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秦琼-《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翌日。

  蜀川道总管王谦进宫。

  送来了三只黑白相间的萌宝——大熊猫。

  说是给两位小公主和皇子弘当宠物玩。

  这个历史上响应尉迟迥起兵,被杨坚满门诛杀的益州总管。

  竟然想到用萌萌哒的熊猫给皇帝送礼。

  不过,还真让他给送对了。

  宇文芊芊,宇文玥,宇文弘对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喜欢得不得了。

  宇文衍接受了他的这份心意。

  正好御花园有一片竹林,可以试着饲养一下。

  就是不知道娇贵的萌宝能不能适应关中的水土气候。

  ……

  王谦离开后。

  汉王宇文赞,秦王宇文贽联袂而至。

  “参见陛下!”

  “免礼!”

  “两位皇叔,对于新王府还满意否?”

  宇文衍摆摆手,招呼两人入座。

  “当然,气派得很呐。”

  “何止是满意,简直太满意了啊。”

  两位王爷笑容满面。

  “臣谢陛下!”

  汉王拱手躬身。

  宇文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河南道,自古皆是中原核心腹地。”

  “让二皇叔接任皇叔公,朕才放心!”

  宇文赞和宣帝宇文赟一奶同胞,都是李娥姿所生。

  从血缘上来讲。

  是和宇文衍最为亲近的皇室成员。

  “臣一定不让陛下失望!”

  侄儿皇帝说到这份上,宇文赞也是当即表决心。

  “三皇叔,这些年巡视山东,江北诸地,辛苦你了!”

  “全赖陛下成全。”

  “这几年,臣巡视在外,也是长见识了……”

  秦王宇文贽所言非虚。

  亲身体验大好河山的壮美,愈加感受到江山来之不易。

  见过民间真实境况,方知百姓之艰难。

  接触过众多地方官员才明白,原来要做好一县父母官也是需要大智慧的。

  宇文衍点头。

  对于一众王爷巡视各道时的表现,他是满意的。

  “三皇叔,年后回山东,你去北海水师看看。”

  “若是感兴趣,便去给周罗睺将军做个副手吧!”

  “谢陛下圣恩!”

  秦王闻言大喜,当即起身谢恩。

  终于。

  他也等到了这一天。

  而且,还是陛下看重的水师海军。

  虽说暂时还没有让他独当一面。

  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做出点成绩来。

  那一天迟早会来的。

  宇文衍见一众王爷都表现出想做些实事的劲头。

  这也正是他所想要看到的。

  只要他们全心全意为国为民。

  宇文衍绝对愿意为每个人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人逢喜事精神爽。

  宇文贽情绪高涨,讲起自己的一些见闻来。

  汉王看向年纪轻轻,却老恃深重,皇气腾腾的侄儿皇帝。

  眸中也显露出几分钦佩之色。

  “陛下,臣在山东历城遇到一个少年天才。”

  “十六岁年纪,为人孝顺仗义,武艺非凡。”

  “结交了一批江湖豪杰,平时读书习武,做些除暴安良,救济贫弱的义举。”

  宇文贽说起他巡视至历城时,提起这么一个少年。

  “哦,姓甚名啥,你可打听过他的家世?”

  宇文衍一听,当即来了兴趣。

  隋唐时期,英雄辈出。

  能被秦王称之为少年天才,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回陛下,查过了。”

  “此子姓秦名琼。”

  “其父秦爱,曾在伪齐咸阳王斛律金麾下任录参军。”

  “齐覆灭后,秦爱携妻儿回到历城老家安居……”

  秦王说完。

  只见宇文衍蓦地站起身来,有些急切地说道:

  “秦琼?”

  “历城?”

  “秦爱?”

  有了这三个消息。

  几乎可以确认,他就是历史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秦叔宝了。

  史书对于他的出年份没有明确记载。

  没想到。

  他只比宇文衍小五岁。

  秦叔宝为人熟知大多是演义里的形象。

  比如父亲秦彝,姨父罗艺,表弟罗成,李渊一家救命恩人等。

  这些都是演义里虚构的,不是真实历史。

  “陛下,您也听说过他?”

  秦王看到侄儿皇帝的反应,不禁问道。

  “不太记得了,或许是听某个官员提过一嘴。”

  宇文衍心下欢喜。

  重新坐下来,随口胡诌一句。

  “既然是个天才,那便不要埋没了。”

  “此人朕要了,你先带在身边好好培养一番。”

  “是,陛下!”

  宇文贽拱手应答。

  远在历城的秦琼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泼天富贵就这么悄然降临在自己头上。

  不过。

  目前年纪尚小,让其进军中锻炼几年再说。

  汉王和秦王退下后。

  辽宁道总管贺若弼和曹王宇文允来了。

  “三皇叔,辅伯,让两位久驻东北苦寒之地,辛苦了。”

  君臣见礼后。

  宇文衍笑呵呵地说道。

  “回陛下,如今辽宁道可不是苦寒之地,都快成鱼米之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贺若弼哈哈大笑,一点也没觉得自己委屈。

  “相比一开始,辽宁确实已经是另一番景象。”

  曹王和道王宇文充同年,当下二十八岁。

  作为一名记事,已经隐姓埋名长驻东北十一年了。

  “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千百年后,子孙都会铭记的。”

  “还是陛下高瞻远瞩,谋划无双。”

  “没有您的成全,就没有弼的今天……”

  贺若弼还是没有改掉嚼舌根的毛病。

  不过。

  说的全是当朝皇帝的英明神武,佩服有加之言。

  “听说库莫奚和契丹起冲突了?”

  宇文衍笑着摆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

  “是的。”

  “契丹抢了奚族的一个草场,双方为此打了起来。”

  “让他们往死里斗,最好是两败俱伤!”

  “嘿嘿,陛下,我懂……”

  朝廷彻底掌控辽西和科尔沁两郡之地后。

  库莫奚和契丹生存空间被压缩。

  双方难免出现利益上的冲突。

  往北发展的话,又会和室韦产生纠葛。

  虽然四部暂时归附朝廷。

  但任其独立存在,野蛮生长的话,定然给子孙后代留下祸患。

  宇文衍的措施就是武力威慑下的民族同化。

  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大力实行文化输出。

  并辅以小范围的物理清除。

  对于那些桀骜不驯,天生反骨的部落“翘楚”施以铁血手腕。

  “回去后,和崔刺史说一声。”

  “联合靺鞨各部,修整从辽东城前往海参崴和庙街驿道。”

  “三地互为犄角,彼此联通,靺鞨所部大事可成矣!”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