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各怀心思,刘谌的决断-《三国之季汉演义》

  众人闻言,心中俱是一惊。

  吴军居然真的出现在上庸。

  莫不是孙皓已经和司马炎议定了?

  但是随即就又冷静了下来。

  因为谁都不觉得这些吴军是冲着自己来的。

  要是冲大汉来的话,这会儿罗宪可没工夫给成都来信。

  “陛下是想知道,这些吴军到上庸是得了建业的意思,还是西陵陆抗自己的意思?”

  宗预皱着眉头说道。

  刘谌点了点头:

  “没错。”

  “这些吴军要是从建业而来,那就说明孙皓脑子还没坏掉。”

  “可若是这些吴军是从西陵而来,那建业这会儿的情况可就不好说了!”

  刘谌的潜台词很明显,虽然现在陆抗是西陵都督,总督西陵到广陵一线的范围。

  但是调兵这种大事,是不可能不经过孙皓同意的。

  更别说是准备和汉军一起对魏军开战。

  如果真是自己所料想的那样,孙皓的位子恐怕真的有点不稳当。

  孙皓的位子稳不稳倒还是小事。

  重要的是吴国下一步会往哪个方向走!

  万一孙皓的皇位丢了,继位的肯定是已经被废的太子孙酦。

  因为所有人在得到孙皓这个教训之后,绝不会再让宗室坐上那个位置。

  以免给吴国带来别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可孙酦现在还是个孩子,国事必然要落入那些大臣之手。

  他们更多的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未必就不敢像当年赤壁之战前的江东文武那样,直接滑跪。

  想到这里,在场众人的眉毛也不由得拧到了一起。

  此事确实比较棘手!

  “陛下,臣倒是觉得咱们不必考虑那么多。”

  李骧开口说道,

  “咱们此次本就是为了阻拦吴国和伪朝交好,才假扮的吴军。”

  “现在真正的吴军已经出现在上庸,咱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而且臣也不觉得这些吴军会对咱们动手。”

  “臣与那陆抗打过交道,他不是一个拎不清的人。”

  “况且,就算吴国上下想要对伪朝示好,有上庸一事,伪朝也未必敢全信吴国。”

  李骧的一番话让刘谌顿时豁然开朗。

  是啊,自己出兵上庸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破坏魏吴之间的和谈。

  现在吴国兵马已经出现在上庸,那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就算后续再有什么变故,也不会比魏吴和谈的局面更糟糕。

  “李卿所言极是,倒是朕钻牛角尖了。”

  “立刻给罗宪去信,让他继续进攻上庸。”

  “如果吴军没有什么异动的话,那就不必理会他们。”

  “等到伪朝援军到达上庸,他就可以撤退了!”

  魏国兵马到达上庸,那就意味着洛阳已经知道了上庸发生的事情。

  也意味着司马炎得知了大汉和吴国联合进攻上庸的消息。

  这种情况下,司马炎要是能忍得住,刘谌也只能承认司马炎确实是个人才!

  而在刘谌旨意前往上庸的时候。

  罗宪依然不紧不慢的在攻城。

  而那些从西陵来的吴军,既不相助罗宪进攻胡奋,也不帮助胡奋抵挡罗宪。

  仿佛那几万人就是来郊游的一样。

  然而无论是罗宪还是胡奋,都不敢对这几万吴军掉以轻心。

  整个战局陷入了一种极其诡异的氛围。

  汉魏双方的兵马就像是在上庸过家家一样,你来我往的互相试探,谁也不敢倾尽全力进攻。

  吴军则像一个合格的观众,静静的看着汉魏双方的表演。

  陆抗原本确实是打算帮着汉军进攻上庸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做出假传旨意的举动。

  可是在得知孙皓又派出使者前往洛阳之后。

  陆抗也犹豫了。

  两次遣使,说明孙皓是真心想和魏国和谈。

  一旦两国和谈成功,那自己假传旨意的事情必然会暴露。

  到时候稳定了建业的孙皓肯定会转过头来收拾陆家。

  陆抗不会学步阐,也不想让陆家就此败亡。

  所以赶紧给已经到达上庸的吴军发令,只许旁观,不许参战。

  这样一来,将来无论大吴和魏国和谈成不成功,自己都有说法。

  另一边,上庸魏军很快就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晋王司马炎命司马伷率兵增援自己,已经快要到达上庸了。

  胡奋一边庆幸自己听了胡世的话,及时给洛阳去了消息。

  一边打算等援兵到达之后,派兵出城狠狠的给吴蜀联军一点颜色瞧瞧。

  老虎不发威,真当自己是病猫了!

  与此同时,罗宪也收到了刘谌的回信。

  知道了陛下的打算,于是再一次的放缓了进攻的节奏。

  这一举动进一步的增加了胡奋的信心。

  和魏国打持久战、拉锯战。

  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三日后,司马伷带着数万兵马顺利到达上庸。

  两家兵马立刻合兵一处。

  胡奋告诉司马伷自己的打算,准备狠狠的出一口恶气。

  司马伷略加思考之后,便同意了胡奋的做法。

  自己这次本就是驰援上庸而来,也早就知道大魏在汉中屡屡失利的消息。

  心里多少也有点想试试这些蜀军成色的想法。

  双方一拍即合,立刻开始准备对城下的蜀军进行反击。

  反观罗宪在得知上庸援兵到达的消息之后,便开始按照刘谌的吩咐趁夜缓缓撤军。

  这一举动虽然瞒过了上庸的魏军,但却没有瞒过前来观望的吴军。

  只是领头的吴军将领一时间也拿捏不准罗宪此举的深意。

  同时也没有得到陆抗进一步的命令。

  只得原地待命,并且把蜀军“疑似”撤退的消息发往西陵。

  等待陆抗的进一步定夺。

  等到胡奋和司马伷带着兵马出城之后,除了看到罗宪撤退后留下的一地狼藉之外。

  并没有发现蜀军的踪迹。

  这让胡奋憋了一肚子邪火没地方发泄。

  胡奋立刻下令追击罗宪,说什么也要跟蜀军战上一回。

  忽然探马来报,说吴军依然驻扎在原地,并没有离开。

  胡奋瞬间就放弃了追击罗宪的想法,并把目标转移到了吴军的头上。

  你的盟友都走了,你居然还待在这里,莫不是想趁本将军出城的时候偷袭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