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阻击敌军,姜维醒悟-《三国之季汉演义》

  廖化皱眉看着城下乌泱泱的贼军,再看看刚刚收到的来自略阳的消息。

  大将军说这些贼人只不过是疑兵罢了。

  可哪家的疑兵会这么多,而且这么的悍不畏死!

  在这段坚守成纪的日子里,贼军曾几度攻上城墙。

  虽然最后都被廖化拼死赶了下去,但自己这边的人手也颇有折损。

  “父亲,您先下去歇息歇息吧。”

  “这里我们帮您顶一会儿!”

  廖文来到廖化身边,低声说道。

  从自己拜廖化为父的时候,父亲就已经须发皆白。

  现在又是好几年过去,父亲也越发的苍老起来,让廖文不由得心疼不已。

  廖化闻言皱眉道:

  “常言道,军中无父子。”

  “谁让你这么称呼我的!”

  听到廖化的话,廖文立刻改口道:

  “将军教训的是,属下请将军暂去歇息。”

  “城上一应防务,属下替将军盯着!”

  廖化这才点点头:

  “也好!”

  “不过敌人若是进攻的话,需立刻叫我!”

  此时刚好是敌人被杀退,尚在休整的时候。

  城上的士兵也正在搬运伤员,补充守城器械。

  是个难得的空闲时间。

  廖化虽勇,但终究是岁月不饶人。

  连日的紧张已经让他觉得有些精力不济。

  听到廖化的话,廖文立刻应是。

  廖化这才放松心神,一步一步的朝着城下走去。

  与此同时,城下的钟会正在大帐中眉头紧皱:

  “你们之前在天水的时候,蜀军也这么难缠吗?”

  钟会询问的对象是高诞。

  原本以为这些年过去,刘谌就算是集中兵力北伐,也无非就是用诸葛亮的那些老套路。

  而这些套路都被当初和诸葛亮交手过并顺利活下来的将领们给记了下来。

  再加上当初曾经两次和刘谌交手。

  让钟会觉得自己这次的准备工作做的很足,就算不能消灭刘谌,也能大大的削弱刘谌的力量!

  最起码也要把他们赶出雍州,然后才能专心的应对洛阳方面。

  然而现实却给了钟会迎头一击。

  在用三路疑兵吸引姜维的注意力之后,钟会率大军进攻成纪。

  但却在成纪城下难以寸进。

  兴国那边传来消息,说略阳方面除了一直在派斥候打探消息外。

  并没有调动兵马的迹象。

  这说明自己的疑兵之计已经起效了。

  姜维并没有看出来自己的真正意图。

  可钟会同样也知道。

  自己的计策只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若是不能在姜维反应过来拿下成纪,大军前进的脚步很有可能就会被阻碍。

  不光朝廷接受不了这个结果,钟会自己也接受不了。

  他不会让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那个失败者!

  听到钟会的话,高诞立刻说道:

  “此前末将和杜监军从显亲撤退后,并没有在成纪城中待多久,就被敌人给夺了城池。”

  “所以城中具体情况,末将也不是很清楚!”

  这些话早在高诞从成纪败退的时候,就已经在送往长安的奏报中说过。

  等到钟会到达广魏之后,又说了一遍。

  今天钟会再次提起,高诞只能再次重复。

  钟会如此反复询问的目的,也不是真的要让高诞难堪。

  而是借着这个话题稍稍解一下心中的烦闷。

  果然,在听到高诞将事情再次复述一遍后,钟会点了点头:

  “士兵修整的如何了?”

  高诞赶紧说道:

  “退下来的弟兄们已经重新整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击!”

  钟会道:

  “那还等什么,擂鼓,攻城!”

  很快,一阵鼓声就传遍整个战场。

  魏军开始抬着各种攻城器械快步奔向成纪城墙。

  与此同时,城上的廖文也发现了敌人的动向。

  当即就往城下奔去,准备叫醒廖化。

  可是当廖文看到廖化正满脸疲惫的睡意昏沉的时候。

  心中又升起一丝不忍,父亲这么大年纪,能跟随陛下出征已是不易。

  自己好歹也是讲武堂一期出身,又是守城战。

  未必不能一试!

