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东北四部-《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陛下之言,堪比兵家圣者,臣受教了!”

  “臣亦有所感,获益良多!”

  曹王、道王见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的将军,竟然在小皇帝面前摆出受教的姿态。

  不禁深深地看了一眼比他们小六岁的侄儿皇帝,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朕也就是随口一说,你们不必如此!”

  宇文衍此话一出,贺若弼和史万岁却是笑了。

  好家伙,您随口一说就是从未有过的兵家之道。

  要是认真起来,那岂不是原地起飞?

  这不是打击人嘛,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就是两人此时的心声。

  起居舍人当然不会放过皇帝的一言一行,舔舔笔头,在册子上记了下来。

  “东北四大部落你了解多少,实力如何?”

  宇文衍转移话题,问起了已经归附的四大少数民族势力。

  “靺鞨最强,契丹次之,库莫奚和室韦最末。”

  “靺鞨有户八万,人口四十万左右,控弦五万众。”

  “契丹有户五万,控弦近四万。”

  “库莫奚又称奚族,与契丹同源,控弦两万。”

  “室韦位居最北,人口十五万以上,控弦两万众。”

  ……

  贺若弼把他所了解的情况一一道来,可见下了不小功夫。

  靺鞨分七大部落,契丹八部,奚族也有五部。

  都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

  各部有自己的首领,另外推举一个盟主,统领各部。

  室韦也分五部,文明程度最低,还没建立部落联盟。

  各部都有世袭的酋长,互不臣属。

  室韦有个名义上的部落首领,称莫贺弗。

  抵御外敌、集体狩猎时各部合作,完事后各回各家。

  “辅伯,你认为以后哪个部落最有可能给辽宁道带来威胁?”

  百十年来。

  四部先是被柔然蹂躏得很惨,后又被突厥按在地上摩擦。

  突厥虽然看不上东北这块地盘,但不妨碍他们压榨生活在这里的部落。

  就像西突厥达头可汗奴役西域诸国一样。

  大周稳扎辽西,又出兵东征,突厥和高句丽节节败退。

  显示出朝廷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才有了四部的归附,无非是想摆脱突厥,获得生存空间。

  他们和突厥,高句丽对中原的态度,本质上其实差不多。

  势弱的时候依附称臣,一旦自身强大起来,立马反咬一口。

  这是中原王朝周边势力的一贯秉性。

  “陛下,臣认为是契丹。”

  “辽西之地,有相当一部分曾经被其所占。”

  “特别是科尔沁大草原,被契丹人视为私人牧场。”

  “之前受突厥,高宝宁,高句丽联合攻击,无奈往北迁徙。”

  “阴寿将军击溃高宝宁残部,收复辽西,科尔沁也成了我朝一郡之地。”

  “可一旦其壮大起来,定然会觊觎辽西地盘……”

  贺若弼分析得头头是道,也很有道理。

  大周经营辽宁道,必然会压缩四部的生存空间。

  特别奚族和契丹,原本辽西大部都是他们的地盘。

  如今只能与北面的室韦争夺生存之地。

  不过,他们很清楚中原王朝的羁縻统治有多香。

  高喊一声我归附,不痛不痒地称个臣,不用付出任何实际代价,就能获得封赏。

  地盘,利益都还是自己的,什么都没变。

  偶尔进贡一些土特产,却能获得数倍的回赠。

  至于送到中原的质子,完全可以随时放弃。

  在他们眼里,中原王朝就是一个人傻钱多的土地主。

  等到衰弱时,甚至还能反手甩上几耳光,狠狠地抢掠一番。

  因而。

  他们宁愿损失一些地盘,也要摆脱突厥的奴役。

  希望跟着中原土地主,吃香的,喝辣的。

  甚至娶个中原公主,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小算盘打得那是啪啪响。

  可惜这一历史时空,他们碰到了不屑羁縻的宇文衍。

  到底谁算计谁,以后自然见分晓!

  “陛下,贺若将军所言不假,契丹士卒的战力不容小觑……”

  曹王宇文允也关注过四部情况,很是赞同贺若弼的说法。

  “嗯,契丹的确不能轻视。”

  “但是没了科尔沁草原,他们想发展起来,也绝非易事。”

  “按既定计划推进,加强商贸往来,促进交流。”

  “参考北境边城对待突厥的策略,徐徐图之……”

  宇文衍怎么可能让他们猥琐发育,想都别想。

  恩威并施,温水煮青蛙,就是他们未来将要享受的待遇。

  “是,陛下!”

  “臣一定转告崔刺史,全力配合他。”

  贺若弼对小皇帝的计划越来越深信不疑。

  辽西龙城,辽东城,已经吸引了不少部落人口定居。

  凡是前来定居者,官府都给登记户籍,分配田地。

  所有适龄孩子都能免费进入官办学堂。

  在科尔沁草原。

  接收了不少奚族、契丹牧民定居,让其为朝廷饲养马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周与突厥和亲后,潢水河谷要塞通道也开放了。

  允许坝上草原,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前往科尔沁,龙城等地贸易。

  这里是步离可汗和第二可汗庵罗叔侄俩的地盘。

  他们本就无心与中原王朝为敌。

  属于突厥各部和平派的代表。

  “陛下,四部的质子,在长安过得如何?”

  贺若弼问起了各部首领送到长安的儿子。

  “他们啊,已经完全适应了京城的生活,汉话也说得不错。”

  “朕还给他们封了个朝散大夫的小官。”

  “小日子过得那是爽歪歪!”

  说起四位质子,小皇帝也没有亏待他们。

  不但给四人安排独立的宅院,赏了一个蕃邦小娘子。

  又让他们入国子监学习。

  鸿胪寺还有专人负责他们在京城的日常生活。

  尽量让他们感受中原文化的璀璨与魅力。

  接受先进文明的熏陶,进而心生认同、归属感。

  相比东北苦寒之地,繁华的长安宛如仙境一般。

  舒适生活很快淡化了他们心中的思乡之情。

  宇文衍独特的话语,让几人不由笑了起来。

  什么小日子,爽歪歪,闻所未闻,肯定又是皇帝所创。

  “当初赴京时,臣在辽西龙城见过,个个垂头丧气,像是要上刑场一样……”

  贺若弼想起几人那时的熊样就想笑。

  “哈哈,现在你赶他们走都不一定愿意喽。”

  “他们的兄弟要是知道,都得羡慕嫉妒恨……”

  小皇帝嘿嘿一笑。

  对于这几个部落的质子,不会让他们在京城无所事事,混吃等死。

  总得改造一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挥作用了。

  当下的大周,就算还没完成国家统一,对周边势力也是占优势的一方。

  而且是文化,科技,经济,军事,人口等全方位领先。

  对于开疆拓土,不是能不能,完全是看统治者想不想!

  可以说。

  心有多大,国境线就有多远!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