连日操劳,伏在案几上浅眠。宫羽提着食盒悄悄进门,看见他疲惫的睡颜,刚要放下食盒的手顿住了。她望着他清瘦的侧脸,眼底掠过一丝心疼与挣扎,最终还是轻轻放下食盒,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裙裾扫过门槛时,带起几不可闻的叹息。
她不知道,自己转身的瞬间,梅常肃的睫毛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未几,萧景睿与言豫津的笑声打破了苏宅的宁静。言豫津大大咧咧地晃着折扇:“梅兄,元宵节妙音坊新排了《霓裳羽衣曲》,去不去听个新鲜?”
梅常肃坐直身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自然要去。”他一边与二人谈笑,一边看似无意地问道:“对了,景睿,你生辰是四月十二吧?到时卓先生一家,怕是要离京了?”
萧景睿不假思索点头:“是啊,我爹说……”话到嘴边又顿住,他想起年初一的疑点,看向梅常肃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
梅常肃端起茶杯,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深意。窗外的雪还在下,可苏宅内的这场闲谈,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看不见的地方,漾开了足以颠覆棋局的涟漪。卓家的去留,萧景睿的疑虑,宫羽的悄然探访,还有那把烧在坤宁宫的火……所有线索,都在朝着某个既定的方向,缓缓聚拢。
年初一的雪粒子砸在萧景睿斗篷上,簌簌作响。他刚拐过街角,就见卓鼎风的马车疯了似的碾过积雪,车轴都快迸出火星子!车帘掀开的刹那,卓鼎风那双眼,竟比雪还冷。可等萧景睿转头问谢绮时,谢绮却惊得茶杯都摔了:“我爹说他除夕夜一步没出府!”
宫里的火光冲天时,越妃正对着铜镜描眉。铜镜里,她嘴角的笑比胭脂还艳——坤宁宫偏殿烧得噼啪作响,主犯被禁军射成了筛子,可梁帝那通骂皇后的怒吼,隔着几重宫墙都听得见。越妃摸了摸鬓边的金步摇,心里跟揣了蜜似的:“这把火,烧得好啊……”
苏宅书房静得能听见雪落。宫羽提着参汤推门,看见梅常肃伏在案上,侧脸被阳光镀得像瓷器。她刚想把汤碗放下,却见他睫毛颤了颤,竟似要醒转!宫羽心脏狂跳,慌得连食盒都没拿稳,扭头就跑,裙角扫过屏风,带起一阵细不可闻的呜咽。
而此时,萧景睿和言豫津闯了进来。言豫津把折扇拍得“啪啪”响:“梅兄!元宵妙音坊新曲子,听不听?”梅常肃坐直身子,指尖摩挲着茶盏,忽然轻笑:“景睿生辰是四月十二吧?卓先生一家,怕是要趁那时离京?”
萧景睿猛地瞪大眼睛——年初一的疑影、卓鼎风的谎言、还有梅常肃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像三道惊雷,在他脑子里“咔嚓”炸开!
年初一的雪片刚粘在萧景睿睫毛上,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飞。卓鼎风的马车像头失控的野兽,碾过结冰的石板路,车帘被风扯开的瞬间,萧景睿看清了——卓鼎风袖口沾着暗红,正慌慌张张往袖中塞着什么!
“卓伯父昨夜不是在府中守岁吗?”他追上谢绮时,对方正把碎瓷片扫进簸箕,“我爹说……说他压根没出过门。”谢绮的声音突然发飘,像被风吹得站不稳。
萧景睿后背一凉。马车辙印还没被雪盖住,卓鼎风撒谎的尾音还悬在空气里,两厢碰撞的脆响,像冰棱砸在心头。
坤宁宫的火光蹿上夜空时,越妃正慢条斯理地剥着蜜橘。橘瓣的甜香里,混着远处传来的救火声,她忽然笑出声——主犯被禁军射杀的消息刚到,梁帝斥责皇后的怒喝就穿透了宫墙。
“娘娘,”侍女压低声音,“那火……真能让皇后失势?”
