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给长辈请安-《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离开醴泉宫。

  宇文衍领着木兰来到太后朱满月的宫殿。

  “贵妃嫂嫂来了……”

  宇文娥英,宇文衎,宇文术三人正在殿前游乐场玩耍。

  看到小皇帝和木兰,顿时高喊着奔上前来。

  “参见皇帝哥哥,贵妃嫂嫂!”

  “真乖!”

  木兰一把抱起八岁的小公主,捏了捏她的脸蛋。

  给了每人一个小礼物,还有一大把糖果。

  那是一对青铜铸造的铃铛,轻轻一摇就能发出清脆的声响。

  “儿臣,臣妾参见母后!”

  “免礼!”

  朱满月一脸灿烂的笑容,拉着木兰的手越看越喜欢。

  木兰给朱太后献上礼物。

  作为长辈,又是当下后宫的话事人。

  朱满月赏赐了大量丝帛,首饰。

  另外,还有几个宫女,太监,以供其日常使唤。

  木兰开心得像个孩子,陪着太后家长里短的聊了很多。

  随后。

  两人在太后宫里一起用午膳。

  宣告她正式开始融入皇室生活。

  饭后,又去了太皇太后李娥姿宫里,给她请安。

  看到孙儿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妃子,李娥姿眼里泛着泪光。

  她本是南朝江陵人氏,南梁兵败后被掳至长安。

  与其他被掳之人相比,她是幸运的。

  太祖宇文泰觉得她面貌姣好,将其许给宇文邕做妾。

  并为其生下长子宇文赟,次子宇文赞。

  后宇文邕做了皇帝,他们的儿子宇文赟被封为皇太子。

  母凭子贵,她也得到武帝的宠爱。

  然而,她又是悲情的。

  43岁丧夫,45岁丧子。

  与其最为亲近的两个男人,在短短三年内相继离世。

  历史上。

  她后来还承受了亡国,灭族之痛,儿孙成了杨坚的刀下亡魂。

  宇文衍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发展轨迹。

  使得后面的悲剧没有上演。

  收到孙媳准备的礼物,李娥姿欢喜倍至。

  也赏赐了不少东西给木兰。

  其乐融融地闲聊一番后,两人拜别离开。

  去往阿史那氏宫殿的路上,宇文衍明显感觉木兰紧张起来。

  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

  “木兰,马上就要见到皇祖母了,很紧张是么?”

  阿史那木兰双手紧握,指节都有些发白了。

  听到小皇帝的问话,点了点头。

  宇文衍牵起她的手,感觉小手冰凉。

  殿前。

  已经接到通传的阿史那氏走来走去,不时望向外边。

  等她看见两道年轻的身影走进大殿。

  眸光刹时凝聚在木兰身上。

  脑海里快速地闪过草原上的种种。

  全然没有听到两人给她请安行礼的声音。

  木兰抬头,看着眼前这位从未谋面却又倍感亲切的女人,此时已是泪流满面。

  “孩子!”

  “姑姑!”

  阿史那氏说的是突厥语,乡音情切,两人紧紧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小皇帝拍了拍脑门,哭笑不得。

  这关系乱套了!

  阿史那氏是突厥第三任可汗木杆可汗的女儿。

  沙钵略是突厥第二任可汗乙息记可汗的儿子。

  两位可汗是兄终弟及。

  也就是说木兰是阿史那氏的侄女。

  但在宇文皇室,她就得跟着小皇帝叫皇祖母。

  两边辈分差了一辈。

  不过。

  这种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辈分,放在突厥人眼里,完全不叫事。

  小皇帝轻轻出了大殿,示意其他人也退下,不要打扰她们。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

  两人诉说衷肠,这才平复激动的心情。

  阿史那氏唤小皇帝进去。

  “皇祖母,以后让木兰多来陪您说说话……”

  当年。

  一个十七岁的草原公主,千里迢迢嫁到中原来。

  在这深宫当中,一住就是十多年,如今也才三十三岁。

  风华正茂的年纪就没了丈夫,也是个苦命的女人。

  “谢陛下!”

  木兰福了一礼,朝小皇帝眨了眨眼睛。

  “衍儿有心了!”

  阿史那氏满心欢喜地一手拉着一个。

  十多年来,难得有这么开心的时候。

  闲聊一会后,宇文衍让木兰留下多陪会太皇太后。

  他先行离开,返回上善殿。

  ……

  五原郡。

  十岁的石彤从学堂下学后,飞也似的跑回家。

  “阿耶,阿娘……”

  石老爹和石彤娘闻声从屋里走了出来。

  “这孩子,风风火火,你慢点不行么……”

  石彤娘从院里的水缸舀了一瓢水,递给儿子。

  石彤喘着粗气,接过来几口喝了个底朝天。

  抬起手臂抹了一把,迫不急待地说:

  “爹,娘,朝廷和突厥和亲,商队可以出塞了……”

  “啊!”

  “真的吗,彤儿……”

  夫妇二人顿时面露喜色。

  他们一家回到五原后,开垦了几十亩荒地,全部种上粟、麦,很快就可收成了。

  赶上朝廷的好政策,新垦荒地免租,又没有地方的苛捐杂税。

  今年雨水好,是个丰收年,解决一家温饱不成问题,还有些许盈余。

  但要是南来北往的贸易恢复的话。

  夫妇二人还是宁愿经营怀朔镇的客栈。

  “是真的,朝廷的诏令都已经下来了……”

  石彤今天去学堂,看到城门口张贴的告示。

  后又找先生确定了相关内容。

  “他爹,等秋收后,咱们就回客栈吧!”

  “我也想,可彤儿怎么办,这几十亩地刚刚开垦出来……”

  石老爹很是意动,但又有些纠结。

  “爹,娘,你们尽管回客栈就是了,等我把算术、珠算学好了也回去,到时替你们管账……”

  石彤娘点头,说道:

  “地就给村正好了,拜托他们平常帮忙照看下彤儿。”

  石彤打小就独立懂事,让他一人留在五原读书,石彤娘也是放心的。

  “那行,就这么定了。”

  石老爹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当即下定决心。

  张家口,大境门。

  朝廷诏令下达后,并州,幽州本地的商贾第一时间涌向这座新建的关城。

  询问城内宅院和店铺的相关情况。

  原本空旷冷清的边城,一下子热闹起来。

  大境门守将韦师下令,让城中长史接待这些商贾。

  按朝廷早已制定好的章程,把城内的店铺,宅院租赁出去。

  宇文衍准备采用只租不卖的形式。

  不过租期最长可达二十年。

  九洲商行在大境门落成后便已经在此布局了。

  设立了商行驻点。

  除开铺面,客栈这些产业,还有一家青楼和赌坊。

  作为官方背景的华夏商行,自然不遑多让。

  数处位置极佳的产业划归其名下。

  华夏商行旗下增开了一项走镖业务。

  接受押镖任务,以及给个人或商队提供安保业务。

  因其有朝廷背书,一般的抢匪,蟊贼动手前就得掂量掂量清楚了。

  这项业务开展后,一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