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再次禁佛?-《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和尚不念经,放起印子钱来了。

  搞笑不?

  但在南北朝时期却一点都不搞笑,而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寺院以其分布广、安全性高等优势,“寺库”就此应运而生。

  为什么说其安全性高呢?

  寺院作为佛门净地,一般不会有人去寺庙行窃、闹事。

  而且,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借钱的人不敢不还,因为害怕因果报应。

  所以,寺库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地泛滥起来了。

  成了华夏历史上最早的金融机构。

  有的寺院一年的借贷收入,是其香油钱的数倍之多。

  你说搞借贷那你就规规矩矩,照章办事好了。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救人之所急,算是功德一件。

  可是。

  不管任何人,任何信仰,一旦沾染上了铜臭的味道,很多事情就变质了。

  为了搞钱,奉行四大皆空的和尚竟然放起人吃人的高利贷来。

  僧人丧失了佛性,佛门净地也变得不再纯净。

  腰包鼓起来后,和尚们大肆购买田产,开商铺,出入排场奢华至极!

  有些住持方丈甚至公然破戒,大鱼大肉,妻妾成群……

  “初始字据你可还留着?”

  “在,在的,小人一直贴身保管着……”

  那汉子如同碰到了大救星,连声应道。

  “这位小公子,我劝你少管闲事为好……”

  几名衙役看这小孩似乎想要为其出头,好心提醒了一句。

  “闭嘴,你们这些拿着朝廷俸禄的官差,何时成和尚的打手了?”

  “承业,带着此人去找毕王,让他这个雍州牧来处理。”

  “让户部查查,在我大周境内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寺库?”

  小皇帝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沉声吩咐了几句。

  随即打马回宫了。

  几名衙役还不知道这个小孩到底是何方神圣。

  却被乐运掏出的鱼符吓得脸色煞白。

  这是大佬级别的金色鱼符,门下侍中几个字表明了他的身份。

  连声告罪后,丢下那名汉子,一溜烟跑了。

  鱼符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朝廷官员身份的象征,正五品以上,才能够佩戴鱼符。

  五品、四品穿着绯红色的官服,佩戴银鱼符。

  而三品以上的品阶,穿紫色衣服,佩戴金鱼符。

  正式场合,一看官服便知大概官阶。

  但具体的姓名、官职、部门等信息,得看鱼符才清楚。

  “这位小哥,跟我走吧!”

  那庄稼汉子见平时盛气凌人的衙役,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全跑了。

  知道这是碰到大官了。

  顿时乐不可支地向乐运躬身谢恩。

  回到宫中的宇文衍,眉头一直没有舒展开来。

  和尚不念经,玩起金融来了。

  这多少有点离经叛道啊。

  再说,离周武帝灭佛也没几年,怎么又冒出寺院来了?

  “小言子,马上召开小朝会!”

  墨言听了立马下去通传。

  正阳宫议事殿。

  三省六部的大佬全部赶来,逐一向皇帝见礼。

  “都平身吧!”

  “承业,你先给大家说下城门口发生的事情。”

  小皇帝端起茶盏,示意众人随意。

  小朝会就是和几个头头的碰面会,不像大朝会那么正式。

  每次小朝会,都有宫女备下茶水、点心。

  等乐运把事情讲完,大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陛下,臣已经让人去弥勒寺查了,一定给那位老乡妥善解决好。”

  毕王宇文贤首先答话。

  “启禀陛下,如今在户部登记造册的寺院有一千三百一十四家,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至于寺库,几乎每家寺院都有……”

  户部尚书于翼手拿一本小册子,有些忐忑地汇报着。

  “当初高祖不是下诏禁佛么,怎么又冒出这么多寺院来了?”

  这也是宇文衍纳闷的地方。

  “陛下,去年,天元皇帝下诏取消了禁佛……”

  众人听了,脸上表情有些精彩。

  最后,还是郧国公韦孝宽的回答解了他的疑惑。

  宇文衍听了不禁扶额。

  原来宇文赟一心想要体现自己的高大上。

  佞臣刘昉说,应当与佛祖平起平坐,才能彰显其伟岸的形象。

  于是。

  下令在城中筑高台,塑造两座金佛端坐两侧,自己坐在中间。

  供百姓参拜与观摩。

  自此,打破了武帝的禁佛令。

  “既然如此,那陛下一纸诏书再次禁佛不就行了!”

  吏部尚书宇文贞听出小皇帝似乎对寺库不满,于是开口说道。

  “不可!”

  “虽然是先帝下的诏命,但是朝廷决策如此朝令夕改,定然引得百姓不满,有损大周威严……”

  王轨第一时间出言反对。

  宇文贤也轻瞪了他弟弟一眼。

  他这弟弟年纪尚轻,考虑问题还相对单纯。

  宇文贞见状,知道自己鲁莽了,吐了下舌头不敢再随便开口。

  “既然不能直接下招禁佛,那是不是可以设定一些限制?”

  “比如一州之地只允许建寺院一座,僧尼不得超过多少人……”

  礼部尚书宇文善提了个建议。

  “臣力主彻查各寺院的寺库,若有放高利贷者,一律查处,绝不姑息……”

  刑部尚书宇文椿说。

  ……

  众臣都知道在这种小朝会上,宇文衍是鼓励发言的。

  所以大家都表现积极,热烈讨论起来。

  “很好,诸位爱卿所说都有几分道理。”

  “对于寺院再次兴起,朕定一个基调,那便是可以有佛教,但绝不允许泛滥。”

  看到众臣都点头,宇文衍接着说:

  “所以,必须从佛教圣地天竺取回真经者,方可在大周境内建寺立庙,念经拜佛……”

  小皇帝说完扫视了一圈。

  却见众臣的神情变得古怪起来,似乎还憋着几分笑意。

  “想笑就笑,别憋出毛病来了……”

  宇文衍没好气地说了一声。

  “哈哈……”

  殿内顿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陛下此招实在是高,就是有点……”

  “就是有点损,是吧?”

  “微臣不敢……”

  “嘿嘿,义国公你就是这意思,还有什么你不敢的。”

  “哈哈,就是,就是……”

  颜之仪笑着对乐运落井下石。

  其他人也咧嘴大笑,跟着起哄。

  这主意也属实坏了些。

  这和对那些僧人说我要禁佛又有啥区别呢?

  万里迢迢,又有几人能从天竺取回真经的?

  说不定还没到佛国,就在路上死翘翘了。

  直接灵魂快车,飞奔极乐世界!

  其实,小皇帝此举还真不是故意刁难。

  他只不过是为中原佛徒正本清源。

  把修佛的门槛提高,甄选出虔诚的佛教徒而已。

  何况。

  历史上不就有法显,玄奘这样的高僧上西天求取过真经么。

  “陛下,万一真有僧人取回经书,您当真允其开寺建庙,传播佛法?”

  “那当然,凡取回真经者,凭经书和通关文牒给其发放立寺许可文书!”

  “不过,每座寺院僧尼不得超过一百人……”

  宇文衍玩味一笑,悠悠说道。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