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司马攸的麻烦-《三国之季汉演义》

  第318章 司马攸的麻烦

  在司马炎忙着把那些灾民卖给世家的时候。

  长安的司马攸这会儿却陷入了另一个麻烦当中。

  之前司马攸命杜预在雍州开辟荒地,用以积蓄粮草,意图夺取天下。

  虽然后来有关彝的骚扰,但在杜预的严防死守下。

  关彝并没有起到太大的骚扰作用。

  而在关彝离开雍州的这段时间里,雍州着实是开辟了不少荒地出来。

  只是这些地是荒地甚至是废地的时候,并没有人在意。

  可现在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立刻就有人找上门来,想要把这些土地据为己有。

  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关中世家。

  甚至就连长安“朝廷”的人,也跟着想要来喝一碗汤。

  “当初开垦土地的时候,杜卿就已经有意避开这些人。”

  “没想到这会儿他们居然还想要占据这些土地。”

  “真当孤没脾气吗!”

  司马攸在钟会和杜预面前抱怨。

  虽然话说的很硬气,但谁都知道,真正的硬气从来不是靠嘴上来体现的。

  要是真有这个能力,这些人恐怕连张嘴的勇气都没有。

  事实也确实如此,别看司马攸现在有着秦王之名,又有钟会等人辅佐。

  但谁都能看得出来,让司马攸稳坐秦王之位的是关中士族。

  杜预和钟会地位的此消彼长就是最好的体现。

  现在这些人来问司马攸要好处,试问司马攸又有多少胆量拒绝他们?

  可真要是把这些土地给他们,那司马攸岂不是白忙活一通?!

  听到司马攸的话,钟会的脸上闪过一丝阴狠:

  “殿下,这些土地绝不可以落入他们手中。”

  “以臣之见,唯有武力上见真章。”

  “才能让他们知道殿下锋芒!”

  “咱们手中尚有兵马数十万,未必就怕了他们!”

  听到钟会的话,司马攸心中微微一叹。

  他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若是真动起手来,除了消耗自家力量之外,又能有什么好处?

  到时候都不用司马炎打过来,自家这边就得崩盘!

  “士季之意,孤怎能不知。”

  “可眼下正是团结一心,共御外敌之时,一旦内讧,恐有不可言之事啊!”

  司马攸满心惆怅。

  钟会却摇了摇头说道:

  “敢问秦王是想做曹公,还是想做曹奂?”

  司马攸闻言道:

  “曹公如何?曹奂又如何?”

  钟会道:

  “昔日曹公刺董归乡起事,兵不过数万,将止曹氏子弟。”

  “彼时袁绍、袁术、刘表之辈,皆强于曹公数倍乃至数十倍。”

  “然几十年后,天下却归于曹氏,秦王可曾想过其中道理?”

  不等司马攸开口,钟会接着说道:

  “乃是因为曹公当年无论何事,都能一言而决之!”

  “而不像袁绍之辈,虽麾下能人众多,却不能将他们握于掌中。”

  “如今殿下处境,与当年曹公何其相似。”

  “南有刘谌占据益州、汉中。”

  “东有司马炎占据数州之地。”

  “内又有诸多官员意图窃国家利益为私人。”

  “此时若殿下不行破釜沉舟之事,会以为即便将来殿下得了天下。”

  “也是曹奂而非曹公,不过一傀儡耳!”

  “若是不向他们妥协,大不了就是一死,总要好过将来囿于深宫高墙,名为君上实为奴仆!”

  钟会的话并不难理解,无非就是趁着现在自己的地盘还小,可以尽情的折腾。

  学习当年的曹操那样打压士族。

  真要是从现在就开始有顾虑,将来一旦东出长安,必然也会有更大的顾虑在等着他。

  若是刘谌能够得知钟会的这番言论,必然会生出惺惺相惜之意。

  虽然两人恨不得都将对方食肉寝皮,但两人的想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既然已经决心要打江山,那无论成与不成,都不能变成一个傀儡。

  开国之君,自然要有开国之君的气魄。

  杜预听到钟会的一番话,连连点头称是:

  “臣觉得钟国相之言不无道理。”

  “但其中有些事情,还有待商榷。”

  咸熙四年,司马攸以钟会为国相,杜预为内史,石苞为中尉。

  分管治下军事及民生之事。

  听到杜预的话,司马攸赶紧问道:

  “杜卿有何建议?快快说来。”

  虽然钟会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

  司马攸还不想跟这些人翻脸,毕竟他还得指望着这些人帮他打天下呢。

  至于钟会说的那些东西,司马攸倒也不是不懂。

  只是这会儿并非汉末乱世。

  那些人大可以转头就投了司马炎。

  司马攸相信司马炎还是很愿意接纳他们的。

  真要是按照钟会的想法去做,大概率是败亡而不是肃清内部。

  所以在听到杜预开口后,司马攸立刻询问起来。

  杜预说道:

  “臣以为眼下还远没有到那个地步。”

  “当初臣在开垦荒地的时候已经尽可能的避开他们的地盘。”

  “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正当的理由索要这些土地。”

  “故而臣以为只要让他们看到殿下的态度,就可以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

  司马攸闻言,不由得一叹。

  杜预说的轻松,但实际上却一点都不简单。

  自己的态度真要是管用的话,他们连开口的勇气都不会有。

  “臣愿意献出家中土地百顷,为秦王所用!”

  就在司马攸叹气的时候,杜预开口了。

  听到杜预的话,司马攸和钟会脸色俱是一凝。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杜预的解决之道,居然是献出自家的土地。

  一百顷土地多不多?一点都不多。

  也就折合一万亩的样子,对于这些关中世家来说,虽然不敢说是九牛一毛,但绝对算不上什么。

  问题是杜预此举的深意。

  京兆杜氏乃是关中真正的豪族,虽说现在投靠了司马攸,但却丝毫不影响杜家在大魏的权势。

  就连他都愿意主动献给司马攸百顷土地。

  剩余人不学杜预的做法主动献土地就算了,还好意思来问司马攸要土地?

  钟会深深的看了杜预一眼,什么都没说。

  司马攸的脸上则露出了感动之色:

  “杜卿真乃孤之肱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