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谁说苏驸马是脱缰野马?-《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别说秦镶和苏润,连旁观的古策等人,都呆了一瞬。

  满堂寂静。

  张明哲打量的目光在苏润和梁玉之间来回游移,暗自点头:

  说得对啊!

  苏驸马不管名还是字,全都带水。

  水可不是养玉吗?

  也难怪这两人时常形影不离!

  看来,这状元和末元之间,还真有点不可言说的东西!

  而苏润回神后,毫不犹豫接茬:

  “璨之说得对!”

  这下好了,两人互相吹捧。

  秦镶耐不住两个学生的厚脸皮。

  无言以对的他,吹胡子瞪眼一番后,只能催促众人继续出题。

  苏润本以为剩下的五言六韵诗不用他出题,他就可以休息一会儿。

  谁知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秦镶却交代道:

  “子渊,既然你无事可做,就把出的考题整理、保管好,傍晚前交给外帘官。”

  因着这话,苏润只能趁众人为最后一道诗选题时,找了张干净的纸,将已经确定三道四书文和四道经义题的题目写下来。

  等他收回最后一笔,五言六韵诗的题目也出来了。

  “子渊,把这个也写上。”

  苏润接过梁玉递来的纸张一看,却见上面写着:

  【赋得云门奏太平得天字】。

  这题是古策出的。

  其中,《云门》是周礼记载的黄帝祭天乐舞。

  所以这道题目的意思就是,通过演奏《云门》之乐,歌颂天下太平。

  说白了就是想听考生写诗夸熙和帝,看看他们拍马屁的功夫怎么样。

  苏润也不耽搁,照着抄了一遍。

  只见他将写了考题的纸放进张明哲带来的小木盒里,又像模像样地贴了个封条,还在封条上贴心写了‘第一场考题’五个字。

  之后,这才满意的面向众人,双手举盒,以示清白:

  “大家看好了,这盒子就放在润和张尚书中间!”

  言毕,他当着众人的面,将盒子端正放好。

  众人对此没有异议。

  接下来是第二场考题,包括判五道,诏、诰、表、史论各一道。

  在正式出题之前,张明哲象征性问了问苏润的意见:

  “苏驸马,你想放弃哪些题目?”

  苏润是个多懒的人啊!

  闻言,他想都不想,张嘴就推掉了最费脑子的题目:

  “除了判、表和史论,其余的润都可以参与。”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这给张明哲听得两眼一黑:

  好家伙!

  秦祭酒让他放弃三道题,他可倒好,直接放弃三个题型。

  第二场抛开这仨大头,不就剩诏和诰了吗?

  就这俩,出题的时候都不用商量,他们闭眼随便选都不会出错!

  秦镶也被苏润这回答惊呆了。

  待反应过来后,老脸一拉就是怼:

  “你怎么不干脆端杯茶坐那儿看我们出题?”

  “别以为你娶了公主就上天了!”

  “等出去了,老夫照样弹劾你!”

  秦镶能得天下文人爱戴,就在于他学富五车的同时,还疾恶如仇,刚正不阿。

  见状,苏润赶紧端了杯茶去哄小老头:

  “秦夫子大人大量,别跟学生一般计较!”

  “学生方才的意思是,那三种题型,分别放弃一道!”

  苏润端茶,梁玉也没闲着。

  他很有眼色的捧着一碟秦镶爱吃的点心,然后跟苏润一起站在秦镶跟前。

  等秦镶看过来的时候,两人不约而同露出讨好的笑容:

  “嘿嘿!”

  “嘿嘿!”

  秦镶硬生生被两人看没脾气了,挥手赶苍蝇一样把他们赶走:

  “行了行了!”

  “别杵在这儿碍眼,都回去出题!”

  闻言,两人变脸似得,瞬间摆出一张正气凛然的面孔,目不斜视的各归各位。

  旁观了一出大戏的张明哲只能感慨:

  谁说苏驸马是脱缰野马?

  这不是有能制住他的人吗?

  想是这么想,但张明哲知道,秦镶能管制住苏润,还是因为苏润真的把秦镶当夫子。

  毕竟,苏润入朝以来青云直上,想攀上他的官员不计其数。

  但苏润今年过年拜访的,除了几位好友之外,也唯有教授过他的秦镶、冷云、宋修齐和柳玉成四人而已。

  即便工部的崔毅没少跟苏润打交道,也远远比不上秦镶他们在苏润心里的地位。

  说白了,人的出场时机很重要。

  “唉……时也、命也!”

  张明哲看了苏润一眼,低声叹气,声音几不可闻。

  不过到了他这个年纪,感慨归感慨,不会误事。

  因此,叹息完,他就拿起纸笔,开始出题:

  他是刑部尚书,判过的案子不计其数,判题就相当于他的主场。

  很快,在场十之八九都出完题了。

  而既没什么审案经验,入朝又不足一年的梁玉,只能攥着毛笔,一副‘天塌了’的表情,哀嚎着讨价还价:

  “各位大人,四道、四道判题行不行?玉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他以往总觉得考试难,今天才知道,出题也难啊!

  见梁玉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秦镶一边嫌弃,一边解围:

  “拿过来吧,不差你那一、两道了!”

  四十八道题里挑五道,绰绰有余。

  何况,不是他说,就梁玉这成天傻乐傻乐,没见过人性险恶的样子,估计也出不出了什么好的判题。

  梁玉闻言,如蒙恩赦,抓起手里仅有的四道题就冲过来了。

  众人凑在一起,开始商量。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时候就写实了。

  大炎真实出现的经典案子,被历经无数风风雨雨的考官们信手拈来。

  而欠缺阅历的苏润和梁玉,加起来出的八道题,只有苏润一道:‘父母去世,兄弟两人认为家产分配不公,都觉得对方分配的多,以至于争执不休,乃至大打出手’的题目,被选到了判题的第一道。

  而原因除了题目简单外,更重要的是:

  “子渊竟然能想出让兄弟两人互换家产的办法,实在是有趣!”

  这道题还是评价最高的。

  至于其余的七道题目,秦镶只凭“纸上谈兵”四字真言,就给打发了。

  苏润和梁玉听得汗颜,只能摸摸鼻子,跟上大部队的讨论。

  第二个被选中的题目,是礼部左侍郎霍玉堂出的巫蛊诬告案,题目是:

  【京城一商贾报案,言邻人刻木偶诅己,顺天府接案审查,然发现木偶并无姓名,且原告曾向邻人借钱未遂。依《贼律》「诬告反坐」,然此时,邻人冤死狱中。问:诬告者当抵死?或偿财产以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