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姜维得孙-《三国之季汉演义》

  南中的闹剧虽然结束了,但是刘谌却不打算再如上次那样,对这些人轻轻揭过。

  下一次想再有这么好的理由送到自己手里,指不定得到什么时候。

  那些叛乱之人,自然是抄家灭族,对于不够资格被砍头的,全都充作苦役。遇赦不赦。

  对于那些没有叛乱,或者说没有来得及参与到这件事当中的世家。

  刘谌依然盛情的发出邀请,让他们前往天水,得到属于他们的土地。

  至于他们原本在益州的土地,朝廷按照市价进行收购。

  其余财物,则可以随身带往天水。

  面对刘谌开出的优厚条件,这些人在心里恨死了那些之前谋反的人。

  本身朝廷就打算对自己这些人动手,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

  现在好了,除了乖乖前往天水,哪里还有第二条路可以选?

  至于朝廷把这些土地按照市价折算给自己。

  朝廷敢给,他们也不敢要啊!

  唯一的好消息是陛下允许自己带上浮财前往天水 ,这说明陛下还没打算对自己这些人赶尽杀绝。

  如果这也算是好消息的话。

  于是整个益州劫后余生的这些家族,纷纷表示愿意将家族的土地捐献给朝廷,分文不取。

  以此来表示自己愿意支援大汉北伐的忠心!

  刘谌接到消息后,对这些人很是夸赞了一番:

  “到底都是体面人啊!”

  “李卿!”

  “臣在!”

  “即刻给成都去旨。”

  “让樊建派人前往南中诸郡,接收这些土地。”

  “土地到手,令地方官府仔细登记。”

  “然后再分发给当地百姓。”

  “分地原则,依然按照之前的做法。”

  “两分上,三分中,五分下!”

  听到刘谌的话,李骧立刻躬身道:

  “臣遵旨!”

  说话间,有侍卫进来对刘谌说道:

  “启禀陛下,大将军在行宫外求见。”

  听到侍卫的话,刘谌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伯约这么快就回来了?”

  “让他进来吧!”

  很快,姜维便出现在刘谌面前。

  “臣姜维,见过陛下!”

  刘谌笑着将姜维扶起:

  “伯约为何不在家多住些时日,这么着急返回做什么?”

  夺取两郡之后,刘谌便给姜维放了一个长假,让他回老家好好看看。

  毕竟从夺取天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这一年多的时间,姜维一直忙于战事,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考虑别的事情。

  这件事便这么一直耽搁了下来。

  如今三郡战事平定,朝廷暂时又不打算对广魏用兵。

  趁着这个难得的空闲期,刘谌给姜维放了个长假,让他回家去看看。

  姜维虽然出身天水姜氏,可人生最重要的时间都是在大汉度过,对天水姜氏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真正让姜维下定决心回家一看的,是因为姜筠在他返回天水的时候告诉他。

  他还有一个亲孙子姜明,如今正在冀县老家。(注1)

  之所以直到现在才告诉姜维,自然是不想姜维在战事中分心。

  姜维闻言心中一震,连忙拉住姜筠仔细询问。

  终于在姜筠的嘴里知道前因后果。

  当年姜维在天水是有家室的。

  投降大汉之后,本来打算等大汉在天水站稳脚跟之后,再去接妻小过来。

  岂料马谡大意失街亭,导致丞相不得不退走汉中。

  姜维想要将家小接走的想法也泡汤了。

  后面姜维也曾派人悄悄前往天水,看看能不能试着把妻小接走。

  谁知道魏军夺回天水之后,便将其家小尽数掠走,后面便再也没有了消息。

  随后姜维便把所有心思全都投入到北伐当中去,终生未娶,只是纳了几个妾室照顾起居。

  自然也就无嗣。(注2)

