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华夏的应对-《带领华夏崛起从灵气复苏开始》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死寂,只有窗外新城隐约传来的施工声,如同末日的倒计时。

  “想要延续文明火种,让亿万百姓活下去……转入地下,是唯一的生路。”

  刘凌霄的声音低沉而沉重,仿佛每一个字都压着千钧重担。应对核辐射的终极避难所,只能是那深邃的地底。

  然而,将超过十六亿人口全部转移至庞大、安全、自持的地下城市?这绝非浩大工程可以形容,这是重塑整个文明的壮举,其复杂性和所需资源,远超人类历史上的任何项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尽人事,听天命……”刘骏秀缓缓点头,声音沙哑,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不甘,有忧虑,但最终化为一丝决绝。

  “但求无愧于心!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他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凝重的表情如同石刻,清晰暴露着他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那是面对滔天巨浪时的渺小感,更是肩负文明存续的窒息压力。

  翌日清晨,华夏全境。

  一份由最高统帅部签发的“文明存续总动员令”,如同惊雷般通过所有官方渠道、广播、屏幕,瞬间传遍新城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所有卫星城和聚居点!

  动员令的核心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开发、扩建、加固地下生存空间!

  整个国家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起来。地质勘探队携带最先进的设备,日夜不停地扫描新城及周边地下的每一寸岩层,寻找最适宜构筑大型地下城的区域。

  顶尖的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环境控制专家被集中起来,在巨大的压力下,以小时为单位绘制着蓝图。图纸一经确认,立刻转化为施工指令。

  更震撼的是那席卷全国的“人海战术”。动员令下,所有拥有基本劳动能力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之前从事何种职业,都被组织起来,如同钢铁洪流般涌向指定的施工区域。

  壮年男子挥舞着特制的工程镐和钻机,妇女和稍大的孩子负责搬运碎石,老人则进行力所能及的筛选和辅助工作。整个新城及周边,变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露天工场,号子声、机械轰鸣声、岩石碎裂声震天动地!

  挖掘出的坚硬岩石被精心切割、雕琢成巨大的条石,通过重型运输车队,源源不断地运往环绕新城的超级城墙。这些条石被用于城墙最外层的加厚和加固。

  而那些凿除下来的、无法成型的碎石,则被送入轰鸣的破碎机,瞬间化为细密的石子和砂砾。它们与源源不断运来的水泥混合,搅拌成粘稠的混凝土浆体,同样被泵送至城墙工地,浇筑入巨大的模板之中。

  在这样史无前例的举国之力投入下,环绕新城的超级城墙,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它不仅在增高,更在疯狂地——增厚!

  此前,防御设计的重点在于高度,旨在阻止敏捷型变异兽的攀爬和跳跃。然而,刘凌霄带回的关于超巨型猛犸象的情报,彻底颠覆了认知!

  专家们经过紧急推演得出结论:面对那种体量、那种力量的“生物攻城锤”,城墙的厚度和整体性才是生存的关键!高度反而成了次要因素。

  策略的转变带来了工程奇迹。仅仅一天!在近十亿军民不分昼夜、轮番上阵的疯狂劳作下,原本已厚达一百五十米的城墙,硬生生向外侧增厚了五十米,整体厚度达到了惊人的两百米!

  更关键的是工艺的革新:

  城墙的整体采用浇筑法,钢骨铁筋。新增厚的部分,不再是简单的堆砌。巨大的条石之间,预先留出了纵横交错的深槽。炽热、金红色的熔融钢水被巨大的坩埚车运抵现场,如同岩浆般奔涌注入这些槽内。

  钢水冷却凝固后,形成了贯穿整个新墙体的钢铁骨架,将无数巨石牢牢“焊接”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专家断言,这种结构的抗冲击能力,足以抵御近距离战术核武器的轰击!

  而且专家们还想办法对旧墙进行了强化,“灌钢”重生法就是原有的城墙部分也未被遗忘。无数高功率钻机在旧城墙上开凿出密集如蜂窝的深孔,孔洞纵横交错,深入墙体核心。

  随后,同样滚烫的钢水被高压灌注进这些孔洞。冷却后,旧城墙内部如同被植入了钢铁神经网络,强度暴增!新旧墙体通过这些灌注的钢芯紧密相连,真正融为一体。

  然而,这钢铁长城的代价是天文数字般的资源消耗。仅这一天,为了浇筑钢铁骨架和灌注旧墙,消耗的各种型号钢材就逼近了十亿吨!

  这个数字让负责后勤的官员眼前发黑。华夏在大撤退时确实竭尽全力回收了海量废旧钢铁,储备预估超过一百五十亿吨。但熔炼这些废铁所需的能源(电力、燃料)同样是难以承受的巨量!

  每一寸城墙的加厚,都在透支着国家的储备和潜力。但没有人犹豫,也没有人抱怨——这是生存的代价,必须咬牙承受!

  华夏这石破天惊、不计代价的举国大动员,如同在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末世湖面投下巨石。各国潜伏在华夏境内的情报网络瞬间被激活,警报信息如同雪片般飞向各自的首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疯了!他们在用全国之力加固城墙,像在准备迎接世界末日!”

  “地下空间挖掘规模前所未有,目标似乎是容纳全部人口!”

  “钢材消耗量达到天文数字!他们到底在防备什么?!”

