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汉成都讲武堂,请叫我校长-《三国之季汉演义》

  “陛下的意思是效仿鬼谷子,广纳门徒?”

  姜维听到刘谌的话之后,开口说道。

  刘谌点了点头: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从军中挑选一批可靠的人才出来。”

  “然后进行集中培养,再逐步筛选。”

  “就算不能成为一方统帅,起码也能成为军中的中坚力量。”

  “大汉要用人的地方还很多呢。”

  将门传承相对于儒家传承来说,要更加的严格和保守。

  一般都是家学传承,比如霍峻霍弋,罗宪罗袭。

  像诸葛亮姜维这种师徒关系的传承并不多见。

  因为兵法传承和读书是不一样的,读书即便是读错了,顶多也就是害自己。

  但是兵法要是学不到家,或者是所托非人。

  那很有可能就是身死国灭。

  所以对于刘谌如此大胆的想法,姜维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刘谌在听到姜维的话之后,摇头笑道:

  “眼下大汉和伪朝还有吴国,虽然表面上甚是平静。”

  “但绝对不会没有小的摩擦。”

  “比如上庸和魏兴。”

  “甚至陈仓道都不是不可以进行小规模试探。”

  “咱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小摩擦来进行练兵。”

  “结合丞相留下来的兵书。”

  “到时候再以古时各种战争为例,进行沙盘推演。”

  “倒也不至于让这些人都只是些纸上谈兵之徒。”

  姜维对于诸葛亮留下来的兵书,倒是没有什么想要藏私的想法。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

  “臣回去之后,便开始着手安排这件事!”

  刘谌却摆了摆手接着说道:

  “朕说这些可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只培养一批将领。”

  “朕是准备把这种模式长久的持续下去,就像太学一样。”

  “每年都要招收一批人进来,每年都要往军中输送一批人才。”

  “眼下的学生虽然是从军队中选出来的,但只是事急从权罢了。”

  “将来可是要面向整个大汉招生的!”

  刘谌的话,让姜维一愣,原本以为陛下只是单纯的为了北伐储备人才。

  但是听陛下话里面的意思,好像没有这么简单!

  “宗太尉和廖老将军已经年迈,不再适合上阵打仗。”

  “但是让他们一直待在家里闲着他们也闲不住。”

  “倒不如在成都成立一个新式学堂,让他们发挥发挥余热,看看能不能帮朝廷训练一批合格的中下层将领出来!”

  “如果这种模式能够做成的话,不光是现在,包括将来都会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只要人才不断档,咱们就有和伪朝还有吴国拖下去的底气。”

  姜维的脸上露出一丝激动之色,大汉人才断档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

  没想到居然被陛下以这种思路轻松的解开。

  “陛下准备以什么名字命名这个学堂?”

  刘谌毫不犹豫的说道:

  “就叫成都讲武堂!”

  “讲武堂里的最高职务为校长。”

  “由朕亲自担任!”

  “你和宗太尉各为副校长,仅次于朕之下。”

  “再往下为主任,到时候看军中几位宿将谁合适,就让谁担任。”

  “剩下的就统统以教授相称即可!”

  这件事是刘谌早就已经想好的。

  当校长不是刘谌的目的,刘谌的目的是培养一批完全忠于自己的将领。

  然后让这些将领渗透到地方的边边角角上。

  使整个大汉都能被自己所掌控。

  皇帝能够统御四方,无非财、权二字。

  而这两样都可以在一个兵上体现出来。

  只要把兵力牢牢的掌握在手里,谁都翻不起浪花来。

  世家?世家有几颗脑袋够砍的?!

  当然了,姜维这个副校长是挂名的,他还要统帅大汉兵马,哪有功夫来管讲武堂的事。

  刘谌这个校长同样也是挂名的,真正负责的是宗预。

  “另外还需要招一些人进来,教这些学生读书认字。”

  “别到时候一个个的都大字不识一箩筐,看见兵书跟看天书一样。”

  因为这件事和世家本身没有什么利益瓜葛,所以刘谌也没打算避着那些世家。

  正好也可以试试第一版字典有什么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

  姜维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在刘谌的主导下,大汉成都讲武堂很快就成立了。

  并且提前从军中挑选一批可堪培养的人才充作学生。

  宗预看着这些人,高兴的嘴都要合不拢了。

  那个谯周自从在学堂里教授那些学生之后,一天天的也是得意起来了。

  说什么将来要桃李满天下。

  宗预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还是很羡慕的。

  现在陛下成立了讲武堂,自己终于也能体验一把培养人才的感觉。

  除了宗预之外,廖化、柳隐等一批老将也全都被搜罗其中充作教授。

  成都一些官宦子弟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闻风而动。

  上一次皇宫学堂天子门生的好事没有来得及抓住。

  这一次说什么也要赶上趟。

  刘谌当然知道这些人心里的想法。

  对他们的请求也是来者不拒。

  讲武堂不比学堂,这可是要玩真本事的。

  和学堂不一样,刘谌让宗预和姜维他们在讲武堂搞出来一个考核线。

  只要在考核及格线以下三次 ,就会被清理出学堂。

  有能耐的,刘谌自然不想错过。

  没能耐的,顶多一两个学期就会被刷下来。

  所以刘谌根本就不担心会有人浑水摸鱼。

  至于教这些人认字的人,刘谌也没有从外面选。

  而是让谯周从学堂里挑了几个对拼音已经熟练掌握的人。

  学堂里的第一批人,刘谌将来是要作为种子撒出去的。

  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锻炼一下他们。

  在正式开学的第一天,刘谌亲自出席了开学典礼。

  并且让这些学生不以陛下相称,而是喊自己校长。

  在拉近关系的同时,也结结实实的过了一把瘾。

  在刘谌的一番勉励下,这些学生也各个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恨不得跪下来发誓要报效皇帝,刘谌自然是一个个的加以表扬。

  而在大汉成都讲武堂开课的时候。

  大汉使者李骧和寿良也到达了吴都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