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种苗到了-《重生:老婆离婚跟知青,我成大佬她悔了》

  郑明德的手开始微微发抖!

  他作为老专家,太清楚这些记录的份量了!

  这绝不是瞎搞!这是极其严谨、科学的试验过程!

  其数据记录的详实程度,甚至超过了他所在的县农科所!

  那个简陋的恒温箱,竟然能将温度波动控制在±0.5℃?

  这怎么可能?!

  “这...这温度记录...”

  郑明德指着恒温箱记录条,声音发干。

  “哦,那个啊。”

  陈建华语气平淡:“我自己改装的,加了个双金属片温控器和一个小风扇,利用井水循环辅助散热,精度还行。”

  郑明德:“……”

  改装?

  双金属片?

  井水循环?

  他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冲击。

  陈建华没给他喘息的机会,拿起一个烧杯,从旁边一个正在翻堆的发酵床中层取了点样本,又从一个刚铺设好、尚未进猪的发酵床取了点样本,再取了一点新鲜配好的菌种培养液。

  “郑专家,口说无凭,您既然是权威,想必有办法快速检测活性。”

  陈建华将三个样本递过去:“您现场检测一下,看看我们的菌种活性如何?看看我们正在工作的发酵床,核心菌群是否占优?看看我们新配的基料,是否如您所说比例混乱、杂质过多?”

  “或者,您需要更专业的设备,我们可以等,一起送去县农科院?”

  郑明德的额头冒出了冷汗!

  他哪有随身携带精密检测设备?

  他之前的否定,更多是基于对土法的偏见和吴明的片面之词!

  这个年代科学刚起步,乡下的泥腿子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所以他才过来,结果没想到,陈建华这个泥腿子居然知道,甚至还知道怎么做?

  甚至他都做不出来!

  看着眼前详实到可怕的记录、省农科院的公章、以及陈建华那咄咄逼人的现场检测要求,他骑虎难下!

  他硬着头皮,拿出随身携带的简易显微镜,现场观察了菌种液和发酵床样本。

  镜下的景象让他心头剧震。

  菌种液里目标菌种活力旺盛,形态典型;正在工作的发酵床样本中,分解纤维和粪污的核心菌群占据绝对优势。

  新基料样本混合均匀,杂质远比他想象的要少!

  事实胜于雄辩!

  在铁一般的数据和现场证据面前,郑明德所有的权威论断都成了笑话!他老脸涨得通红,羞愧难当!

  “呃...这个...咳咳...”

  郑明德摘下眼镜,擦了擦汗,声音干涩沙哑:

  “陈...陈顾问的记录的非常详细,菌种活性确实很高,发酵床,运行状态良好,是我...是我之前了解不够全面武断了。”

  他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像在打自己的脸。

  “郑老,您...”

  吴明彻底傻眼了!

  他请来的权威,是为了对付陈建华这个泥腿子的,结果,竟然被陈建华用一堆土记录和现场样本当众打服了!

  周围的村民爆发出震天的哄笑和欢呼!

  “哈哈,看那老专家的脸,跟猴屁股似的!”

  “大山他娃就是厉害,用我们的本本就把专家镇住了!”

  “我就说建华哥准没错!”

  陈建华没有落井下石,反而给了郑明德台阶下:

  “郑专家严谨治学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欢迎郑专家以后常来实地考察指导。”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暗讽他之前闭门造车。

  郑明德哪还有脸待下去,胡乱应承两句,连招呼都没跟吴明打,就灰溜溜地钻上来时的吉普车跑了。

  吴明孤零零地站在场中,面对村民鄙夷、嘲笑的目光和陈建华那平静却深不可测的眼神,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比上次被村民怼还要难堪百倍!

  他精心策划的抹黑行动,不仅没伤到陈建华分毫,反而让陈建华在村民心中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还折损了刘副主任请来的专家!

  “陈...陈建华,你...你等着!”

  吴明指着陈建华,气得浑身发抖,却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最终也只能在村民的嘘声中,狼狈不堪地爬上另一辆吉普车,仓皇逃离。

  看着绝尘而去的吉普车,陈建华眼神冰冷。

  吴明这条癞皮狗被打痛了,他背后的主人刘长海,恐怕要亲自下场,或者使出更阴毒的手段了。

  但这一次当众打脸县农科所权威,靠硬核数据和现场验证赢得的胜利,为他赢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和更坚实的群众基础。

  “乡亲们!”

  陈建华转身,声音洪亮,“苍蝇赶跑了,咱们的暖房也快盖好了。”

  “军区的优质猪崽鸡苗,已经在路上了,大家加把劲,把最后的准备工作做好,等种苗一到,咱们就大干一场!

  让那些看不起咱们土办法的人看看,我们青山村变出金山银山!”

  “好!”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响彻云霄。

  经历了这场风波,村民们对陈建华的信任和对养殖的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陈建华心中,那根弦却绷得更紧了。

  刘长海的反扑,必将更加猛烈。

  他需要加快步伐,在风暴真正降临之前,让第一批猪崽和鸡苗,在温暖的条件中茁壮成长!

  只有实实在在的成功,才是最有力的反击武器!

  而郑明德的狼狈认错和吴明的仓皇逃离,如同两记响亮的耳光,不仅抽在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的脸上,更让幕后黑手刘长海在落萍县官场丢尽了颜面。

  青山村在陈建华的带领下,士气如虹,将纸条养殖基地的建设推向了高潮。

  几天后,在村民们望眼欲穿的期盼中,军区后勤部张少校亲自押送的两辆大卡车,满载着精神抖擞的优质约克夏种猪崽和健壮的芦花鸡苗,轰鸣着驶入了青山村!

  陈建华带着迎上去,然而,还没等他说话,张少校就从车上下来,笑着说:“陈建华同志,你要的种苗,已经给你送来了,接下来就靠你了!”

  陈建华点头,笑道:“放心,我早就做好准备,就等着种苗的到来!”

  “行,你们先接受种苗,我还有事,就不多做停留了!”

  张少校笑着说完,转身便离开了!

  陈建华目送他离开后,就安排村民开始接收!

  种苗的到来,标志着纸条养殖从蓝图和试验,进入了真刀真枪的实战阶段!

  兴奋之余,巨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几十头猪崽和几百只鸡苗,对青山村这个从未进行过如此大规模、集约化养殖的地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陈建华深知,书本上的技术和后世的见识,必须完美融入这个时代简陋的条件和村民的实际操作中。

  他再次展现出重生者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技术下沉智慧:

  长途运输的猪崽普遍存在应激反应,食欲不振、扎堆、易病。

  陈建华提前准备了安神汤,利用村里常见的草药,如酸枣仁、柏子仁、黄芪,熬煮,加入少量红糖,替代后世昂贵的抗应激添加剂,供猪崽饮用,效果显着。

  将猪舍分成若干小区域,让同车、同源的猪崽先待在一起,逐步混群,减少争斗。

  陈建华亲自指导调节发酵床表层湿度至最舒适状态,并点燃少量艾草驱蚊虫、净化空气。

  至于鸡苗,早春天气多变,雏鸡保温是关键。

  在鸡棚内搭建简易暖巢,利用废旧油桶改造的煤炉,上方覆盖铁丝网和保温稻草,形成安全温暖区域。

  陈建华精确计算煤量,确保温度稳定在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