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远谋-《三国之季汉演义》

  听到刘谌发火,姜维甚是惊讶。

  印象里这位陛下好像从来都没怎么发过火。

  上一次发火还是佯攻魏兴的时候,有人提出来用人命填一条路出来攻城。

  这一次又是为什么?

  “朕让邓审出使吴国,没想到他居然和吴主孙酦暗中合谋。”

  “以三郡之地为条件,让朕出兵助他重掌大权。”

  “这不是胡闹这是什么!”

  看到姜维投来疑惑的目光,刘谌随手将手中的奏报递给姜维。

  姜维看完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邓审,胆子也太大了。

  三郡之地确实诱人,可大汉现在哪还有人力物力往东吴投。

  “果然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陛下息怒,估计这邓审是想以破虏侯和镇虏侯为榜样,这才一时糊涂,犯下这样的错。”

  姜维赶紧劝解道。

  “这能一样吗?”

  “李骧和寿良他们顶多就是让原本就没有交好的魏吴两国更加疏远。”

  “如今魏吴已然媾和,一旦这个消息泄露出去,汉吴之间再无转圜余地。”

  “岂不是凭空给大汉树立一个外敌!”

  想替朝廷立功的心情刘谌理解,可总得用脑子权衡一下利弊吧?

  刘谌派邓审出使的目的很简单,不过是要吴国一个态度。

  支持大汉北伐,那魏吴之间的同盟必然会出现裂隙。

  不支持大汉北伐,在大汉没有主动招惹吴国的前提下,理亏的吴国也不会做出什么危害大汉北伐事业的事。

  无论吴国做哪个选择,刘谌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吴国当做不存在,安心北伐。

  谁知道邓审这小子立功心切,整了这么一出。

  一旦这个消息泄露出去,吴国立刻就能往汉吴边境调兵,并随时可以西进。

  这会儿大军都在祁山和陈仓,哪里有功夫顾得上东边的吴国。

  “也不用脑子想想,那三郡之地是那么好拿的?”

  “一个傀儡皇帝,他说的话能有什么用!”

  刘谌余怒未消的说道。

  “陛下,臣倒是觉得吴主孙酦那边不会出什么差错。”

  “既然他敢写这样的密旨,必然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

  “真要是泄露的话,恐怕这会儿来的就不是这份盟约,而是永安的奏报。

  “况且臣觉得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危急。”

  刘谌心中一动:

  “伯约此言何意?”

  姜维道:

  “臣以为那孙酦既然能写出这样的盟约来,也必然知道这件事情的危险性。”

  “故而绝不可能有备份之类的东西。”

  “只要邓审回到成都后,没有将此事宣扬,那这件事便只有寥寥数人知道。”

  “江东士族又有什么理由,对大汉动刀兵?”

  刘谌皱眉思索一番,点了点头说道:

  “伯约言之有理,这种事情吴主怎可能宣之于众。”

  “朕这就给太尉写信,让他注意下这件事,别走漏了风声。”

  很快,一封书信便被刘谌写就,并当即命人送往成都,交给宗预。

  姜维将那份盟约重新还给刘谌,刘谌却拿着盟约若有所思。

  解决了眼前的麻烦之后,刘谌的心思也活泛起来。

  孙酦虽然是个傀儡,可傀儡难道就不是皇帝了吗?

  只要孙酦一天是皇帝,那这份盟约就是有用的。

  大汉将来肯定是要对吴国用兵的。

  之前派邓审出使吴国,就是为了提前埋下一颗雷。

  现在有了更好的理由送到自己手上,刘谌当然得想想怎么用好才行。

  盟约上只有三郡之地,可到时候真打到建业城下,几郡之地还能由他们说了算?

  “陛下是不是觉得这个盟约也不完全是坏事?”

  看着刘谌脸上若有所思的表情,姜维笑着说道。

  心思被看破的刘谌也不恼,同样笑着说道:

  “年轻人嘛,立功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没有股子冲劲儿,还算年轻人吗?”

  得,刚才还在骂邓审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会儿又说年轻人得有冲劲儿,可以理解。

  合着正反话全让你一个人说完了。

  “俘虏的事情尽快解决,估摸着也就是这一两天,廖化他们就得把贼军赶出祁山道。”

  “别让这些俘虏拖延了咱们的脚步。”

  刘谌将那份盟约收起来之后对姜维说道。

  “臣这就去办!”

  与此同时,祁山堡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守堡的魏军主动打开城堡投降。

  不投降也不行,援军迟迟不到,堡内储存的那点粮草早就已经消耗完了。

  再撑下去就得人相食了。

  刘谌的那份手书算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数千魏军就这么变成汉军的俘虏。

  此次北伐,不仅要攻城掠地,还要收买人心。

  所以刘谌按照手书上的约定,没有伤害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尽管之前为了进攻祁山堡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另一边,在得知大汉给俘虏发放粮食和回家的路费之后。

  汉军士兵直接炸了锅。

  弟兄们拼了命才打赢了这些魏军。

  陛下留他们一条性命已经算仁慈了,这会儿居然还要给他们干粮和路费让他们回家。

  那自己拼死拼活的打这么长时间算什么?那么多弟兄岂不是白死了?

  面对底下士兵的群情汹汹,姜维表现出了很大的担忧。

  他没想到这些士兵们反倒成了最不愿意的那一批人。

  刘谌倒不觉得有什么。

  这些士兵又不是什么NPC,怎么可能会没有怨气。

  但是刘谌也有他的解决办法。

  早在兴汉元年的时候,刘谌便已经潜移默化的让人编排戏文,在所有人心中宣扬大汉的正统性。

  以及对于收复河山不可动摇的决心。

  当时就已经考虑到将来如何对待这些俘虏。

  其中的一条就是不停的宣扬魏国的百姓和士兵都是受到曹氏蛊惑,才会忘记大汉。

  他们是需要大汉士兵解救的大汉子民。

  现在他们已经受到正义的大汉士兵的感化,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自然就是大汉子民,给大汉子民发放干粮和回家的路费,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在刘谌早有针对性的刻意安抚下,怨气虽然还有,但已经小了很多。

  而另一边,廖化也率兵追上了逃窜的牵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