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怎么拿的都是镰刀?-《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收麦讲究一个‘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所以,不等麦子全熟,趁着麦子从黄绿色往金黄色转变的时候,柳林村就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收麦工程。

  四月十四。

  寅时初。

  苏润还在睡梦里会周公的时候。

  李氏和张氏就已经摸黑进了厨房,点火起灶,做起了早饭。

  不多时,其余人也陆续起床。

  连带着两个侄子,都被苏丰从被窝里抓出来。

  农家一年到头,最重要的当属麦收。

  虽然苏家磨坊每日都不少赚。

  但苏丰心里,收麦远比经营磨坊要重要。

  所以磨坊昨日就已经停工,让大家回家农忙了。

  众人吃完饭,提着绰子、镰刀、赶着骡车准备出门的时候。

  苏润晃晃悠悠从屋子里出来了:

  “大哥、二哥,怎么不叫我一起?”

  苏润顶着鸟窝般的脑壳,手忙脚乱的穿着衣服,脚下还趿拉着鞋子,急吼吼的。

  “润子,你又没下过地,非得去干什么?”苦劝多日,依旧没能打消小弟想法的李氏,苦恼不已。

  苏行眼都不眨,张嘴就掀了小弟老底:

  “你这身上没二两肉的!去了能干啥?”

  “老老实实在家里读读书,写写字!别去帮倒忙了!”

  “今儿忙得很,顾不上你!”

  在苏行眼里,两个侄子都比小弟能干。

  苏大宝和苏二宝还能帮着拾麦,苏润呢?

  去给他们端水递擦汗布吗?

  “二哥你又小看我!”苏润不服气。

  “我这是为了完成夫子的课业!”

  “不下地,我怎么写诗、做文章?”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毕竟,连小侄子都去干活了,他一个大人,怎么好意思在家里躲清闲?

  况且耳闻不如目见。

  那三个物件是他弄出来的,不亲眼看看作用,总是觉得少点什么。

  最后苏行他们也没拗过苏润。

  只是道:

  “不舒服就自己回来, 别累着了!”

  苏润胡乱应了两声。

  拿起张氏递来的包子和竹筒,坐上骡车,往地里去。

  天蒙蒙亮,看什么都跟笼了一层紫纱似的。

  路上遇到乡邻,也只是匆匆点了个头,连话都没一句,脚跟踩了风火轮一样往地里赶。

  苏润跟游魂一样,被车子一摇一晃的颠着啃包子。

  慢慢回神后,他才发现不对之处:

  “二哥,他们怎么拿的都是镰刀?没有拿绰子的?”

  苏行把苏润脑袋板过来,不让他看那些令人眼疼的家伙。

  他目中闪过冷意,冷哼道:

  “别管他们!”

  “占便宜占习惯了,真把我们当冤大头了!”

  “我们辛辛苦苦打工具,难道还得哭着求他们收下不成?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苏润给图纸,苏安福组织人手做东西,都是以造福村人为目的。

  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奈不住有人贪心啊!

  一点钱都不想出,就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嘴脸,想白捞东西。

  捞不到便宜,就开始冷嘲热讽,说什么:

  “不知道管不管用,就要五文钱一个?”

  “从古至今都没有听过用竹篓来收麦的,真是笑死人了!”

  “苏润连地都没下过,研究的这玩意能用才怪!”

  ……

  连一些脑子不好使的族人,也磨磨唧唧不愿意买。

  气得苏安福当即放话:

  “现在不买?日后就是跪下来求,老夫都不卖给你们!”

  苏行将情况说给小弟,又硬邦邦地安慰:

  “润子,有些人就是白眼狼!别管他们!饿死了算他们倒霉!”

  “其实这二、三十个绰子抛开咱们三家,再给帮着干活的兄弟们一分,就不剩几个了!”

  “要不是大伯心善,哪儿就轮到他们买?”

  “不过也幸好他们不识相。”

  “要不,我还没这么多帮手,去打那风车呢!”

  苏润顿时明白:

  为什么他去问大伯要绰子的时候。

  大伯会说做多了,高高兴兴给他拿了七个。

  苏润毫不在意地摆摆手:

  “他们算什么?路人甲乙丙而已!”

  “我研究这些,本来就是为了自家用的!”

  “大伯想拉他们一把,我没意见。”

  “但他们不长眼,敢拉踩我的东西,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连话都没说过几句的外姓村人,自然不值得他难过。

  但既然看不起他……

  那日后再想用他的东西,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为村子做贡献,虽然不指望有人感激涕零,但总不能到头来反沾一身腥吧?

  “给机会都抓不住,有些人家穷是有道理的!”苏行摇着头,意有所指。

  磨坊产量不断提升,他们也就不再限制购买对象和数量。

  聪明的人已经开始往隔壁县、镇做生意。

  一般人家也借着这机会赚些钱贴补。

  但依旧有那么十几户人家,认为他们卖豆腐给村里人,只是想从村人手上赚钱。

  碍于县衙的震慑。

  他们不敢明说,只整日在背后暗戳戳传闲话。

  真跟癞蛤蟆一样,不咬人,恶心人!

  两兄弟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

  没多久,就到了地头。

  “润子,你跟大宝、二宝一起拾麦、或者跟你大嫂绑麦。”

  苏丰、苏行撂下这话,提着绰子下地去了。

  李氏三两下把袖口裤腿全扎起来,又用麻布把头包起来。

  下地前,李氏特意叮嘱道:

  “润子,看着点脚下,千万别踩了麦茬,也得仔细别让麦芒伤了眼睛!”

  苏润点头,手上有样学样把自己包起来。

  晌午。

  太阳热辣辣的晒着,恨不得把地上的生命全部蒸发成空气。

  干了一个早上,也没收多少麦的苏二强腰酸背痛,累的是气喘吁吁。

  趁着喝水的工夫。

  他直起身子缓劲儿,顺便打算看看自家儿子、儿媳,有没有因为嫌累偷懒?

  谁知,他刚一扭头,就被隔壁苏丰家的田给引走了视线。

  望着整整齐齐堆在田间的麦子。

  和远处几乎看不见影子的人。

  苏二强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我嘞个老天爷!”

  “他们家是吃神药了不成?”

  来得比他还晚就算了!

  他家才割了半亩,隔壁空了这么大一片,这不得收三四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