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大汉第一个三年计划成果-《三国之季汉演义》

  听到刘谌的话,糜照笑着对范长生说道:

  “范都尉,民以食为天,您老先来!”

  范长生同样谦虚道:

  “还是糜司长先吧,老夫不过是在南疆行一些开荒之事,远不如糜司长在通商城市中纵横捭阖。”

  糜照赶紧说道 :

  “范都尉言重了,在下哪里会什么纵横捭阖,无非就是拨拨算盘珠子,风不吹日不晒的。”

  “哪里有您老亲往田间地头来的劳苦功高,还是您老先来!”

  眼见两人还要继续推辞,刘谌忍不住开口了,因为满朝文武还在眼巴巴的等着呢。

  “范卿,土地乃天底下一等一的大事。”

  “你先说!”

  有了刘谌的话,范长生和糜照两人便不再互相谦让。

  范长生口称遵旨后,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东西:

  “兴汉元年,臣奉旨前往南中垦荒并兴修水利。”

  “至兴汉元年年末,共垦得荒地四万亩,疏浚河道二十余条。”

  “兴修水利十七座。”

  “兴汉二年,共垦得荒地五万三千亩,疏浚河道六条,兴修水利二十五座。”

  “兴汉三年,共垦得荒地五万亩,兴修水利十五座!”

  “其中,共得熟地七万余亩!”

  “......”

  范长生洋洋洒洒的说了有一盏茶的时间。

  详细的和刘谌以及满朝文武讲述了这三年自己在南中等地具体都干了些什么。

  听到这些数字,满朝文武立刻发出一阵哗然声。

  且不说兴修的那些水利和疏浚的河道,将来会给大汉带来多少好处。

  光说这些土地。

  三年共开垦荒地十四万三千亩,虽然听起来数量不多。

  但是别忘了,这不是汉中,而是益州。

  益州原本的土地已经被朝廷和地方上开垦的差不多了。

  范长生能够开垦出来这些土地,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里面有熟地七万余亩。

  什么是熟地,就是适合耕种的土地。

  之前汉中之战后夺回来的土地,为什么能在第一时间投入生产。

  就是因为那些土地都是熟地,只是因为连年的战乱荒废了而已。

  这七万多亩的熟地,和汉中的那些地方一样,都是能够直接投入生产的。

  这对大汉国力的提升是很重的!

  至于其余的七万多亩生地。

  众人的心中都泛起一丝古怪。

  早先的时候,朝廷派往兴山驻防的汉军是从南中调过去的。

  而调过去的这批汉军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南中那里新收的蛮兵。

  这么看来,这些土地多半是从那些蛮族的手中夺来的。

  怪不得第三年的土地开垦还没有第二年的多。

  兴修的水利熟练甚至都不如第一年!

  但是这并不代表范长生的功劳变小。

  谁都能看得出来后两年开垦荒地的难度,因为这里面毕竟还牵扯到那些蛮族。

  刘谌虽然早就已经知道这其中的经过,但是当范长生再次将这些事讲述出来的时候。

  刘谌还是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艰难和不易!

  “范卿辛苦了!”

  “益州兴盛,范卿当为头功!”

  刘谌由衷的说道。

  当初范长生作为天师道教主,又兼范家家主,说实话根本就不需要活的这么辛苦。

  就算他什么都不用做,也能够享受到不少的供奉。

  但他却甘心为自己所驱使,辛辛苦苦的跑到南中这些地方去垦荒。

  足以说明此人确实是心怀苍生,并非那些假托救苍生之名,而为自己谋利的小人。

  范长生听到刘谌的话后,笑着说道:

  “多谢陛下夸赞!”

  “为朝廷出力,本就是臣的分内之事!”

  范长生说完了自己这三年的成果后,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糜照身上。

  因为大汉的第一个三年计划,主要就集中在开垦荒地和对外贸易这两件事情上。

  开垦荒地的事说完了,自然就该对外贸易了。

  糜照也不推脱,同样从怀里掏出一份清单:

  “启奏陛下。”

  “兴汉元年,臣奉旨前往建平以为通商之地。”

  “至兴汉三年末,共计开通通商城市十一。”

  “共计得商税超五亿钱!”

  “更兼粮草数十万石,军需物资十几万。”

  “皆已充入府库!”

  糜照的话倒是简洁的多,因为本身跟他有关的就是一些数字罢了。

  远没有范长生那么多的道道。

  但正是因为这些数字够简单,够直白。

  所以才带给满朝文武更大的冲击。

  兴汉元年以前,大汉每年税收折合钱财大概在四十亿钱左右。

  虽然看起来不少,但是这些钱在刨除国中各种支出以及军需后。

  根本就剩不下什么,顶多能剩个几千万钱的东西。

  这还是整个益州加上汉中的各项税收收入。

  而糜照仅以区区十一城,便能在三年内得五亿钱的商税,以及数十万石粮草和各种军需物资十几万。

  这生意做的,也太暴利了吧!

  刘谌同样心中感慨,虽说大汉的形势一年好过一年,但是花销同样也一年多过一年。

  别的不说,之前夺取汉水北岸以及更早的围攻魏兴练兵,以及南中练兵。

  哪一样不是流水一样的花钱,更不要说问吴国买船的那一笔巨大支出。

  这几笔支出几乎都是由糜照买单的。

  可以说糜照这三年的时间里,付出的辛苦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糜卿辛苦了!”

  刘谌对糜照说道。

  糜照闻言立刻笑道: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刘谌点了点头:

  “传旨!进范长生为大司农,掌管益州钱谷。”

  “进糜照为光禄大夫!”

  “其余人等,皆有封赏!”

  听到刘谌的封赏,范长生和糜照立刻领旨谢恩。

  两个有功之人各自得到封赏,就连跟随他们的人也各自有赏赐。

  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但是在其余人的眼里,这个封赏却极其不寻常。

  同样是为国出力,范长生以垦荒十万亩之功,成功跻身九卿之一的大司农。

  反观糜照,却仅仅只是一个秩比两千石的光禄大夫。

  要说这其中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在场的这些人是肯定不会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