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敌后游击-《三国之季汉演义》

  刘谌看着满脸激动的关彝说道:

  “如今钟会虽然割据长安,对洛阳司马昭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也替大汉吸引了一部分伪朝的注意力。”

  “但是关中之地物产丰饶,且坐拥凉州等产马之地。”

  “若是任由其发展,以钟会之能,加上关中豪族鼎力相助,异日必然会成为我朝大患。”

  “所以朕想让你出上方谷,前往秦州等地。”

  “一来骚扰钟会,使其不能安心发育。”

  “二来也能帮朕打探一番敌情,好让朝廷及时做出应对。”

  “你可愿意?!”

  听到刘谌的话,关彝整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 :

  “臣愿往!”

  刘谌点头道:

  “好,既然如此,朕便把那两千多无常军交给你。”

  “另外,你们在箕谷缴获的战骑也尽数赏赐给你们,以作机动之用。”

  关彝重重点头: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刘谌把关彝扶起来:

  “此次你深入敌后,不比寻常。”

  “危险性高不说,朕轻易也不能支援你。”

  “所以朕有些话要交待给你。”

  关彝道:

  “臣洗耳恭听。”

  刘谌接着说道:

  “你们一开始进入敌境的时候, 或许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并因此取得一些战果。”

  “但随着你们越来越深入,必然会引起钟会等人的注意。”

  “那钟会何等样人,不用朕多说了,更别说现在还有一个杜预在侧。”

  “所以你们一定要以保全自身为紧要,切记不可和敌人硬碰硬。”

  “不过你们毕竟是骑兵,机动性还是有的。”

  “朕教你一句十六字要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刘谌说的认真,关彝听的也专注,瞬间就领会了刘谌这句话里的意思。

  “臣记下了!”

  刘谌继续说道:

  “另外,此次前往雍州,不光只是为了袭扰伪朝。”

  “还要想办法让身陷伪朝统治的百姓心怀大汉。”

  “让他们知道,大汉依然在,咱们依然会打回去!”

  “所以你们一定要做到尽可能的不骚扰百姓,哪怕是迫不得已需要从百姓手中补充物资,也要花钱去买。”

  “尽量不要劫掠。”

  “当然,做人也不可过于死板,若是遇到什么危险的情况,还是要以保全自身为重!”

  关彝再次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告辞离开了皇宫。

  等到关彝再次进宫,他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朕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百枚新铸直百钱。”

  “已经先一步发往汉中。”

  “差不多够你们半年内的消耗。”

  “半年之后,无论怎么样,你们都要返回成都。”

  关彝点头道:

  “臣记下了!”

  紧接着刘谌又命人搬来几十本《百家姓》和几本第一版的《汉语字典》。

  “这些东西,你们若是真能遇到心怀大汉之人,就酌情送给他们。”

  “就说这些东西是大汉皇帝赏赐给天下臣民的东西。”

  “让他们随便传颂。”

  关彝虽然不知道刘谌这么做的用意,但是对于刘谌的命令,关彝还是会不折不扣的执行。

  在刘谌交待完这一切之后,关彝便带着几个亲随前往汉中去了。

  同行之人还有之前曾经一起并肩作战过的杨稷。

  刘谌给了他们两个月的时间,让他们在汉中把那两千多无常军,尽快的训练成骑兵。

  等到过了年,就准备朝着上方谷进发。

  关彝离开成都之后,刘谌把陈寿召进宫中。

  “陈卿最近在做什么事?”

  刘谌笑眯眯的问道。

  陈寿自然老实回答:

  “臣最近倒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便在家中日日温习功课。”

  陈寿身为朝臣,却每天在家里读书,按理说已经算是不务正业。

  但是无论是陈寿还是刘谌,脸上都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

  因为大汉的地盘太小了,即便是夺回汉中,也只是多了一块能种地的地方罢了。

  所以在日常政务处理完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这种情况,刘谌自然是知道的。

  于是他便把陈寿叫来,准备让他完成属于他自己的历史使命。

  “朕尝闻卿跟随谯司空之时,常研习经义,又精通《史记》、《汉书》。”

  “不知道是真是假?”

  陈寿立刻说道:

  “臣对这两本书确实有所研习,但却不敢妄称精通。”

  “莫非陛下也对此二书有兴趣?”

  “若是陛下有兴趣的话,臣家中倒有收藏。”

  刘谌闻言摆了摆手,他对这些东西哪有什么兴趣。

  只不过是一个话题的引子罢了。

  “朕虽然对史书有兴趣,但兴趣却不在研习上。”

  “朕常常在想,以伪朝之能,为何敢窃据神器,僭居大位。”

  “并且能够蛊惑大汉百姓,以曹氏为正统。而逐渐忘却咱们才是真正的大汉正统。”

  “陈卿,你可知道缘由?”

  陈寿一时间没有弄明白刘谌话里的意思,但还是很认真的思考一番后说道:

  “臣以为,是因为从桓帝灵帝之时,不能选贤任能,而使碌碌小人当道之遗祸。”

  “致使天下百姓怨声载道,不思王化。”

  “否则大汉天子一声令下,保管让董、曹之流束手就擒,引颈就戮。”

  陈寿的话说的慷慨激昂,刘谌听的却是一脸无语。

  这很明显是在借桓帝灵帝的事情来劝谏自己,劝诫自己别学他们。

  但是刘谌从登基以来,一直都是朝着一个明君的方向努力,到现在连媳妇儿都没娶。

  更别说宠信小人了。

  不过刘谌还是分得清好赖的,只怪自己没有把话挑明,让陈寿产生了误会。

  于是刘谌便不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说道:

  “朕以为,大汉倾颓,桓帝灵帝固然不可原谅。”

  “但也和那些奸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若是有一本书,把董、曹之流的劣迹全都描述出来。”

  “并把他们钉死在史册上,是不是能震慑到后来人。”

  “让他们不敢轻易生出二心来?”

  听到刘谌的话,陈寿顿时傻眼了,陛下这是准备写史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