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要西行-《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长安城,李家。

  暮色渐沉,李家院子里那棵枣树的影子被拉得细长。

  李母坐在树下,手里拿着针线,却是半晌都没有动一下,只望着西边的天空出神。

  李父从外头医堂走进院子,看到老妻的这般模样,他心下明了,但也只能无声的叹了口气,走过去挨着李母坐下了。

  “又想三娘了?”

  李母回过神,用袖子擦了擦眼角:“这一走就是三年……信是没断过,可我这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玉门关那地方,地处西北,风沙大,气候也干;

  三娘,三娘她,她一个人在那儿……也不知是胖了还是瘦了。”

  “她不是一个人,有秋香,还有老十,还有邵阳。

  更别说,虎头他们还在疏勒呢;

  疏勒离着玉门关就是有些远,但与长安相比,那也是近的。

  虎头是咱自家的孩子,他小姑对他那么好,若是有事,虎头必定是能给三娘出力的。”

  李父虽然嘴上说着这样的话来安慰李母,但他自己的眉头却是蹙了起来。

  “三娘是做大事的人,她留在那里,是在做积大功德的好事。

  只是苦了露珠儿这孩子……”

  李父李母在这儿正说着话呢,就见露珠儿从外头走进了院子。

  三年光阴,足以让一个少女褪去稚气,抽条拔节。

  如今露珠儿身量高挑,眉眼间既有李三娘的清秀灵动,又多了几分沉静坚韧。

  本来趴伏在李母脚边上的大黄狗,摇摇晃晃的爬了起来,摆动着尾巴向着往院子里走进来的露珠儿一步步的走去。

  露珠儿看着已经是一条老狗的大黄,先是对着李父李母行礼问好了,这才蹲身抬手去摸腿边上仍旧在摇尾巴的大黄狗。

  搬了一个小板凳,露珠儿坐到了李母的身旁,大黄狗适时的趴伏在了露珠儿的脚边上。

  李母拉过露珠儿的手,“今日下直怎的这般早?

  可是饿了?

  你舅母她带着六郎去买羊汤了,该是再过一会子就回来了。”

  露珠儿笑着应下了李母的话,“阿婆,我倒还真是有些饿了。

  今日堂里无甚大事,我盘完了帐,堂主就让我归家了。”

  现如今,露珠儿在长安城里妇产堂总堂那里头做个账房,管着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妇产堂的堂主陈雁芙。

  “嗳,那就好。”

  李母看着自家小女娘,那是哪哪儿都好,她透过露珠儿的这张脸,在找寻李三娘的影子。

  “唉,要是你娘在长安,这时候也是该给你成亲了。”

  露珠儿与唐家大郎唐世林的婚事,是三年前就定下的。

  那时露珠儿不过才刚及笄,如今三年过去,露珠儿将要十八了。

  若是李三娘此时在长安,唐家该是会派人登门商议婚期来的了。

  但是因着李三娘远在玉门关抗击疫病,露珠儿的婚事也就一拖再拖。

  这会子,露珠儿听到李母提起她和唐大郎的婚事,她想要张口说些什么,但顿了顿,目光扫过李父李母日渐增多的白发,又看向西边那最后一抹晚霞;

  她就眉眼弯弯的看着李母道:“阿婆,我才多大?

  阿娘都说了,可不放心我这般早早成亲呢。

  唐家要是等不及,那就退婚好了,我不嫁他便是!

  这世间好男儿何其之多?

  没了他唐大郎,也有周大郎;

  难道阿婆担心我嫁不出去不成?

  再说,现如今我可是领薪俸的人,不嫁人也能过得好!

  而且,阿婆和阿翁难道不想露珠儿在家多陪陪你们吗?”

  露珠儿三言两语的就给李父和李母哄得甚是高兴,祖孙三人和大黄狗在枣树下你一句我一言的缓缓叙话,直到李大嫂领着李六郎归家,才打断了三人之间的温情。

  夜里,露珠儿屋里的灯火亮到很晚。

  她好想念自己的阿娘——李三娘。

  快要十八岁的露珠儿,要有近三年没有见过自己的亲娘李三娘了!

  虽然这三年来,李三娘与长安一直都是有书信往来的。

  但三年了啊!

  要有三年了!

  思母之情,让露珠儿在今夜做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她铺开纸笔,开始写信。

  不是写给李三娘的,而是写给唐家大郎唐世林的。

  两日后的一天,半上午的时候,唐大郎提着几包香桂记新出的糕饼来到了李家。

  他如今二十有二了,已是个身姿挺拔的青年模样,面容俊朗,言行举止间愈发的稳重起来。

  进了李家的门,他先是恭敬的拜见了李父李母,又和下直归家的李大兄,和在家的李大嫂,以及李二兄李二嫂见了礼;

  这还没完,现下在家中的李五郎和李六郎也得了唐大郎的问好。

  最后,他这才和露珠儿互相见礼。

  李母要留唐大郎在李家吃午食,就让李五郎和李六郎陪着露珠儿和唐大郎在院子里头坐着闲话吃糕饼。

  “露珠儿,”唐大郎看着她,目光温和而坚定,“你的信,我收到了。”

  露珠儿抬起头,她带着些许紧张看向唐大郎:“世林哥,你怎么想?”

  “我与你同去!”

  唐大郎没有丝毫犹豫,就这么对着露珠儿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于公,玉门关防疫乃医者大事,我辈既习岐黄,当往历练,长见识增医术,方不负平生所学。

  于私……”

  唐大郎他脸色微红,声音却更加清晰,“长安距玉门关,要有近四千里地。

  驾马前行若是顺利,也须得两月有余;

  若是遇上天公不作美,或是有其他琐事耽搁,少说也得三个月才能到达玉门关上。

  你从未出过远门,虽说我也未曾出过太远的地方,最远不过跟着阿耶回江南祭祖;

  但相对而言,我是要比你多些出行的经验来的。

  你我本就是未婚夫妻,我护送你去见未来岳母,就该是我的分内之事。”

  露珠儿张口想要说些什么,结果,一直在旁坐着吃糕饼的李五郎却是被唐大郎的话给惊着了!

  “你们,你们要去找小姑姑!”

  李五郎这一声儿吼的音量可不小,他这一嗓子,给正堂里头坐着的李父李母,灶屋里忙碌做饭食的李大嫂他们都给喊了过来!

  拿着锅铲的李大嫂走出灶屋,看着石凳上坐着的露珠儿,十分惊愕的问:“珠儿,你,你要去玉门关寻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