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放卫星-《大学没毕业我把学妹带成了钓鱼佬》

  下午就开始忙起来了。

  卢萌她们四人回来,骆羽就拉着她开始准备菜。

  当然,下午大家都没什么事情,帮忙的人不少。

  鸡鸭,还有其他的菜,吃过午饭就送到。

  海鲜也来了。

  个头超级大的皮皮虾,斑节虾,两斤左右的黄油蟹(极少,几乎没有),新鲜的大黄鱼,青衣,野生的红斑,老鼠斑。

  来自法罗群岛的法罗鲑,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大腹,个大肉肥的鹅颈藤壶,还有肉质鲜嫩的双头鲍……

  养殖的一概不要,就吃野生的。

  骆羽和卢萌主厨,其他人在的都给他们帮厨。

  至于桌子,现在东面客厅没有用来直播,直接被他们改造重新装修成了一个超级豪华的大客厅,桌子是一个能够坐下二十多个人的大圆桌。

  众人吃过午饭后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到傍晚五点半,一桌菜才全部做好。

  韩林来得挺早,刚过五点就来了。

  马海明还有罗强,王江涛,陈玉文,四个人联袂而来。

  钱爱甫倒是最后一个来的,他现在和赵伟一起,两个人把工厂管理得紧紧有条,可算是马海明的左膀右臂。

  等他和赵伟一到,所有人算是到齐了,连李鸣和秦琪这两个,今天也没有缺席,一并到了。

  骆羽原本还想分派下上菜的任务,却没想大家都一窝蜂地涌进厨房,一人端着一个或者两个菜,自觉做起了端菜员。

  菜上齐,所有人分宾主落座,酒和饮料满上。

  骆羽先端起酒杯。

  “来,我敬大家。多谢在场的各位长辈,兄弟姐妹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你们,就没有咱们渔路通达的今天,更没有我的今天。”

  众人纷纷响应,站起来把酒杯端起。

  一时间碰杯之声频频响起,气氛热烈起来。

  这算是家宴,大家都是老熟人。

  别说韩林,钱爱甫和几个村支书,就是韩林,也时常有跟赵伟他们打交道,相互之间都比较熟稔,一点都不生疏。

  气氛变得更加热烈,你来我往地好不热闹。

  这一顿饭,一直吃了将近三个小时,才收场。

  吃完饭,收拾餐桌和卫生,众人也都是抢着干。

  人多力量大,没几分钟就收拾干净,又把碗筷等也清洗完毕。

  时间才九点出头,还早。

  众人干脆拿出麻将和牌来,开了两桌麻将和一桌牌。

  刚才在饭桌上厮杀,现在在麻将桌和牌桌上厮杀,玩得不亦乐乎。

  骆羽打了两把牌,把在一旁观摩的曹雄拉过来顶缸,又让秦琪去顶了韩林的缺。

  他拉着韩林去了院子里,两人坐在面对着鱼池的凉亭下。

  他又让苗惠媛给倒了两杯茶,一边欣赏水池里的炮弹鱼,一边聊天。

  “韩大哥。”骆羽看着水池里悠闲自在游泳的炮弹鱼,“韩通和嫂子找过你了吧?”

  “我说呢,你嫂子平时都不怎么管酒店的事情,却和韩通旁敲侧击地问我。原来是你小子在背后给我告状了。”韩通喝了口茶,咂摸了下嘴巴,笑着说,“不地道啊。”

  骆羽哈哈地笑起来。

  “韩大哥你要是有钱,想搞点什么,做兄弟的我肯定支持。”

  骆羽语重心长地说,“不过那个行业,我就怕你弄到一半,不上不下的时候,资金链忽然断裂了。到时候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骑虎难下就非常难受了。”

  骆羽喝口茶润润喉咙,继续说,“别到时候把你辛辛苦苦闯下来的酒楼也折进去。”

  韩林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椅子的扶手,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骆羽见此便也不说了,等了片刻之后,他才又说道,“我就做我的老本行。不过现在有扩产的打算。”

  他把杯子放在一旁,掰着手指头对韩林说,“青蟹养殖这一块,目前的规模已经够大了,就维持现在的样子正好。

  再说了,我还有个育种场,附近几个村村民养殖的青蟹和虾,也是我们在回购,只要村民的养殖规模上去了,我扩大不扩大都无所谓。”

  “至于蔬菜种植这一块,明年的面积还要扩大,不过不是在潞城这边,我决定种植高山蔬菜,主打有机认真,种植出高品质的绿色有机蔬菜,把价格打上去,卖得就是高端。”

  韩林现在有一部分蔬菜也是采购自骆羽,知道他的菜确实新鲜绿色,同样的菜,品质就是比其他普通菜农种出来的品质要稍微高出那么一点,顾客反响很不错。

  “还有禽类养殖,不光是鸡和鸭,我还要养鹅,明年就大片承包滩涂和荒山,把鸡鸭鹅养到海边去,养到山上去。产生的粪便就用到蔬菜上,给蔬菜增肥。更是要扩大规模,至少把今年的产值翻一番。”

  “不仅如此,明年我还会大批量承包荒山荒地,种植水果。以后可能还会养羊,养猪……”

  “我的设想是,等过上两年,我自己开超市,把自己的产品放在自己的超市里卖。线上线下一起开卖。让更多的人吃上我养的鱼虾,我种的蔬菜,我养的家禽家畜,我种的水果。”

  说到后来,骆羽说得心潮澎湃,“以后我还要买远洋渔船,把船开到全球各地的海洋去捕鱼。让老百姓菜篮子里的东西更加丰富。”

  骆羽说得激动,韩林听了也是心中波澜起伏。

  他在心里总结了一下,就像是骆羽所说的,他干的这些,全都是老百姓菜篮子里的东西。

  不管这个社会经济如何发展,世界如何变化,老百姓的菜篮子是每天都要装菜的。

  吃喝拉撒,吃是头等大事,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

  干这个行业,就是要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特色化,走掌握技术,控制风险的路。

  只要干得好了,绝对能赚钱。

  当然,骆羽放了这么多卫星,都是有科技,有技术支撑的。

  “我现在和潞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已经非常深。今年下半年,我已经让人去接触潞城农林大学,沙南大学(骆羽母校),林城农林大学(骆羽家乡的学校)等一批学校的科研团队,每个学校我都委托了课题,提供了科研经费。

  同时,我还准备在两年内,在沙南和林城两个地方进行投资,建造种植养殖园区,搞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把我的产业铺开来……”

  骆羽一点点地给韩林描述着自己心里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