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再攻陈仓-《三国之季汉演义》

  “夺取陈仓?”

  张翼惊讶的说道。

  陈仓谁不想夺?

  可是在这攻了快有两年时间吧。

  虽说只是佯攻,但每次的进攻都是竭尽全力。

  结果呢?徒劳无功罢了。

  搞得张翼的心气儿都快磨没了。

  只当是陛下让自己和霍将军带着人在这练兵。

  然后等大举进攻长安附近关隘的时候,为陛下提供一批善于攻城的士兵。

  这会儿霍弋却说要夺取陈仓!

  霍弋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城上守将是谁。”

  “但是我大概能够猜到对面为什么要这么做。”

  “司马攸想要进攻天水,必然要征调大量的兵马。”

  “否则根本不是陛下的对手。”

  “可雍州就这么大,陛下又切断了凉州和长安的联系。”

  “更别说司马攸还要死盯着洛阳方向。”

  “兵力绝对不会富裕。”

  “所以这个新来的守将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意在从陈仓抽调一部分兵马进攻陛下。”

  张翼闻言沉思片刻后说道:

  “霍将军的意思是,咱们在这示敌以弱。”

  “等对方觉得把咱们的底摸的差不多,把兵调走之后。”

  “咱们再竭尽全力的进攻,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夺取陈仓?”

  霍弋点了点头:

  “没错!”

  张翼豁然起身,开始在帐中来回踱步。

  片刻之后,右拳重重的砸在左手上,面露喜色的说道:

  “若真是如此,咱们恐怕要立下大功了!”

  夺取陈仓,往东可以威胁长安方向,往西可以将扶风郡和天水之间的道路打通。

  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司马攸都必须要分兵防守,这样一来就大大的牵制了敌人的力量。

  陛下才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的敌人!

  “太好了!太好了!”

  “那从明日开始,咱们就逐渐降低进攻强度!”

  张翼激动的说道。

  霍弋摇了摇头:

  “不,咱们要先猛烈进攻,然后在失利之后慢慢放缓进攻强度。”

  “能被派来这里的人,不可能是傻子。”

  “而且临走的时候,石苞也必然交待过此人如何应对咱们。”

  “别忘了,城里还有个郭统呢。”

  “他可是跟着石苞和咱们对峙了这么长时间,咱们的兵力他是 一清二楚!”

  张翼道:

  “那具体应该如何实施?请霍将军细言之!”

  霍弋说道:

  “明日开始,发动猛攻。”

  “让城上守将知道咱们很急于夺取陈仓。”

  “再派人前往天水,告诉陛下咱们的计划。”

  “只要长安的贼兵一到天水,咱们就可以减弱进攻势头。”

  “给城上贼人营造出一种兵力抽调往天水的错觉。”

  张翼兴奋的说道:

  “如此一来,敌人多半也会抽调兵力前往天水方向。”

  “那时候咱们就可以以优势兵力一鼓而下,夺取陈仓!”

  霍弋再次点头:

  “正是如此!”

  而在陈仓城上,杨锐正在盯着城下连绵不断的营房看。

  郭统则陪在杨锐身边。

  对于杨锐的到来,郭统的心里其实是很不爽的。

  原本以为自己在这里镇守了数年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石苞被调走之后,秦王殿下就应该把自己升为陈仓守将。

  谁知道突然来了个杨锐。

  但是郭统却没有办法,谁让人家出身弘农杨氏。

  好在郭统对司马攸足够忠诚,也知道陈仓之于长安的重要。

  再加上石苞临走前的嘱托。

  只要能守住陈仓,等秦王击退刘谌后,他会亲自替自己表功。

  在杨锐正式接手陈仓后,郭统便立刻向杨锐介绍了这些年两军对峙的情况。

  以及城下蜀军的兵力部署。

  杨锐看着城下的营房,知道郭统所言非虚。

  果不其然,在后面的攻防战中,杨锐也见识到了城下蜀军的厉害之处。

  自此杨锐便断了出城偷袭的念头。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锐也知道长安已经出兵前往陇西。

  这让杨锐的心中升起一股担忧。

  临行前,钟会反复强调蜀军在陇西有多么势大。

  以此来告诉杨锐守住陈仓的重要性。

  但钟会不知道的是,他强调的有些过了。

  让杨锐在陈仓开始不由自主的把重心放在接近千里之外的陇西!