  当初刘谌给廖化寻找义子的时候,曾经询问过姜维的意见。

  心灰意冷的姜维拒绝了刘谌的好意,此事最终作罢。

  没想到如今得到了自己还有一个亲孙子的消息。

  原来,在姜维跟随丞相一起退走汉中之后。

  姜维的家小确实被魏军掠走,但紧接着曹叡便大赦天下。

  再加上姜维不过天水一州从事而已,并无人将其放在心上。

  给了天水姜氏从中运作的机会,将其家小顺利救回。

  奈何姜母年事已高,回来后不久便病死。

  只留下孤儿寡母,不久后其妻也忧劳而死。

  其子被族人抚养长大后娶妻生子。

  到底是没有家人帮衬,一个人想要支应一个家庭何其艰难。

  最终其子也在姜明十五岁那年,积劳成疾而死。

  再次留下孤儿寡母至今!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姜维心中无比的激动。

  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的姜维突然得知自己还有一个亲孙子。

  说不激动是假的,夺取南安后便立刻返回天水,想要去见见自己的亲孙子。

  而刘谌也是在姜维返回天水后得知这个消息。

  立刻给姜维放了一个长假,让他回家去看看。

  如今姜维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多半是带着孙子一起回来的。

  果然,在听到刘谌的询问后。

  姜维笑着说道:

  “臣此次回乡,见了族人,祭拜了父母,又认了孙儿。”

  “便再无心事,想到两位先帝和丞相的遗志,想到陛下的北伐大业。”

  “就带着孙儿姜明回来了!”

  刘谌笑着说道:

  “哦?姜明何在?”

  姜维道:

  “正在行宫外面等候。”

  刘谌道:

  “那还不快让他进来!”

  很快,姜明便出现在刘谌面前。

  因为姜维儿子独自一人支撑家庭的缘故,所以成婚时间很晚。

  姜明的年纪自然也不会大,而且因为父亲早逝的原因。

  营养也不大能够跟得上,十来岁的年纪,看上去倒像是只有七八岁。

  见到刘谌后,眼里明显带着一丝怯意。

  好在是提前被姜维交代过,对着刘谌行了一个半规半矩的礼节。

  刘谌不以为意,将他拉过来逗了一番后。

  又命人将其带下去。

  “伯约,打算如何安置姜明?”

  姜维道:

  “臣还要带兵打仗,自然顾不上照顾他。”

  “说来心疼,此子如今尚未开蒙。”

  “据臣这些天观察,此子也非将略之才。”

  “故臣打算先让他到学堂里读书识字。”

  “将来若是有机会,便出仕,没有机会的话,就平淡一生也不错。”

  虽然有家族庇佑,但家族到底不是亲生父母。

  而且因为没有父亲的原因,自幼便要跟着母亲谋生。

  学业之事,自然就耽搁了。

  至于做官,以大汉如今的情况,和刘谌对待官员的态度。

  虽说求陛下的话,陛下也多半会给一个荫官。

  但这种荫官对于姜明来说并没有意义。

  姜维也不屑于去做这样的事情。

  而且自己身上本来就有一个乡侯的爵位。

  将来多半也是要传给他的,又何必多此一举。

  刘谌闻言点了点头:

  “十几岁了,启蒙确实有些晚了。”

  “不过伯约也不用担心,正好天水学堂才刚刚开办没多久。”

  “就让他跟着诸葛京求学吧!”

  “成都宫中学堂朕已经打算关闭,也就别再把他往成都送了,一来一去挺麻烦的。”

  诸葛京师承谯周。

  虽然刘谌和谯周最后闹了些许的不愉快,但谯周的学问确是实打实的。

  诸葛京跟着他这些年也学了不少东西,启蒙一个姜明还是绰绰有余的。

  听到刘谌的话,姜维立刻回道:

  “多谢陛下!”

  刘谌摆了摆手:

  “不过朕还真有事要问你。”

  姜维立刻道:

  “陛下请讲!”

  “月前,咱们在洛阳的细作传回来消息。”

  “伪朝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有个叫刘渊的匈奴人,找了一个刘氏子弟,奉祀孝愍皇帝,于幽州登基称帝。”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刘渊已经打下了幽州。”

  “第二件事,许是受到了此前联合军演的刺激。”

  “司马炎在卫瓘的建议下,准备着手在荆州打造一支水师。”

  “正好你回来了,替朕琢磨琢磨,这司马家到底要干什么?”