  各国高层震惊之余,试图获取更核心的情报——华夏究竟发现了什么,值得如此疯狂?但迎接他们的,是华夏国安系统和特事局布下的天罗地网。

  一张张精心编织的间谍网被无情撕碎,一个个潜伏多年的“鼹鼠”在试图接触机密时暴露身份,被冷酷地拔除。短短数日,间谍的损失让各国情报机构痛彻心扉,却也更加印证了华夏面临的危机绝非空穴来风。

  通州,小东洋新筑城,“樱花堡”首相官邸(原临时政府大楼)。

  一间铺着榻榻米、装饰着残存浮世绘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而扭曲。一份关于华夏新城“钢铁奇迹”的简报在与会的高层议员间传阅,上面的数据和图片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们坐立不安。

  “八格牙路!”一名鹰派的少壮议员猛地将简报拍在矮几上,脸色铁青,额角青筋暴跳,“懦弱的华夏人!他们那城墙已经像山一样高了,还要疯狂加厚!

  两百米厚!这简直是对资源的无耻浪费!而我们呢?”

  他指着窗外远处那低矮单薄的城墙轮廓,“我们的‘樱花之盾’连一百米高都没有,厚度还不到五十米!就像纸糊的一样!他们坐拥如山如海的资源,却吝啬到不肯给我们哪怕一船废铁!简直……简直是卑劣至极!”

  他的怒吼点燃了会议室里积压的怨气和屈辱。不少议员纷纷附和,咒骂着华夏的“自私自利”和“不道义”,仿佛华夏的每一分强大,都是对小东洋的羞辱。

  首相伊藤良品,一位头发花白、面容疲惫的老派政治家,静静地听着同僚们的咆哮。他端起面前微凉的清茶,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口中蔓延。等到喧哗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嘈杂的沉重:

  “诸君,请稍安勿躁。”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难道你们还没有看清现实吗?我们与华夏之间的鸿沟,早已不是勇气或决心可以填平的了。”

  他一项项列出冰冷的数据:

  从人口方面看:“华夏拥有人口超过十六亿,如同一片浩瀚的人海。而我们,仅余一亿五千万,且还在因饥荒、疾病和寒冷而锐减。”

  工业方面: “华夏拥有完整、强大的全门类工业体系,如同永不疲倦的钢铁巨兽。而我们呢?赖以生存的重工业根基,早已随着四岛的沦陷而化为乌有。保留的军工和轻工业?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民生方面:“华夏的百姓,在末世中尚能维持基本的温饱和秩序。而我们的人民……”伊藤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悲悯和无力,“大部分人挣扎在死亡线上,长期营养不良,每日都有成百上千的同胞在冻饿中无声无息地死去。樱花堡的街头巷尾,绝望如同瘟疫般蔓延。”

  他放下茶杯,双手按在膝盖上,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异常严肃:“形势严峻至此,诸君难道还要沉溺于昔日‘帝国荣光’的幻梦之中吗?我听闻……”他目光扫过几个神色激动的少壮派,“有些不安分的声音,在鼓吹联合其他对华夏不满的势力,妄图用阴谋甚至战争去颠覆华夏,掠夺他们的财富和人民?”

  伊藤良品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警告:“我告诉你们!这是痴心妄想!是自取灭亡的疯狂呓语!是会将我们整个民族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愚蠢行径!”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一字一句地说道:“在这末世浩劫之中,想要延续我们大和民族的血脉,想要让我们的后代不至于湮灭于历史尘埃……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放下无谓的骄傲,放低姿态,抱紧华夏的大腿,成为他们最忠诚、最可靠的附庸!紧跟他们的步伐,或许还能在这片废土上,为樱花求得一线生机!”

  话音落下,会议室一片死寂。部分务实的老派议员默默点头,认同首相的清醒判断。然而,更多的少壮派议员,脸上却写满了屈辱和不忿,眼神中燃烧着不甘的火焰。

  果然,一名年轻气盛的议员猛地站起身,他脸颊涨红,如同被激怒的公牛:“首相阁下!请恕我直言!您太过悲观了!我们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我们拥有突破五阶的至强者!山本龙一大人!他一人之力足以撼动山河!我们为何要卑躬屈膝去看华夏人的脸色?”

  他挥舞着手臂,声音激昂,“那些被华夏压迫的势力——南半岛的残部、东南亚的流亡者、甚至大洋彼岸的某些集团!他们同样对华夏心怀怨恨!只要我们振臂一呼,与他们结成同盟,到时候里应外合,颠覆华夏政权不过是翻手之间!他们的财富、土地、人民,都将成为我们复兴的基石!”

  这番充满狂热和野心的言论,如同投入油桶的火星,瞬间点燃了会议室里压抑已久的军国主义余烬!不少少壮派议员激动地拍案而起,高声附和,眼中闪烁着贪婪和复仇的光芒。

  看着眼前群情激昂、近乎失控的场面,伊藤良品首相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仿佛连骨髓都被冻结了。

  他之前收到密报,知道国内存在着一股强大的、主张武力对抗华夏的暗流,但他没想到,这股力量竟然已经渗透到了政府高层,并且如此猖獗!

  他们的狂热,他们的短视,他们的疯狂……让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将国家拖入毁灭深渊的瞬间。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冰冷的恐惧攫住了他。他深知,今天自己这番“逆耳忠言”,在这些被狂热冲昏头脑的人眼中,就是彻头彻尾的“卖国”和“懦弱”。

  在樱花堡这个秩序崩坏、法律松弛的地方,一个“不合时宜”的首相,其下场……历史早已给出了血淋淋的答案。

  伊藤良品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缓缓靠回椅背,脸上那忧国忧民的神情似乎被一层无形的疲惫覆盖。

  他垂下眼帘,避开了那些狂热的目光,心中一个声音在低语:也许……是时候考虑“急流勇退”了?至少,要远离这即将引爆的火药桶。他不想成为樱花凋零前,被自己人撕碎的第一个祭品。

  喜欢带领华夏崛起从灵气复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