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轻重缓急-《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三哥,你把村里的粮食统计一下,给每家每户先安排点粮食,我看很多家都要断炊了……”

  原本按照老习惯,村里的粮食收上来以后,要把最好的粮食挑出来交公粮。

  这种粮食需要暴晒,水分要低,又没有杂质,颗粒还要饱满,达到收购的标准才行。

  剩下差一点的粮食,然后按照公分算一下,再减掉有些人借村里的粮食,最后按人头每家分一些粮食。

  这一套流程,搞下来最少也需要半个月。

  他家倒还好,不缺粮。

  可昨晚上听到鼻涕虫的话,张建国已经发现村里很多人家,应该都没粮了。

  去年本来收成不好,这要是再熬上半个月,很多人家都要饿肚子了。

  现在村里弄了一些粮食,得赶紧分给众人,让家家户户有点粮食吃,到秋收忙的时候,不至于饿肚子。

  “这,行,轻重缓急我还是知道的……”

  原本黄三还有些犹豫,但是听到张建国说,他也观察到村里有好几户人家都没吃的了。

  再说这些天,劳动强度太大了,万一到时候有人饿晕倒咋整?

  得到了黄三的首肯,刘桂花和李青山都忙碌起来了,他们大概的算了一下,先收上来的粮食。

  也没有太多,一家一户只能先分十斤,回头等粮食都收回来,交了国家的粮食后,再重新算重新分。

  这个消息被传开的时候,全村像过年一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意,似乎农忙也不累了。

  大家都笑着说今年运气好,要提前吃上新米了。

  稻谷分得很快,下午的时候每家都分到了十斤,很多人家都在家里碾米。

  张家的粮食不少,并不着急吃新米,领回来的稻谷放在一边,打算等村里再分粮食后,一起拿出来碾。

  可村里也有好多户人家,家里米缸都见底了,领到稻谷后就赶紧碾,想早一点吃上新米。

  当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时候,赵诚家里却吵了起来。

  因为赵诚腿伤犯了,赵元家腰累坏了,碾米又是个非常费腰的活儿,他根本就干不了。

  赵诚的媳妇儿,本来打算自己去碾米,但是黑灯瞎火的,她眼睛也不太好,摔了一跤后就让杨艳去碾米。

  一听让自己去碾米,原本就有些怒气的杨艳,一下子就绕开了。

  骂骂咧咧的说他家的男人都死光了,两个大男人在家不干活装病,婆婆也在家装病。

  一家人简直都欺负她,然后还在家砸东西,发脾气。

  把她的婆婆气得浑身发抖。

  最后还是赵诚心疼儿子的腰伤,自己去碾米,本来不算重的活,但此时对于年纪大了,原本有腿伤的赵诚来说,那是格外的艰难。

  许多人看了直摇头,说赵诚有好几个儿子,咋就混成这样了。

  这十斤稻谷还好说,回头要是村里分了上千斤的粮食,这碾米可不要累死人?

  赵诚有苦说不出,不过他也没有绝望,他还有几个儿子。

  虽然三儿子腰不行,二儿子坐牢,他不是还有小儿子吗?

  一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就充满了希望。

  赶紧把碾出来的米和麸皮背回去,家里人多,米不够吃,麸皮也能凑合一下,最多坚持到下一次分粮食就好了。

  可等到第二天,赵诚都惊呆了,因为儿媳妇杨艳主动进了厨房。

  一顿饭就用掉了一半的米,这些米是他家原本计划吃半月的,这,这,两顿吃完了,后面怎么办?

  赵城心底哇凉哇凉的,这媳妇儿真的不能要啊。

  自己的大儿子耳根浅,明明在自己面前说的好好的,过了一个晚上就全变了。

  十斤稻谷碾成白米,节约一点,怎么也能吃个三五天,可让杨艳两顿就给煮掉了。

  这后面还要过忙月,最少要过半个月以上,天天那么大的劳动强度,不吃点干的米饭,扛不住啊。

  事情果然像赵诚料想的那样,接下来几天村里开始过起了忙月。

  整个赵家村连小孩都忙碌起来了,因为要拾稻穗。

  就是把稻田里面遗落的稻穗,一根一根的捡起来,用小提篮装好。

  每家每户半大的孩子,都定的有任务,一天要捡多少稻穗儿。

  大人就更别说了,简直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那个劳动强度特别大,饿的也特别快,这会儿村里都念叨起,幸好张建国提议给早分了十斤粮食。

  要不然饿着肚子干活,这谁扛得住啊。

  “妈,过忙月的时候,咱们顿顿吃干的,每天每人两个鸡蛋,藏起来的咸鸭蛋也该拿出来了,还有你藏的那罐子肉……”

  张建国说到这里的时候,何玉芳只摇头。

  “你呀,家里有点好吃的都瞒不过你。”

  他家在地下暗河偷偷的养了鸭,下了不少鸭蛋。

  何玉芳也没舍得吃和卖,全部用黄泥巴裹着盐,藏在坛子里。

  已经积攒了满满一坛子。

  还有去年弄的一点腊肉,当时没舍得全吃了,都切成了块儿炼油,然后放在坛子里封着。

  直接埋在那个土底下,这样的话温度比较低,不容易坏。

  这也是赵家村保存腊肉的老习惯,像这样藏起来的腊肉,放个两三年都不会变质。

  去年,何玉芳藏着这小半坛腊肉的时候,就是计划过忙月的时候吃。

  “好东西是该拿出来,中午就吃点,要不这个忙月,过下来人都得瘦脱相。”

  一向节约的张元顺,这次也终于开口了。

  主要是每年过忙月,天气又热干活又累,天天睡不好,时间拉的又长。

  很多人扛不住,过一个忙月要瘦十多斤。

  这但凡吃的差一点,人那是真扛不住。

  “知道了,早就给准备好了,一会儿都来吃饭。”

  何玉芳笑了一声,鸡蛋鸭蛋早就在锅里煮好了。

  那油汪汪的腊肉,直接放在锅底,然后把要蒸的米饭盖住腊肉。

  再用小火蒸饭,这样蒸出来的腊肉饭,配上焦焦的锅巴,一年也只有这会才舍得吃。

  张建国家里都上了硬菜,村里许多人家,也把家里最好的菜都端上来了,农村一年中最辛苦也最喜悦的时刻,就是现在。

  只是在张建国一家吃中午饭的时候,那种喜悦和开心却戛然而止。

  喜欢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