  想到这里,廖文的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豪情。

  这次和自己一起来成纪的,还有同样讲武堂出身的杜栩,以及野路子的吴明。

  廖文觉得自己三个人完全可以守得住城池!

  廖文折身返回城头,把杜栩和吴明叫来:

  “将军连日守城疲惫不堪,现在正在沉睡之中。”

  “咱们跟着将军守城多日,也已经知道了敌人的路数。”

  “你我只要不贪功,便可以稳守城池。”

  “建功立业倒是其次,能让将军多休息休息才是正道。”

  和廖文一样,杜栩和吴明到达成纪之后,大多数时间都是处在学习的阶段。

  真正的城防还是廖化一手操持。

  吴明对此毫无意见,他都恨不得自己亲自杀到敌阵中找魏兵报仇。

  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倒是杜栩脸上露出一丝犹疑:

  “这么做不好吧!”

  “咱们虽然熟知城防,但是毕竟没有调令在身。”

  “万一有哪里补救不及,岂不是要酿成大祸?”

  廖文却拍着胸脯说道:

  “杜兄,你也是讲武堂出身。”

  “也是经历过多次历练的,难不成你怕了贼人?”

  杜栩摇头道:

  “我自然是不怕的。”

  “但是廖将军的消息送出去这么多天,都没有消息传回来。”

  “恐怕形势不容乐观。”

  “而且成纪之后便是显亲,一旦有失。”

  “兴国的敌人就会和城下的贼军连成一片 。”

  “到时候不光是显亲有危险,就连冀县同样也会有危险!”

  “须知道,陛下现在还在冀县,咱们冒不起这个风险!”

  廖文正待反驳,却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杜栩说的没错!”

  下意识的转过头,正好看到廖化阴沉着脸,满是怒意的表情。

  廖文见状心中一惊,赶紧说道:

  “将军,你醒了?!”

  杜栩和吴明也赶紧躬身行礼。

  廖化没有理会二人,径直走到廖文面前。

  劈头就是一鞭子。

  虽然有头盔护着 ,但是那股大力依然让廖文忍不住打了个趔趄。

  “战场之上,主将所说的一切都是军令。”

  “我刚才是不是让你在敌人准备进攻的时候叫醒我?”

  廖文站定身形:

  “回将军的话,是!”

  “那违背主将命令,是什么罪过,你清楚吗!”

  廖文脸色一白。

  战场抗命,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杜栩和吴明同样脸色一变。

  尤其是杜栩,赶紧出言道:

  “启禀将军,廖护军只是心疼将军太过劳累而已。”

  “并非是真心要违抗军令,且卑职已经劝说过他。”

  “还望将军明察!”

  吴明也赶紧向廖化求情。

  从城下战鼓敲响的那一刻,廖化就已经醒了。

  但他却没有主动上城墙,就是想看看廖文会怎么做!

  此子心性本就不如他弟弟沉稳。

  而事实也果如廖化所预料的那样,他根本就没打算叫醒自己。

  虽然廖化知道这是儿子心疼自己太过操劳,可是孰轻孰重总是要分清楚的。

  此次北伐,廖化执意随军出征,除了有一直以来的坚持外,同样也有替他们兄弟二人多争取一些圣眷的想法。

  将来廖氏一门,还指望着兄弟二人担起来呢。

  可是廖文的举动却让廖化有些失望。

  见微知着,若是他这个性格不改,早晚会吃大亏的!

  正待再说些什么,有人奔至廖化身边:

  “将军,贼人马上就进入弓箭射程了!”

  听到这话,廖化立刻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

  “大敌当前,权且记下你的罪过。”

  “还不赶紧到城上御敌!”