  第二天一大早,城下便传来喊杀声。

  那是霍弋和张翼按照定好的计划开始进攻城池。

  城上的守军反应也很快,几乎是在汉军到达城下的同时。

  城上的防务已经布置完毕。

  杨锐和郭统也各自就位。

  听着城上城下震天的喊杀声,杨锐赶紧询问怎么回事。

  “末将不知,但是看攻势,像是要跟咱们拼命的架势。”

  “末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这样的攻势了。”

  听到这话,杨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此时距离太尉他们出发只过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莫非敌军已经知道消息了?

  他们的消息有这么灵通吗?

  还是说,有人提前向蜀军泄露了太尉他们的行踪?

  但很快杨锐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原因无他,当初司马攸到达长安的时候,身上背的可是反贼的名头。

  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跟随司马攸的,肯定都是忠心耿耿的人,不存在和敌人暗通款曲。

  那敌人的嗅觉也有点太敏锐了吧?

  还是说这根本就是自己多想?

  两个多时辰后,汉军结束了攻势,如潮水一般退了下去。

  看着正在城下搬运友军尸体的蜀军。

  杨锐最终还是决定给秦王写一封信,让他多加注意。

  接下来的日子,张翼和霍弋轮流统兵,对陈仓发动猛烈攻势。

  使杨锐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抵御汉军的进攻上。

  而另一边,刘谌也已经收到了霍弋和张翼两人拟定的计划。

  “霍卿和张卿做的很对。”

  “战场之事,本就不全在战场上。”

  “派人前往广魏打探消息,一旦有长安方面的动向,要第一时间汇报!”

  吩咐完这件事后,刘谌又对廖化说道:

  “廖老将军,新兵训练的如何了?”

  那些新招募的士兵早就已经集结完毕,投入到训练当中。

  负责此事的正是廖化。

  廖化闻言笑着说道:

  “老臣真是服了陛下了。”

  “组织民兵这样的举措,陛下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那些新招募的士兵不光体魄健壮,而且对战阵之法还颇为熟悉。”

  “老臣甚至觉得有一部分可以直接提拔上来做低级将官!”

  廖化嘴里熟悉战阵之法的那批人。

  正是当初那些讲武堂学子们挑选出来符合披甲的那一批。

  刘谌听到廖化的话笑着说道:

  “大汉从来都是以军功晋升,即便是讲武堂学子也是从小兵开始做起。”

  “他们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马上大战在即,若是这些人是真有本事的,肯定也会很快建功立业!”

  廖化也笑着说道:

  “老臣不过一句戏言而已,陛下不必当真。”

  刘谌倒是很想说一句,古来多少事一开始都是用戏言的方式说出来的。

  说的多了,有人记在心里了,自然也就变成真的了。

  但是对于廖化这位老将,刘谌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这么做。

  “廖将军,在夺回长安之前,一切都要按照战时来管理。”

  “须知道,军中无戏言啊!”

  姜维明显看出来刘谌的想法,刘谌不方便说或者是不想说的话,当然由他这个大将军来代劳。

  廖化闻言立刻明白过来,当即便说道:

  “是臣唐突了!”

  刘谌摆了摆手:

  “眼下已经二月,想来那长安兵马已经出发。”

  “接下来是该咱们布置防线的时候了。”

  姜维立刻来到舆图前:

  “陛下,咱们此前已经分析过,贼军多半会兵分两路,同时给咱们防守压力。”

  “但是臣觉得,既然要打,就不能在咱们的地盘上打。”

  “天水三郡建设极其不易,真要是让贼军杀进来把三郡打烂了。”

  “对咱们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所以臣的意见是,咱们要把战线推到广魏郡。”

  “在他们的地盘上打,即便是不能完全推进到广魏郡,起码也要在广魏和天水或者南安的交界处来打。”

  刘谌对此倒是不陌生,拒敌于国门之外,是每一个成熟的将领或者君王都会做的事。

  “那伯约具体有什么想法,说来朕听听?”

