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吐谷浑的未来-《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在宇文邕统一北方以前。

  吐谷浑与北齐交好!

  但是与北周接壤,两国边境时有军事冲突。

  从太祖宇文泰到周武帝时期。

  北周和吐谷浑之间,一直摩擦不断,打打停停。

  576年。

  吐谷浑发生内乱。

  武帝为了提升太子宇文赟的威望,让其领兵出征。

  北周大军一直打到其王都——伏俟城。

  吐谷浑王夸吕闻讯,提前跑路,率众西逃。

  战争取得了胜利。

  但却没有给吐谷浑造成致命打击。

  也就是在这次讨伐中。

  太子宇文赟与近臣刘昉等人在军中胡作非为,被王轨告了御状。

  宇文赟从此怀恨在心,登基后便把他给杀了!

  在这个时空。

  宇文衍的出现,救了王轨一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吐谷浑从不记打,终究是要解决的……”

  宇文衍看完裴矩的奏章。

  转身盯着墙上的疆域图,徐徐说道。

  听到小皇帝的话语,李穆眼神一亮。

  作为驰骋疆场的武将。

  一惯奉行,道理只存在于大军的威慑和刀锋之下。

  北周疆域。

  就是在宇文泰,宇文邕的手中,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随后。

  郧国公韦孝宽,临国公颜之仪,义国公乐运,郯国公王轨奉诏齐聚上善殿。

  “陛下,您准备对吐谷浑用兵?”

  王轨面露喜色,有些激动地问道。

  “这个时候用兵,岂不是与年前定下的休养生息之策相悖……”

  义国公乐运眉头微皱,询问的目光看向宇文衍。

  小皇帝答应过王轨。

  若是讨伐吐谷浑,就让他来做行军元帅。

  “郯国公,吐谷浑和南陈一样,都是案板上的肉,跑不了的……”

  “宣诸位前来,就是商量关于吐谷浑的事,先定个基调下来。”

  宇文衍嘿嘿一笑,看向王轨和乐运说道。

  “陛下,吐谷浑与我朝冲突不止,断不能让其存于世焉!”

  韦孝宽和李穆的想法一样。

  言语间显得霸气十足。

  大周当下威望最高的老将军,声音洪亮,面色红润。

  按历史上的轨迹,他已于年前腊月时节离世了。

  但在这个历史时空。

  他没有与私交甚笃、感情深厚的尉迟迥刀兵相向。

  也没有奉杨坚的命令,坑杀数十万将士及家眷。

  更没有依杨坚之言,将数朝旧都邺城夷为平地!

  看他如今的状态。

  似乎还有领兵远征的雄心壮志。

  再活上几年完全不是问题!

  “吐谷浑与大周接壤,且对河西走廊虎视眈眈,听之任之必留大患!”

  “其国传承近两百载,根基不浅,需谨慎视之……”

  颜之仪也赞成灭掉吐谷浑,只是提出不能轻敌。

  如此一来。

  便定下了吐谷浑必灭的基调。

  众人商议,如何推行这个计划!

  “诸位爱卿认为,何时出兵为佳?”

  “陛下,臣以为宜早不宜晚。”

  “五六月间,吐谷浑气候温暖,便于行军……”

  王轨双手搓动,满脸期待之色。

  “郯国公莫急,今年之内怕是都不行了!”

  小皇帝看着疆域图,回应了一声。

  “为什么呢?”

  王轨追问。

  其他人也全都看了过来,脸上尽显好奇之色。

  “朕预感下半年北方会有战事!”

  宇文衍没有转身,悠悠说道。

  “什么?”

  “陛下的意思,突厥将与我朝开战?”

  他们是怎么也不会去想,这个时候突厥会翻脸开战。

  要知道。

  之前定下和亲,千金公主都还没接走呢!

  而且,当下大周的使团都还在草原上。

  佗钵可汗也表现出,希望两国和平相处的意愿!

  “诸位爱卿,北方边境必须做好开战的准备。”

  “秣马厉兵,储备粮草,加强防御……”

  宇文衍只能对一众大佬说,这是他的预感。

  总不能告诉他们,突厥佗钵可汗很快就要嗝屁了吧。

  这种尚未发生的事情,也不知还会不会发生?

  但必然要未雨绸缪,以防万一!

  众臣见小皇帝一脸严肃,知道他不是在说笑。

  全都正色起来,心里想着后面要如何去做?

  “突厥之事,你们下去后好好合计……”

  宇文衍事先给他们敲个警钟,别到时候措手不及。

  提前做足准备,有备无患!

  就算突厥全面开战,大周也全然不惧。

  接下来。

  众臣针对以后对吐谷浑用兵之事。

  做出了相应安排:

  一、周边各州郡勤练府兵,保证粮草、武器储备。

  二、派出大量探子深入吐谷浑境内,打探军情。

  三、秘密接触吐谷浑贵族,扶持亲周势力。

  四、朝廷派使团出使西域各国,寻求商贸往来,孤立吐谷浑。

  ……

  “申国公,告诉裴矩,吐谷浑朝廷自有计较。”

  “让其经营好河西走廊,多多接触、了解西域诸国……”

  “老臣遵命!”

  有了四郡巡逻队确保商旅安全。

  这条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走廊,很快就能恢复川流不息的繁荣景象。

  胡商进入中原,将带动长安,洛阳等地的商贸发展。

  为将来大周开征商税奠定基础。

  不论什么时代,有钱有粮才好办事!

  单纯从农民身上使劲薅羊毛,又能榨出几两油呢?

  “陛下,这是裴矩从西域胡商那里得到的,是不是您所说的棉花?”

  李穆说着,取出一团雪白的絮状物。

  宇文衍定睛一看,正是后世常见的棉花。

  当初,裴矩出发时。

  小皇帝把棉花的植株,棉铃,棉絮的样子画了出来。

  让他见到西域胡商时,打听一下。

  没想到。

  这个时期,棉花果然已经出现在西域了。

  “太好了,妙哉,妙哉!”

  “申国公,给裴矩传信,让他找胡商购买棉花的种子,多多益善……”

  宇文衍手掌一拍,哈哈大笑起来。

  棉花可是好东西。

  放在当前这个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战略资源。

  由不得他不兴奋。

  历史上。

  棉花一直到明朝,才在神州大地广泛出现。

  一开始。

  还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强制推动,才大量种植的。

  棉花御寒效果好,可以用来制作棉衣、棉裤、棉鞋、棉被等。

  还可以纺线,织成棉布。

  当下的绢帛丝织品,属于奢侈品,只有少部分富贵人家用得起。

  能当作货币使用,其产量肯定不会太高。

  棉花一旦大量种植。

  那以后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棉布。

  比起当下粗糙的麻布衣物,那肯定要好上几个档次。

  听小皇帝说完棉花的用处,众臣眼里都闪着小星星。

  如此说来。

  那棉花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啊。

  不过 。

  他们心里也很是纳闷。

  陛下怎么就知道西域有这东西呢?

  众臣满腹狐疑,却是没有多问。

  因为他们的陛下。

  总是会不时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来!

  大家越来越相信,有些人就是“生而知之”。

  一定就是传说中。

  所谓的“天选之子”,紫薇星转世……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