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突厥迎亲-《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正阳宫议事殿越来越热闹。

  不时有朝臣前来给小皇帝拜年,

  这些都是接受过正阳宫赏赐的文武官员。

  当然,同样也有一些接受了赏赐没有来拜年的。

  申国公李穆驻守并州(太原),没有回京过年。

  但是派了家中长子李惇前来。

  这个李惇便是李家大少李筠的父亲。

  当初李大少和元氏兄弟起冲突,被小皇帝踢了屁股,后来更是被李穆吊起来打了一顿。

  蜀国公尉迟迥也还在相州。

  派了他在京城的三子尉迟顺来给小皇帝拜年。

  这些官员看着在场的同僚,个个都是表面脸色平静,但却把每个人都记在了心里。

  其中也有一个例外。

  那就是宇文衍的老丈人司马消难。

  司马消难四十多岁,身材高大,面貌俊朗,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大帅哥。

  难怪能迷倒当时大齐的公主。

  这是翁婿二人第一次见面。

  司马消难见小皇帝面如冠玉,温文尔雅,谈吐非凡,心下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尽管嫁入帝王家,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和又傻又丑的男人过一辈子。

  最后,毕王宇文贤带着他弟弟酆王宇文贞也来了。

  宇文贞如今为天官府大冢宰,名面上是朝中六官之首。

  兄弟二人当下深得太上皇重视,风头正盛。

  在场的官员全都上前和他们见礼,拉近关系。

  宇文衍是第一次见酆王,私下和他聊了一会。

  感觉这个十七八岁的王叔和他兄长一样,也是心思通透之人。

  小皇帝大摆宴席,准备请众臣胡吃海喝一顿。

  每人都领到了他的红包,而且还学会了麻将的玩法。

  席间。

  纷纷向大司空宇文贤敬酒,希望求得一副麻将。

  小皇帝无心之举,却为宇文贤带来一个结交朝臣的机会。

  自然是乐呵地答应了下来。

  觥筹交错间,君臣尽欢,一直到午后时分,才逐一散去。

  年初二。

  小皇后司马令姬回娘家省亲。

  宇文衍在宫中单独接见了一些官员。

  这些朝臣显然多了个心眼,不希望其他同僚看到其往来正阳宫。

  小皇帝也不会去点破。

  一直到年初六,陆续有朝臣到正阳宫拜年。

  宇文衍也是来者不拒,只要来了,都接见了一番,并发下红包。

  年初七。

  太上皇终于放下手中的麻将,于太庙祭祀先祖。

  小皇帝跟随其后,体验了一把皇家祭祖的感觉。

  宣帝做任何事情,给人的印象便是场面恢宏、讲排场、好面子。

  仪仗绵延数里,文武百官随行,百姓围观。

  祭祖之后。

  宇文衍带着墨言去了亲军驻地。

  吴勇,尉迟伽,侯定,杜咤早早便到了。

  “叩请陛下新春万福!”

  军士们享受了从未有过的七天过年假期。

  见到小皇帝第一时间单膝跪地向其拜年。

  声音震天,崇敬之色浮于脸上。

  “诸位新年好,今天朕来此,是给大家发红包的。”

  “过去的大半年,你们很努力,朕很欣慰,新的一年,希望尔等再接再厉……”

  “喏!”

  小皇帝挥舞着手中的红包,做了个简短的新春致词。

  军士齐声应答后,欢呼雀跃起来。

  他们早就听说了陛下发红包的消息,而且知道里面装的是十两白银。

  对于自耕农家庭的军士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发钱的时候总是快乐的。

  不管是发钱的人,还是收钱的人。

  这一通红包发下去,又是消耗近万两白银。

  好在有番商购买肥皂,要不然小皇帝想大方也是无能为力。

  由于冬天下雪。

  倭国和半岛三国的商人在腊月和正月商队是不动的。

  也就是说,这两个月中原这边和其国内都没有商队发出。

  年前最后一次交易是在十一月。

  他们国内收集的更多女奴已经抵达中原,因而这次交易十万块玉皂换得一千番邦小娘子。

  而那个高句丽的王淮,每月两百女奴交换一万块玉皂。

  后又百般求情,希望能够用银钱也购买一些。

  最终宇文衍也同意了,但说明从下年起全部都用女奴交易。

  四国中,高句丽和倭国实力稍强,百济和新罗次之。

  高句丽在这一时期大概四十万户,按每户五人计的话,大约有两百万人口。

  差不多和南陈当前的人口相当。

  而倭国在“敏达倭王”统治下的人口大概有二十万户,也就一百万人口的样子。

  加上其他一些割据势力,整个倭奴国,人口不会超过两百万。

  而百济和新罗人口更少,各自也就四五十万左右。

  在冷兵器时代,土地和人口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本。

  神州大地,在混乱的三百年间,中原人口锐减。

  大多是战争、饥荒减员。

  也有一部分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西域,朝鲜半岛和倭奴国等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汉末年,人口在5500万上下。

  如今。

  就算把大周和南陈的人口加起来,怕是也不够一半之数。

  ……

  正月过后。

  二月初二,突厥佗钵可汗派遣的使团到达长安。

  贡献土产,欲迎接千金公主回草原完婚。

  突厥贡献的土产便是牛羊马等牲畜数千,毛皮数万张。

  得知消息。

  宇文衍沉吟良久。

  让吴勇去找一个人,即刻传唤到正阳宫。

  此人稀里糊涂跟在吴公公身后,想破脑袋也不知道小皇帝召他所为何事?

  “微臣长孙晟参见陛下!”

  长孙晟当前二十七岁,任司卫上士、奉车都尉,职位和王鹰相当。

  被正阳宫内侍总管急急忙忙召进宫,直到此刻还是一头雾水。

  “免礼!”

  “赐座!”

  宇文衍一脸笑意,示意其入座,而后悠悠说道。

  “匆忙召将军前来,是有一事请教。”

  “臣知无不言。”

  长孙晟先是一愣,随即拱手应答。

  “北方突厥强盛,已成大周之患,虽我朝与其达成和亲意向,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有朝一日,若朝廷要处理突厥问题,依将军之见,当如何应对?”

  小皇帝知道。

  历史上,长孙晟被任命为大周送亲使者,而且在草原停留一年多时间。

  隋朝面对突厥进犯,最后却使其分裂。

  便是长孙晟这个大忽悠,把突厥给忽悠瘸的。

  长孙晟显然没想到,小皇帝叫他来竟然是问这个!

  毕竟,宇文衍只是一个八岁的傀儡皇帝。

  尽管如此。

  长孙晟闻言依然眼神一亮。

  看来,在此之前,他绝对思考过这个问题。

  但是,这种国家大事,和你个小屁孩说了没用吧。

  这是长孙晟此时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说。

  思忖片刻,长孙晟拱手笑道:

  “陛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解决突厥问题,一定要将其内部情况了解透彻,才能做出有效应对之策……”

  小皇帝仔细听着,不时点头。

  “如果有机会去到草原,你当如何?”

  长孙晟听罢,心想我好端端地跑草原上去喝西北风,有病么?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