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攻入荆州,势如破竹-《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

  襄阳是吴国北上和西进的桥头堡,也是孙权亲自确定的荆州治所……意义重大,哪怕孙登贵为太子也绝对不敢轻易表态。

  能够压制住其他声音,不让其干扰前线已经是极限!

  “诶。”

  全琮暗自叹了口气。

  朱异能够想到的东西,他自然也能够想到。

  但他心中的顾虑和孙登差不多,

  在没有明确命令的情况下,一旦他出城战败,那就是全责。

  除了以死谢罪,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想到这里,

  他有些埋怨起孙权这位皇帝。

  当初要不是对方瞎搞,

  上庸,新城这两个地方又怎么可能会落入汉军之手?

  有这两个桥头堡在,他何至于如此苦恼?

  “将军,急报。”

  思索间,

  一名官员匆匆走了进来,将一份情报文书递给他:“汉军主力已经离开新城,正沿着官道朝襄阳这边赶来。”

  “来的还真快!”

  全琮看了一下文书内容,摆手道:“擂鼓聚将,让所有人到这里来。”

  “诺。”

  很快,

  襄阳这边所有主要官员将领全部聚集到了一起。

  当听到全琮说要出城迎战,立马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将军不可。”

  “我们兵力严重不足,根本没办法和汉军决战!”

  “就是。”

  “一旦在城外被汉军击溃,那襄阳就要不攻而破了。”

  “还是据城死守为好。”

  “……”

  经过几轮增兵,目前吴国在荆州有接近七万的大军,用来抵御五六万汉军的进攻绰绰有余。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

  实际上这七万大军不仅需要防备汉军这边还得防备魏国……真正能够和汉军正面交锋的军队不会超过三万人。

  这点人马防守作战就已经很吃力了,更别说出城作战。

  一旦野战失利,

  那整个襄阳都将不战而下!

  “我意已决!”全琮之所以将这件事重新拿出来讨论就是想要分摊一下责任,可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反对。

  此刻的他也是顾不得后果那些了!

  因为据城死守真的没有任何胜算。

  实际上按照他的真实想法,是把襄阳放弃,把汉军引入麦城等地……到时候孤军深入,汉军想不败都难。

  可襄阳这个地方的政治意义太大了。

  他根本不敢放弃。

  应该说整个吴国就没人敢放弃这个地方。

  ……

  全琮这边大军才刚刚开始调动,但双方的斥候已经交手几十个回合了。

  这些吴军斥候虽然都是精锐,但装备和经验明显都不如汉军,几十个回合下来就没赢过几次。

  可以说汉军已经把吴军的视野范围压缩到极限了。

  “将军,我们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南下,是不是有些不合适?”战马上的高翔一边翻阅舆图,一边询问。

  大军进攻一个地方,一般都会兵分多路,有佯攻,有主攻,有策应,有支援。

  但他们这一次却是大摇大摆的南下,

  没有丝毫遮掩的意思。

  “你还是没看明白。”姜维摇了摇头说道,“我们这一次攻打荆州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抢占地盘,而是为了配合丞相的舆论攻势,给吴国施压!”

  荆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目前的大汉来说。

  只要占据了这里,

  就可以以此为跳板进攻魏吴两国,牢牢占据主动权!

  可以说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但苏辰的目标明显不止于此。

  “襄阳那边有消息了。”两人说话间,胡月华走了过来,“全琮率领两万大军朝我们这边赶来,似乎准备和我们在野外决战。”

  “预料之中的事情!”

  吴国统治襄阳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根本没有什么民众基础,加上大义在他们这边……强行驱使青壮守城就是在找死。

  这种情况下对方除了和他们正面决战,根本没有任何选择!

  “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野外决战并不是双方走到一起然后混战,前期的试探,地形侦察,阵型选择,气候观测……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不过和吴军不同,

  大汉这边有着极其专业的幕僚团队,几乎是三天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前期所有工作。

  “给长安报捷。”

  看着出现在远处地平线的吴军,姜维对一旁的高翔吩咐道:“我军已在十里坡击溃吴军主力,正朝襄阳前进!”

  “这……”高翔有些迟疑,

  因为姜维完全就是在谎报军情,一旦战事出现问题,或者没按他们预料的走,那朝廷追究下来他们都得完蛋。

  “驾~”

  不等他追问,姜维已经纵马冲了出去。

  “算了。”

  高翔咬了咬牙将姜维的话一字不漏的报了上去!

  喜欢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