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人口增长-《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说起郢王和莱王。

  刘焯也没想到,两人下一趟南洋回来。

  竟然对航海一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更加没想到,陛下竟然让两位王爷进了天文地理馆。

  “既然去了你那,就是你的人。”

  “让他们跟你学些东西也好!”

  “若是这块料,你就上上心,若是不行,朕再做安排!”

  对于皇室成员。

  只要他们有自己的追求。

  而不是一心躺平做个富贵王爷,混吃等死,宇文衍就很欣慰了。

  至于做什么?

  能做到什么地步?

  他都无所谓!

  “臣明白!”

  宇文衍这么说,刘焯也就放心了。

  两人就航海之事闲聊大半个时辰。

  这才拜别退下。

  午膳后。

  皇帝在王鹰,元氏兄弟,李渊,墨言陪同下出宫了。

  来到冶铸司。

  宇文衍直奔墨者工坊。

  綦毋干将和冶子得报,第一时间赶来见驾。

  如今的工坊已经初具规模。

  一众墨者接触过手工车床后,很快就利用上了。

  加上他们自身的传承。

  慢慢打造出了眼下这处颇为完备的机械加工坊。

  他们的任务很明确。

  就是潜心研制皇帝所说的蒸汽机和热气球。

  近一年多来。

  已经做了很多相关准备工作。

  这些墨者也着实有些头脑。

  他们深入研究皇帝所给图纸上的内容。

  搞清了蒸汽转化为动力的原理和内在逻辑后。

  率先用木头制作了一个模型。

  通过模型,理顺蒸汽机的全部构造及功能应用。

  燃烧室,锅炉支撑螺栓,输气管道,蒸汽干燥器,过热器。

  气门杆,气缸,阀门,活塞,曲轴连杆装置等等。

  都是实现蒸汽动力输出不可或缺的构件。

  对于这种势能的转换利用。

  擅长机关术的墨者一点都不陌生。

  和水力转化为动能的鼓风机,水碓,水磨如出一辙。

  只是把动力换成了蒸汽而已。

  有人研究模型。

  有人则着手铸造构件事宜。

  单是燃烧室锅炉所需钢材。

  就在冶炼署的配合下进行了大量的尝试。

  这些年来。

  綦毋冶子和庄抱朴一直在研究火炮铸造材料的性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对于寻求满足锅炉能性的钢材极具参考价值。

  经过大量的性能测试。

  最终确定了用于铸造各处部件的钢材。

  年后便可以尝试铸造各种零部件。

  几位长者亲自给皇帝讲述他们的研制成果及心得。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真正涉及到细分领域,宇文衍灵魂记忆中的那点内容就显得虚浮了。

  他的作用就是提出了一个历史验证过的成熟概念。

  想要真正成为现实。

  还是得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去落实到每一个构件。

  “很好!”

  “诸位大胆尝试,要敢想敢做。”

  “失败了没关系,一样会有所收获。”

  “不论花费多长时间,朕都能等。”

  “哪怕这一代人实现不了,也能给后人积累经验……”

  宇文衍开口鼓励了一番。

  “谢陛下!”

  “我等定当再接再励,不负所望。”

  皇帝的态度让一众墨者很感动。

  他们可以完全放下心理负担,一门心思投入到研发中去。

  热气球的研制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宇文衍之前提出采用蒸馏的方法从石漆中提炼燃料的想法。

  墨者付诸行动后。

  制作出了大型铁制加热炉和冷凝分馏塔。

  顺理成章地提炼出了煤油,汽油和柴油。

  最轻的油气暂时没有太好的存储办法,暂时只能任由消散到空气中。

  有了相对耐烧的燃料。

  只需解决最为关键的喷火加热装置。

  热气球肯定能够应运而生。

  随同刘焯出海试航的统领徐辉曾研制出一种水战用的喷火枪。

  宇文衍让研发热气球的墨者参考一二,或许会有所启发。

  看着一众墨者劲头十足,皇帝也是满怀期待。

  在工坊待了数个时辰。

  直到日薄西山。

  发下丰厚赏赐,宇文衍这才摆驾回宫。

  ……

  腊月十五。

  天元十五年(595年)最后一次大朝会。

  各部衙署作全年总结,以及展望来年施政计划。

  其中宇文衍最为关切的是首次人口普查。

  户部尚书高颎汇报了相关数据。

  户部官员深入邻里村乡,采用“大索貌阅”,挨户登记造册。

  同时,制作身份腰牌。

  经过县、郡、道逐级统计,得出最终数据。

  当下大周全国有1283万户,总人口达到6627.9万。

  相比南北统一之初。

  大概估算的三千多万,人口数量直接翻了一倍。

  不过,并不是说十来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这么多。

  主要是此前存在众多隐匿人口。

  这次普查,把很多没有登记造册人口上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汉朝鼎盛时期。

  也比历史上隋朝这个时期的4600万人口要多。

  按自然增长来看的话。

  统一之后,大周每年新增人口百万。

  年均增长率已然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

  这都得益于国家统一带来的社会稳定。

  皇帝推行减免赋税,开荒垦田,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手工业和贸易。

  使得大周百姓休养生息,远离饥饿,安居乐业。

  加上朝廷于各地建立官方医署,推广《大周百姓药典》。

  同时。

  早婚早育和近亲结婚现象大大减少。

  多方面因素综合一起,极大降低了婴儿的夭折率。

  这个人口数据乃是大周当下19个道的统计结果。

  雪域高原的道县,海外柬郡,金洲郡,坡县,汉至县,星汉县等地没有计算在内。

  纵观全国人口分布。

  京畿道,河南道,山东道,江南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带。

  占据总人口数量八成以上。

  这些地方是中原王朝的产粮区,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之地。

  看到这个人口数据。

  宇文衍龙颜大悦,爽朗的笑声响彻太极殿。

  有了充足的人口,朝廷的对外移民计划就可长久持续下去。

  只要中原百姓迁往新的疆土。

  很快就能落地生根,把种地技能发挥到极致。

  只要地盘被华夏百姓开发成了良田与菜地。

  谁敢抢夺,便会群起而上,誓死守卫。

  宇文衍这是为当下的神州百姓谋利益。

  也是为华夏后世子孙谋福利。

  在实力为尊,多占多得的背景下。

  作为统一的华夏帝皇。

  有能力都不去开疆拓土,那和死咸鱼有啥区别?

  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

  宇文衍也不希望被后世子孙大骂“老祖宗不干正事”。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