  听到刘谌的话,姜维立刻从儿女情长中抽身出来,眉头也渐渐的皱了起来。

  “这个刘渊既然是匈奴人,多半就是当年归附大汉的那一支。”

  “对了,此前关彝曾言,他前往并州的时候,好像碰到过此人。”

  “彼时此人还是伪朝一员将领。”

  “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此人竟然造反了!”

  刘谌点了点头:

  “没错,关彝当初便看出来此人有反心,因为他身边还联合了一个名叫秃发树机能的鲜卑人。”

  “只是没想到此人动作还挺快,而且还知道借着咱们大汉的名头。”

  当初刘谌决定开放通商城市的时候,便授意糜照进行情报刺探。

  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通商城市交易量骤减,甚至是关闭。

  但这些细作却依然在源源不断的传回来消息。

  只不过因为魏国独特的官员选拔机制,这些人很少能接触到魏国高层,刺探到真正的内部消息。

  传回来的多半也都是一些众所周知的事。

  不过这对于刘谌来说已经足够了。

  能在非常规的情况下,提前一步打探到一些消息,足够让自己和大汉做出一些反应。

  姜维却叹了一口气说道:

  “虽说此人借着大汉的名头,名为复汉,实为逆贼。”

  “但若是能借机多少牵制一些伪朝的力量也是不错了。”

  “只可惜此人到底谋算不足,难成大事!”

  “臣料定,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必被司马炎所破。”

  刘谌闻言奇道:

  “哦?伯约何以见得?”

  姜维道:

  “臣虽然不曾去过幽州,但也知道那里是苦寒之地。”

  “比之凉州有过之而无不及。”

  “且还要面对北面诸狄。”

  “除了依靠洛阳供给,别无他法。”

  “如今刘渊既已举兵造反,则洛阳之供给必然断绝。”

  “没了粮草,指望着幽州本地所产,除非他刘渊大肆搜刮百姓。”

  “否则绝无可能维持。”

  “可若是搜刮百姓过甚,根本不用洛阳动手,当地百姓就会揭竿而起。”

  “所以臣料定其必不能久持!”

  “只可惜这样一来,必然会对大汉名声造成损伤。”

  刘谌点了点头:

  “是啊,朕担心也是担心在这里。”

  “他败亡了不要紧,到时候给咱们留下一个烂摊子。”

  姜维又道:

  “若此人是个聪明的,就得早做打算。”

  “若是能够提前布局并州,说不定还能有一丝喘息之机。”

  “到时候进可以威胁洛阳,退也可以远遁草原。”

  “倒是不会对咱们造成什么危害。”

  “不过若是此人真能想到这一步,将来说不定也会给咱们造成一些麻烦。”

  听到姜维的话,刘谌摇了摇头:

  “只要不给大汉的 名声抹黑,麻烦什么的,倒在其次。”

  “天下大势一旦形成,可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够改变局面的。”

  刘谌不怕多出来一个大汉政权跟自己抢地盘。

  说到底还是拳头说话。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有人给大汉这块招牌抹黑。

  给大汉夺取天下造成麻烦。

  “至于陛下所说的,伪朝打造水师。”

  “臣以为多半是得知咱们水师和吴国水师进行军演后,感觉到了威胁。”

  “所以才有这番举动。”

  虽然姜维说的很有道理,但刘谌却下意识的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原本历史上的晋朝就是打造水师后,渡江灭掉东吴的。

  “朕觉得这件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你说伪朝会不会对东吴有想法?”

  听到刘谌的话,姜维不由得哑然失笑:

  “陛下,那吴国水师独步天下。”

  “纵是有陆晏相助,咱们之前在军演中没有占到半分便宜。”

  “就凭伪朝那半吊子水师,拿什么跟吴国打!”

  刘谌想想觉得也是。

  魏国不是晋朝。

  原本历史上的晋朝可是在灭了大汉之后才有机会两路出兵对付吴国的。

  如今魏国已经被一分两半,国力大减。

  想要对付吴国,恐怕是有点痴心妄想。

  “那就让陆晏加紧训练, 争取早日把水师练出来。”

  “等时机一到,便夺取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