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推行“天元通宝”-《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时间转眼到了六月。

  户部尚书于翼奏报宇文衍。

  县级钱庄全部建设完成,大周钱庄遍地开花了。

  对于大周来说,是极为重大的一件好事,大好事。

  宣告官方金融机构诞生。

  将大大促进民间商品贸易的发展。

  同时,也是统一钱币的必要基础设施。

  宇文衍宣来三省六部大佬,召开小朝会。

  “诸位爱卿。”

  “钱庄到县,从此天下百姓均能办理存钱,借贷,异地存取业务,这是开创先河的壮举!”

  “它还只是一棵幼苗,有很多功能尚未体现出来……”

  ……

  小皇帝情绪高昂,高度认可,盛赞大周钱庄。

  “陛下,异地存取确实给贸易带来极大的便利。”

  “京城,洛阳,邺城等地的坊市,明显繁荣了许多……”

  “但存钱者多为商贾,民间少有人将钱存到钱庄。”

  颜之仪显然对于商贸之事有所钻研,较为关注钱庄的情况。

  “子升,这就是信用问题了。”

  “人们对于钱庄了解不够,对朝廷的信任也不足。”

  “而且,真正家有余钱的都是贵族地主乡绅,百姓手里能有几个钱?”

  宇文衍一语中的。

  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那些富得流油的贵族地主,就算有钱也是藏在自己的钱库。

  谁会放心把钱交给官府开设的钱庄?

  在他们看来,那无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所以。

  目前来讲,想要他们存很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

  “陛下所言甚是!”

  众臣恍然。

  脸上却露出几许尴尬之色。

  他们就是宇文衍嘴里的贵族地主,还是大地主。

  当初京城钱庄开业。

  大家象征性地存了一点,府上的钱,大多是自家保管着。

  钱这个东西,当然是攥在自己手里才安稳!

  小皇帝也不怪他们。

  任何一个新事物出来后,都有一个接受过程。

  “钱庄借贷取代寺库,对于百姓来说受惠良多。”

  尉迟迥这几个月恶补朝中推行的各种策令。

  大周钱庄这事他也了解了一番。

  钱庄开设以来,确实为百姓应了急。

  而且。

  钱庄的利钱,比起寺库来要低许多,借过的人都说好!

  众臣听后,全都点头认可。

  “接下来,就是从五处铸币坊把新铸的“天元通宝”发往各个钱庄……”

  “子升,拟诏吧,发布新钱币流通诏书。”

  万事俱备!

  是时候推行“天元通宝”了。

  “臣遵命!”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朕亲政以来,观市面钱币混乱,良莠不齐,劣币横行,百姓深受其害。

  朝廷欲统一钱币,特铸“天元通宝”,以便日常交易。

  持旧币者,皆可至各处钱庄兑换新钱。

  两年后。

  废止一切旧币,钱庄不再兑换,“天元通宝”为唯一法定流通货币。

  钦此!】

  诏书简单明了。

  就是通知天下人,朝廷印新钱了,号召大家抓紧时间换钱。

  两年之后。

  旧币将禁止流通,留着就是一堆废铜。

  这就是采用行政手段强制性推行,简称——“强推”。

  任何一种钱币。

  都是国家赋予其信用价值,而后以行政、法律的手段强制推行。

  朝廷若是能够保质保量,稳定价值,百姓认可,钱币就能真正的流通起来。

  “于爱卿,趁此兑换钱币之机,好生谋划谋划,看能不能争取一些储户?”

  于翼听罢,眸眼一亮。

  “陛下英明,臣回去便着手安排。”

  当那些富贵人家,用马车拉着一车车地铜钱来以旧换新时。

  就可趁机劝说他们把钱存在钱庄。

  那么重的钱币,拉来拉去多麻烦。

  换一张存条,轻轻松松便回去了,不好么?

  这么多钱放家里,既占地方,又不安全。

  哪天被汪洋大盗给搬空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存钱庄就不一样了。

  不用考虑安全问题,随存随取,还不收保管费。

  何乐而不为呢?

  小皇帝也是让钱庄争取一下。

  他心里很清楚,愿意把钱存钱庄的肯定不会太多。

  “给百姓免两年利钱的借贷业务,要严格贯彻下去……”

  “这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几年开荒垦田的成果。”

  宇文衍此举。

  相当于在投资,也是朝廷和自耕农的一次合作。

  朝廷出钱,百姓出力。

  开垦出更多的田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这样,百姓有了更多归自己耕作的土地。

  朝廷也有了充足的粮食来源。

  “臣遵命!”

  大佬们很清楚,这样做确实能极大地推动开荒垦田。

  不过,还是有些担心放出去的钱收不回来。

  “陛下,若是有人不还钱又当如何?”

  尉迟迥也觉得这样做很好,但他很快又想到了这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要百姓有土地,有家庭,怎么会不还呢?”

  “就算有少部分极度贫困的还不起,朕为他们免了又如何?”

  小皇帝毫不在意。

  华夏百姓。

  除了极少数泼皮乡霸,大多是忠厚老实,勤劳善良的。

  他们只要受到一点恩惠,就会感恩戴德,铭记一辈子。

  勤劳的华夏先民,用其粗糙的双手和宽厚的臂膀。

  默默地扛着一个个王朝,行进了几千年!

  “陛下圣明!”

  众臣心中一凛。

  这样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爱民如子”啊。

  ……

  “夏日炎炎,酷暑难熬。”

  “诸卿,来上一杯冰镇酸梅汤何如……”

  关中平原,就是一处盆地,夏天显得特别的闷热。

  小皇帝吩咐宫女,给大佬们端上消暑的灵魂饮品。

  “谢陛下!”

  众臣闻言,全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入宫面圣。

  就是这点好,只要你不犯事,皇帝从不亏待人!

  像这种冰镇的东西,他们府上根本没有。

  宇文衍一开始也不知道,以为贵族都用得起。

  哪曾想,冰窖竟然是皇室专属特权。

  另外,部分宫外的王府,允许修建冰窖。

  其他人等,不论贵族,平民,都不准私自藏冰。

  这特么就是为了彰显皇权的高贵。

  珍稀之物,只有皇家才配享受!

  宇文衍认为,这样的特权过于奢侈,过于霸道,完全没有必要。

  于是,一纸诏令给废了!

  以后。

  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可以自由藏冰。

  就算有人卖高价营利,那也是赚富人的钱。

  只要不割老百姓的韭菜,小皇帝还是能接受的。

  卖冰赚富人的钱,总比他们去压榨百姓好吧。

  何况。

  一旦放开限制,有钱人都自己藏冰,市场也就小了。

  小皇帝此举。

  为其在贵族阶层收获一波五星好评。

  喝完酸梅汤。

  宫女又端来一碗刨冰。

  里面加了羊奶,甜瓜,蜂蜜,以及米浆做成的小团团。

  吃起来糯糯的,和后世奶茶中的珍珠有点像。

  这个刨冰是宇文衍教墨言弄出来的。

  夏天时节,整上一碗消消暑,爽歪歪!

  诸位大佬笑开了花。

  谢恩之后,便吃了起来。

  他们发现,自从拥护小皇帝之后,口福是越来越好了。

  不论是火锅,烧烤,各式炒菜,还是早点,二锅头酒等等。

  各种吃的,喝的。

  每一样,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