越妃将橘核吐进银碟,叮当脆响里藏着狠劲:“烧不掉她的凤位,总能烧断陛下对她最后一点情分。”窗外的火光映在她瞳孔里,像两簇跳动的鬼火。
苏宅的炭火烧得温吞,梅常肃指尖的茶沫凝在碗边,像层薄冰。宫羽踮脚进门时,冰“咔嚓”裂了——她看见梅常肃伏案的肩膀微颤,像是惊醒的前兆,转身就跑,裙裾勾住屏风的声响,轻得像声叹息。
“梅兄!发什么呆?”言豫津的折扇拍在案上,震得茶碗轻晃。萧景睿跟着笑,眼底却还凝着雪巷的疑云。
梅常肃抬眼,笑意漫过眼底:“景睿生辰那日,卓家是不是要走?”
话音落地的瞬间,萧景睿脸上的笑僵住了。年初一的马车、谢绮的慌乱、梅常肃这句漫不经心的话,突然在他心里拧成了绳,勒得发紧。
雪还在下,可这夜的节奏,已被无形的手攥住,忽快忽慢间,正把所有人往更深的漩涡里拖。
年初一的雪粒子打在萧景睿脸上生疼,他却顾不上冷——卓鼎风的马车疯了似的从眼前窜过,车帘掀起的刹那,他瞅见卓鼎风正往怀里塞个带血的布包!等他火急火燎找谢绮对质,谢绮却攥着帕子直哆嗦:“我爹说……他除夕夜一步没离开过府!”
谎言被当场撞破的脆响,像冰棱砸在萧景睿心口,也砸得读者瞬间精神一振。
坤宁宫火光冲天时,越妃正对着铜镜描眉。铜镜里,她嘴角的笑比胭脂还艳——主犯被禁军射成筛子的消息刚到,梁帝斥责皇后的怒吼就穿透了宫墙。越妃摸着鬓边金步摇,心里美得冒泡:“烧不掉她的凤位,烧断陛下对她的情分也好!”
苏宅书房暖烘烘的,梅常肃正伏在案上假寐。宫羽提着参汤刚进门,见他要醒,慌得连食盒都没拿稳就跑,裙角扫过屏风的轻响,像根羽毛搔在读者心尖。
没等这股痒意散去,言豫津和萧景睿就闯了进来。言豫津拍着折扇邀梅常肃听曲,梅长苏却突然开口:“景睿,你生辰那天,卓家是不是要离京?”
萧景睿脸上的笑瞬间僵住——年初一的疑影、谢绮的慌乱、梅常肃这精准的一问,像三道惊雷,在他和读者脑子里同时炸开,只觉梅常肃这智计,绝了!
宫羽慌乱离去的脚步声刚消失在巷口,梅常肃便缓缓抬眼。案几上那碗参汤还冒着热气,汤面浮着的枸杞,正随着他轻叩桌面的节奏微微晃动——那频率,与他方才假寐时听见的、宫羽袖中密信摩擦的声响,分毫不差。
萧景睿的话音还悬在暖阁里:“卓伯父说要带谢绮去南方采买新瓷土……”梅常肃漫不经心地拨弄着茶盏,目光却落在窗外那棵梅树上。枝桠间积着的雪突然簌簌落下,露出个不起眼的鸟窝——窝里没有雏鸟,只有片染着墨痕的碎纸,边角印着半个火焰纹章,与坤宁宫火场残留的布屑上的印记,如出一辙。
言豫津正笑谈着元宵的花灯,没留意梅常肃指尖骤然收紧的力道。那枚被他捏在掌心的棋子,悄然嵌进肉里,渗出的血珠滴在棋盘上,晕开一小团暗红,恰好盖住了“帅”位旁的一道浅痕——那是昨夜蔺晨飞鸽传书里,用密语标注的“四月十二,火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