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金陵迷雾:玉麒麟之谜-《短篇民间故事》

  在繁华的金陵城中,莫家的名声无人不晓。莫莉勋,这位不到三十岁的镇远将军,智勇双全,战功赫赫,让人好生羡慕。而他的妻子江燕如,吏部尚书的独女,端庄贤淑,为莫家育有一儿一女,更是让人称道。

  话说这天,是莫夫人的五十大寿,莫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为了讨母亲欢心,莫莉勋特意重金请来了近来红得发紫的双喜班来府中献艺。寿宴当天,莫府宾客如云,双喜班的戏子们从早唱到晚,连唱了好几出大戏。

  最后,有人点了《狸猫换太子》这出戏。戏唱完后,莫夫人让管家拿了丰厚的赏钱给双喜班。班主雷双喜接过赏钱,满心欢喜地带着众人到后台致谢。然而,就在这时,莫夫人突然注意到一个女子的脖颈上挂着一枚熟悉的玉麒麟,那正是莫家的祖传之宝。

  莫夫人心中一惊,立刻让管家把那女子叫来。那女子名叫于秀娘,听说莫夫人有请,不敢怠慢,赶紧卸了妆就赶了过去。莫夫人见到于秀娘,便问她玉麒麟从何而来。于秀娘一脸茫然,说她从小就佩戴着这枚玉麒麟,至于来历,她自己也记不清了。

  莫夫人又问她父母何在,于秀娘摇了摇头,说她无父无母,是被人卖到戏班的。于秀娘的一问三不知让莫夫人心生疑虑,但她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让管家派人送她回去。然而,莫夫人对儿媳江燕如却起了疑心。

  想当年,沧州刺史莫齐正与吏部侍郎姜启清是挚友。得知江家生了女儿,莫齐正便全家上门道贺。那时莫莉勋才七岁,但已显露出不凡的气质,姜启清夫妇对此赞不绝口。莫齐正见老友如此欣赏其子,便提议两家结为儿女亲家,并取出祖传的玉麒麟作为信物。

  然而,十七年后,江燕如过门时,并没有携带这枚玉麒麟。莫夫人曾特意询问过她,江燕如推说出阁时匆忙,遗落在娘家。如今,这枚玉麒麟却出现在了一个戏子身上,怎能不让莫夫人心生疑虑?

  半个月后,莫夫人请江夫人去临江阁看戏。上次莫夫人大寿,江夫人因病未出席,这次她主动邀约,江夫人也不好推辞,便欣然赴约。那天演的是《贵妃醉酒》,于秀娘把杨贵妃演得活灵活现,台下的看客们不停地拍手叫好。

  谢幕后,莫夫人一直称赞戏演得太精彩了,要重赏。她让婢女去请于秀娘来雅间。江夫人向来不爱看戏,但见婆婆喜欢,便随口附和了几句。于秀娘卸完妆后,换了衣裳来到雅间,朝两位夫人施了一礼。

  莫夫人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然后问她随身佩戴的玉麒麟在何处,想让江夫人也欣赏一下。于秀娘便从脖颈上取下玉麒麟交到莫夫人手中。莫夫人拉着江夫人的手说道:“请江夫人看看,这玉麒麟像不像咱两家定亲时的信物呢?”

  一旁的江夫人看到这枚玉麒麟,顿时慌了神,吞吞吐吐地说:“这玉麒麟可是你们莫家的祖传宝贝,怎么能与这平头百姓的东西相比呢?”莫夫人见江夫人神色慌张,便知道这事儿大有文章。她吩咐管家派人注意江夫人的动向。

  果不其然,第二天,江夫人又去了临江阁,又见于秀娘。数日之后,江府派人请莫夫人去做客。莫夫人准备了一些礼物前往,却发现于秀娘也在府中。江夫人便对莫夫人说,自从在临江阁听了于秀娘的戏后,她太喜欢了,久久无法忘怀,干脆就认她做了干女儿,留在府上,这样想听戏的时候就能立马听到。

  江夫人又说,男人家都是三妻四妾,可莫莉勋自打成婚后,就再未娶妾。堂堂的镇远将军只有一个妻子,那传出去会让人说江燕如善妒。不如就把于秀娘纳为妾室吧。

  莫夫人心想,你这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她厉声说道:“要纳于秀娘为妾也可以,不过江夫人,你可要对我说实话。”江夫人一看事情已经瞒不住了,只好把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于秀娘才是真正的江燕如。她三岁时由婢女带出去玩,便不知所踪。这些年江家一直在苦苦寻找,谁知她竟然被人卖到戏班里。江夫人也是看到了玉麒麟才认出了女儿。

  莫夫人又问:“那我家中的江燕如又是何人?”江夫人答道:“她是燕如失踪后,从我家过继来的远方侄女。为了掩人耳目,对外我们声称她就是燕如。”

  江夫人说着,便与于秀娘一起向莫夫人磕头,求她务必纳真正的江燕如为妾。莫夫人也是身为人母,得知实情后便不再追究,答应了下来。

  一个月后,莫将军纳了一门妾室。有人说她是江家的女儿,也有人说她是双喜班的于秀娘。只是从此之后,人们再也看不到于秀娘唱戏了。

  唉,儿童拐卖问题真是一个让人无比痛心的话题。人贩子为一己私利,却让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许多父母不得不抛下工作,踏上漫漫的寻子之路。然而,真正能找回孩子的家庭毕竟还在少数,更多的家庭因此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除了要对人贩子严惩不贷之外,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用心看护好孩子。同时,也要对孩子从小就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让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主动求助。愿天下早日无拐,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团圆幸福。

  喜欢短篇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