  姜维指着舆图说道:

  “陛下的行宫安置在天水。”

  “那对于他们来说,首要的进攻目标便是天水。”

  “贼军从长安方向打过来,无非是两个地方。”

  “第一,兴国!”

  “这里是华水流经的地方,无论是粮草运输还是士兵转移,都十分的方便。”

  “贼人携大军前来,若是想要快速转进,水路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临渭!”

  “从扶风郡杀过来,临渭是必经之路。”

  “只有从临渭走,他们才能够过上邽直接杀奔天水,威胁到咱们在陇西的根基,也就是陛下您!”

  面对姜维的分析,刘谌先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随后又摇头说道:

  “恐怕没这么简单。”

  “咱们之前在陇西和南安把长安派过来的人马赶走。”

  “司马攸和钟会不会没得到消息。”

  “他们肯定知道这会儿陇西和南安的大致情况。”

  “朕估计他们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这两个地方。”

  姜维点了点头道:

  “臣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打算派人告诉姜筠,让他着重提防平襄方面的动静。”

  “若是有敌人的话,多半是要从那里杀过来的。”

  刘谌笑着说道:

  “有伯约在,朕着实少操了很多的心!”

  姜维谦虚道: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那伯约以为,敌人这两路兵马会是由谁领队?”

  姜维皱着眉头思索一番道:

  “司马攸当初是仓促逃出洛阳的。”

  “咱们知道的在他身边的人有钟会、杜预、司马望和石苞。”

  “其余人臣并不知道,所以暂时不做考虑。”

  “这四个人当中,司马望肯定不会带兵出征的。”

  “一则年纪太大,二则长安仅凭一个司马攸无法完全压制,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坐镇。”

  “况且那司马攸也未必对司马望完全放心。”

  “要知道咱们的归义侯司马楙可是司马望的亲儿子,而他又是关彝在并州的时候策反的。”

  “更别说司马望的父亲司马孚可是站在司马炎那边的。”

  “司马攸就算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放他离开长安。”

  “剩下的三个人中,钟会多半是要带兵出征的。”

  “而且很有可能是进攻主力。”

  “至于杜预和石苞,臣觉得多半会是杜预前来。”

  “此人当初在汉中之战时,及时的接走了钟会和石苞,导致咱们没能一击将其覆灭。”

  “可见其人的战略眼光不俗。”

  “这些年呆在冯翊,依靠弱势兵力硬生生的挡住了司马炎大军进攻。”

  “这样的人,放到司马炎已经退兵的东线,着实是有点浪费。”

  “而且霍弋他们来信说的很清楚。”

  “陈仓守将换人,石苞已经被调离了陈仓。”

  “臣猜测多半是被调到冯翊方向,盯死司马炎。”

  “要知道石苞全家可是被司马昭杀的一个不剩。”

  “石苞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司马炎进长安的!”

  “当然了,这不过是臣的推测罢了。”

  “司马攸到底派谁前来,臣不能妄下断论!”

  刘谌赞叹道:

  “伯约不愧是朕的大将军。”

  “一番剖析下来,敌情已经明了了七八分。”

  “战场上,能料敌五分便能掌握先机,更何况是七八分。”

  “不管最后来的人是谁,咱们都可以从容地做出应对。”

  “兵马调动之事,朕依然交给你全权负责,朕不会随意插手。”

  “朕只会对你保证,大军所需一应物资,朕会分毫不差的供应给你。”

  “朕只有一个要求,务必要在天水之外的地方,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姜维感受到刘谌话里的信任,也感受到这份看重的力量。

  当即便行礼道: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拒敌于天水之外!”

  说完之后,姜维又对刘谌说道:

  “陛下,臣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是关于街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