  三人各自松了一口气,立刻转身离开。

  廖化也来到城头,通过垛口朝下看去。

  确如廖文所想,城下的敌人并没有施展出什么新意来。

  廖化立刻下令反击。

  一时间,喊杀声再次响彻云霄。

  而在另一边,牵弘带着的兵马同样陷入到了苦战当中。

  在牵弘领兵到达通渭之后,第一时间对通渭发动了进攻。

  通渭城池本就不怎么高大。

  当初也曾经被牵弘打下来过。

  再加上后来陇西和南安归于大汉。

  将廖化从通渭调走之后,刘谌也没有怎么多费心思在通渭布防。

  这就导致通渭的城防并不算坚实。

  以至于军演中依然觉得通渭还在自己手里的刘谌根本不知道,当他收到消息的时候,其实通渭已经再次易主了。

  牵弘同样也没想到这次进攻通渭的计划居然这么顺利。

  让自己这支原本只肩负着疑兵使命的军队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

  夺取通渭之后,牵弘第一时间就想好了去路。

  他不准备直接杀往冀县,因为上次在甘谷的惨状还历历在目。

  他准备去成纪和钟会会合。

  然而接下来的变故,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他遇到了一些预想之外的抵抗。

  一开始只有几十人,在看到牵弘大军后立刻遁走。

  然后发展到几百人,只是稍作抵抗便被牵弘打退。

  再到后来的上千人马,已经能让牵弘不自觉的重视起来。

  因为在牵弘看来,这些人更像是临时组织起来的。

  而不是专门被调集过来,阻拦自己动作的。

  可问题在于,这些蜀军士兵是怎么知道消息,并且能在这么短时间内集结完毕的。

  要知道通渭离着冀县可有相当一段距离。

  就算是刘谌的反应再快,也不至于这么快吧!

  难道他不需要重兵布防别的地方吗?

  牵弘看着眼前这些队伍并不怎么严整的士兵。

  打心眼里觉得这群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可为什么这群乌合之众给牵弘的感觉又有那么一丝悍不畏死的决绝?!

  牵弘不知道的是,这些人既不是地方上布防的军队,也不是刘谌快速反应过来之后支援过来的兵马。

  而是当初被刘谌派往天水各个村子里的讲武堂学子们组织起来的民兵。

  天水作为刘谌北伐打下来的第一块地盘,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陇西和南安郡都派了人,天水自然也不会例外。

  同样的,刘谌的所有优待政策全都是在天水最先实施的。

  自然大汉在天水也更加的得人心。

  当牵弘攻破通渭的消息传来,各个村子里的民兵第一时间就被那些讲武堂学子给组织了起来。

  而牵弘最先遇到的那批人,也并不是要来抵抗的。

  在探明敌情后,一边向冀县传递消息,一边到别的村子里联络其余人。

  因为这些讲武堂出身的学子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坐视敌人在天水境内纵横。

  这样会给地方百姓带来惶恐的同时们,也会让大汉的声望下降。

  更会给朝廷围堵贼人带来 不小的麻烦。

  所以他们准备自发的组织起来,在朝廷兵马到来之前,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第一道防线。

  虽然每个村子里只有寥寥三四副甲,但若是能集中到一起,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

  那些得到消息的各个村子的讲武堂学子,立刻带着村子里的民兵,赶到贼军必经之路上进行拦截。

  尽可能的拖延他们前进的脚步,等待朝廷援兵的到来。

  这就是牵弘他们遇到的这支军队的真正来历。

  虽然牵弘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但既然已经杀到这里,就没有后退的理由。

  片刻之后,牵弘便开始指挥着麾下士兵发动进攻。

  很快,双方就交战在一起,连绵的喊杀声和惨叫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远在略阳的姜维也已经收到了刘谌送来的几份推演方案。

  这些方案上不约而同的把显亲当做最险要的地方,让姜维本能的察觉到一丝不对劲儿。

  这分明就是奔着成纪和略阳起不到作用的结果去的。

  可是这个计划是自己和陛下共同谋划得来的。

  具体怎么实施,陛下也是心知肚明。

  那为什么陛下还会送这样的东西过来?

  联想到廖化送来的奏报、街亭出现的敌人以及通渭出现敌军的消息。

  姜维的目光盯着舆图上敌我双方的兵力分布目不转睛的看着。

  突然,姜维脸色一变。

  如果按照这些讲武堂学子推算出来的结论。

  那自己很有可能中了敌人的疑兵之计!

  也就是说,兴国城中很有可能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