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二皇子-《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九月。

  商业司将六月回港的商贸船队收益统计出来了。

  三十支下南洋的船队,纯利均在40至60万贯之间。

  直接给国库带来一千五百万贯左右的收入。

  其中白银二百万两,黄金五十万两。

  北上的商贸船队盈利就要差些。

  纯利在20万贯左右。

  不过。

  北上的船队,增进联系,宣扬国威的用意大于盈利。

  至于赚不赚钱,倒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把航线沿途的港口和岛屿实控下来。

  利用贸易,加强对靺鞨,阿伊努部落的文化输出。

  并在此往来过程中,实现一定数量的移民。

  把朝鲜半岛,海参崴,本洲岛,北海道岛,库页岛,庙街等地打上华夏文明烙印。

  如此。

  便达到了宇文衍设想中的目的。

  到如今。

  华夏商行旗下已经拥有四十七艘小型宝船。

  宇文衍决定。

  调拨一艘给汉至平原的张须陀所部。

  釜山港也配备一艘。

  剩下的每五艘组合一个商贸船队,减少其他海船的数量。

  毕竟。

  一般的海船比起小型宝船来,抗风浪能力还是差很多。

  船队自出海以来。

  就有数十艘翻船沉海,远洋航行风险较大。

  宇文衍计划华夏商行旗下暂设十支商贸船队。

  两支往北,八支向南。

  以后每年下水的小型宝船,就增加到各支船队里去。

  最终,把普通的海船全部换掉。

  ……

  十月。

  初冬的暖阳照在身上,令人格外的舒服。

  北方种植冬小麦的地里,农人正在抢收大豆。

  随后。

  还得翻地,播下麦种。

  南方的水稻又获丰年。

  晒干的谷子开始陆续进仓。

  自耕农笑开了怀,全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初二。

  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一声啼哭响彻凝烟阁。

  萧婕妤顺利分娩,诞下皇室血脉。

  母子平安。

  整个皇宫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皇帝再添皇子,为皇室开枝散叶。

  两位太皇太后,朱太后欢喜至极,给凝烟阁赏赐大量好物。

  淑妃萧婉儿喜极而泣。

  第一时间将消息传至梁国公府。

  她虽为皇帝诞下第一个子嗣,但却不是皇子。

  这几年,自己肚皮又不争气,一直没有动静。

  如今,妹妹诞下皇子。

  母凭子贵。

  不论是姐妹俩在宫里,还是萧氏在京城的地位都将更加稳固。

  “臭小子,我是你爹!”

  宇文衍抱了一会自己的第二个儿子。

  直到小宝宝哇哇大哭起来,这才交给一旁的奶娘。

  “茵儿,辛苦你了!”

  “不辛苦,姐夫……”

  萧茵眸中散发母性光辉,满是柔情地望着皇帝。

  “咳!咳!”

  当着下人的面叫姐夫,哪怕他厚脸皮,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说了些安抚的话。

  嘱咐贴身侍女,奶娘,女医官好生照看。

  宇文衍逃也似地离开了凝烟阁。

  ……

  宫中再添皇子。

  尽管是庶出,朝臣也纷纷上奏恭贺。

  还有不少官员前往梁国公府道喜。

  萧崇和冯氏喜笑颜开,热情接待。

  萧氏在京城根基浅薄。

  自从纳土归朝,定居长安。

  哪怕萧婉儿贵为淑妃。

  萧家凡事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如今,萧氏女诞下皇子。

  无疑给萧家加了一分倚仗。

  当然。

  如果萧淑妃也能诞下皇子,那就更好了。

  回到两仪殿。

  李渊,韦圆成,高表仁,贺若怀亮,史怀义,韩世锷,杨玄感七名皇帝近卫给皇帝道贺。

  “大家有心了!”

  “唐国公,贵府大公子可取名了?”

  李渊大婚后不久,就被指派随綦毋冶子一行前往耽罗洲。

  直到去年底,窦氏才怀上身孕。

  八月,为李渊产下长子。

  李府大摆满月酒时,宇文衍还让墨言送去一份贺礼。

  “谢陛下挂怀,犬子取名建成。”

  宇文衍闻言笑了。

  虽说李建成的出生比历史上晚了五年,可名字却是没变。

  ……

  长安城,西市。

  华夏商行驻地。

  “小石头,终于把你盼来了!”

  “刀子叔,我是昨晚抵京的,朝廷将一众贡士安排在了平康坊的会馆。”

  “你要是晚来几天,我们的商队就离京了。”

  老刀子见到石彤,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他是看着小石头长大的。

  还传其授刀法。

  两人结下深厚的感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刀子叔,这是阿耶、阿母给您准备的一点土产。”

  石彤说着,取下肩头的布包。

  “真是的,千里迢迢,费个什么劲呢!”

  “商队还要几天出发,正好带你逛逛京城。”

  老刀子嘴上说着,却是开心地接了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刀子叔,京城太雄伟,太繁华了。”

  “五原城与之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石彤初来乍到。

  只是惊鸿一瞥就震惊到无以复加。

  “那是当然。”

  “长安新城可是天下第一城。”

  “等熟悉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巍峨和大气象。”

  “对了,你从平康坊是怎么过来的?”

  老刀子对于石彤的震惊一点也不意外。

  任谁初次进城,都会被震撼到。

  “坐8路公共马车来的。”

  “还是会馆的伙计告之,要不我也不知道。”

  “刀子叔,这公共马车好方便,只需一文钱即可。”

  “哈哈,这玩意确实顶好。”

  “据说是陛下的主意……”

  听到竟然是皇帝所为,石彤眸中闪烁着精光。

  “陛下真神人也!”

  “刀子叔,来了京城,我以后有机会见到陛下吗?”

  石彤从小就听闻皇帝的种种事迹。

  对于这个和他年纪相当的天子甚是神往。

  “当然有机会。”

  “天元十二年,陛下于通化门亲迎出使南洋的长孙晟大人一行回京。”

  “很多京城百姓得见天颜,目睹了皇帝的风采!”

  “你在皇家学院好好求学,争取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这样的话,以后陛下召见也说不定呢!”

  老刀子适时鼓励了石彤一番。

  “刀子叔,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看到石彤坚毅的眼神,老刀子也是暗自点头。

  这孩子打小就聪慧,懂事。

  从进官学起,就没让人操过心。

  学业上也是一直名列前茅。

  从童生到秀才,再到举人,贡士,一路高歌猛进。

  “走,带你逛逛西市。”

  “给你阿耶,阿母买些京城的玩意,我北上时,带到怀朔镇交给他们。”

  老刀子先是带着石彤去西市的全猪宴酒楼吃了一顿。

  平时都是吃羊肉为主的他,没想到猪肉也这么好吃。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