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破壁残垣-《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张红旗是不懂这些什么佛爷、护托啥的里头都有什么规矩。

  可他懂得这些混混的黏糊劲。

  人家是地头蛇,谁特么知道暗地里能藏多久?

  上来就给对方打疼了打怕了,让对方觉得招惹自己这些人,不划算,成本太高承受不起,才能真的安稳。

  这帮瘪犊子本身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严打一开始,这帮人但凡冒头,就是吃枪子的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红旗他们还算是拯救了邱小安这瘪犊子呐。

  要不然,以他的智商,绝对活不过严打。

  至于说一味的穷追猛打,会不会惹来报复?

  别闹了,你不反抗,人家就能饶了你?

  从小五子喊破那个新手贼偷的时刻,对面就把你记恨上了。

  这一点,张红旗还真没冤枉邱小安一帮子。

  因为在卫生院接受治疗之后,派出所的民警收集到的口证表明,邱小安确实有打听小五子这些人的身份和下落的行为。

  那几个被抓的小崽子,口风可不够紧。

  至于邱小安自己,也没好到哪去。

  能往麻三身上栽的罪名,他是一条都没放过。

  他右脚腕子粉碎性骨折,作为全市武术套路第三名,邱小安太特么明白自己今后会是个啥模样了。

  一准得瘸。

  都特么瘸了,还咋当护托?

  别说护托了,不被其他听说消息的混混找上门来摆弄,就算是走了大运了。

  这货品性不行,他也不是不清楚,得罪人太多,落魄了,一准落不了好!

  原本就因为前面一直抓不到人,心里憋了一肚子火的派出所民警,自然不会惯着邱小安这一帮子。

  麻三跑了不要紧,该他的罪过,一点也少不了。

  全特么记录在案!

  最后,邱小安数罪并罚,又是一犯再犯,愣给判了八年大狱!

  看似麻三机灵,邱小安是个倒霉蛋,可实际上真就不一定。

  麻三在严打期间被抓,这个惯偷原本就是拘留所和劳改农场的常客。

  以他的经验,偷东西被抓,顶多劳教。

  结果因为眼下邱小安交代的供词,数案合并处理,吃了枪子。

  只能说,活该。

  原本打算对麻三穷追猛打的张红旗他们,眼下反倒是彻底失去了这瘪犊子的线索。

  因为就在市场这场伏击战爆发的同时,邱小安和麻三的上头,也就是所谓的把子,被人给扫了。

  这种级别的黑吃黑,在普通人看不见的阴暗角落里一旦爆发,必然伴随着腥风血雨。

  那把子倒也没死,领着残余的几个手下躲出去了。

  而正好找上门的麻三,当做技术型人才给重点照顾,一块带走了……

  反正就是,张红旗一帮稀里糊涂的,少了一个仇家。

  等到乱局结束,即便那个所谓的把子真能收复失地,也想不起来邱小安这档子事了。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张红旗他们这边刚处理完邱小安这档子事,狠狠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那边赵刚他妈郭大娘,就给张红旗打听到了靠谱的房子。

  还不止一套,一溜小院紧挨着,眼下没人得意,对政府而言完全是包袱,可以后世的眼光来打量,真就是美的冒泡了!

  郭大妈给找这院子,在乐春坊,位置相当好,就是院子里头一言难尽。

  这也是当初张红旗给郭大妈交代的时候,提的要求太多的缘故,全京城能买卖的房子真不少,可符合要求的,一时半会不太容易打听到。

  乐春坊位于什刹海南边的那片胡同群里头,从白米斜街插进去,再往南走一截就是。

  这地方往上数,真有点年头,当然,京城这地方,但凡是保存稍微好点的院子,都有年头,也都有点来历。

  这片地方,最早是明朝的一个南方人给买下了,好像是个进士,当初建造的时候,按照江南的景致给打造的,取了个乐春坊的名字。

  后来几经易手,民国时候给整成了澡堂子,解放后建过小厂子,再后来,遭遇了火灾,也就一直荒废了。

  整个巷子里头,拢共才六个小院子。

  位置是真的好,距离什刹海、故宫、北海这些个着名的景点全都不远,可里头也是真的破。

  都遭火灾了,能不破吗?

  郭大妈也是通过当地街道办打听到有这么个地方的。

  老太太也是头回来,在本地街道办魏大妈的带领下,这才给开了最大那个院子的门。

  往里头一瞅,郭大妈直皱眉。

  心底就觉得,有负张红旗这孩子的嘱托。

  里头别说住人了,整一个残垣断壁,真想折腾,比划块地方重新盖房子还费事费钱。

  “老李,这里头也太那啥了吧?你之前也没说烂成这样子啊?”

  “郭姐,遭了火的,能有什么好模样?真不是故意瞒什么,你们来瞅一眼就全露馅的事,咱们老姐妹的,我真不至于。

  不过要不是这样,街道里也不会着急往外头卖不是?”

  “倒是这么个理儿。”

  话虽这么说,可郭大妈依然心里不舒坦,也没觉得张红旗他们几个小年轻能看上这样的院子。

  张红旗带着特意请假过来的林彩英在院子里东看看西瞧瞧,小两口嘀嘀咕咕,实际是在盘算,这院子要是买下来,今后该如何规划。

  赵铁柱仰着个大脸,跟郭大妈和本地街道办的大妈站一块,仨人凑一块唠闲嗑,已经开始扯附近某个小学老师被人家丈夫堵着门打的八卦了。

  “魏大妈,这院子产权啥的,清楚吗?”

  “哎呀,孩子,你真看上了?”

  “拾掇起来挺麻烦的,产权上我们两口子也有点担心。”

  “产权上没问题,就是那个,我和你郭大妈我们是多少年的老姐妹了,孩子,这也没外人,我就直说了。

  这院子是街道办的,你们给了钱,再反悔,可不好折腾。”

  喜欢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