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徐、叶定亲-《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苏润等人你一言我一语,热火朝天的讨论。

  刚进门的叶卓然,只见了程介一面,话都没说两句,就被苏润一起抓过来内卷。

  李氏听说小弟正与同窗讨论功课,特意端来了点心茶水,又将他院子的门关上,好让他们不被打扰。

  众人研究经典研究的忘乎所以,直到苏行来敲门:

  “润子,快出来!县令大人到村口了!”

  闻言,苏润六人匆匆放下书本,出门迎接。

  但众人刚到大门口,就见卫先带着一众官吏进来了。

  连县学的教谕都跟在后头。

  看到苏润几人,卫先高兴地赞道:

  “这就是我们一表人才的玉泉六子啊!”

  卫先的到来,将整个宴会推向了最高潮。

  一边是村人对官员的敬畏与追捧;

  一边是官吏对苏家的高看与亲近。

  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饭桌上,看着风头正盛的玉泉六子,不少人都起了结亲之心。

  众人七嘴八舌地攀交情,打听亲事。

  梁玉和司彦还好,梁父和程介直接就给回绝了:

  “犬子/德明尚未弱冠,心性不定,当以读书为重。”

  张世虽然今年刚至弱冠,但直言自己已有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只等过两年功成名就后,就回来迎娶。

  但以年龄为推辞这招,在苏润身上就行不通了。

  大哥走仕途,刚升官;

  二哥生意红红火火,家里不差钱;

  自己又顶着小三元的光环,前途无量。

  而哥仨里,只有苏润没有成亲,自然是香饽饽。

  无论苏丰怎么为小弟推脱,还是有一波又一波的人上来说亲。

  一些不请自来的富商,允诺了大额陪嫁,就想着将苏润这个乘龙快婿骗到手里。

  连县学教谕也来掺和:

  “子渊也有十七了,不知有没有结亲?”

  “本官家中正有一小女,年方十五花容月貌,知书达理……”

  苏润如此抢手,这让一年前婉拒过苏润的张县丞后悔不迭:

  真是错把珍珠当鱼目!

  早知如此,当年就不该嫌弃苏润跟人退过亲!

  唉~悔之晚矣!

  侄子被人争来抢去,苏安福骄傲之余,也不忘护着。

  他当着众人的面道:

  “舍弟早亡,毕生心愿便是看到幼子及第登科。”

  “为完成舍弟心愿,润子一年多前就已决定,暂不考虑儿女私情,只专心读书。”

  “各位好意苏氏心领了!”

  苏安福这个族长兼大伯,连早逝的弟弟都搬出来了,其他人还能说什么?

  自然是换人喽!

  六去其四。

  徐鼎和叶卓然就成了众人的新目标。

  两人这几日正好在议亲。

  他们今年都二十多了,也是因着读书耽误了亲事。

  家里日盼夜盼,好不容易盼到两人考中了秀才。

  消息一传回去,家里就张罗起来了。

  虽然徐鼎和叶卓然都坚持不娶亲,想好好读书。

  但他们家里的长辈却坚持道:

  “人家十六成亲,你都二十三了还没议亲,这像什么话?”

  “只是先定亲,定完你接着去读书。”

  “等过两年读出个大功名,回来再娶就是!又不耽搁你,也省得旁人说些闲言碎语!”

  甚至还有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

  两人无法,只好应了下来。

  因此,相比于其余人全然拒绝,两人反倒是留了活口。

  这让两人顿时招蜂引蝶起来。

  府学教谕没逮着苏润,又错过司彦,正惋惜着,却见徐鼎这里有戏。

  他生怕错过好女婿,干脆以权谋私,将所有人都赶走,只留自己跟徐鼎聊。

  一通交谈下来。

  教谕不仅将徐鼎家的底子摸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定下了几日后,带妻女上门吃席。

  说是吃席,其实就是相看了。

  虽说教谕只是举人,但却掌管玉泉县学之事,乃是学官。

  徐鼎商贾出身,目前又只是秀才。

  真论起来,还是徐鼎高攀。

  何况,徐鼎要读书,若岳父是教谕,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明白教谕的意思。

  但也如实道自己要专心学业,与苏润等人一起潜心准备会试。

  一两年内不可能成亲。

  教谕一听,正中下怀:

  “家中小女颇得宠爱,内子极为不舍,正想多留个两年!”

  徐鼎这里算是定了。

  叶卓然因为家世较差,排名又靠后,张县丞看不上,倒是一众富商趋之若鹜。

  不过他虽然看着有些木讷,话也不多,

  但什么能答应,什么不能答应,也是门清。

  梁父、苏行跟不少富商打过交道,也算是知根知底。

  有他们把关,加上苏润六人都帮着,苏安福还时不时提点两句,反倒真给叶卓然选了个不错的亲家。

  同样是过几日趁着叶卓然办流水席时相看。

  若成,等过两年再成亲。

  徐鼎和叶卓然对此都很满意。

  毕竟。

  要换了他们自己说亲,以他们父母接触的阶层来说,他们肯定说不到这么好的亲事。

  双方都谈的满意,纷纷举杯敬主家。

  苏安福陪着喝了两杯,虽然高兴,也不免叹气。

  他何尝不想为族里的姑娘牵牵红线。

  奈何,徐鼎他们已经是秀才了。

  不用别人说,苏安福也知道族里的女儿肯定是配不上的。

  强行为之,恐伤了苏润的同窗之情。

  与苏安福一个想法的还有卫先这个小老头。

  他一把年纪,女儿早就嫁出去了,连外孙都有了。

  而他家的亲戚里也没个合适的人选,故只能看着苏润六人流口水:

  “唉!可惜了!”

  “本官要是早五六年遇到子渊该多好!”

  “那时候,本官女儿正值芳龄啊!”

  苏润拿筷子的手停滞在半空,默默接了一句:

  “但是五年前,润还不到舞勺。”

  还是个小屁孩!

  卫先一愣,很快长声叹息:

  “唉!无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