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状元窦建德-《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二十一日。

  三省六部大佬齐聚两仪殿议事厅。

  “陛下,殿试读卷毕。”

  “这是得优前十者试卷……”

  君臣见礼后。

  礼部尚书高颎作为主考官,当即拱手启禀道。

  墨言上前,接过考卷放到御案之上。

  宇文衍点头,拿起最上面的卷子看了起来。

  考生陈延之,汴州陈留人士,22岁。

  祖上曾为北魏县丞,后家道中落,父为乡塾先生。

  其在策问上答曰:

  张骞持节,凿空西域,所恃非汉弩之利,乃长安锦绣之诱。

  不顾社稷民生之开疆拓土是为不智。

  国富民强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四夷皆服……

  此生不反对开疆拓土。

  但更趋向于内重外轻,先内后外。

  八位大佬全都给出了优等评定。

  宇文衍未置可否,拿起下面一份。

  考生窦建德,河北贝州漳南人士,25岁。

  世代业农,父母早逝。

  窦建德?

  看到这个名字,宇文衍当即一愣。

  难道此子是历史上隋末割据群雄之一那个的窦建德?

  其言:

  悠悠神州,礼仪之邦。

  然。

  每逢乱世,四夷刀兵皆至,不复往日通好之情。

  王朝盛世若无寸土之功,实属不务正业,愧对后世子孙也。

  ……

  看到这些,宇文衍嘴角微翘。

  窦建德“有能力就往死里干”的开拓思想,甚合圣心。

  随后。

  他又拿起第三份考卷。

  石彤,五原人士,24岁,出身怀朔边镇。

  世代业农,父母经营客栈为生。

  他的答卷中,字里行间均能看到对当朝皇帝治国的推崇。

  其中一句:

  “夫至善之戍防,乃无边防之防,至上之治,惟在惠民!”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最好的边防就是没有边防!

  最好的统治就是为民施政!

  就差喊出:“天下只有一个华夏”和“为人民服务”了。

  最上面三份考卷大佬们都给出了优等评定。

  再往下看。

  其他人也有出彩之处,只是相比他们三人显得“平庸”一些。

  “三人专业考试如何?”

  “回陛下,都是甲等!”

  陈延之的专业是农学。

  窦建德选的是武备。

  石彤学习的则是算术。

  对于石彤这个名字。

  宇文衍之前就曾听算术馆负责人甄族提过。

  称此生极具算术天赋。

  很多深奥算术之道,有着非凡理解。

  算术馆每年都会筹备一次新算术交流大会。

  同时举办珠算大赛。

  凡有兴趣者,不论年纪、出身,均可报名参加。

  石彤表现极为出彩。

  并且连续两年拿下珠算大赛头名。

  宇文衍沉吟片刻,望向八位大佬道:

  “钦点窦建德为一甲头名。”

  “钦点石彤为一甲第二名。”

  “钦点陈延之为一甲第三名。”

  随着皇帝的声音落下。

  首次“科举考试”状元郎就此诞生,那就是河北窦建德。

  榜眼为陕西五原石彤。

  探花是河南汴州陈延之。

  “陛下圣明!”

  大佬们看好的陈延之落后第三。

  不过,皇帝钦点,他们也无异议。

  “二甲取五名,三甲取十名。”

  “名次和考生由尔等评定。”

  “好后马上填榜,于今日发榜……”

  “臣等遵命!”

  八人喜笑颜开,起身拜别,下去商定二、三甲的事宜去了。

  ……

  未时。

  大周皇家学院所在的兴道坊。

  坊门之外的广陌大道。

  敲锣打鼓的队伍在全副武装侍卫的护卫下,缓缓走来。

  沿途聚集了大量看热闹的京城百姓。

  “殿试出榜,恭喜高中!”

  数十路放榜官分别前往京城各门,以及繁华之所张榜。

  消息传来。

  大周皇家学院当即沸腾了。

  “快,放榜了,看看去!”

  “延之,谁要是高中了,就去全猪宴酒楼请客搓一顿。”

  “没问题,快走。”

  ……

  贡士考生们知道今天会出榜。

  大家哪都没去,就等着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坊门前。

  此时已经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红榜由礼部右侍郎亲自张贴。

  同时,手持铁皮大喇叭宣布。

  “首次殿试,皇帝钦点状元郎——河北窦建德。”

  “榜眼郎——五原郡石彤。”

  “探花郎——河南汴州陈延之。”

  “二甲第一名……”

  ……

  “哈哈,老窦,中了,中了,你是状元哦。”

  “石头,你是榜眼,我们都中了。”

  人群中。

  两个年轻人刚刚挤到皇榜之下,就听到了礼部侍郎的声音。

  抬眼望去。

  红榜之上,最右边的两排名字正是他们自己。

  两人欣喜若狂,兴奋地手舞足蹈。

  “延之,你是第三名,探花郎啊,恭喜,恭喜!”

  “哈哈,就知道你可以。”

  “慎微,你也可以,二甲第五名。”

  “走,全猪宴酒楼,我请客……”

  贡士考生们聚在皇榜之下。

  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失魂落魄。

  “陛下说了,不中者亦无须气馁,下次再考。”

  “就算屡试不第,学好你们的专业,一样可以为国做贡献……”

  宣读完中榜名单。

  右侍郎随即传达皇帝口谕。

  “陛下当真如是说?”

  “傻子,那可是右侍郎大人,还能有假?”

  “走,咱们回去苦读……”

  没有考中的贡士说了,眸光顿时恢复了明亮的光彩。

  “状元郎,榜眼郎,探花郎可在?”

  右侍郎再次开口。

  人群中,一众学子哄笑着将三人推了出来。

  “学生窦建德见过大人。”

  “学生石彤见过大人。”

  “学生陈延之见过大人。”

  看到三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子,右侍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好,很好!”

  “来人啊,给一甲进士披红挂彩。”

  言罢。

  随行人员将就准备好的进士服给三人换上。

  并在身上挂起大红花和彩带。

  骑上高头大马,开始游街,接受京城百姓的欢呼与祝贺。

  状元郎居中,榜眼在左,探花在右。

  “哇,好风光啊。”

  “我也要好好读书……”

  一些孩子见了羡慕不已,心中暗自立下目标。

  “董兄,我觉得陛下推行的这套科考不简单啊。”

  “高中之人会不会就此鱼跃龙门,为官一方啊。”

  “难说,听闻他们还要修习专业知识。”

  “那些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

  “我等苦读圣贤之言,才是治国平天下之本。”

  “再看看吧。”

  “看朝廷如何安排这些中榜之人。”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