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奇葩的花边-《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六月中旬。

  盛夏的关中平原闷热异常,唯有树荫下凉快些许。

  东、西两市的街道上。

  冰镇西瓜和各式冷饮成了炎炎夏日中的解暑圣品。

  最先出现在皇宫的冰沙,冰棍,雪糕,冰奶茶,冰果汁等。

  纷纷流传到坊间,得到京城百姓的青睐。

  有些小贩甚至打出了“宫廷秘方冷饮”的招牌。

  生意好得不行。

  对于这样的广告宣传,小皇帝也是一笑置之。

  他把宫廷菜品,冰窖特权都与天下人共享了,哪还会在乎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如今,西瓜的种植越来越多,价格也比一开始便宜了许多。

  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也舍得买上一个尝尝。

  上善殿。

  小皇帝享受梅、兰、竹、菊四侍女的投喂。

  不时吃上一勺冰镇西瓜,喝上一口饴糖调制的冷饮。

  不远处。

  九个半人高的冰桶散发出阵阵凉气。

  数名宫女立于四周,挥舞着大蒲扇给其扇风。

  “腐朽”、“罪恶”的帝王生活,令人迷醉,舒爽地不要不要滴。

  拥有后世灵魂的宇文衍,不认为自己能做圣人。

  更不会痴心妄想凭一己之力去改变整个社会规则,实现虚无缥缈的乌托邦。

  他只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让大周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另外。

  研发点武器,练练兵,搞搞军事,打打小怪兽。

  征服天下,传播华夏文明,教化四夷。

  为后世子孙打下更为广阔的疆域。

  对于蓝星文明的始祖,后世中华民族的领地属实太小了些。

  翻个倍勉勉强强够用!

  三、四倍亦不算多!

  五倍以上才更佳……

  若是能做到以上两点,他便觉得自己不枉此行了!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有条件不享受一下,那会天打雷劈。

  小皇帝坦然地享受着“腐化”的奢靡生活。

  一边听墨言念着各地传回的奏章。

  在他的严令下。

  地方官员那种家长里短、坊间轶事的请安奏少了。

  奏表的大多是有关水利,开荒,农桑,官学,手工业,贸易这些有关民生的实事。

  不过。

  个别花边趣事属实过于奇葩,有些官员实在忍不住想和皇帝分享。

  比如。

  十多年前。

  陕郡有个富商,正妻一直生不出儿子。

  于是纳了房小妾,很快就为其生了一对双胞胎小子。

  富商老来得子,喜极而泣,大宴七天七夜。

  故事到这都还很温情的。

  可是随着这对双胞胎慢慢长大,事情有些就变得残酷起来。

  街坊邻居发现兄弟俩长得一点都不像。

  不像也就罢了,关键是没一个像他爹!

  不像他爹也就罢了,竟然越长越像别的男人。

  像别的男人也就算了,还分别像两个男人!

  老大像城东绸缎庄的李掌柜。

  老二像城西的张屠户。

  就连当年的接生婆都惊呆了。

  要不是当初她亲力亲为,她都怀疑是不是婴儿抱错了。

  待孩子长到十几岁。

  那都不能叫像了,和李掌柜,张屠户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

  可明明是双胞胎,就算他的小妾偷人了,为什么会像两个男人呢?

  难道……

  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富商脸都绿了。

  不顾小妾的苦苦哀求,直接把母子三人赶出了家门。

  ……

  小皇帝听墨言念完,差点一口奶茶喷了出来。

  后世的狗血剧情竟然在这古代也出现了。

  梅兰竹菊四侍女和一众宫女能想到富商小妾肯定在外面干了坏事,羞得俏脸通红。

  可对于双胞胎为何会像两个男人,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宇文衍倒是大概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他心里可是把陕郡太守赵煚给记上了:

  岂有此理。

  你老小子竟然给朕上奏这等少儿不宜的奇葩事。

  以后还有这种八卦给朕速速奏来……

  “咳!咳!”

  “小言子,继续!”

  躺椅上宇文衍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

  手指头一勾,兰兰心领神会地喂上一口西瓜。

  竹竹贴心地拿丝巾为其擦了擦嘴角。

  墨言两眼不见身外事,拿起另外一份奏章继续念了起来。

  这是礼部尚书宇文善关于举行县试和郡试的奏章。

  三年前。

  各县举行了第一次县试。

  由各地乡学、私塾三年以上学龄的学子参加。

  成绩合格者称为童生,可进入县学学习。

  而郡试则由各郡举办,各县入学三年以上的童生可以报名参考。

  成绩优秀,达到官方标准的考生,从此就是秀才了。

  秀才可以进入郡学继续深造。

  也可成为各乡学、县学的先生,或是自己创办一间私塾。

  官办学堂的先生都是有俸禄的,每月三到五贯钱。

  一个平民子弟若是能考中秀才,也算是实现阶级跨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宇文衍想要推行的科举不同于历史上的八股取士。

  乡学相当于扫盲,县学就是初高中教育。

  暂时他也不说这样的考试与官员选拔有任何关系。

  一个秀才,他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成为了一名教书匠或是私塾先生。

  他还可以去做富商大户的账房,记事,以后做一名管家。

  随着商贸活动的繁盛,熟悉珠算、算术、记账、文房的人才将大受欢迎。

  不要说秀才了,就是没考上秀才的学子,都有可能在酒楼,客栈,商铺获得一份账房的活计。

  宇文衍此举,一方面是要提高大周国民素质。

  同时,给底层百姓多一分生活的希望。

  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起到稳固朝廷统治的作用。

  不过,他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选拔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如果真的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能者上,庸者下。

  华夏民族所能爆发出来的创造力,发展力,肯定是冠绝天下的。

  宇文衍就是要给底层百姓一个读书的机会!

  一个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

  一个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机会!

  哪怕不能披荆斩棘,青云直上,也有可能获得一份养家糊口的活计。

  小皇帝既然定下了农商并重的国策。

  以后在商贸领域的人才需求是巨大的,这也是他的出发点之一。

  有了宇文衍制定的考试章程,加之上次县试的成功经验。

  礼部尚书宇文善直言,他们有足够的信心把这次县试、郡试搞好。

  小皇帝听罢面露笑容,让墨言取来朱笔。

  批示:

  爱卿办事,朕放心,静候佳音!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